{網站名詞} > 歷史軍事 > 《賀新郎·賦琵琶》辛棄疾宋詞注釋翻譯賞析

《賀新郎·賦琵琶》辛棄疾宋詞注釋翻譯賞析

作    者:萬族之劫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8:08:03

最新章節:后記


賀新郎·賦琵琶


鳳尾龍香撥。賀新自開元霓裳曲罷,郎賦幾番風月?最苦潯陽江頭客,琵琶畫舸亭亭待發。辛棄析記出塞黃云堆雪。疾宋馬上離愁三萬里,詞注望昭陽宮殿孤鴻沒。釋翻弦解語,譯賞恨難說。賀新


遼陽驛使音塵絕。郎賦瑣窗寒、琵琶輕攏慢捻,辛棄析淚珠盈睫。疾宋推手含情還卻手,詞注一抹《梁州》哀徹。釋翻千古事,云飛煙滅。賀老定場無消息,想沉香亭北繁華歇,彈到此,為嗚咽。


作品注釋
⑴賀新郎:詞牌名,又名“金縷曲”、“乳燕飛”、“貂裘換酒”等。
⑵鳳尾:鳳尾琴;撥:彈撥。龍香撥:唐鄭嵎《津陽門詩》:“玉奴琵琶龍香撥,倚歌促酒聲嬌悲。”,自注云:“貴妃妙彈琵琶,其樂器聞于人間者,有邏逤檀為槽、龍香柏為撥者。”
⑶開元: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
⑷客:詩客,詩人。潯陽江頭客:唐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⑸畫舸:畫船。
⑹孤鴻:孤單的鴻雁。記出塞三句:蓋用王昭君琵琶出塞故事。
⑺唐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⑻遼陽:此泛指北方。唐沈佺期《獨不見》:“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⑼瑣窗:雕花或花格的窗戶;輕攏慢捻:演奏琵琶的指法與運用。唐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⑽《梁州》:曲名,即《涼州》,為唐代涼州一帶的樂曲。唐元稹《連昌宮詞》:“逡巡大遍《涼州》徹,色色《龜茲》轟陸續。”
⑾賀老:指賀懷智,唐開元天寶年間善彈琵琶者;定場:即壓場,猶言“壓軸戲”。唐元稹《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
⑿沉香亭:指唐代亭子,在長安興慶宮圖龍池東。《松窗雜錄》載,玄宗與楊貴妃于此亭觀賞牡丹。唐李白《清平調》:“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作品譯文

鳳尾琴板刻著鳳尾,龍香柏木制成彈撥。盛唐開元間霓裳羽衣的樂曲曾經何等輝煌,但一切都成過眼云煙。最不幸的是潯陽江頭的詩客,亭亭畫船等待著出發,忽聽音樂聲悲悲切切。記得王昭君出塞之時,當時黃云彌漫看去像茫茫白雪。當我離開故鄉三千余里時,樂曲聲聲述說著無限的哀怨。我回頭眺望昭陽的宮殿,只見孤雁在天邊出沒。琴弦懂得人間的情意,多少幽恨無法向人述說。

征人去遼陽已經多年,如今什么音信都沒有。佳人正在慢撥慢彈著琴,表達著心中的郁結,她的傷心淚沾濕了那美麗的長睫,她技藝超群,將《梁州》曲演奏得哀徹云霄。千古事,如一場云飛煙滅。賀老再也沒有消息,沉香亭北的繁華也從此風光不再。當音樂彈到這里,真讓人傷心欲絕。

作品鑒賞

同一題材,在不同的作家筆底,表現各異;試聽“琵琶”,一到作者手里,即翻作新聲,不同凡響。這首詞借唐玄宗年間有關琵琶和音樂的典故,抒寫北宋淪亡之悲,譏諷南宋小朝廷耽于安樂。全詞以彈琵琶為喻,事實上“彈”(談)的是國家興亡之曲。

此琵琶,乃檀木所制,尾刻雙鳳,龍香板為撥,何其精美名貴!“鳳尾龍香撥”。這楊貴妃懷抱過的琵琶,它標志著一個“黃金時代”。作者在此,暗指北宋初期歌舞繁華的盛世。而“霓裳曲罷”則標志著國運衰微與動亂開始。借唐說宋,發端即點到主題而又不露痕跡,可謂引人入勝之筆。

“潯陽江頭”二句,一轉,用白居易《琵琶行》所敘事。源自“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交代了地點,是潯陽江頭。潯陽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潯陽江頭也就是前邊序中所說的湓浦口。白氏在江邊關客“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詩序云“是夕始有遷謫意”,是聽了琵琶曲與彈奏女子自述身世之后的所感。詞以“最苦”二字概括,表明作者也有同感。“畫舸”句用鄭文寶《柳枝詞》“亭亭畫舸系春潭”句意。作者以白居易的情事自比,并切琵琶,其“天涯淪落”之感亦可知矣。

“記出塞”接連數句又一轉,從個人遭遇寫到國家恨事。“望昭陽宮殿”等句分明是寫一種特殊感情,與當日昭君出塞時去國懷鄉之痛不完全是一回事。這里恐怕是在暗喻“二帝蒙塵”的靖康之變。這種寫法在南宋詞家中也不乏其人。姜夔《疏影》詞中亦有“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之句,鄭文焯亦云“傷二帝蒙塵,諸后妃相從北轅,淪落胡地,故以昭君托喻”。

“遼陽驛使”數句轉到眼前的現實。詞人懷念北方故土,聯想瑣窗深處,當寒氣襲人時,閨中少婦正在懷念遠戍遼陽而杳無音信的征人。她想藉琵琶解悶,結果愈彈愈是傷心。“推手”等句,指彈琵琶,漢劉熙《釋名·釋樂器》:“枇杷,本出于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歐陽修《明妃曲》本此而有“推手為琵卻手琶”之句;所彈之曲為《梁州》。《梁州》即《涼州》,唐西涼府所進邊地樂曲,梁、涼二字唐人已混用。唐段安節《樂府雜錄》謂貞元初康昆侖翻入琵琶。白居易詩:“《霓裳》奏罷唱《梁州》,紅袖斜翻翠黛愁。”可見其聲哀怨。“哀徹”兩字加深了悲涼的意緒。“云飛煙滅”已將上文一齊結束,“賀老”句便是尾聲。

這尾聲與發端遙相呼應,再次強調盛時已成過去,已成為歷史。賀老即賀懷智,開元、天寶間琵琶高手,他一彈則全場寂靜無聲。元稹《連昌宮詞》云:“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賀老定場”即無消息,則“沉香亭北倚欄干”(李白《清平調》)的貴妃面影當然也不可見,這“鳳尾龍香撥”的琵琶亦無主矣。故作者云“彈到此”即“鳴咽”不止,寫悲慨無窮的國難家愁。

此篇手法新穎,從章法上看與《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可并為姊妹篇,都列舉了許多有關的典故,而其中皆有一線相連。即所用典故中情事都與詞人內心的情感和生活經歷有關,與當時時代特點有關,故典故雖多,卻不為事所累,且抒情氣氛濃郁。仍覺圓轉流麗。由此可聯想到唐時李商隱的《淚》(永巷長年怨綺羅)一詩,也是列舉古來各種揮淚之事,最后歸結為一事。辛詞章法可能學自李詩,而又有出藍之妙。再上溯可找到江淹的《恨賦》、《別賦》,李白《擬恨賦》等類篇章,作者用之以為詞,可謂創新。

此詞除使用典故多能流轉自如外,還顯示了辛詞的另一特色,即豪放而兼俊美,所謂“肝腸似火,面目如花”者。詞中如“望昭陽宮殿孤鴻沒”句,不獨用昭君出塞之典故,且含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四言十八首贈兄秀才入軍》)的詩意,形象很美,韻味亦深長。又“輕攏慢捻”四字,不獨是用白居易詩點出彈琵琶,而好在將閨人愁悶無意緒、心情懶慢的神態也隨之描畫出來了。“淚珠盈睫”,令人想見那長睫毛閃動的晶瑩珠淚,非而見美,更渲染了哀怨氣氛,烘托了主題。

前人評辛詞曰“大氣包舉”,所謂“大氣”,就是指貫穿在詞中那種濃烈的愛國之情,沉郁而激昂。而他的詞風卻不見粗獷,反倒是思理細膩綿密,語言華麗高雅,雖“用事多”,不嫌板滯。“情”在其中,密處見疏,實中有虛,令人讀后有蕩氣回腸之感。

這是一首詠物詞。詠物抒懷歷來是文人騷客常情,但也是比較難以把握的寫作。稼軒此詞,初看不過是有關琵琶典故的堆積,所以有的評家不太看好;但是細推敲來,所用之典皆不是隨意捻來,而是用心良苦,所以此詞也為真正識家所贊美。

鳳尾龍香撥:此句是指楊貴妃所用琵琶。

自開元、霓裳曲罷,幾番風月:《霓裳》指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霓裳》曲罷指楊貴妃之死。白居易《長恨歌》有“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之句。

最苦潯陽江頭客,畫舸亭亭待發: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記出塞、黃云堆雪。馬上離愁三萬里,望昭陽宮殿孤鴻沒:指昭君出塞。昭陽殿,漢朝未央宮中的殿名。

遼陽驛使音塵絕,瑣寒窗、輕攏慢捻,淚珠盈睫:沈云卿《古意》:“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遼陽,唐代邊防要地,在今遼寧境內。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

推手含情還卻手,一抹梁州哀徹:歐陽修《明妃曲》:“身行不遇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推手為琵卻手琶,胡人共聽亦咨嗟。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漢家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梁州》,唐代教坊曲,亦名《涼州》。

賀老定場無消息:元稹《連昌宮詞》:“夜半月高弦索鳴,賀老琵琶定場屋。”賀老指唐代琵琶高手賀懷智。

想沉香亭北繁華歇:沉香亭為唐玄宗與楊貴妃經常活動的場所,李白《清平調》:“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此詞不是風花雪月之筆。開頭寫唐,實則寫宋。作者自比潯陽江客,有天涯淪落之感。昭陽宮殿已不可見,“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讓人聯想起靖康之難。讀至此,痛感之情不亞于岳武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長安難望,遼陽呢?音信全無!涼州呢?一曲哀徹!漢朝故都,唐代邊鎮,如今都淪落金人之手!那唐玄宗與楊貴妃經常游樂的沉香亭,早已是一片荒蕪了!讀此有“黍離之悲”也!

琵琶,好音者看來,樂器也;閨怨者看來,傾訴也;無關者看來,一物也。而稼軒看來卻有無限家國之恨!此與碌碌鼠輩之別也!

詞牌簡介

賀新郎,詞牌名之一。此調始見蘇軾詞,原名《賀新涼》,因詞中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句,故名。后來將“涼”字誤作“郎”字。《詞譜》以葉夢得詞作譜。此調聲情沉郁蒼涼,宜抒發激越情感,歷來為詞家所習用。后人又改名《金縷衣》、《金縷詞》、《金縷歌》、《風敲竹》、《雪月江山夜》等。

作品格律

定格對照例詞

(上片)

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仄平仄(韻)。

(下片)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仄、平平中仄(韻)。

中仄中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中仄仄,仄平仄(韻)。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對照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賀新郎·賦琵琶》辛棄疾宋詞注釋翻譯賞析》正文
第1 章 天鵝姐姐幫助小兔過河
第2 章 《逍遙游》莊子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3 章 《豐樂亭記》歐陽修文言文原文
第4 章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文
第5 章 螞蟻和大象摔跤居然贏了!
第6 章 《憎王孫文》柳宗元文言文原文
第7 章 《不食嗟來之食》文言文原文注
第8 章 《召公諫厲王弭謗》文言文原文
第9 章 有關小松鼠的童話故事
第10 章 《孔子世家贊》司馬遷文言文原
第11 章 《蘭亭序》王羲之文言文原文注
第12 章 《赤壁賦》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13 章 關于公主的3篇童話故事
第14 章 《方山子傳》蘇軾文言文原文注
第15 章 《宋玉對楚王問》文言文原文注
第16 章 《鄭伯克段于鄢》左丘明文言文
第17 章 蜜蜂與蝴蝶的童話故事
第18 章 《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文言
第19 章 《前赤壁賦》蘇軾文言文原文注
第20 章 《讀孟嘗君傳》王安石文言文原
第21 章 有趣的童話故事大全有趣的童話
第22 章 《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文言文
第23 章 《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文言文
第24 章 《對楚王問》宋玉文言文原文注
第25 章 經典童話故事話劇文字稿本
第26 章 《鴻門宴》司馬遷文言文原文注
第27 章 《阿房宮賦》杜牧文言文原文注
第28 章 《留侯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29 章 三年級童話故事手抄報素材
第30 章 《小石城山記》柳宗元文言文原
第31 章 《孔子世家贊》司馬遷文言文原
第32 章 《惠子相梁》莊子文言文原文注
第33 章 關于白面書生的成語故事
第34 章 《李賀小傳》李商隱文言文原文
第35 章 《滑稽列傳》司馬遷文言文原文
第36 章 《同學一首別子固》王安石文言
第37 章 經典童話故事《蘿卜》
第38 章 《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文言
第39 章 《荊軻刺秦王》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40 章 《陳情表》李密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41 章 很短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42 章 《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李白文
第43 章 《諫太宗十思疏》魏征文言文原
第44 章 《留侯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45 章 英語童話故事短文帶翻譯
第46 章 《蘇秦以連橫說秦》文言文原文
第47 章 《秋聲賦》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
第48 章 《報任少卿書》司馬遷文言文原
第49 章 編幼兒童話故事(范文3篇)
第50 章 《喜雨亭記》蘇軾文言文原文注
第51 章 《留侯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52 章 《子魚論戰》左丘明文言文原文
第53 章 簡單的中國的童話故事
第54 章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文言文原
第55 章 《宋玉對楚王問》文言文原文注
第56 章 《張衡傳》范曄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57 章 關于公主和王子的童話故事
第58 章 《秋聲賦》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
第59 章 《逍遙游》莊子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60 章 《惠子相梁》莊子文言文原文注
第61 章 描寫救火車的童話故事關于救火
第62 章 《孟子兩則》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63 章 《喜雨亭記》蘇軾文言文原文注
第64 章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左丘明文
第65 章 好聽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66 章 《讀孟嘗君傳》王安石文言文原
第67 章 《過秦論》賈誼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68 章 《孟子兩章》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69 章 簡短又有趣的童話故事簡單的有
第70 章 《伶官傳序》歐陽修文言文原文
第71 章 《諫逐客書》李斯文言文原文注
第72 章 《陳情表》李密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73 章 自編童話故事300字
第74 章 《歸去來兮辭》陶淵明文言文原
第75 章 《游褒禪山記》王安石文言文原
第76 章 《后赤壁賦》蘇軾文言文原文注
第77 章 一年級感恩童話小故事
第78 章 《西湖七月半》張岱文言文原文
第79 章 《宋玉對楚王問》文言文原文注
第80 章 《朋黨論》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
第81 章 童話的小故事300字
第82 章 《方山子傳》蘇軾文言文原文注
第83 章 《孟子兩則》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84 章 《趙威后問齊使》文言文原文注
第85 章 世界著名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86 章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韓愈文言
第87 章 《豐樂亭記》歐陽修文言文原文
第88 章 《陳情表》李密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89 章 短小幼兒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90 章 《卜居》屈原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91 章 《卜居》屈原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92 章 《莊暴見孟子》孟子文言文原文
第93 章 幼兒園經典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94 章 《馮諼客孟嘗君》文言文原文注
第95 章 《捕蛇者說》柳宗元文言文原文
第96 章 《種樹郭橐駝傳》柳宗元文言文
第97 章 格林童話故事主要內容
第98 章 《逍遙游》莊子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99 章 《雜說一·龍說》韓愈文言文原
第100 章 《寡人之于國也》孟子文言文原
第101 章 兒童的童話故事500字
第102 章 《捕蛇者說》柳宗元文言文原文
第103 章 《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文言文
第104 章 《答蘇武書》李陵文言文原文注
第105 章 傳說中的故鄉死神故事
第106 章 《豐樂亭記》歐陽修文言文原文
第107 章 《宋玉對楚王問》文言文原文注
第108 章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駱賓王文
第109 章 適合兒童看的童話故事
第110 章 《石碏諫寵州吁》左丘明文言文
第111 章 《師說》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112 章 《卜居》屈原文言文原文注釋翻
第113 章 童話故事綿羊的小故事
第114 章 《張衡傳》范曄文言文原文注釋
第115 章 《廉頗藺相如列傳》司馬遷文言
第116 章 《黃岡竹樓記》王禹偁文言文原
第117 章 兒童童話故事文字版大全精選
第118 章 《寡人之于國也》孟子文言文原
第119 章 《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文言
第120 章 《介之推不言祿》左丘明文言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91xav在线|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资源在线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在线| 99r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夜夜爽范冰冰| 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俺去俺也在线www色官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图片|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国产你懂的在线| 成人性开放大片| 波多野结衣同性系列698|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别进去| 女大学生沙龙室3| 欧美日在线观看| 里番肉片h排行榜| 一区二区视频网|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国产传媒在线播放| 嫩小xxxxx性bbbbb孕妇| 欧美日韩不卡高清| 自慰被室友看见强行嗯啊男男| jlzz大全高潮多水老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从镜子里看我怎么c你的阅读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范冰冰hd未删减版在线观看| 99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