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金不止
在楚國荊山東南,谷地寬廣,經典富含金礦。故事順著水流泥沙俱下,韓非附著于水流泥沙之中,經典有貴重的故事天然金砂。所以,韓非大量的經典淘金者從四面八方涌來,偷偷地采金。故事
盡管官府的韓非采金禁令非常嚴厲,抓到了偷采金砂者,經典立即在市街分尸示眾。故事禁令下達后被處以極刑的韓非人不計其數,尸體拋棄于水中,經典水為之阻塞不流。故事可是,違法采金還是不能禁止。
當時,最慘重的酷刑,沒有比‘市街分尸示眾’更殘忍的了,但偷偷采金的行為還是不能禁止。那是因為,不一定每個偷偷采金的人,都會被官府抓獲,這樣就會有人心存僥幸、鋌而走險。
所以,現在若有人在這里說:“給你天下所有財富再殺死你,你愿意接受嗎?” 即便是見識短淺沒有作為的人,也不會作出這種愚蠢的選擇。占有天下,多么大的利益誘惑呀。還不愿意,那是因為他已知道必死無疑。
所以,刑罰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漏洞存在,那么雖然有‘市街分尸示眾’的酷刑,也會有人心存僥幸、鋌而走險,偷偷采金的行為就不能禁止。如果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知道犯法必死無疑,那么把天下的財富全都給他,也沒人愿意去干違法亂紀的事了。
莫辨楮葉
春秋戰國時代,象牙雕刻工藝技高工巧,當時有個宋國人,用象牙為宋王設計制作了一件極為精致的楮葉工藝品,足足花了三年功夫才完成。長條形的葉柄肥瘦逼真,葉面上繁多的絨毛清晰可見而富有滋潤的光澤。將它混雜在楮樹的葉子中,難以分辨真假。這個人就靠奇巧的技藝在宋國享受著優厚的待遇。
道家人物列子聽說了這件事,感嘆道:“假如天地之間任何一種植物,三年才能生長出一片葉,那自然界植物的葉子就太少了啊。”
由此說明,不充分利用大自然提供的各種資源條件,而片面依托個人的本領;不順應事物的必然規律,而去學步于個人的智巧。這同三年制成一片楮葉有什么區別呢?如果違背農時在冬季耕作種植莊稼,即便是以善于種植農作物著稱的後稷,也不能保證糧食足夠而有余;豐收年景各種莊稼生長茁壯,就連奴隸也不會一味吃粗劣的食物。靠個人的力量,後稷也生產不出足夠的糧食;順應自然,奴隸也會衣食有余。
所以說:“必須依靠萬物的自然規律,不敢任意行事啊。”
鄭袖不妒
魏王又送給楚王一個絕色的美人,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楚王的夫人鄭袖,內心非常嫉妒,對外卻表現出比楚王還要喜歡她,珠光寶氣的衣服珍玩,一切都讓魏女挑選,然后送給她。鄭袖的這些假象,完全蒙蔽了楚王,楚王對鄭袖說:“夫人知道我喜歡新來的美人,你能順承王意、愛王之所愛,喜愛她卻甚于我了,這是孝子贍養父母,忠臣侍奉君王的行為啊。”
鄭袖確信楚王不再懷疑自己嫉妒魏美人了,便暗地里加快了設計加害魏美人的步伐。因此,對魏美人說:“楚王非常寵愛你,但不喜歡你的鼻子,小女子去見大王的時候,要掩住自己的鼻子,這樣就會經常受到楚王的寵幸了。”
于是,魏美人毫不戒惕地聽從鄭袖的話,每次見楚王時,都掩住鼻子。楚王對鄭袖說:“新美人來見我,經常掩住鼻子,這是為什么呢?”鄭袖故意遮遮掩掩,假裝糊涂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緣故。”楚王絲毫沒有意識到鄭袖的構陷,不知不覺地落入了鄭袖精心設計的圈套,硬要追問個水落石出。鄭袖竊喜時機終于等到了,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說:“不久前曾經聽她說過,不喜歡聞到王的臭味。”楚王一聽怒不可遏,大聲喝道:“把她的鼻子割下來。”
由于鄭袖事先曾經告誡侍衛說:“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當立即執行。”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衛順勢揮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