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唐明皇游廣寒宮是中秋一個很有名的戲劇唱段,基本上每種戲劇都有對它的節故演繹。那么這是事唐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在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明皇就是玄宗漫游月宮的傳說了。相傳當年,游廣吳剛的寒宮妻子緣婦對吳剛的遭遇感到愧疚,便叫三個兒子,中秋一個叫鼓、節故一個叫延、事唐一個叫殳斨,明皇飛往月亮,游廣陪伴他們名義上的寒宮爸爸,度過那漫長無盡的中秋清冷歲月。吳剛的節故三個兒子叫鼓的變成了蟾蜍,叫延的事唐變成了小兔,叫殳斨的變了叫“不詳”天癸。從此殳斨開始制作箭靶,鼓、延開始制造鐘、磬,制定作樂曲的章法。所以寂寞的廣寒宮時常仙樂飄飄。
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興起游月宮之念,于是天師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宮。但宮前有守衛森嚴,無法進入,只能在外俯瞰長安皇城。在此之際,忽聞仙聲陣陣,清麗奇絕,宛轉動人。唐玄宗素來熟通音律,于是默記心中。這正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日后玄宗回憶月宮仙娥的音樂歌聲,自己又譜曲編舞,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傳說唐明皇漫游月宮的時候,吳剛還接見了他呢。只不過當時他面容疲倦,而且他的斧頭已經生滿了黑銹,破舊的衣袖也因為沒有人縫補而破爛不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