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永久書架 > 《原道》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原道》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辰東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7:46:47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原道》是原道譯韓愈復古崇儒、攘斥佛老的韓愈代表作。文中觀點鮮明,文言文原文注有破有立,釋翻引證今古,原道譯從歷史發展、韓愈社會生活等方面,文言文原文注層層剖析,釋翻駁斥佛老之非,原道譯論述儒學之是韓愈,歸結到恢復古道、文言文原文注尊崇儒學的釋翻宗旨,是原道譯唐代古文的杰作?!霸馈?韓愈即探求道之本。韓愈認定道的文言文原文注本原是儒家的“仁義道德”,他以繼承道統、恢復儒道為己任,排斥“佛老”,抨擊藩鎮割據,要求加強君主集權,以緩解日益加深的社會矛盾。

作品原文


原道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1),由是而之焉之謂道(2),足乎己而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3),孑孑為義(4),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5),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歸于墨(6);不入于老,則歸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7)。噫!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狈鹫咴唬骸翱鬃樱釒熤茏右??!睘榭鬃诱?,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8),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9)。不惟舉之于口,而又筆之于其書。噫!后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古之為民者四(10),今之為民者六(11)。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12)。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養之道。為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后為之衣,饑然后為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后為之宮室(13)。為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后,為之樂以宣其湮郁(14),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15)。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16)。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爭?!?17)嗚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無圣人,人之類滅久矣。何也?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今其法曰(18),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19),禁而相生相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凈寂滅者(20)。嗚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見黜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21)。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見正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與王,其號雖殊,其所以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其事雖殊,其所以為智一也。今其言曰(22):“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為葛之之易也?”責饑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傳曰(2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比粍t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24),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鬃又鳌洞呵铩芬?,諸侯用夷禮則夷之(25),進于中國則中國之(26)。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27)?!薄对姟吩唬骸叭值沂氢撸G舒是懲(28)”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29)?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效焉而天神假(30),廟焉而人鬼饗(31)。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32),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33),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34)。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35)。其亦庶乎其可也(36)!”


作品注釋
(1)宜:合宜?!抖Y記·中庸》:“義者,宜也?!?br />(2)之:往。
(3)煦煦(xǔ許):和藹的樣子。這里指小恩小惠。
(4)孑孑(jié潔):瑣屑細小的樣子。
(5)黃老:漢初道家學派,把傳說中的黃帝與老子共同尊為道家始祖。
(6)楊:楊朱,戰國時哲學家,主張“輕物重生”、“為我”。墨:墨翟,戰國初年的思想家,主張“兼愛”、“薄葬”。《孟子·滕文公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br />(7)污 (wū污):污蔑,詆毀。
(8)誕:荒誕。自?。鹤约狠p視自己。
(9)云爾:語助詞,相當于“等等”。關于孔子曾向老子請教,《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及《孔子家語·觀周》都有記載。
(10)四:指士、農、工、商四類。
(11)六:指士、農、工、商,加上和尚、道士。
(12)資:依靠。焉:代詞,指做生意。
(13)宮室:泛指房屋。
(14)宣:宣泄。湮(yān煙)郁:郁悶。
(15)強梗:強暴之徒。
(16)符:古代一種憑證,以竹、木、玉、銅等制成,刻有文字,雙方各執一半,合以驗真偽。璽(xī西):玉制的印章。斗斛:量器。權衡:秤錘及秤桿。
(17)以上幾句語出《莊子·胠篋》。《老子》也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br />(18)其:指佛家。
(19)而:爾,你。下同。
(20)“清凈寂滅”:佛家以離開一切惡行煩擾為清凈?!毒闵嵴摗肪硎骸爸T身語意三種妙行,名身語意三種清凈,暫永遠離一切惡行煩惱垢,故名為清凈。”寂滅:梵語“湼盤”的意譯。指本體寂靜,離一切諸相(現實世界)。《無量壽經》:“超出世間,深樂寂滅?!?br />(21)三代:指夏、商、周三朝。黜(chù處)貶斥。
(22)其:指道家。
(23)傳(zhuàn撰):解釋儒家經典的書稱“傳”。這里的引文出自《禮記·大學》。
(24)天常:天性。
(25)夷:中國古代漢族對其他民族的通稱。
(26)進:同化。
(27)經:指儒家經典。二句出自《論語·八佾》。
(28)引文見《詩經·魯頌·閟宮》。戎狄:古代西北方的少數民族。膺:攻伐。荊舒:古代指東南方的少數民族。
(29)幾何:差不多。胥:淪落。
(30)郊:郊祀,祭天。假:通“格”,到。
(31)廟:祭祖。
(32)文:周文王姬昌。武: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孟軻:戰國時鄒(今山東鄒縣)人??鬃釉賯鞯茏?,被后來的儒家稱為“亞圣”。
(33)荀:荀子,名況,又稱荀卿、孫卿。戰國末年思想家、教育家。揚:揚雄(約前53——公元18),字子云,西漢末年文學家、思想家。
(34)廬:這里作動詞。其居:指佛寺、道觀。
(35)鰥(guān關):老而無妻。獨:老而無子。
(36)庶乎:差不多、大概。

原文

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而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之小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謂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歸于墨;不入于老,則歸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孰從而聽之?老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師之弟子也。”為孔子者,習聞其說,樂其誕而自小也,亦曰“吾師亦嘗師之”云爾。不惟舉之于口,而又筆之于其書。噫!后之人雖欲聞仁義道德之說,其孰從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古之為民者四,今之為民者六。古之教者處其一,今之教者處其三。農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賈之家一,而資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窮且盜也?

古之時,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養之道。為之君,為之師。驅其蟲蛇禽獸,而處之中土。寒然后為之衣,饑然后為之食。木處而顛,土處而病也,然后為之宮室。為之工以贍其器用,為之賈以通其有無,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之葬埋祭祀以長其恩愛,為之禮以次其先后,為之樂以宣其湮郁,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相欺也,為之符、璽、斗斛、權衡以信之。相奪也,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為之備,患生而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盜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爭?!眴韬簦∑湟嗖凰级岩印H绻胖疅o圣人,人之類滅久矣。何也?無羽毛鱗介以居寒熱也,無爪牙以爭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則失其所以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失其所以為臣;民不出粟米麻絲,作器皿,通貨財,以事其上,則誅。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凈寂滅者。嗚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見黜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見正于禹、湯、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與王,其號雖殊,其所以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飲而饑食,其事雖殊,其所以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為葛之之易也?”責饑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傳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比粍t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鬃又鳌洞呵铩芬?,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于中國則中國之。經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詩》曰:戎狄是膺,荊舒是懲”今也舉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幾何其不胥而為夷也?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鬼饗。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作品譯文

博愛叫做“仁”,恰當地去實現“仁”就是“義”,沿著“仁義”之路前進便為“道”,使自己具備完美的修養,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義是意義確定的名詞,道和德是意義不確定的名詞,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兇德。老子輕視仁義,并不是詆毀仁義,而是由于他的觀念狹小。好比坐在里井看天的人,說天很小,其實天并不小。老子把小恩小惠認為仁,把謹小慎微認為義,他輕視仁義就是很自然的了。老子所說的道,是把他觀念里的道當作道,不是我所說的道。他所說的德,是把他觀念里的德當作德,不是我所說的德。凡是我所說的道德,都是結合仁和義說的,是天下的公論。老子所說的道德,是拋開了仁和義說的,只是他一個人的說法。

自從周道衰落,孔子去世以后,秦始皇焚燒詩書,黃老學說盛行于漢代,佛教盛行于晉、魏、梁、隋之間。那時談論道德仁義的人,不歸入楊朱學派,就歸入墨翟學派;不歸入道學,就歸入佛學。歸入了那一家,必然輕視另外一家。尊崇所歸入的學派,就貶低所反對的學派;依附歸入的學派,就污蔑反對的學派。唉!后世的人想知道仁義道德的學說,到底聽從誰的呢?道家說:“孔子是我們老師的學生。”佛家也說:“孔子是我們老師的學生?!毖芯靠讓W的人,聽慣了他們的話,樂于接受他們的荒誕言論而輕視自己,也說“我們的老師曾向他們學習”這一類話。不僅在口頭說,而且又把它寫在書上。唉!后世的人即使要想知道關于仁義道德的學說,又該向誰去請教呢?

人們喜歡聽怪誕的言論真是太過份了!他們不探求事情的起源,不考察事情的結果,只喜歡聽怪誕的言論。古代的人民只有四類,今天的人民有了六類。古代負有教育人民的任務的,只占四類中的一類,今天卻有三類。務農的一家,要供應六家的糧食;務工的一家,要供應六家的器用;經商的一家,依靠他服務的有六家。又怎么能使人民不因窮困而去偷盜呢?

古時候,人民的災害很多。有圣人出來,才教給人民以相生相養的生活方法,做他們的君王或老師。驅走那些蛇蟲禽獸,把人們安頓在中原。天冷就教他們做衣裳,餓了就教他們種莊稼。棲息在樹木上容易掉下來,住在洞穴里容易生病,于是就教導他們建造房屋。又教導他們做工匠,供應人民的生活用具;教導他們經營商業,調劑貨物有無;發明醫藥,以拯救那些短命而死的人;制定葬埋祭祀的制度,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恩愛感情;制定禮節,以分別尊卑秩序;制作音樂,以宣泄人們心中的郁悶;制定政令,以督促那些怠惰懶散的人;制定刑罰,以鏟除那些強暴之徒。因為有人弄虛作假,于是又制作符節、印璽、斗斛、秤尺,作為憑信。因為有爭奪搶劫的事,于是設置了城池、盔甲、兵器來守衛家國??傊?,災害來了就設法防備;禍患將要發生,就及早預防。如今道家卻說:“如果圣人不死,大盜就不會停止。只要砸爛斗斛、折斷秤尺,人民就不會爭奪了。”唉!這都是沒有經過思考的話罷了。如果古代沒有圣人,人類早就滅亡了。為什么呢?因為人們沒有羽毛鱗甲以適應嚴寒酷暑,也沒有強硬的爪牙來奪取食物。

因此說,君王,是發布命令的;臣子,是執行君王的命令并且實施到百姓身上的;百姓,是生產糧食、絲麻,制作器物,交流商品,來供奉在上統治的人的。君王不發布命令,就喪失了作為君王的權力;臣子不執行君王的命令并且實施到百姓身上,就失去了作為臣子的職責;百姓不生產糧食、絲麻、制作器物、交流商品來供應在上統治的人,就應該受到懲罰。如今佛家卻說,一定要拋棄你們的君臣關系,消除你們的父子關系,禁止你們相生相養的辦法,以便追求那些所謂清凈寂滅的境界。唉呀!他們也幸而出生在三代之后,沒有被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所貶斥。他們又不幸而沒有出生在三代以前,沒有受到夏禹、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的教導。

五帝與三王,他們的名號雖然不同,但他們之所以成為圣人的原因是相同的。夏天穿葛衣,冬天穿皮衣,渴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這些事情雖然各不相同,但它們同樣是人類的智慧。如今道家卻說:“為什么不實行遠古的無為而治呢?”這就好象怪人們在冬天穿皮衣:“為什么你不穿簡便的葛衣呢”或者怪人們餓了要吃飯:“為什么不光喝水,豈不簡單得多!”《禮記》說:“在古代,想要發揚他的光輝道德于天下的人,一定要先治理好他的國家;要治理好他的國家,一定要先整頓好他的家庭;要整頓好他的家庭,必須先進行自身的修養;要進行自我修養,必須先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必須先使自己具有誠意。”可見古人所謂正心和誠意,都是為了要有所作為。如今那些修心養性的人,卻想拋開天下國家,滅絕天性,做兒子的不把他的父親當作父親,做臣子的不把他的君上當作君上,做百姓的不做他們該做的事??鬃幼鳌洞呵铩?,對于采用夷狄禮俗的諸侯,就把他們列入夷狄;對于采用中原禮俗的諸侯,就承認他們是中國人?!墩撜Z》說:“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國的沒有君主?!薄对娊洝氛f:“夷狄應當攻擊,荊舒應當懲罰?!比缃?,卻尊崇夷禮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們不是全都要淪為夷狄了?

我所謂先王的政教,是什么呢?就是博愛即稱之為仁,合乎仁的行為即稱為義。從仁義再向前進就是道。自身具有而不依賴外界的叫做德。講仁義道德的書有《詩經》、《尚書》、《易經》和《春秋》。體現仁義道德的法式就是禮儀、音樂、刑法、政令。它們教育的人民是士、農、工、商,它們的倫理次序是君臣、父子、師友、賓主、兄弟、夫婦,它們的衣服是麻布絲綢,它們的居處是房屋,它們的食物是糧食、瓜果、蔬菜、魚肉。它們作為理論是很容易明白的,它們作為教育是很容易推行的。所以,用它們來教育自己,就能和順吉祥;用它們來對待別人,就能做到博愛公正;用它們來修養內心,就能平和而寧靜;用它們來治理天下國家,就沒有不適當的地方。因此,人活著就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死了就是結束了自然的常態。祭天則天神降臨,祭祖則祖先的靈魂來享用。有人問:“你這個道,是什么道呀?”我說:“這是我所說的道,不是剛才所說的道家和佛家的道。這個道是從堯傳給舜,舜傳給禹,禹傳給湯,湯傳給文王、武王、周公,文王、武王、周公傳給孔子,孔子傳給孟軻,孟軻死后,沒有繼承的人。只有荀卿和揚雄,從中選取過一些但選得不精,論述過一些但并不全面。從周公以上,繼承的都是在上做君王的,所以儒道能夠實行;從周公以下,繼承的都是在下做臣子的,所以他們的學說能夠流傳。那么,怎么辦才能使儒道獲得實行呢?我以為:不堵塞佛老之道,儒道就不得流傳;不禁止佛老之道,儒道就不能推行。必須把和尚、道士還俗為民,燒掉佛經道書,把佛寺、道觀變成平民的住宅。發揚先王之道作為治理天下的標準,使鰥寡孤獨、殘疾以及長年患病的人得到照料,這樣做大約也就可以了!

創作背景

唐韓愈著。隋唐時佛教盛行,儒學在思想學術界影響日漸衰微。韓愈在政治上排斥佛教的同時,又作此文,以維護儒學的基本觀念,掃除佛教的思想影響。

作品鑒賞

在《原道》中,韓愈開宗明義地提出了他對儒道的理解:“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為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币源藶閾u了道家舍仁義而空談道德的“道德”觀。他回顧了先秦以來楊墨、佛老等異端思想侵害儒道,使仁義道德之說趨于混亂的歷史,對儒道衰壞、佛老橫行的現實深表憂慮。文章以上古以來社會歷史的發展為證,表彰了圣人及其開創的儒道在歷史發展中的巨大功績,論證了儒家社會倫理學說的歷史合理性,并以儒家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為對比,批評了佛老二家置天下國家于不顧的心性修養論的自私和悖理,揭示了它們對社會生產生活和綱常倫理的破壞作用,提出了“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的具體措施。

《原道》最引人注目之處,在于提出了一個“道統”的授受體系。韓愈在重申了儒家的社會倫理學說后,總結說:“斯道也,何道也? 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彼稳逅鶚返赖摹暗澜y”的形態即由此而來。關于韓愈的“道統”說,《原道》最直接的打擊對象是佛老,韓愈所要誅的“民”,也是士農工賈四民之外的佛老二民,這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實?!对馈返闹肛燂@然是不合適的。韓愈從國計民生的角度指責佛老破壞了社會的生產和生活,這種基于現實功利的批判無疑是有力的。唐代的僧道不納賦稅,不服徭役,所以逃丁避罪者,并集于寺觀,“至武宗會昌滅佛時,官度僧尼已達二十六萬多人”。

《原道》強調“君君臣臣”的等級秩序,還隱隱地將矛頭指向了另一個強大的對手,藩鎮。對于這一點,陳寅恪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已經揭示。他認為,韓愈在文章中屢申“夷夏之大防”,其中實包含著對安史之亂后藩鎮割據局面的深憂,因為安史是“西胡雜種,藩鎮又是胡族或胡化的漢人”。此說雖有理,似略顯迂。相比之下,倒是蔣凡先生之說更為顯明。《原道》中說:“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則誅?!狈偢顡?,朝廷政令不行,租賦不入,這樣的亂臣賊子,正在可誅之列。只是由于當時藩鎮勢力正熾,才不得已以曲筆加以誅伐《原道》之作,實有著強烈的干預現實的用心。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思想家和文學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陽(今河南省孟縣)人。貞元進士。唐憲宗時,曾隨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鎮之亂。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諫迎佛骨,觸怒了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時,召為國子監祭酒,歷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見不和,但并未影響他們共同攜手倡導古文運動,并稱“韓柳”。在詩歌方面,他更是別開生面,創建了“韓孟詩派”。他善于用強健而有力的筆觸,驅使縱橫磅礴的氣勢,夾雜著恢奇詭譎的情趣,給詩思渲染上一層濃郁瑰麗的色彩,造成奔雷摯電的壯觀。韓詩在藝術上有“以文為詩”的特點,對后世亦有不小的影響。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一年級童話故 浮云蔽白日, 思婦高樓上, 玉關道路遠, 故事大全童話 獨下千行淚, 愿得常巧笑, 人歸落雁后, 童話故事英文 客從遠方來,
《《原道》韓愈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適合兒童看的童話故事
第2 章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全詩
第3 章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全詩
第4 章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全詩
第5 章 小鴨小狗小兔童話故事
第6 章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
第7 章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全詩
第8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9 章 童話故事小星星的故事
第10 章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全詩
第11 章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全詩
第12 章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全詩
第13 章 熊貓童話故事400字
第14 章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
第15 章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全詩
第16 章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全詩
第17 章 小童話故事1000字
第18 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
第19 章 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
第20 章 徙倚懷感傷,垂涕沾雙扉。全詩
第21 章 格林童話故事主要內容
第22 章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全詩
第23 章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全詩
第24 章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全詩
第25 章 偵探懸疑故事:被冤枉的嫌疑犯
第26 章 蹕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全詩
第27 章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全詩
第28 章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全詩
第29 章 童話故事:森林里的小動物
第30 章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全詩
第31 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全詩
第32 章 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全詩
第33 章 格林童話有什么小故事
第34 章 獨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全詩
第35 章 放馬兩泉澤,忘不著連羈。全詩
第36 章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全詩
第37 章 童話故事:快樂的小雪花的故事
第38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39 章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全詩
第40 章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全詩
第41 章 大灰狼吃小羊的故事繪本與道理
第42 章 兔從狗竇入,雉從梁上飛。全詩
第43 章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全詩
第44 章 擔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全詩
第45 章 3分鐘有趣的童話故事有趣的童
第46 章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全詩
第47 章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全詩
第48 章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全詩
第49 章 容易理解的優秀童話故事
第50 章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全詩
第51 章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全詩
第52 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全詩
第53 章 編一個童話故事大全編一個童話
第54 章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全詩
第55 章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
第56 章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全詩
第57 章 母愛為題材的童話故事
第58 章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全詩
第59 章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全詩
第60 章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全詩
第61 章 適合小學生比賽講的童話故事
第62 章 關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全詩
第63 章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全詩
第64 章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全詩
第65 章 小動物童話故事大全有關小動物
第66 章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全詩
第67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68 章 獨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全詩
第69 章 7歲孩子童話故事3個
第70 章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全詩
第71 章 白云滿鄣來,黃塵暗天起。全詩
第72 章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全詩
第73 章 童話故事王子的故事精選
第74 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全詩
第75 章 蹕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全詩
第76 章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全詩
第77 章 楊戩劈桃山救母的傳說
第78 章 玉關道路遠,金陵信使疏。全詩
第79 章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全詩
第80 章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全詩
第81 章 善于進諫的晏嬰的故事
第82 章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全詩
第83 章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端綺。全詩
第84 章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
第85 章 改變黑熊實施盜竊的主意的信任
第86 章 朝發欣城,暮宿隴頭。寒不能語
第87 章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全詩
第88 章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全詩
第89 章 小學生童話故事精選 小朋友睡
第90 章 戰氣今如此,從軍復幾年。全詩
第91 章 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全詩
第92 章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全詩
第93 章 一千零一夜烏木馬的故事在線閱
第94 章 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全詩
第95 章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全詩
第96 章 以膠投漆中,誰能別離此?全詩
第97 章 短篇安徒生童話故事精選
第98 章 眄睞以適意,引領遙相睎。全詩
第99 章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全詩
第100 章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全詩
第101 章 關于白面書生的成語故事
第102 章 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
第103 章 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全詩
第104 章 亮無展風翼,焉能凌風飛?全詩
第105 章 童話故事:驕傲的小黃鸝鳥
第106 章 奄忽隨物化,榮名以為寶。全詩
第107 章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全詩
第108 章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全詩
第109 章 編童話故事小學語文作文3個
第110 章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全詩
第111 章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
第112 章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全詩
第113 章 經典幼兒寓言故事精選
第114 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
第115 章 星旗映疏勒,云陣上祁連。全詩
第116 章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全詩
第117 章 貧窮和謙卑指引天堂之路
第118 章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全詩
第119 章 回車駕言邁,悠悠涉長道。全詩
第120 章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全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护士毛茸茸| 欧美黄色xxx| 国产黄大片在线观|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热99在线| 法国女人与动zozoz0z0|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地址 | 三年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大全中国|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五月婷在线视频| 99rv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三级视频在线|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韩国免费A级作爱片无码| 教师mm的s肉全文阅读| 国产在线|日韩| 久久99热成人精品国产|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小蝌蚪视频在线观看www| 人妻人人澡人人添人人爽人人玩|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 欧美疯狂xxxx乱大交视频| 国产精品WWW夜色视频|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好男人影视在线WWW官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在免费jizzjizz在线播|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jizz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国产壮汉男同志69可播放| 两根硕大一起挤进小h| 爱情岛论坛首页永久入口|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