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奇故事集故事精選 南柯一夢的民間故事
在漢語中有一句成語叫“南柯一夢”,用來形容夢境或一個人不可能實現(xiàn)的傳奇空想。這個成語來源于公元九世紀中國唐代作家李公佐的故事小說《南柯太守傳》。
有一個叫淳于棼的集故人,平時喜歡喝酒。事精他家的民間院中有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槐樹,盛夏之夜,傳奇月明星稀,故事晚風習習,集故是事精一個乘涼的好地方。
淳于棼過生日的民間那天,親朋好友都來祝壽,傳奇他一時高興,故事多喝了幾杯酒。集故夜晚,事精親友們都回去了,淳于棼帶著幾分醉意在大槐樹下歇涼,不知不覺間睡著了。
夢中,淳于棼被兩個使臣邀去,進入一個樹洞。洞內(nèi)晴天麗日,別有世界,號稱大槐國。正趕上京城舉行選拔官員考試,他也報名。考了三場,文章寫得十分順手。等到公布考試結(jié)果時,他名列第一名。緊接著皇帝進行面試。皇帝見淳于棼長得很帥,又很有才氣,非常喜愛,就親筆點為頭名狀元,并把公主嫁給他為妻。狀元郎成了駙馬郎,一時京城傳為美談。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滿。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愛民,經(jīng)常到屬地內(nèi)調(diào)查研究,檢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潔有效,當?shù)匕傩沾鬄榉Q贊。三十年過去了,淳于棼的政績已是全國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個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幾次想把淳于棼調(diào)回京城升遷,當?shù)匕傩章犝f后,都紛紛涌上街頭,擋住太守的馬車,強行挽留他在南柯繼任。淳于棼為百姓的愛戴所感動,只好留下來,并上表皇帝說明情況?;实坌蕾p他的政績,就賞給他許多金銀財寶,以示獎勵。
有一年,擅蘿國派兵侵犯大槐國,大槐國的將軍們奉命迎敵,不料幾次都被敵兵打得大敗。敗報傳到京城,皇帝震動,急忙召集文武官員們商議對策。大臣們聽說前線軍事屢屢失利,敵人逼近京城,兇猛異常,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無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樣子,非常生氣地說:“你們平時養(yǎng)尊處優(yōu),享盡榮華,一旦國家有事,卻都成了沒嘴的葫蘆,膽小怯陣,要你們有什么用?”
這時宰相想起了政績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薦。皇帝立刻下令,調(diào)淳于棼統(tǒng)率全國的精銳兵力與敵軍作戰(zhàn)。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統(tǒng)兵出征。可是他對兵法一無所知,與敵軍剛一交戰(zhàn),就被打得一敗涂地,手下兵馬損失慘重,他自己也險些當了俘虜?;实鄣弥?,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職務,貶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毀于一旦,羞憤難當,大叫一聲,從夢中驚醒。他按夢境尋找大槐國,原來就是大槐樹下的一個螞蟻洞,一群螞蟻正居住在那里。
“南柯一夢”有時也指人生如夢,富貴權(quán)勢虛無飄渺。
民間傳奇故事集故事精選 國君的寵妃
古時候,衛(wèi)國地方有一位女子,長得很漂亮,她是衛(wèi)國國君最寵愛的妃子。根據(jù)衛(wèi)國的法律,無論是誰,如果沒有得到允許而乘坐國君的馬車,就要處以斬去雙腳的刑罰。有一次,這位王妃的母親患了重病,有人在半夜里趕來把消息告訴了她。于是她就乘坐國君的馬車,趕去看望母親。事后,國君不僅沒有懲罰她,而且還夸獎了她幾句。“她是多么有孝心啊。”他說,“她為了母親,甚至冒了砍掉雙腳的危險。”
后來又有一天,她正和國君在花園里嬉戲。他拿了一只桃子吃,吃到一半覺得這只桃子特別甜,于是就把它讓給了國君吃。國君說:“她是多么愛我啊,愿意把最好的東西讓給我。”
但是,這位王妃的美貌漸漸消逝,國君就開始冷淡她了。
后來有一次,她無意中冒犯了國君,國君就說:“是不是有一次你未經(jīng)允許,就乘坐了我的馬車?是不是你把吃剩的桃子給我吃?”
民間傳奇故事集故事精選 龍臺駙馬千古恨
宋參政林存墓,俗稱駙馬墓,龍臺駙馬名聞遐邇,但知其名不知其真墓在哪里。據(jù)民間傳說,駙馬林存被皇帝誤殺之后,賜金頭御葬,造七七四十九臺墓,所以其真墓葬于何處,難以找到。
龍臺村確有林存墓,在村邊附近九龍山北麓,但墓在文革期間已毀,只留下墓地。民間傳說:林存中了進士之后,因年富力強,德才兼?zhèn)?,被宋朝皇帝招為駙馬。有一天晚上,林存與公主戲玩,自吹家鄉(xiāng)瑯岐島有“千里花園,萬畝魚池,雙龜把口,五虎守門”。自己平時:“玩龍臺,睡鳳窩,吃金春白米,佐銀魚干湯。”還有:“日出西洋鏡,雨落打十番”等美景,“雙獅戲珠,九龍臥波,金雞報曉,白猴鎮(zhèn)江”等等自然景觀。公主聽后不信其言,以為駙馬戲弄金枝玉葉。第二天,公主上朝奏父皇,說駙馬口出狂言,大吹其家鄉(xiāng)瑯岐島如何堂皇富麗,如蓬菜仙島,比皇宮還勝十陪?;噬下牭今€馬“玩龍臺,睡鳳窩”這明明是欺君之罪。什么“千里花園,萬畝魚池”,我皇宮御花園也沒有這么大,這不是蔑視皇家?;实墼较朐綒?,第二天就下旨命太臨到瑯岐島調(diào)查駙馬有否謀反之罪。
那太臨也是瑯岐人,與駙馬素有私怨,有一次,太臨借半副鑾駕回故鄉(xiāng)瑯岐島省親祭祖,很是威風,并在家鄉(xiāng)辦幾桌酒請父老宗親,與太臨相比,十分寒酸。龍臺族人對駙馬說:“太臨是你奴仆,還帶半副鑾駕回來,文武百官個個巴結(jié),你身為駙馬,冷冷清清回鄉(xiāng),太臨也看不起你。”駙馬道:“為官要清廉,不要講排場而勞師動眾,太臨狐假虎威,我要叫他丟臉。”隨即,駙馬就寫了幾字,叫人送到太臨家中。太臨正在陪鄉(xiāng)老族親飲酒,見是駙馬派人送信,信中叫他到龍臺找駙馬,有急事面談。太臨心中不高興,但也不能不去。到了龍臺村,駙馬故意把筷子丟在桌下,太臨也只好爬到桌下為駙馬揀筷子,非常狼狽。酒殘席散,太臨憤憤而歸,從些兩人結(jié)下私怨,太臨一心想雪被侮辱之恨就是沒有機會。這一次,皇上命太臨回鄉(xiāng)調(diào)查駙馬歷史及在家鄉(xiāng)所作所為,他非常高興,認為雪恥的機會來了。他回到瑯岐島玩了幾天就回京,面奏皇上,說駙馬林存十條大罪,誣告駙馬原是海洋大盜,勾結(jié)盜賊積草存糧,招兵買馬,想謀反大業(yè),奪取大宋江山,還說駙馬玩龍臺,睡鳳窩是存篡位之心,乃欺君之罪。皇上以為太臨與駙馬同鄉(xiāng),不會說假話,而且皇帝最怕臣子欺君,謀反大業(yè),就怒氣沖沖,下旨叫武士抓拿駙馬,推出午門斬首。
公主聽說父皇要斬駙馬,哭哭啼啼去找母后,皇后與公主上朝,奏請皇帝,要為駙馬求情.皇上問公主日:"駙馬對你講的那些話是什么時候講的."公主答道:"是晚上睡時戲言也."皇上恍然大悟,些乃冤枉.心想,殺了駙馬,不是叫自己的愛女一輩子守寡?遂下旨免死,并叫王宰相重新審理.可是,那太臨還沒等午時三刻,就把駙馬殺了,人頭落地,無法挽回.
王宰相也是瑯岐人,素來對駙馬十分了解,見駙馬被錯殺,憤憤不平,面奏皇帝日:"駙馬所言句句是真,不是欺君,更沒有謀反之意.龍臺,鳳窩是瑯岐島的兩個村,龍臺村是駙馬家鄉(xiāng),駙馬玩龍臺那有什么錯?而且駙馬經(jīng)常睡在鳳窩村其舅父家中,這也是無可非議的.瑯岐島確實有雙龜,五虎,雙獅,九龍,金雞,白猴等巖礁,山峰,因形像而得名,而且瑯山油菜花遍地,山花盛開,好似千里花園,閩江口碧波萬頃,天然魚場,更無蔑視皇家富麗堂皇之罪.而且,金春大米即大麥,銀魚干湯即海蜇皮,至于日出,雨落不過系自然景觀罷了."
皇上經(jīng)宰相說明,才知駙馬所說的話,不是妄言,十分后悔,遂下旨將太臨午門斬首.
駙馬即死不能復生,可惜公主也成了寡婦,為了安慰公主,帝賜金頭御葬.龍臺駙馬成為千古遺恨,其故事一直流傳到今.省閩劇團還把龍臺駙馬故事編成閩劇演出,劇名就叫<龍臺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