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女生耽美 >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作    者:我愛西紅柿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07:11:44

最新章節:后記

持節云中,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出自宋代文學家蘇軾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何日一首詞《江城子·密州出獵》。此詞表達了強國抗敵的遣馮政治主張,抒寫了渴望報效朝廷的唐全壯志豪情。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詩詞次寫圍獵時的意思裝束和盛況,然后轉寫自己的及賞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持節云中深情厚意。下片敘述獵后的何日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遣馮希望能夠承擔衛國守邊的唐全重任。結尾直抒胸臆,詩詞抒發殺敵報國的意思豪情。全詞“狂”態畢露,及賞雖不乏慷慨激憤之情,持節云中但氣象恢弘,一反詞作柔弱的格調,充滿陽剛之美。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5 122

作品原文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9 39

作品注釋

⑴.江城子:詞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東省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稱,時年四十。聊:姑且,暫且。狂:狂妄。

⑷.左牽黃,右擎蒼:左手牽著黃狗,右臂托起蒼鷹,形容圍獵時用以追捕獵物的架勢。

⑸.錦帽貂裘:名詞作動詞,頭戴著華美鮮艷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這是漢羽林軍穿的服裝。

⑹.千騎卷平岡:形容馬多塵土飛揚,把山崗像卷席子一般掠過。千騎(jì):形容從騎之多。平岡:指山脊平坦處。

⑺.為報:為了報答。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長官。

⑻.孫郎: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這里作者自喻。《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于凌亭,馬為虎傷。權投以雙戟,虎卻廢。常從張世,擊以戈、獲之。”

⑼.酒酣胸膽尚開張:盡情暢飲,胸懷開闊,膽氣豪壯。尚:更。

⑽.鬢:額角邊的頭發。霜:白。

⑾.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朝廷何日派遣馮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記·馮唐列傳》。漢文帝時,魏尚為云中(漢時的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一帶,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區)太守。他愛惜士卒,優待軍吏,匈奴遠避。匈奴曾一度來犯,魏尚親率車騎出擊,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文書上所載殺敵的數字與實際不合(虛報了六個),被削職。經馮唐代為辨白后,認為判的過重,文帝就派馮唐“持節”(帶著傳達圣旨的符節)去赦免魏尚的罪,讓魏尚仍然擔任云中郡太守。蘇軾此時因政治上處境不好,調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許,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節:兵符,帶著傳達命令的符節。持節: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⑿.會挽雕弓如滿月:會,應當。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滿月:圓月。

⒀.天狼:星名,一稱犬星,舊說指侵掠,這里引指西夏。《楚辭·九歌·東君》:“長矢兮射天狼。”《晉書·天文志》云:“狼一星在東井南,為野將,主侵掠。”詞中以之隱喻侵犯北宋邊境的遼國與西夏。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10 29

作品譯文

我姑且抒發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氣,左手牽著黃狗,右手托著蒼鷹。隨從的將士們頭戴華美艷麗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蕩蕩的大部隊像疾風一樣,席卷平坦的山岡。為報答全城的百姓都來追隨我,我一定要像孫權一樣射殺一頭老虎給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興時,我的胸懷更加開闊,我的膽氣更加張揚。即使頭發微白,又有什么關系呢?朝廷什么時候才能派人拿著符節來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時我定當拉開弓箭,使之呈現滿月的形狀,瞄準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來。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8 57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寧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這是宋人較早抒發愛國情懷的一首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詞的上闕敘事,下闕抒情,氣勢雄豪,淋淳酣暢,一洗綺羅香澤之態,讀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會獵題意,次寫圍獵時的裝束和盛況,然后轉寫自己的感想:決心親自射殺猛虎,答謝全城軍民的深情厚意。過片以后,敘述獵后開懷暢飲,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夠承擔起衛國守邊的重任。

結尾直抒胸臆,抒發殺敵報國的豪情:總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滿月一樣,射掉那貪殘成性的“天狼星”,將西北邊境上的敵人統統一掃而光。這首詞在偎紅倚翠、淺斟低唱之風盛行的北宋詞壇可謂別具一格,自成一體,對南宋愛國詞有直接影響。作者對此闋也頗感自豪,在《與鮮于子駿書》中,他曾說此詞“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自是一家”。可見這首詞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詞的嘗試,可見作者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頗具文學底蘊。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6 86

作品鑒賞

蘇軾因此詞有別于“柳七郎(柳永)風味”而頗為得意。他曾致書鮮于子駿表達這種自喜:“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數日前獵于郊外,所獲頗多。作得一闋,令東州壯士抵掌頓足而歌之,吹笛擊鼓以為節,頗壯觀也。”

此詞開篇“老夫聊發少年狂”,出手不凡。這首詞通篇縱情放筆,氣概豪邁,一個“狂”字貫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寫出獵的雄壯場面,表現了獵者威武豪邁的氣概:詞人左手牽黃犬,右臂駕蒼鷹,好一副出獵的雄姿!隨從武士個個也是“錦帽貂裘”,打獵裝束。千騎奔馳,騰空越野,好一幅壯觀的出獵場面!為報全城士民盛意,詞人也要像當年孫權射虎一樣,一顯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孫權自比,更是顯出東坡“狂”勁和豪興來。

以上主要寫“出獵”這一特殊場合下表現出來的詞人舉止神態之“狂”,下片更由實而虛,進一步寫詞人“少年狂”的胸懷,抒發由打獵激發起來的壯志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東坡為人本來就豪放不羈,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過片一句,言詞人酒酣之后,胸膽更豪,興致益濃。此句以對內心世界的直抒,總結了上片對外觀景象的描述。接下來,作者傾訴了自己的雄心壯志:年事雖高,鬢發雖白,卻仍希望朝廷能像漢文帝派馮唐持節赦免魏尚一樣,對自己委以重任,赴邊疆抗敵。那時,他將挽弓如滿月,狠狠抗擊西夏和遼的侵擾。

此作是千古傳誦的東坡豪放詞代表作之一。詞中寫出獵之行,抒興國安邦之志,拓展了詞境,提高了詞品,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為詞的創作開創了嶄新的道路。作品融敘事、言志、用典為一體,調動各種藝術手段形成豪放風格,多角度、多層次地從行動和心理上表現了作者寶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風與豪氣。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2 152

詞牌說明

江城子

唐詞單調,始見《花間集》韋莊詞,單調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韻。或謂調因歐陽炯詞中有“如(襯字)西子鏡照江城”句而取名。宋人改為雙調,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韻。歐陽炯單調詞將結尾兩個三字句加一襯字成為七言句,開宋詞襯字之法。后蜀尹鶚單調詞將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兩句,開宋詞減字、攤破之法。晁補之改其名為《江城子》,韓淲調有“臘后春前村意遠”句,故又名《村意遠》。

格律對照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仄平平(韻),仄平平(韻)。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仄中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韻)。(下段如上,中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平聲,仄表示仄聲,韻表示韻腳位置)  (本是單三十五字,宋人改為雙調。)此詞的韻腳是:七陽;可“三江七陽”通押。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 1 28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繼續閱讀
《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全詩詞意思及賞析》正文
第1 章 螞蟻和大象摔跤居然贏了!
第2 章 關于一鼓作氣的成語故事
第3 章 四字成語故事狐假虎威
第4 章 青梅煮酒主人公典故是怎樣的
第5 章 有關小青蛙的童話故事
第6 章 四字成語故事亡羊補牢成語故事
第7 章 經典成語故事《飛鳥驚蛇》
第8 章 四字成語故事無價之寶成語故事
第9 章 280個胎教小故事精選280
第10 章 四字成語故事亡羊補牢成語故事
第11 章 出自成語典故的四字成語精選
第12 章 關于一言為定的成語故事
第13 章 誠信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14 章 四字成語故事以貌取人成語故事
第15 章 四字成語故事死而不朽成語故事
第16 章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大全
第17 章 有關小狐貍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18 章 文言文成語故事大全文言文成語
第19 章 關于掉以輕心的成語故事
第20 章 教育意義動物成語故事
第21 章 一千零一夜:耍蛇人的故事
第22 章 一年級成語故事簡短的
第23 章 三國演義的經典成語故事
第24 章 兒童睡前故事文字版閱讀大全精
第25 章 小學生演講童話故事文字稿本
第26 章 關于戰國策的成語故事
第27 章 歷史成語典故東漢時期
第28 章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誰及成語故事
第29 章 童話故事大全英語版精選
第30 章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誰及成語故事
第31 章 四字成語故事以貌取人成語故事
第32 章 出自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第33 章 編寫動物寓言故事400字
第34 章 成語典故的意思和出處
第35 章 南唐后得主李煜的悲慘故事
第36 章 關于掉以輕心的成語故事
第37 章 最著名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著名
第38 章 四字成語故事天經地義
第39 章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誰
第40 章 四字成語故事老生常談
第41 章 童話的小故事300字精選
第42 章 幼兒成語故事電子書里的故事
第43 章 四字成語故事不合時宜
第44 章 歷史成語故事150字
第45 章 有關小鳥和蝸牛的童話故事
第46 章 三國演義的經典成語故事
第47 章 有關三國時期的成語典故
第48 章 投筆從戎的主人公是誰
第49 章 5歲寶寶喜歡聽的故事
第50 章 四字成語故事程門立雪
第51 章 成語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第52 章 關于掉以輕心的成語故事
第53 章 中國童話桔子月亮的故事
第54 章 四字成語故事人琴俱亡
第55 章 兒童睡前故事文字版閱讀大全精
第56 章 關于孤注一擲的成語故事
第57 章 有關勇敢忠實的童話故事
第58 章 四字成語故事天經地義
第59 章 關于掉以輕心的成語故事
第60 章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諸葛亮七
第61 章 中國寓言故事ppt素材
第62 章 四字成語故事破釜沉舟成語故事
第63 章 高中的偏難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第64 章 中國古代成語故事大全
第65 章 動物的童話故事300字左右
第66 章 英語成語故事演講稿素材
第67 章 關于疲于奔命的成語故事
第68 章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誰
第69 章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第70 章 6歲兒童睡前故事文字版
第71 章 四字成語故事言猶在耳成語故事
第72 章 成語故事《賈人渡河》
第73 章 早教兒童故事大全精選
第74 章 一年級成語故事簡短的
第75 章 四字成語故事亡羊補牢成語故事
第76 章 高中的成語典故文字版
第77 章 有300字的童話故事
第78 章 四字成語故事狐假虎威
第79 章 四字成語故事言猶在耳成語故事
第80 章 近代史上真正的20位武林高手
第81 章 關于兒童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82 章 關于前功盡棄的成語故事
第83 章 四字成語故事言猶在耳成語故事
第84 章 關于乘風破浪的成語故事
第85 章 白新娘和黑新娘的故事
第86 章 經典故事《先斬后奏》
第87 章 諸葛亮七擒孟獲的故事諸葛亮七
第88 章 高中的偏難成語典故及解釋精選
第89 章 關于鞋子的童話故事關于鞋子的
第90 章 關于乘風破浪的成語故事
第91 章 關于戰國策的成語故事
第92 章 四字成語故事夜以繼日
第93 章 經典格林童話:小海兔的故事
第94 章 一年級成語故事簡短的
第95 章 四字成語故事吳市吹簫
第96 章 中國歷史哲理小故事故事大全精
第97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98 章 四字成語故事破釜沉舟成語故事
第99 章 有關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大全
第100 章 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主人公是誰
第101 章 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故事
第102 章 “愛做買賣”的頑童皇帝蕭寶卷
第103 章 濫竽充數的主人公誰及成語故事
第104 章 名人成語故事手抄報素材
第105 章 安徒生童話 瓦爾都窗前的一瞥
第106 章 關于戰國策的成語故事
第107 章 中華成語故事《后起之秀》
第108 章 四字成語故事狐假虎威
第109 章 蜻蜓的童話故事大全關于蜻蜓的
第110 章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誰及故事
第111 章 出自史記的成語典故精選
第112 章 南唐后得主李煜的悲慘故事
第113 章 猴子和狐貍的童話故事
第114 章 傳統孝文化故事100字
第115 章 四字成語故事三折其肱
第116 章 程門立雪的主人公是誰 有什么
第117 章 珍惜時間的童話故事關于珍惜時
第118 章 關于風馬牛不相及的成語故事
第119 章 一年級成語故事簡短的
第120 章 四字成語故事千慮一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在线|中文| 黄色a级免费网站| 最新版资源在线天堂| 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2022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2019国产精品| 日本簧片在线观看|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地址|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 a级片免费电影| 最近中文字幕更新8|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91在线国内在线播放老师| 日韩欧美第一页| 免费永久在线观看黄网站| 131美女爱做视频| 搡女人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第一区在线| 高清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宅男噜噜噜66网站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看**视频a级毛片|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中国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同人本里番h本子全彩本子| 12345国产精品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