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有關關系,而成語作為語言中定型化的成語固定短語,形象生動,典故具有更深刻的有關文化內涵,與一個民族的成語文化傳統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下面是典故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三國時期的成語典故,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有關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典故劉備為實現統一天下的有關宏愿,特意拜訪隱居的成語諸葛亮,請他出山。典故他連去了兩次都未能見著,有關第三次去,成語才見了面。典故
劉備說明來意,暢談了自己的宏圖大志。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奪取荊州、益州,東聯孫權,北伐曹操的戰略方針。劉備聽后大喜,于是拜孔明為軍師。
孔明竭力地輔佐劉備,而劉備對孔明的信任和重用,卻引起了關羽、張飛等將領的不悅。他們不時在劉備面前,表現出不滿的神色,秉性耿直的張飛,更是滿腹牢騷。劉備耐心地作了解釋,他形象地把自己比做魚,把孔明比做水,反復說明,孔明的才識與膽略,對自己完成奪取天下大業之重要。他說:“我劉備有了孔明,就好像魚兒得到了水一樣,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說了。” 以后,劉備在孔明的輔佐下,東聯北伐,占荊州,取益州,軍事上節節勝利,勢力不斷擴大,最終與魏、吳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有關三國時期的成語典故篇二:火燒連營孫權殺了關羽,搶回荊州,這兩件事惹得劉備心里冒火。他不顧文武大臣們的勸阻,親自率領75萬人馬殺向東吳。
張飛命令3天之內作好白旗白甲,全軍將士帶孝出征,并叫范疆、張達快去辦理,誤了期限就殺人。范疆、張達看不能完成任務,就刺死張飛,投奔了孫權。
劉備聽說張飛被害,大哭一場,對孫權恨之入骨。再說孫權聽說劉備大軍殺來,十分害怕,就寫信請魏國幫忙。這時,曹操已經病死,曹丕正希望兩家相爭,自己從中得利,所以,一個救兵也不肯派。
孫權只好自己對付劉備。他先派年輕的孫桓、后派年老的甘寧等將領阻擋劉備,都被劉備打敗。孫權急得沒有辦法,就把殺害張飛的兇手范疆、張達送給劉備,還愿讓出荊州求和。劉備不答應,非要滅了東吳不可。
孫權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老臣闞澤推薦小將陸遜,說:“如果不用陸遜,東吳非滅亡不可。”孫權便任命陸遜為大都督。陸遜說:“我是文官,有這么年輕,恐怕有些人不服從我的命令。”孫權就把自己的寶劍交給陸遜,允許他先斬后奏。
果然,一些將領對陸遜不服。這時,蜀軍天天跑到營前挑戰,對東吳軍隊破口大罵。有些將領非要出營跟蜀軍殺個痛快不可,陸遜嚴令不許出營。他要等蜀兵十分疲勞、麻痹大意的時候再出兵。
劉備聽說孫權讓小將陸遜做大都督,很不把他放在心上,說:“我指揮打仗有年頭了,還打不過一個小孩子嗎?”
劉備的部隊從春天出征直到夏天,也沒打敗東吳主力,就在樹林里安營扎寨了。營寨一個挨一個,連續幾百里長。馬良感到不妥,勸劉備說:“這樣安營,是不是征求一下丞相的意見?”劉備說:“我很懂兵法,何必問孔明。”
陸遜得知劉備的營寨犯了兵法大忌,就想好了打敗劉備的計謀。這天,東南風刮得很猛,陸遜指揮大隊人馬帶著茅草和火種,并分三路,一起殺進蜀營,把蜀軍40個營地燒成一片火海,劉備在趙云的保護下逃到白帝城。
有關三國時期的成語典故篇三:單騎救主新野一戰,劉備以少勝多打敗曹操,曹操引五十萬大宮前來報仇。劉備的三千人馬走到當陽縣,突然被曹兵截住,戰到天明才擺脫曹兵的追趕,護衛劉備家小的趙云發現不見了劉備,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騎,又殺回亂軍中尋找。趙云在一位大嫂的指引下,在一截斷墻后面的枯井旁找到糜夫人母子。糜夫人說:"見到將軍阿斗有救了,……我死而無恨。"說完,趁趙云不注意跳井身亡。這時曹兵向這邊殺來,趙云含淚推倒土墻埋了夫人,急忙抱起阿斗往外沖。曹將殺來,戰三回合,被趙云殺死。沒走多遠,又碰上曹將張鎘,戰十余回合,趙云奪路而走,不料連人帶馬落入陷井。張鎘挺槍來刺,忽然趙云的馬平空一路,跳出陷井,張鎘嚇得一個勁后退。趙云力戰眾將,威武勇猛。正在山上觀戰的曹操見趙云勢不可擋,傳令一定要活捉。趙云利用這個機會沖出包圍,終于將阿斗交給了劉備。
有關三國時期的成語典故篇四:三顧茅廬官渡大戰后,曹操打敗了劉備。劉備只得投靠劉表。
曹操為得到劉備的謀士徐庶,就慌稱徐庶的母親病了,讓徐庶立刻去許都。徐庶臨走時告訴劉備,隆中有個奇才叫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幫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劉備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誰知諸葛亮剛好出游去了,書童也說不準什么時候回來。劉備只好回去了。
過了幾天,劉備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雪又來到諸葛亮的家。劉備看見一個青年正在讀書,急忙過去行禮。可那個青年是諸葛亮的弟弟。他告訴劉備,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劉備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說渴望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平定天下。
轉眼過了新年,劉備選了個好日子,有一次來到隆中。這次,諸葛亮正好在睡覺。劉備讓關羽、張飛在門外等候,自己在臺階下靜靜地站著。過了很長時間,諸葛亮才醒來,劉備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給劉備分析了天下的形勢,說:“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業,和曹、孫成三足鼎立之勢。”劉備一聽,非常佩服,請求他相助。諸葛亮答應了。那年諸葛亮才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