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名詞} > 游戲競技 > 《秋聲賦》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秋聲賦》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我愛西紅柿

狀    態(tài):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9:37:04

最新章節(jié):后記

作品簡介《秋聲賦》是秋聲宋代大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辭賦作品。此賦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秋,賦歐歐陽修時年五十三歲,陽修譯雖身居高位,文言文原文注然有感于宦海沉浮,釋翻政治改革艱難,秋聲故心情苦悶,賦歐乃以“悲秋”為主題,陽修譯抒發(fā)人生的文言文原文注苦悶與感嘆。全文以“秋聲”為引子,釋翻抒發(fā)草木被風(fēng)摧折的秋聲悲涼,延及更容易被憂愁困思所侵襲的賦歐人,感嘆“百憂感其心,陽修譯萬事勞其形”,文言文原文注也是釋翻作者自己對人生不易的體悟。全文立意新穎,語言清麗,章法多變,熔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為一爐,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作品原文


秋聲賦


歐陽子1方2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3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4,忽奔騰而砰湃5;如波濤夜驚,風(fēng)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6,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7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余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8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予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9也,其色慘淡10,煙霏11云斂12;其容清明,天高日晶13;其氣栗冽14,砭15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16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17之余烈18。


夫秋,刑官19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嗟夫!草木無情,有時20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21然丹者為槁木,黟然22黑者為星星23。奈何24以非金石之質(zhì)25,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26,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余之嘆息。


詞句注釋
1.歐陽子:作者自稱。
2.方:正在。
3.悚(sǒng)然:驚懼的樣子。
4.初淅瀝以蕭颯:起初是淅淅瀝瀝的細雨帶著蕭颯的風(fēng)聲。淅瀝,形容輕微的聲音如風(fēng)聲、雨聲、落葉聲等。以,表并列,而。蕭颯,形容風(fēng)吹樹木的聲音。
5.砰湃:同“澎湃”,波濤洶涌的聲音。
6.鏦鏦(cōng)錚錚:金屬相擊的聲音。
7.銜枚:古時行軍或襲擊敵軍時,讓士兵銜枚以防出聲。枚,形似竹筷,銜于口中,兩端有帶,系于脖上。
8.明河:天河。
9.秋之為狀:秋天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氣容貌。狀,情狀,指下文所說的“其色”、“其容”、“其氣”、“其意”。
10.慘淡:黯然無色。
11.煙霏:煙氣濃重。霏,飛散。
12.云斂:云霧密聚。斂,收,聚。
13.日晶:日光明亮。晶,明亮。
14.栗冽:寒冷。
15.砭(biān):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這里引用為刺的意思。
16.綠縟(lǜ rù):碧綠繁茂。
17.一氣:指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混然之氣。天地萬物的變化都是“一氣”運行的結(jié)果。
18.余烈:余威。
19.刑官:執(zhí)掌刑獄的官。《周禮》把官職與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稱為六官。秋天肅殺萬物,所以司寇為秋官,執(zhí)掌刑法,稱刑官。
20.有時:有固定時限。
21.渥:紅潤的臉色。
22.黟(yī)然:形容黑的樣子。
23.星星:鬢發(fā)花白的樣子。
24.奈何:為何。
25.非金石之質(zhì):指人體不能像金石那樣長久。
26.戕(qiang)賊:殘害。

原文

歐陽子方夜讀書,聞有聲自西南來者,悚然而聽之,曰:“異哉!”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fēng)雨驟至。其觸于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予謂童子:“此何聲也?汝出視之。”童子曰:“星月皎潔,明河在天,四無人聲,聲在樹間。”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聲也,胡為而來哉?蓋夫秋之為狀也:其色慘淡,煙霏云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fā)。豐草綠縟而爭茂,佳木蔥蘢而可悅;草拂之而色變,木遭之而葉脫。其所以摧敗零落者,乃其一氣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時為陰;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謂天地之義氣,常以肅殺而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實,故其在樂也,商聲主西方之音,夷則為七月之律。商,傷也,物既老而悲傷;夷,戮也,物過盛而當殺。” (余曰 一作:予曰)

“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白話譯文

歐陽先生夜里正在讀書,(忽然)聽到有聲音從西南方向傳來,心里不禁悚然。他一聽,驚道:“奇怪啊!”這聲音初聽時像淅淅瀝瀝的雨聲,其中還夾雜著蕭蕭颯颯的風(fēng)吹樹木聲,然后忽然變得洶涌澎湃起來,像是江河夜間波濤突起、風(fēng)雨驟然而至。碰到物體上發(fā)出鏗鏘之聲,又好像金屬撞擊的聲音,再(仔細)聽,又像銜枚奔走去襲擊敵人的軍隊,聽不到任何號令聲,只聽見有人馬行進的聲音。(于是)我對童子說:“這是什么聲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說:“月色皎皎、星光燦爛、浩瀚銀河、高懸中天,四下里沒有人的聲音,那聲音是從樹林間傳來的。”

我嘆道:“唉,可悲啊!這就是秋聲呀,它為何而來呢(它怎么突然就來了呢)?大概是那秋天的樣子,它的色調(diào)暗淡、煙飛云收;它的形貌清新明凈、天空高遠、日色明亮;它的氣候寒冷、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寂寞冷落,沒有生氣、川流寂靜、山林空曠。所以它發(fā)出的聲音時而凄凄切切,呼號發(fā)生迅猛,不可遏止。綠草濃密豐美,爭相繁茂,樹木青翠茂盛而使人快樂。然而,一旦秋風(fēng)吹起,拂過草地,草就要變色;掠過森林,樹就要落葉。它能折斷枝葉、凋落花草,使樹木凋零的原因,便是一種構(gòu)成天地萬物的混然之氣(秋氣)的余威。

秋天是刑官執(zhí)法的季節(jié),它在季節(jié)上說屬于陰;秋天又是兵器和用兵的象征,在五行上屬于金。這就是常說的天地之嚴凝之氣,它常常以肅殺為意志。自然對于萬物,是要它們在春天生長,在秋天結(jié)實。所以,秋天在音樂的五聲中又屬商聲。商聲是西方之聲,夷則是七月的曲律之名。商,也就是‘傷’的意思,萬物衰老了,都會悲傷。夷,是殺戮的意思,草木過了繁盛期就應(yīng)該衰亡。”

“唉!草木是無情之物,尚有衰敗零落之時。人為動物,在萬物中又最有靈性,無窮無盡的憂慮煎熬他的心緒,無數(shù)瑣碎煩惱的事來勞累他的身體。只要內(nèi)心被外物觸動,就一定會消耗他的精氣。更何況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憂慮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自然會使他紅潤的面色變得蒼老枯槁,烏黑的頭發(fā)(壯年)變得鬢發(fā)花白(年老)。(既然這樣,)為什么卻要以并非金石的肌體,去像草木那樣爭一時的榮盛呢?(人)應(yīng)當仔細考慮究竟是誰給自己帶來了這么多殘害,又何必去怨恨這秋聲呢?”

書童沒有應(yīng)答,低頭沉沉睡去。只聽得四壁蟲鳴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嘆息。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賦寫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時作者五十三歲。作者晚年雖仕途已入順境,身居高位,但長期的政治斗爭也使他看到了世事的復(fù)雜,逐漸淡于名利。他回首往事,屢次遭貶內(nèi)心隱痛難消,面對朝廷內(nèi)外的污濁、黑暗,眼見國家日益衰弱,改革又無望,不免產(chǎn)生郁悶心情。對政治和社會時局心情郁結(jié),對人生短暫、大化無情感傷于懷,讓作者此時處于不知如何作為的苦悶時期。所以他對秋天的季節(jié)感受特別敏感,《秋聲賦》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創(chuàng)作的。

作品鑒賞

《秋聲賦》是歐陽修繼《醉翁亭記》后的又一名篇。它駢散結(jié)合,鋪陳渲染,詞采講究,是宋代文賦的典范。

秋在古代也是肅殺的象征,一切生命都在秋天終止。作者的心情因為屢次遭貶而郁悶,但他借秋聲告誡世人:不必悲秋、恨秋,怨天尤地,而應(yīng)自我反省。這一立意,抒發(fā)了作者難有所為的郁悶心情,以及自我超脫的愿望。

這篇賦以“有聲之秋”與“無聲之秋”的對比作為基本結(jié)構(gòu)框架,精心布局,文勢一氣貫串而又曲折變化,作者從凄切悲涼的秋聲起筆,為下文鋪寫“有聲之秋”蓄勢;然后由草木經(jīng)秋而摧敗零落,寫到因人事憂勞而使身心受到戕殘,由自然界轉(zhuǎn)到社會人生,這是“無聲之秋”;最后歸結(jié)出全篇主旨:“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

文章用第一人稱的筆法來寫。文章開頭,作者簡捷直人地描畫了一幅生動的圖景:歐陽修晚上正在讀書,被一種奇特的聲音所攪動。這簡捷的開頭,實際上并不簡單,燈下夜讀,是一幅靜態(tài)的圖畫,也可以說,作者正處于一處凝神的狀態(tài)中。這樣由伏到起,在動靜的對比中,文勢便蓄成了,有了這種文勢,下面的文章便仿佛是泉水涌出,自然流瀉。同時這種從靜到動、令人悚驚的秋夜奇聲,營造了一種悲涼氣氛。接下來,是作者對秋聲一連串的比喻,把難以捉摸的東西變得具體可感。作者用風(fēng)聲、波濤、金鐵、行軍四個比喻,通過由“初”到“忽”,再到“觸于物”,寫出了由遠而近、由小到大、憑虛而來的撞擊物體的秋聲夜至的動態(tài)過程,突出了秋聲變化的急劇和來勢的猛烈。這些形象化的比喻,生動鮮明地寫出了作者聽覺中的秋聲的個性特點,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

接著作者引出與童子對話,從浮想聯(lián)翩,又回到現(xiàn)實,增強了藝術(shù)真實感。童子的回答,質(zhì)樸簡明,意境優(yōu)美、含蓄。這里,作者的“悚然”與童子的若無其事、作者的悲涼之感與童子的樸拙稚幼形成鮮明對比,對秋聲的兩種不同的感受相映成趣,富于意味。作者在第一段通過懸念式的對聲音的生動描繪,點明了文章主題即秋聲。文章起始,就寫得脈絡(luò)清晰,波瀾起伏,搖曳多姿。

再接著尋根溯源,探究秋聲所以形成的緣由。作者自答。秋聲,是秋天的聲音,作者從秋之色,容,氣,意四個方面把秋天的到來之后萬物所呈現(xiàn)的風(fēng)貌和秋之內(nèi)在“氣質(zhì)”描繪得具體可感,其色顏容貌似乎呈現(xiàn)眼前,其栗冽之氣似乎穿透衣服直刺肌膚,其蕭條之意似已圍裹全身。這種秋氣,是一種肅殺之氣,是讓人速生冷顫之氣。它只要施展它的一點余威,就會使繁茂蓊郁的綠色變色,蔥蘢的佳木凋零。這樣,通過秋聲的描繪和感受把“秋”之威力作了形象化的描繪。

接著,作者又從社會和自然兩個方面,對秋聲進行了剖析和議論。“夫秋,物過盛而當殺。”古代用天地、四時之名命官,如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這是六官。司寇掌刑法。故秋天是古代刑官行刑的季節(jié)。在四季中又屬陰冷的季節(jié);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從五行來分,秋屬金,由古代多以秋天治兵,“沙場秋點兵”,所以秋又有戰(zhàn)爭的象征;這樣,秋天對人來說,意味著有悲涼肅殺死亡之氣。從自然界來看,天地萬物,春天生長,秋天結(jié)實,意味著自然界中生命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人與此同,故有對生命將息的悲嘆與傷感。又以音樂為喻,古人將五聲(宮、商、角、徵、羽)和四時相配,秋屬商,又將五行和東、南、中、西、北五個方位相配,秋主西方,秋屬于商聲,商,傷也,悲傷之意。夷則,是七月的音律,古音分十二律,夷則為十二律之一。將樂律和歷法聯(lián)系起來,十二律與十二月相配,夷則配七月。《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則。”夷,是刪刈,殺戮之意。萬物由繁榮到衰敗,則為自然之規(guī)律。作者從自然與社會兩方面進行了論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社會的產(chǎn)物,人與自然、社會形成一個相互聯(lián)系的有機整體。人從個人出發(fā)體驗感悟自然和社會。這體現(xiàn)了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

接著作者仍然抓住秋聲的主題,通過無情的草木與萬物中最有感情,最有靈性的人的對比,抒發(fā)議論。作者認為,百般的憂慮和萬事的操勞必然損傷著人的身心,內(nèi)心受到刺激和痛苦,必然損耗精力,更何況是“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呢!這樣就容易朱顏易老,烏發(fā)變白,“奈何以非金石之質(zhì),欲與草木而爭榮?”這就說明了作者之所以感到秋聲之悲涼,其根源不在秋聲,主要是當時作者面對國家和自己的處境而產(chǎn)生的憂思所致。當時作者被朝廷重用,但想起曾經(jīng)在政治上屢不得志,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心情郁悶。這樣的情緒和秋季氣息正相統(tǒng)一,觸物傷情,有感而發(fā)。

作者蓄積已久的深沉苦悶和悲涼沒有人能理解。“童子莫對,垂頭而睡。”唯有四壁的蟲鳴,與“我”一同嘆息。此情此景是何等悲涼:秋風(fēng)呼號,秋聲凄切,長夜漫漫,蟲聲唧唧,悲憤郁結(jié),無可奈何,只能徒然嘆息。

此文把寫景、抒情、記事、議論熔為一爐,渾然天成。作者敘事簡括有法,而議論迂徐有致;章法曲折變化;而語句圓融輕快;情感節(jié)制內(nèi)斂;語氣輕重和諧;節(jié)奏有張有弛;語言清麗而富于韻律。

作者把無形的秋聲寫得可見可聞。文章開頭便用形象的比喻描寫秋夜西風(fēng)漸起,觸物有聲,再用星月皎潔、四無人聲加以烘托,一蕭瑟幽森的畫面便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最后以“四壁蟲聲唧唧”收尾,也緊扣住季節(jié)的特色。中間兩大段用賦體的傳統(tǒng)鋪陳手法,渲染秋天的肅殺和萬物的凋零,抒寫對人事憂勞的悲感,最后“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又轉(zhuǎn)喻禍根在人,發(fā)揮了清心寡欲的老莊哲學(xué),反映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寫景、抒情、議論有機地融為一體,顯示出文賦自由揮灑的韻致。

此賦寫秋以立意新穎著稱,從題材上講,悲秋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的永恒題材,但作者選擇了新的角度人手,雖然承襲了寫秋天肅殺蕭條的傳統(tǒng),但卻烘托出人事憂勞更甚于秋的肅殺這一主題,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有所創(chuàng)新。

《秋聲賦》在文體上的貢獻很大。注重駢偶鋪排以及聲律的賦到了宋代以后,由于內(nèi)容的空乏和形式上的矯揉造作,已經(jīng)走向沒落。歐陽修深明其中之弊,當他的散文革新取得了成功之后,回過頭來又為“賦”體打開了一條新的出路,即賦的散文化,使賦的形式活潑起來,既部分保留了駢賦、律賦的鋪陳排比、駢詞儷句及設(shè)為問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現(xiàn)出活潑流動的散體傾向,且增加了賦體的抒情意味。這些特點也使《秋聲賦》在散文發(fā)展史上占有了一席很重要的地位。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xué)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fēng)的文壇領(lǐng)袖。領(lǐng)導(dǎo)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并發(fā)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fēng)。歐陽修在變革文風(fēng)的同時,也對詩風(fēng)詞風(fēng)進行了革新。在史學(xué)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繼續(xù)閱讀
推薦閱讀: 六年級童話故 雨淋日灸野火 含情凝睇謝君 繼周八代爭戰(zhàn) 英語小童話故 為感君王輾轉(zhuǎn) 但教心似金鈿 侍兒扶起嬌無 經(jīng)典幼兒童話 西宮南內(nèi)多秋
《《秋聲賦》歐陽修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適合小學(xué)生比賽講的童話故事
第2 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
第3 章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
第4 章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
第5 章 幼兒園童話故事簡短 小朋友睡
第6 章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
第7 章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
第8 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
第9 章 編童話故事250字5個
第10 章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
第11 章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
第12 章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護煩撝
第13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 稱心如意的漢斯
第14 章 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
第15 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
第16 章 手持杯珓導(dǎo)我擲,云此最吉余難
第17 章 有關(guān)烏龜?shù)耐捁适戮x
第18 章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
第19 章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
第20 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
第21 章 適合幼兒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
第22 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
第23 章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
第24 章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
第25 章 小學(xué)生動物類童話故事
第26 章 繼周八代爭戰(zhàn)罷,無人收拾理則
第27 章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
第28 章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
第29 章 關(guān)于花的童話故事:為有暗香來
第30 章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
第31 章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
第32 章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
第33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小海兔的故事
第34 章 鐫功勒成告萬世,鑿石作鼓隳嵯
第35 章 大廈深檐與蓋覆,經(jīng)歷久遠期無
第36 章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
第37 章 有關(guān)小狐貍經(jīng)典的童話故事
第38 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
第39 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
第40 章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
第41 章 經(jīng)典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第42 章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
第43 章 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
第44 章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
第45 章 安徒生童話小鬼和小商人的故事
第46 章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
第47 章 金繩鐵索鎖鈕壯,古鼎躍水龍騰
第48 章 陋儒編詩不收入,二雅褊迫無委
第49 章 與小雞有關(guān)的生動童話故事
第50 章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
第51 章 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
第52 章 花鈿委地?zé)o人收,翠翹金雀玉搔
第53 章 格林童話故事《三個軍醫(yī)》
第54 章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
第55 章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
第56 章 剜苔剔蘚露節(jié)角,安置妥帖平不
第57 章 小學(xué)生動物類童話故事
第58 章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曈
第59 章 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云曈
第60 章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
第61 章 幼兒童話故事在線閱讀
第62 章 回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
第63 章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
第64 章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
第65 章 安徒生童話小鬼和小商人的故事
第66 章 方今太平日無事,柄任儒術(shù)崇丘
第67 章 日銷月鑠就埋沒,六年西顧空吟
第68 章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
第69 章 兒童經(jīng)典短篇童話故事
第70 章 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
第71 章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
第72 章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
第73 章 懶鬼哈利和胖婆特琳娜的格林童
第74 章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
第75 章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
第76 章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
第77 章 一千零一夜:蠢漢、驢子與騙子
第78 章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
第79 章 周綱凌遲四海沸,宣王憤起揮天
第80 章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
第81 章 中國著名童話故事 小朋友睡前
第82 章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
第83 章 西宮南內(nèi)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
第84 章 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云棧縈紆登劍
第85 章 有關(guān)小狐貍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86 章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
第87 章 春風(fēng)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
第88 章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遺羲
第89 章 看格林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90 章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
第91 章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shù)紙尚可博白
第92 章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
第93 章 安徒生童話:胡蘿卜罐頭的故事
第94 章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
第95 章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
第96 章 廟令老人識神意,睢盱偵伺能鞠
第97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精選 優(yōu)秀童話
第98 章 公從何處得紙本,毫發(fā)盡備無差
第99 章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
第100 章 圣恩若許留太學(xué),諸生講解得切
第101 章 適合三年級看的童話故事
第102 章 惟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
第103 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
第104 章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
第105 章 幼兒童話故事文字版兒童童話小
第106 章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
第107 章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
第108 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諸侯劍佩鳴相
第109 章 最新兒童童話故事大全
第110 章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
第111 章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
第112 章 猿鳴鐘動不知曙,杲杲寒日生于
第113 章 5歲寶寶喜歡聽的故事
第114 章 竄逐蠻荒幸不死,衣食才足甘長
第115 章 粉墻丹柱動光彩,鬼物圖畫填青
第116 章 天旋地轉(zhuǎn)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
第117 章 關(guān)于影子的童話故事影子
第118 章 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
第119 章 年深豈免有缺畫,快劍斫斷生蛟
第120 章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zhuǎn)教小玉報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精品第一页|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综合色色图|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丰满多毛的大隂户毛茸茸| 两个人看的www在线|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99re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黄色永久免费网站| 香港aa三级久久三级老师|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888| 真正全免费视频a毛片| 欧美重口另类在线播放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视频高清|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xx00动态图| 国产精品熟女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天使萌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eeuss免费天堂影院| 奇米色在线视频| free性video西欧极品| 天海翼黄色三级| poren黑人| 天天操天天爽天天射| 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老司机久久精品| 精品国自产拍天天拍2021| 欧美肥臀bbwbbwbbw| 日韩av第一页在线播放|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fc2免费人成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