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水復渡水,渡水看花還看花。復渡出自元末明初文學家高啟作品《尋胡隱君》,花還是看花詩人去朋友家時,一路上見到的全詩很普通的景 色,但是意思詩中用了一個“復”和一個“還”,把景色寫“動” 了,及賞寫出了速度,渡水也寫出了繁復和變化。復渡雖然是花還同樣的渡水、 同樣的看花花,卻讓人產生了應接不暇的全詩感覺。“春風江上路”一 句,意思抒發了詩人輕快悠閑的及賞心情。兩岸春色迎船而上,渡水心中詩 情春風送來。全詩詞語重復卻又顯簡潔,看似淺顯卻又洋溢瀟灑。
作品原文
尋胡隱君
高啟
渡水復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作品注釋
1.高啟(1336—1374),字季迪,號槎軒,長洲(今江蘇 蘇州)人,元末隱居吳淞青丘(今江蘇吳縣?直),自號青丘 子,明代成就最高的詩人之一。高啟的詩歌揮灑自如,爽朗清 逸,隨物而寫,隨情而發,多為寫實之詞。詞語親切通暢,具 有民歌風味。
2.尋:尋訪。
3.胡隱君:姓胡的隱士。
①、尋:訪問。胡隱(yǐn)君:一位姓胡的隱士(封建社會,稱不做官而隱居在山林里的人為隱士)。
②、這前兩句說:一路上渡過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邊路旁長滿了看也看不盡的鮮花。
③、君:指姓胡的隱士。這后兩句說:因為一路上春光明媚、風景幽美,我不知不覺就來到您的家了。
作品譯文
一路上渡過了一道水又一道水,河邊路旁長滿了看也看不盡的鮮花。因為一路上春光明媚、風景幽美,我不知不覺就來到您的家了。
作者簡介
高啟(1336~1374)元末明初文學家。字季迪,號青丘子,晚號槎軒,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與楊基、張羽、徐賁并稱“吳中四杰”。少有志于功名,張士誠據蘇州時,為其參政饒介所賞識,結交甚廣,然終未仕。后對政治完全失望,隱居鄉里。明初應召赴南京參與修撰《元史》,后任翰林院編修,不久授戶部侍郎,他堅辭不受,仍歸田里。朱元璋以為他肯不合作,借蘇州知府魏觀改修府治案,將其牽連斬決,年僅39歲。高啟大部分活動是在元末,許多詩作體現了元末的文學精神。高啟著作,詩歌數量較多,初編有5集,2000余首;后自編為《缶鳴集》,存937首。詞編為《扣舷集》,文編為《鳧藻集》,另刊于世。明人徐庸編有《高太史大全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