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關于故事三國時期魏國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司馬司馬傻魏國權臣,懿的懿裝西晉王朝的關于故事奠基人。那么下面是司馬司馬傻小編和你們分享的關于司馬懿的歷史故事,一起來看看吧。懿的懿裝
司馬懿裝傻
在蜀魏戰場上,智謀能與諸葛亮相抗衡的司馬司馬傻只有司馬懿。戰場上的懿的懿裝司馬懿表現出杰出的指揮才能,一旦進入政治權力斗爭場合,關于故事其智慧指數似乎立即退化,司馬司馬傻在上司曹芳面前表現出一副傻乎乎、懿的懿裝病怏怏的關于故事遲鈍相。小精靈兒童
《三國演義》第一百零六回“司馬懿詐病賺曹爽”,司馬司馬傻就寫出了司馬懿是懿的懿裝如何靠裝病麻痹曹爽的。三國魏正始八年(247年),大將軍曹爽與親信何晏等準備出城游獵,事先讓即將赴荊州擔任刺史的李勝以拜別之名去探知司馬懿的虛實。司馬懿探得消息后,立即寫好了“裝癡賣傻”的劇本。
當李勝見到司馬懿時,李勝看到的是“去冠散發,上床擁被而坐”的司馬懿,他躺在床上,一副病得快死的樣子,甚至連拿碗、喝粥的力氣都沒有。李勝對司馬懿說:“天子要我到荊州任刺史,特來向太傅辭行。”這時,司馬懿玩起了“諧音游戲”,他喘著粗氣說:“并州近朔方,好為之備。”人家李勝明明說的是荊州,他偏偏說并州,看來司馬老人的聽力嚴重下降了。李勝幫司馬懿糾正:“太傅聽錯了,我是去荊州,不是并州。”司馬懿將“聾”就“聾”:“你剛從并州回來?”李勝在“聾子”司馬懿耳邊大聲說:“我是去荊州。”司馬懿總算有點搞清楚了,說:“我實在年紀老,耳朵聾,聽不清您的話。您做荊州刺史,這太好啦。”如此說了一番“繞口令”后,司馬懿以感人肺腑之語作結,大意是:我病得快要死了,兩個兒子不成器,以后還望大將軍多多提拔。
司馬懿連哄帶騙加忽悠,把李勝玩得團團轉。不過,司馬懿裝癡裝傻的終極目標則是通過李勝對自己的印象,干擾曹爽的政治判斷。
李勝走后,“病得要死”的司馬懿馬上翻身下床,緊急召見兩個兒子,說:“李勝此去,曹爽肯定不會防備我,只等他們出城狩獵時,我們就可以一舉拿下。”嘉平元年(249年)正月,皇帝曹芳與大將軍曹爽等宗室到高平陵為魏明帝掃墓,司馬懿乘機發動政變,誅殺曹爽,逼死曹芳,把所有的軍政大權攬于手中——最終逼魏主“禪讓”,取而代之,“三國盡歸司馬氏”。
司馬懿的父親是誰
司馬懿是個有本事的人,史書說他“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伏膺儒教””而且出自名門,祖父和父親都是當時的大官,司馬懿本人博古通今,學問很大,但他對于當時大漢的實際掌權者曹操并不感冒,他知道曹操用人要好殺人,因此裝傻充愣,不搭理曹操。可是司馬懿也太混蛋,你既然知道曹操要用自己,為何把自己的名聲鬧得如此響亮,南陽太守楊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稱,見了年青的司馬懿脫口而出,說他絕非尋常之人;曹操的人事部部長崔琰與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交好,曾對司馬朗說:“君弟聰亮明允,剛斷英特,非子所及也”(《晉書·宣帝紀》)。
大家都在稱贊司馬懿,可司馬懿就不到自己身邊來,曹操有點不高興了。心想小子你搞什么搞,你自己隱藏才華到底想干什么,因此就派人去請司馬懿到司空府任職。
本來這是好事,放到其他人比如李白很可能“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司馬懿不在乎,他對前來催促自己的人說我害病了,這叫風痹病。四肢不能動,有點像后來的癱瘓,起不了床,大小便都不能自理。說一旦病好了,肯定要到司空府報到。不過曹操是個疑心重的人,他懷疑司馬懿可能作假。那個時候,司馬懿弟兄八個都是人物,大哥司馬朗,字伯達;三弟司馬孚,字叔達;四弟司馬馗,字季達;五弟司馬恂,字顯達;六弟司馬進,字惠達;七弟司馬通,字雅達;八弟司馬敏,字幼達。司馬家八兄弟,因為八個人的表字都有“達”,所以并稱為“司馬八達”,其中以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三兄弟的才能最為出眾。
曹操就派了一個親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那一天正是七月七日,不知何故,裝病的司馬懿正好在在家。不過不知道年輕的司馬懿怎么會知道曹操會派人來監視他呢?可能他跟曹操一樣,性格比較多疑,從一開始就覺得曹操不會放過自己。在《晉書·后妃傳》中記載,司馬懿推辭了曹操的征召裝病在家,突然下起了暴雨,想起外面還曬著書,就不自覺的去收書,但是被家里的奴婢看到了,這是非常忌諱的,一旦傳到曹操耳朵里,司馬懿還能活著出去嗎,這時候有一個人比司馬懿還心狠,那就是他的夫人張春華,不由分說就把這個奴婢給做了。由此可見,年少的司馬懿果然是少年老成,老奸巨猾,若不是司馬懿情不自禁去收書,連家里的奴婢都沒發現他是裝病,這樣的人生活在三國,的確是蓋世奇才,這樣的人在曹操身邊,曹操居然被騙了過去。
曹操雖然這一次被司馬懿騙過去了,但畢竟紙終究還是包不住火的,就在曹操剛剛統一北方那年,又征召司馬懿為文學椽。當然此時的曹操,財大氣粗,就沒有了當年的好脾氣,更是直接來硬的,命令他的手下去請司馬懿出山,并對手下說:“如果有一點點的猶豫,就把他給我抓了。”這下把司馬懿給嚇壞了,只好赴任。不過司馬懿就是司馬懿,該當孫子的時候絕不含糊,在曹操面前,總是很乖巧。但是曹操總感覺司馬懿不是一個平凡的人,有一次,曹操發現司馬懿扭頭時好似“狼顧”,即不動身體就可以將頭扭轉180°,更有甚者,曹操曾經夢見三馬同食一槽,因此對曹丕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干預汝家事。可是小心謹慎的司馬懿做事滴水不漏,對曹丕肝腦涂地,這讓曹操沒辦法下手。
大智慧的司馬懿,面對著曹操父子,小心求全,他知道該說話的時候,自己一定要振臂高呼。當曹操想要做魏公,甚至想當魏王的時候,司馬懿不是迂腐的荀彧,而是旗幟鮮明的表示擁護。甚至孫權寫信要讓曹操稱皇帝的時候,司馬懿還在一個勁的為曹操叫好,對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來說,糊弄好曹操,就保證了今后的飛黃騰達。就這樣,和曹操的斗勇斗智,司馬懿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因此才能在和諸葛亮的交戰中,氣定神閑。如果三國時期比誰的智商最高,誰是最喜歡耍陰謀的人,我覺得不是曹操,不是諸葛亮,司馬懿堪稱三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