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作為民間文化的民間民間主要組成部分,當中記載了很多關于狐貍的故事,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民間狐貍故事。
狐貍精又名狐仙,狐貍狐貍民間俗稱大仙,故事故事法力高強,傳說透過修煉、大全高人指點或吸收日月精華或人氣,民間民間能夠化身成為人形,狐貍狐貍最終達至不死之身。故事故事五大仙”之一被民間百姓供奉。傳說“五大仙”又叫“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大全分別指:狐仙(狐貍)、黃仙(黃鼠狼)、民間民間白仙(刺猬)、狐貍狐貍柳仙(蛇)和灰仙(老鼠)。故事故事
《玄中記》煞有介事地提到:“狐五十歲,傳說能變化為婦人,大全百歲為美女,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狐貍精最早是以祥瑞的正面形象出現的。上古時期,即有狐之圖騰崇拜,涂山氏、純狐氏、有蘇氏等部族均屬狐圖騰族。狐貍精對中國第一個奴隸王朝——夏朝的建立也有突出貢獻。大禹治水時,禹整天忙碌無心結交女朋友,一副有為青年事業為重的樣子,眼看就要絕后。有一次他走到涂山,看見一只九尾白狐(九尾意味著子孫眾多),意有所動,于是就在此地娶妻生子。他的兒子啟,后來成了夏朝的開國君王。
此后,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對人尤其是女人的性格心理有著空前絕后的迫害和壓抑,這種壓抑的心態成了誕生“狐仙”文化的最佳溫床。《朝野僉載》記述:“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飲食與人間同之,事者非一主。時有彥曰:無狐媚,不成村。”由此可見,狐貍在封建社會,最早是受到女性的喜愛,并將它作為討好配偶的神祗的。狐貍漂亮的皮毛、小巧可愛的身軀和狡詐精怪的脾性,在古人心目中,實在只有嬌媚的女人可與之相比。狐貍還似乎代表了某種詭秘的精神,尤其是涉及女性的性格心理。
狐貍在先秦兩漢的地位最為尊崇,與龍、麒麟、鳳凰一起并列四大祥瑞之一。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蜍、青鳥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還有人總結說狐貍有三德:毛色柔和,符合中庸之道;身材前小后大,符合尊卑秩序;死的時候頭朝自己的洞穴,是不忘根本。由此可以推論,狐貍在夏至漢兩千多年的日子里,是生活得非常滋潤的。
漢代以后,狐貍精作為祥瑞的地位急劇下降。先前對狐貍的好話全沒了,剩下的都是些不體面的詞,如狐疑、狐媚、狐臭之類,都快成為貶義詞大本營了。長此以往狐貍精就成了生活作風出問題的代名詞,成了著名的淫獸,至今仍未翻身。
漢代的狐仙故事較為原始,極少有積極意義,狐的神通魔力也有限。到了魏晉南北朝,狐貍才開始人化,變得法力無邊,還獲得了人的感情和智力。如葛洪所著《西京雜記》一書中,有古冢白狐化為老翁入人夢的故事。《搜神記》一書內,談狐的作品甚多,足見晉人喜談狐仙,已成風尚。不過小說情節單一,程式化,結局凄慘,沒什么人情味可言。故事當中的狐仙雖然神通廣大,但有其自然屬性的弱點。比如,它們怕狗,遇上就會現出原形;另外狐貍有臊氣,變形后仍留有尾巴等。
到了唐代,狐仙小說依然盛行,像《任氏》、《計真》等篇開始大肆宣揚與狐有關的靈異事件。宋代,民間還出現了“狐王廟”;明時,談狐的作品漸少。至清代,以《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為代表的筆記小說又大暢其說。《聊齋志異》更是集狐仙之大成,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蒲松齡筆下的狐仙們,集人類全部美德于一身,成為人類的好朋友,它們強調友誼、尊重真情,反而比人類更可愛。
談狐貍精,不能不說的就是妖狐。妖狐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漢代,東漢許慎所撰《說文解字》中說:“狐,妖獸也,換所乘之。”傳奇及小說中的妖狐,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多數幻化成美貌女子,能攝取財物,預卜人之禍福。最主要的特征是作為色情的象征,魅惑異性。因而民間將性感迷人的女性稱為狐貍精,古代則謂之“狐媚子”。
既然是狐媚子,狐媚子的本性就是要迷人。與窮書生熱戀無疑是浪費狐仙們的魅術,大材小用了。于是魅惑帝王就成狐貍精的最佳選擇。由此狐貍精又成了紅顏禍水的代名詞。按照男權社會的邏輯,昏君之所以昏聵,總是因為一個或者幾個女人不好。于是亡國之君,就大抵與這些“狐媚子”有了干連。啟蒙讀物《幼學瓊林》中,就迫不及待地對孩子們進行“警惕狐貍精”的教育:“三代亡國,夏桀以妹喜,商紂以妲己,周幽以褒姒。”據此,夏末帝桀的妃子妹喜,堪稱“千古第一狐貍精”。
妹喜算是“千古第一”的話,妲己就算是狐貍精的典范了。妲己的罪狀在《史記·殷本紀》中也就一條“(紂)惟婦人言是用”;但在到了《列女傳》的時代,炮烙、剜心,就統統歸于妲己的唆使。在元雜劇中,囆盆、敲脛、剖腹、陷害姜皇后等諸般慘事都派定了妲己。到了明代許仲琳寫出《封神演義》,妲己已經被塑造成集邪惡與美貌于一身,奉神明旨意惑亂紂王,斷送商朝六百年天下的九尾狐貍精。如今,只要一說起狐貍精,人們沒法不想起妲己。
據說“狐貍精”這個名稱始于唐初。《太平廣記》中《狐神》條云:“唐初以來,百姓皆事狐神,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魅”字,《說文》釋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貍精”。“狐魅子”一詞的出現,反映出“狐貍精”已作為一個獨立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意識和民間信仰里。“狐貍精”化作人形,或到處做客吃喝,或上門求娶妻妾,它的情感、行為都是以人的模式來塑造的。唐代以后的志怪小說,如《容齋隨筆》、《聊齋志異》等中,更是到處活躍著性格各異、人情味十足的狐貍精。
在《詩經》中,狐作為隱辭的意義便是性愛。
《搜神記》引道士云:“狐者,先古之淫婦,其名曰阿紫。”古人把狐貍視為性情淫蕩、以美貌迷惑人的精靈鬼怪,再加上狐貍成精的傳說和志怪小說中對眾多民間妖艷、多情的狐貍精的描述,于是乎,人們的俗語中便把性感而具誘惑力的不良女性稱為“狐貍精”了。
由於受中國影響,日本的狐仙也很普及,甚至在日本的神佛習合觀念中將它們視為稻荷神或密宗荼吉尼天的使者(印度荼吉尼天的坐騎原為胡狼,但日本并無胡狼所以以狐貍取代)。狐貍和其他動物修練成精的傳說,在日本盛行的程度不亞於中國。另外,在中國傳說不常見的貍貓,受到日本民間的重視甚至超過狐貍。
民間狐貍故事2:聰明的狐貍一只狐貍在小路上走著,獅子正愁沒有獵物,獅子看見了狐貍獅子心想這下不用愁沒有獵物了,獅子飛快的跑到了狐貍面前獅子哈哈大笑的對狐貍說:“你是逃不掉了要是有什么遺言就快說。”狐貍很聰明一下就想到了辦法對付獅子,狐貍冷靜的說:“我剛才好像聽到有人說你的壞話。”獅子聽了很生氣,獅子大聲的對狐貍說是誰再說我的壞話我一定把它打的落花流水看他還敢不敢在我背后說我的壞話。
狐貍說:“就在前面我帶你去。”獅子邊走邊想狐貍肯定是逃不了的等我找到說我壞話的人再把狐貍吃了。到了,狐貍說,獅子看井底下有個跟他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獅子沒顧那么多就對井底下說你為什么說我的壞話,獅子說完井底下的也說你為什么說我的壞話,獅子聽后很生氣的說你為什么學我說話井下的獅子跟獅子說的一樣,獅子不耐煩了干脆直接跳下去揍他一頓,等獅子跳下去發現什么也沒有只有水,獅子才發現自己被狐貍騙了,狐貍開開心心的走了,后來一直沒有人到哪兒去獅子也一直沒有出來所以就死在井里了。
民間狐貍故事3:狐貍不害人第二天醒來,他將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驚恐地說:“那是狐仙,以后不要到那兒去。”可四公子因為思念阿鳳,經常溜到后院。這天他剛好撞見母親,母親氣得命人拿荊條打他,紛亂之際忽然空中有人說:“這是你家光宗耀祖的子弟,怎能這樣侮辱。”母親知道是狐仙,生氣地說:“我教訓兒子,關你什么事?”當時尚書不在家,大公子拿刀要去殺狐貍,忽然憑空飛起瓦片,砸碎了很多器皿。
從那以后,狐仙便屢屢作怪。一次,大公子升遷為中書舍人,同僚們一起來慶賀。酒宴上,同僚們的酒都被換成了馬尿,同僚們下筷夾菜,夾起的卻是糞便。同僚們大聲喧嚷,認為是大公子用臟物來戲弄他們。大公子明白這是狐貍在作祟,竭力解釋,同僚們不信,忿忿離去。大公子又氣又恨地來到后院,跳罵了半天。他罵累了覺得很餓,就去吃點心,開始吃時,味道很美,等到進入喉嚨口,感覺點心在爬動,吐出來一看,都是小癩蛤蟆。
過了幾十天,尚書游山回來,夫人說了此事,商量搬家躲避妖狐。尚書不理,過了半個月,竟然相安無事,大家都以為是主人庇佑。尚書也自夸道:“怎么樣?可見見怪不怪,其怪自敗。”又過了幾天,尚書鄉試時的主試官侍郎方公來了,全家又高興又激動。尚書連忙出來相迎,拱手請他登堂,誰料方公久坐不走,嗦嗦地怪尚書疏懶,不常來問候。尚書汗流浹背,不停謝罪。方公在尚書家一直待到午夜,一直喋喋不休。慢慢地,尚書聽不到了方公的聲息,只見方公臉上毛茸茸的,辨不清是何物。尚書細看,才發現竟然是個稻草人坐在席上。尚書大驚,半晌大笑道:“騙得好。騙得好。”
天亮后,尚書來到后院朗聲道:“我聽說狐貍作為靈物,時間長了能成仙,既然是有靈氣的獸,何必來捉弄人。我現在和你約定,以粉墻為界,互不侵犯。若再找麻煩,就決一死戰。”從此相安無事。
一天,尚書半夜獨坐,見一個老婆婆率領男女六七人,一同下拜謝道:“感謝您容留我們,現在您的四公子將有大難,我愿把女兒阿鳳嫁與公子為妾,將早晚保護他,報答恩德。”尚書想了想答應了。
過了三天,尚書與夫人正坐著閑談,突然一個美人掀簾進來,道了萬福,自稱是阿鳳。夫人見她美麗端莊,就高興地留下了她。女子侍奉公婆極為孝順,夫婦之間更是十分恩愛。
盛夏的一天,雷雨大作,阿鳳驚慌失措,坐立不安,抱著四公子躺在帳子里,苦苦哀求他不要離開,一會兒便現出原形化為一只黑狐。只見霹靂閃電繞著房屋轟轟鳴響,過了一個時辰才停息。黑狐又化為阿鳳,跪謝四公子,滿臉欣喜,但是就在這天半夜,她卻忽然失蹤了,再也沒有回來,后院也再沒有狐貍的蹤跡。
后來四公子官至內閣大學士,尚書才慢慢明白,以前老狐說公子有難,其實是假話。因為四公子是貴人命,所以狐仙才借聯姻來尋求庇護,逃避劫難。之前四公子被抬到后院,與阿鳳相見,也是為此。雖然被狡猾的狐仙擺了一道,但想到阿鳳的孝順溫婉,尚書也不再惱恨了。
民間狐貍故事4:小姐妹智斗狐貍精話說很久很久以前,在一處比較偏僻的小山村里住著十幾戶人家。村民們主要靠種田為生,另外也打獵和采制一些草藥。早年這里比較安靜,人們過著祥和的日子。后來不知從何處流竄過來一伙狐貍精,隱蔽在深山密林里,經常趁夜深人靜的時候竄出來危害鄉里,有許多兒童婦女都慘死在它們的魔掌之中。從此,附近村民整日人心惶惶,家家戶戶經常是天擦黑就大門緊閉。
村子靠山腳處住著一戶人家。家里有一對中年夫婦和一大一小兩個女兒。大女兒十多歲,小女兒不過八、九歲。夏季有一天,這家男主人要到一個遠路的親戚家里去幫工,兩三天才能回來。這一消息被住在不遠處山溝里的一只老狐貍精打聽到了。老狐貍精一伙壞蛋已經有一兩天沒有找到食物了,一個個餓得心里發慌。老狐貍精召集嘍羅們開了個小會,決定派手下分頭到附近各個村子里尋找獵物,自己則要親自出馬到這戶人家走一遭。
當太陽快落山的時候,這只老狐貍精悄悄溜到那戶人家的墻根底下細聽動靜。恰巧家中女主人軋碾歸來,正趕著往家走,老狐貍精從女主人身后一把將她拖進路旁的樹叢里,雙手死死的掐住女人的脖子,女主人還沒來得及驚叫一聲就一命歸天去了。
老狐貍精已經餓得心慌意亂,顧不了許多,三下五去二就把女人連骨頭帶肉吃去了大半,只剩下了內臟、四肢和頭骨。老狐貍精將吃剩下的大部分尸骨用一個包袱皮包起來,藏在附近的草叢里,只將女人的手指頭包裹嚴實放進軋碾的籮筐底下。
然后將那女人的衣服、頭飾穿戴在自己的身上,打扮成了那位女主人的摸樣,搖搖晃晃的朝那家門口走去。進了家門天剛好蒙蒙黑。老狐貍精見兩個女孩兒正在院子里追逐嬉鬧,怕被她們看見了露出了馬腳,便三步并作兩步走,急忙閃進屋子里。放下軋碾的用具,就想著生火做飯
。可狐貍精怎么會生火做飯呢?他在昏黑的屋子里摸索著轉了一圈,發現靠門口墻根處有一口鍋灶。他打開鍋蓋發現鍋里還有吃剩下的饅頭,心里就有了主意。正在這時,兩個女孩兒一前一后闖進了屋子。
狐貍精忙對大女兒說:“大妮啊,娘軋碾累了,你快去生火做飯吧。”盡管狐貍精學著女人的腔調說話,可聲音依然又粗又啞。大女兒聽說話不太象自己母親的聲音,開口問道:“娘,你今天怎么了,說起話來聲音又粗又啞?”
狐貍精連忙答道:“娘夜里睡覺受了些風寒,嗓子正難受呢。”大女兒聽了這話并沒生疑心。接著又問:“娘,火柴在哪,我去點燈生火做飯。”
狐貍精怕有了亮光讓兩個女孩子認出自己來,忙說:“奧,可能讓您爹帶走了吧,這個老煙鬼。”
少停了片刻又接上說:“鍋里還有剩下的饅頭,咱娘們就湊合吃一頓吧。”
大女兒聽“母親”說話有些不對勁,明明爹是不抽煙的,怎么成了老煙鬼了呢。轉念又想,也許母親感冒發燒頭腦不太清醒,也沒再往壞處多想。她摸著黑去鍋里拿出饅頭,分別遞給狐貍精和妹妹每人一個。狐貍精不肯吃饅頭,但也得裝裝吃飯的樣子。隨手從籮筐底下偷偷拿出還沒吃完的女主人的手指啃了起來。他一邊肯吃著骨頭,心里一邊打著兩個鮮鮮嫩嫩的女孩子的主意。兩個女孩兒聽見“娘“吃飯和自己吃飯的聲音不一樣,發出咯嘣咯嘣的聲響,就都好奇的問娘吃的是什么。狐貍精回答說自己感冒了胃口不太好,吃一根胡蘿卜清清胃。大女兒畢竟年齡大幾歲,聽“娘”說話著三不著兩,又嗅到身邊有一股難聞的氣味,想起父親曾經說過狐貍精如何如何,心里一陣狐疑。正巧一轉身碰到了一條毛茸茸的狐貍尾巴,她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呀“的驚叫了一聲。老狐貍精聞聽叫聲忙問:”你怎么啦孩子?”好在這女孩兒膽大心細,腦子靈活,馬上冷靜了下來。
接上去回答道:“沒什么,有只貓從我腿縫里鉆過去了,嚇我一跳。”老狐貍精說:“看你這孩子,大驚小怪的。”大女孩聽出老狐貍精并沒有對自己產生懷疑,心里開始暗暗盤算著如何應對。她慢慢從座位上站起身來,在妹妹的耳朵上捏了一把,說:“妹妹,陪我到茅廁去一趟,我一個人害怕。”
妹妹年齡畢竟小一些,盡管也感覺出“娘”的舉動與往日不同,腦子總是沒有姐姐轉的快。忙站起身來陪著姐姐出了門。姐姐拉著妹妹的手急忙來到茅廁,低聲對妹妹說:“妹妹不好了。我發現屋里那個人不是咱娘,是狐貍精。咱娘一定是被他給害了,咱們得想法子殺死這個狐貍精,為娘報仇。”
妹妹聽了姐姐的話,心里又緊張又氣憤,結結巴巴得說:“那——那——咱倆小孩子怎么能對付得了他呢?”
姐姐凝神想了想說:“我看這樣,咱倆平日里不是經常爬到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樹上幫娘涼曬紅棗和薯片嗎,那里有一根又粗又長的繩子,繩的一頭栓著個大籮筐,爹曾經給咱做了個木制滑輪固定在樹叉上,咱倆只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姐姐給妹妹交代完任務以后,二人便一前一后爬上了大槐樹高處的樹叉上。
半個時辰過去了。老狐貍精不見兩個女孩子回到屋內來,有些趁不住氣了。心想:難道她們發現了我的破綻了嗎?不行,不能讓她們給跑掉了,量你兩個小毛丫頭,還能跳出我的手掌。老狐貍精一邊想一邊得意的嘿嘿發笑。他手扶門框摸索著走出了屋門,邊走邊嘶啞著嗓子用力喊叫:“孩子們,這半天你們倆上那去了?娘為你們擔心吶。”
老狐貍精接連喊叫了兩三聲之后,忽然聽見頭頂上傳來大女兒的回聲:“娘,我們在這里呢。”
“你們跑到樹頂上干什么,快下來吧。”老狐貍精說。
大女兒接著回答:“樹上涼快,我們在這兒乘涼呢。娘,你也上來涼快涼快吧。”
“娘不會上樹。”老狐貍精有些著急的答道。
“那——,樹底下有一個大籮筐,你坐在筐里,俺姊妹倆把你用籮筐接上來好嗎?”
老狐貍精賊眼珠子骨碌碌打了幾個轉,心里恨恨的想:到嘴的肥肉不能白白讓她跑了,上就上,兩個黃毛丫頭有什么了不起,等上去以后看我怎么收拾你們。想到這里,老狐貍精真的把身子綣進了籮筐里。
這時大女兒告訴狐貍精要用手緊緊抓住栓籮筐的繩索,以免發生意外。老狐貍精一一照辦。小姐妹二人確認老狐貍精已經穩穩的坐在籮筐里之后,二人立即一起用力拉動繩索將老狐貍精掉在了半空中,接著又不停地用力往上拉動繩索,當籮筐被提到快要接近樹叉的時候,兩姐妹停止了用力。
大女兒對著老狐貍精大聲怒斥道:“你這個該殺的老狐貍精,害死了俺娘,又想來害我們,現在我們要為俺娘抱仇。你給我們下去吧。”
說時遲那時快,兩姐妹同時將手中的繩索松開。隨后只聽到“啊——”的一聲慘叫,老狐貍精被重重地摔在地面上,口吐鮮血當即死亡。
老狐貍精一死,他手下的小嘍羅們害怕自己也沒有好下場,紛紛四散逃命而去。打那以后,小山村又恢復了原來的安寧。小姐妹智斗老狐貍精的故事也從此在當地傳揚開來。
民間狐貍故事4:狐貍姑娘有一個小伙子,名叫巴羊阿,無依無靠,一個人過活。一天,他在山上打柴,遇見一群小孩,抓著一個小狐貍崽。那狐貍崽毛色金黃,一對眼睛黑亮,挺招人喜愛。巴羊阿問:“你們從哪兒抓來的?”孩子們指指半山腰的洞,說:“在這洞邊。”巴羊阿又問:“它那么大一點兒,你們抓它有什么用?”孩子們說:“扒皮做皮襖。”巴羊阿說:“太小了,不頂用,賣給我吧。”巴羊阿買了小狐貍崽,用手摩挲摩挲它的毛,抱到半山腰的洞口旁邊,說:“再別到處亂跑了,回洞修仙去吧。”
狐貍崽回到洞里,老狐貍正在哭。它擦擦眼淚,把小狐貍崽摟到懷里,說:“我見你讓人抓去了,尋思你回不來了。”
小狐貍崽說:“一個小伙子救了我,要不我就被那些孩子扒皮做皮襖了。”
老狐貍說:“咱們狐家從來有恩報恩,去,看看那個小伙子,要是挺孤單,挺困苦,你就幫他一把。”
小狐貍崽本來就看小伙子不錯,樂得撒個歡,說:“嗯,我去了。”
小狐貍崽出了狐貍洞,見巴羊阿身背著繩子,手拿著斧子往山上走。它就地打個滾,變成個姑娘,跟在他后面。巴羊阿回頭一看,臉紅到脖頸,也沒敢說話。
姑娘緊走幾步攆上他,問:“阿哥,你上哪兒?”
巴羊阿瞅也不敢瞅地說:“我上山打柴。”
“打柴做什么?”
“一半賣,一半燒。”
“賣給誰,給誰燒?”
“賣給有錢的,留著自己做飯燒。”
姑娘接著問:“阿哥自己做飯?”
巴羊阿說:“不自己做,誰給做。”
“你家沒有別人?”
“沒別人,就我自個兒。”
姑娘聽了巴羊阿的話,說:“阿哥,我也是孤身一人,無依無靠,咱倆湊在一起就都有了依靠,你就成全我,讓我跟你在一起生活吧。”
巴羊阿一聽,臉紅得更不知往哪兒放了,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轉過身來,問:“你不嫌我窮嗎?”
姑娘說:“窮,我有一雙手,能干活就不怕沒飯吃。”
姑娘的一雙手可就是巧,自打和巴羊阿結成夫妻,天天手拿繡花針繡荷包。那荷包上繡的鳥能展翅飛,小鹿能撒腿跑,花草能聞到香味,魚蝦能在水里游動。姑娘一繡繡了九十九個荷包,從山上采來九十九把香草,裝在九十九個荷包里。五月初五這天,她把荷包用秫稈挑好,交給巴羊阿說:“你拿到城里去賣,要是有人問是誰繡的,千萬不可說出是我。”
城里五月初五這天真就是熱鬧,那八旗里的大小官員,有的騎馬,有的乘轎,前呼后擁地在大街上來來往往;那四鄉的鄉民,也趁著天晴日朗,又是一年之中難得的佳節,挑著擔子,拎著筐,到街里買東賣西;那店鋪里擺著各式各樣貨物,門口站著小伙計攬著生意,趁此機會想多賣上幾吊錢;那小商小販推著車,有的上面擺著針頭線腦、絨花絨繩,有的是粽子、白糖、大紅棗,高一聲低一聲地滿街叫賣。
巴羊阿不會叫賣,選了個僻靜地方站好,過往的男女們走到跟前,都被香荷包吸引得邁不開步。這個說,這荷包繡得可真俏麗,那個說,天上仙女的手也不見得能這么巧。一個個看得眼花繚亂,那手頭寬裕的一買就是幾個。九十九個荷包,一眨眼工夫就都賣出去了。
在這九十九個荷包中,有一個最大的最好看的,巴羊阿剛把它拿到街上,就被旗里的牛錄額真(八旗中的武官)看中了。此人名叫六十三。他一邊買荷包,一邊問:“巴羊阿,這個荷包是誰繡的,手藝這么絕妙,技術這么高超?”
巴羊阿不會說假話,雖然狐貍姑娘事先已有囑咐,他還是照實說了:“是我家人。”牛錄額真說:“我想再訂做幾個,能不能領我當面去訂貨?”
牛錄額真哪里是訂貨,他是要目睹一下巧女本人的真面貌。他到巴羊阿家里,見這巧女臉蛋又嫩又白,就像正開的桃花;眼睛黑亮黑亮的,就像兩顆寶石;小嘴通紅,如同熟透了的櫻桃,那身上還放出一陣陣的香氣。他直呆呆地看對了眼兒,嘴里顛三倒四地胡言亂語了幾句,退出門檻,轉身就往回跑。
他上氣不接下氣地跑進王爺府,往王爺跟前一跪,捧出了荷包。大人翻過來掉過去地看也看不夠,問:“這是什么人繡的?”
牛錄額真說:“閑散旗丁巴羊阿的妻子。”
大人又問:“長相如何?”
牛錄額真說:“天仙也無法相比。”
“啊。”王爺吃驚了。他正想要尋找心靈手巧、模樣漂亮的女子,這不是找到了嗎?他急忙說:“去,把她叫來,不來就給我搶來。”
自從牛錄額真跨進巴羊阿家的門檻,狐貍姑娘就知道要有一場災難了。她對巴羊阿說:“王爺要來選我進府,咱倆就要分別了。”
巴羊阿抱著狐貍姑娘哭了起來,說:“我不能沒有你啊。”
狐貍姑娘說:“你趕快上山剝些黃檗樹皮回來,我用黃檗樹皮水擦洗全身,就洗得得了黃玻”巴羊阿上山采來黃檗樹皮,泡了一盆黃水,狐貍姑娘剛把全身擦洗完畢,王爺的兵馬就到了。狐貍姑娘走到大門口,說:“你們不用搶,也不用抓,備一頂轎,我跟你們去就是了。”
牛錄額真把狐貍姑娘抬到王爺府。狐貍姑娘大大方方走進堂上,腿不跪,頭不低,面對王爺說:“六十三牛錄額真屬下巴羊阿之妻拜見王爺。”
那王爺本想見到一個天仙般的美女,哪曾想,睜開眼睛一看,見這女人臉黃似蠟。常言說,一俊遮百丑,豈不知一丑也能遮百浚狐貍姑娘那桃花般的臉蛋、黑亮黑亮的眼睛、櫻桃般的小嘴全不見了。王爺睜開的眼睛馬上又閉上了。
牛錄額真本以為王爺看到這個美女,會眉開眼笑。怎么眉不開、眼也不笑呢?他一細瞅,也嚇了一跳,美女變成了蠟黃女,這是怎么回事呢?
你以為老王爺眼睛一閉就沒事了嗎?他可沒那么善心。那些被抬進府里沒被看中的,只要進了他家大門,就不準出去,留在身邊給他當侍女丫鬟。
老王爺看了一眼狐貍姑娘,原來的興致早沒了,他吩咐一聲:“到廚房去燒水。”
兩邊家丁剛要上前把狐貍姑娘架走,狐貍姑娘說:“王爺,小民有幾句話稟告。小民在幾天前突然害了黃病,這病人人都知道,最易傳給別人。如留小民在府中,小民死活倒沒什么,危害了王爺的玉體金身,豈不是小民的罪過。”
王爺聽說狐貍姑娘得了黃病,嚇得閉著的眼睛立時睜開了,手捂著鼻子,大聲喊:“帶出去,趕出府去。”
兩邊家丁正要動手,只見狐貍姑娘像來時一樣,大大方方地自己走出了王爺府。
王爺把手從鼻子上拿下來,指著跪在地上的牛錄額真,大吼一聲:“拉出去砍了。”
狐貍姑娘用計脫了身,回家和巴羊阿團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