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排行榜單 > 《答謝民師推官書》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答謝民師推官書》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我愛西紅柿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21:11:27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答謝民師推官書》是答謝蘇軾所寫的一篇書信體文論,作者用生動簡潔、民師舒展自如的推官筆墨,稱贊了謝民師的書蘇軾文詩文,并借此總結了自己的言文原文創作經驗。信中指出,注釋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翻譯“常行于所當行,答謝常止于不可不止,民師文理自然,姿態橫生”。這篇書信是推官蘇軾文學創作基本觀點的表述。

作品原文


答謝民師推官書


近奉違1,書蘇軾文亟辱問訊2,言文原文具審起居佳勝3,注釋感慰深矣。翻譯某受性剛簡4,答謝學迂材下5,坐廢累年6,不敢復齒縉紳7。自還海北8,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9,而敢求交乎?數賜見臨10,傾蓋如故11,幸甚過望12,不可言也。


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13,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14,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15,姿態橫生。孔子曰:“言之不文16,行而不遠17。”又曰:“辭達而已矣18。”夫言止于達意19,即疑若不文20,是大不然。求物之妙21,如系風捕景22,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23,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24。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25。揚雄好為艱深之辭26,以文淺易之說27,若正言之28,則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29,其《太玄》、《法言》30,皆是類也31。而獨悔于賦32,何哉?終身雕篆,而獨變其音節33,便謂之經34,可乎?屈原作《離騷經》35,蓋風雅之再變者36,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可以其似賦而謂之雕蟲乎?使賈誼見孔子37,升堂有余矣38,而乃以賦鄙之39,至與司馬相如同科40,雄之陋如此比者甚眾41,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因論文偶及之耳。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42,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紛紛多言,豈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43!


所須惠力法雨堂兩字44,軾本不善作大字,強作終不佳;又舟中局迫難寫45,未能如教46。然軾方過臨江47,當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記錄48,當為作數句留院中,慰左右念親之意49。今日至峽山寺50,少留即去51。愈遠52,惟萬萬以時自愛53。


詞句注釋
1、奉違:指與對方告別。奉:敬詞。違:別離。
2、亟(qì):屢次。辱:委屈,謙詞。
3、具審:完全了解。審:明白。
4、受性:秉性,秉賦。剛簡:剛強質直。
5、學迂:學問迂闊。材下:才干低下。
6、坐廢:因事貶職。累年:好幾年。蘇軾于宋哲宗紹圣元年1094被放逐惠州,紹圣四年改謫儋州,元符三年,始內調,前后達七年。
7、復齒縉(jìn)紳:再列入士大夫階層。
8、還海北:這是指徽宗繼位,蘇軾遇赦,自海南島貶所渡海北還的事。
9、左右:本指左右侍從的人,這里是對人的尊稱。雅:素常,指舊交情。
10、見臨:來訪。
11、傾蓋如故:一見如故。傾蓋:《孔子家語》記孔子之郯,遇程子于途,并車對語,彼此的車蓋相依而下傾。形容偶然相遇卻如老朋友一般。
12、過望:出乎意料之外。
13、書教:這里指書啟、諭告之類的官場應用文章。
14、質:這里指體式。
15、文理:指文章的結構、脈絡。
16、文:文彩。
17、行:這里指傳播。
18、辭:指語言。
19、夫:語首助詞。
20、疑若:懷疑。
21、妙:奧妙。
22、景:同“影”。
23、是物。此物,指所求得事物的奧妙。
24、蓋:大概是。
25、大可勝用:用不完。
26、揚雄:字子云,西漢著名學者。好:喜歡。
27、文:遮掩,粉飾。說:內容。
28、正言:直截了當地說。
29、雕蟲篆刻:雕琢字句的意思,比喻小技。蟲:蟲書,筆劃如蟲形的一種字體。刻:刻符,刻在信符上的一種字體。這是秦代八種字體中的兩種。
30、《太玄》、《法言》:均為揚雄所著。
31、類:這一類(雕蟲篆刻的東西)。
32、獨:只是。
33、音節:指辭賦的用韻、講求聲調等。
34、經:揚雄仿《易經》作《太玄》,仿《論語》作《法言》,自以為是“經”書了。
35、《離騷經》:漢王逸注《楚辭》,尊《離騷》為經,稱《九章》、《九歌》為傳。
36、風、雅:代指《詩經》。再變:風雅中一些抒寫憂怨之情的詩,漢人稱為“變風”、“變雅”見《毛詩序》。蘇軾以《離騷》比附風雅,故云“再變”。
37、賈(jiǎ)誼:西漢著名的政論家、辭賦家,著有《新書》。
38、升堂有余:入門、升堂、入室,道德學問修養由淺入深的三種境界。升堂,喻學問已達相當的深度。升堂有余,就是已達到“入室”的極深造詣階段。《論語·先進》:“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9、以賦鄙之:揚雄因為賈誼曾作過賦,所以輕視他。
40、司馬相如:西漢著名的辭賦家。同科:科,品類;同科,等類齊觀。
41、陋:識見低下。比:類。
42、歐陽文忠公:歐陽修,文忠是他的謚號。
43、愧悚(sǒng):慚愧和恐懼。
44、須:需要。惠力:佛寺名。法雨堂:當為惠力寺中的一個堂名。謝民師曾求蘇軾給惠力寺題寫“法雨堂”的匾額。
45、局迫:狹窄。
46、如教:照囑托辦。
47、方:將來。臨江:今江西省清江縣。
48、或:也許。
49、念親:思念父母。
50、峽山寺:即廣慶寺,在廣東省清遠縣,因山對峙江中,故得此名。
51、少留:稍稍停留。
52、愈遠:(離開您)愈加遠了。
53、以時:隨時。自愛:保重自己。

原文

近奉違,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軾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齒縉紳。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數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

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又曰:“辭達而已矣。”夫言止于達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風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而況能使了然于口與手者乎?是之謂辭達。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揚雄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謂雕蟲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類也。而獨悔于賦,何哉?終身雕篆,而獨變其音節,便謂之經,可乎?屈原作《離騷經》,蓋《風》、《雅》之再變者,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可以其似賦而謂之雕蟲乎?使賈誼見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賦鄙之,至與司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眾,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因論文偶及之耳。歐陽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紛紛多言,豈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須惠力法雨堂字,軾本不善作大字,強作終不佳,又舟中局迫難寫,未能如教。然軾方過臨江,當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記錄,當為作數句留院中,慰左右念親之意。今日至峽山寺,少留即去。愈遠,惟萬萬以時自愛。

白話譯文

蘇軾啟:近來分別后,多次承蒙你寫信問候我,詳知你日常生活很好,深感安慰。我生性剛直、待人不周到,所學不合時宜、能力見識低下,因而遭貶多年,不敢再自居于達官貴人的行列。自從渡海北還,見到平生的親戚故舊,不知為什么都象隔世人那樣生疏,何況與你沒有一天的交往,而怎么敢希求彼此結為朋友呢?幾次蒙你親來我處,交談間情意親切如同舊友一樣,欣幸已極使人出乎意料,這簡直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你給我看的信和詩賦雜文,我閱讀得很熟了。大致都象行動著的云和流動著的水一樣,本來沒有固定的形式,常常是應該流動時就流動,不能不停止時就停止,文章條理自如,姿態多變而不受拘束。孔子說:“語言缺乏文采即使能流傳也不能流傳很遠。”又說:“文辭以能表達出意思即可。”那么文辭僅僅在于表達出意思,就似乎不需講究文采了,完全不是這樣。要探求事物的微妙所在,就象拴住風捉住影那樣困難,能使所寫的事物在心里徹底明白,大概在千萬人中未必能找到一個,更何況在口說時和手寫時也能表達得很明白呢!做到這樣才可說是文辭能表達出意思。既然文辭能將自己意思清楚地加以表達,那也一定是富于文采的。揚雄好用艱深的語言,掩飾本來是很淺近的道理,如果直說出來,是人人都懂得的。這種作文方法正如他所說的是雕蟲篆刻(只注意雕琢字句),他的《太玄》、《法言》都屬于這一類。楊雄唯獨后悔作賦,是為什么呢?他一生講求雕琢字句,《太玄》、《法言》和賦相比較只是在音節上略有改變,便稱為經,可以嗎?屈原作《離騷經》,是變風、變雅的發展,雖與日月競放光彩也是應該的,難道可以因其文體與賦相近似而說它是雕蟲小技嗎?如果賈誼能見到孔子,他的學行可以超過“升堂”而達到“入室”的境地:揚雄竟然因賈誼作過賦便鄙視他,甚至把他同司馬相如一樣看待。揚雄見識淺陋象這類的例子很多,這一點只可與明白事理的人談談,很難同一般人講清楚的,這里因論述文章偶然說到這個問題。歐陽修說,好的文章如純金美玉,市上價錢是有規定的,不是人們靠口說就能定出它的貴賤。我的話很拉雜,對你哪能有益處,非常慚愧恐懼。

你要我為惠力寺法雨堂寫“法雨”兩字,我本不善于寫大字,勉強寫畢竟寫不好,加之船上地點狹窄不好寫,故未能照你的囑咐辦理。然而我正好要經過臨江,當往游惠力寺。或許惠力寺的僧人想讓我寫點什么。一定寫上幾句題留院中,以安慰你思親的心意。今天到達峽山寺,稍作停留就離去。彼此相距越來越遠,千萬希望你隨時愛護自己的身體,其余不一一細說。

創作背景

文章寫于元符三年(1100)。當時謫居瓊州的蘇軾遇赦北還,九月底路過廣州。擔任廣州推官的謝民師多次攜帶詩文登門求教,他們在很短的時間內結下了情誼。蘇軾離開廣州后,兩人繼續書信往來,《答謝民師推官書》是答謝民師的第二封信。

作品鑒賞

全文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開頭至“幸甚過望,不可言也”,是依著一般書信的規格,開頭寒暄幾句,并從中流露出“坐廢累年”的感慨,同時也對謝民師的熱情相待以及二人的文章知交表示特別的高興。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部分發于客套寒暄,但卻又不僅僅流露于一般文人的那種故作姿態。作者在問候致意之中,自然而然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使文章顯得真切誠摯。本來如“亟辱問訊,具審起居佳勝,感慰深矣”,這些話都屬于一般性的客套,但聯系到蘇軾這個人,則就是出自內心肺腑了。蘇軾一生坎坷多難,遭際極不平常,晚年又被謫貶嶺南,歷盡艱辛。他雖然不失通達,但是一生磨難,也形成了他對命運的感慨。何況作者在這里并不停留于這種客套,而是直接言及自身,“某受性剛簡,學迂材下,坐廢累年,不敢復齒縉紳”,這里緊扣上文,不但概述了自己處身的環境,而且包含了內心深處的嘆息。既可與上相承,又復往下延伸,顯得貼切恰當,毫無斧鑿痕跡。接著又具體加以說明,“自還海北,見平生親舊,惘然如隔世人,況與左右無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這幾句話,聯系上面,直涉自己與謝民師之間的關系,對于下面將要說的話,還起到一種烘托和對比的作用,這就使得“數賜見臨,傾蓋如故,幸甚過望,不可言也”這種本屬平常之理帶有一種不同尋常之情,樸實自然,卻又不落俗套。這一部分始于問候致意,結于友好相言,內容一致而又毫不重復,感情單一而又不顯呆板,何況其間一逆三折,已經曲盡變化而平直不露。短短幾句,既含有轉折自然之妙,又具統一連貫之妙;既見思想感情的漸進發展,又見事項說明的環環相因。從這里可以看到蘇軾為文巧奪天工的才情。

如果說蘇軾文章的自然在第一部分寥寥幾句中已極盡承轉之妙的話,那么在第二部分則是在自然的變化一致中充分表現了這一特色。實際上,“自然”所包含的意蘊本身就是多方面的。語言、結構承轉的工巧自然,固然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但對于蘇軾來講,這些還僅僅屬于比較淺顯的形式方面的東西。東坡的自然還強調了能夠隨物賦形,能夠在寫作過程中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亦即文中所講的,不僅了然于心,同時要了然于口,了然于手,到達“辭達”的程度。這就要求一種更高的自然表達能力。

第二部分從“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到“紛紛多言,豈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這一部分是整個文章的中心,作者暢談了自己對文章的見解。上半段敘議結合,旨在達理;下半段評說古人,力圖明事。作者先是從評論謝民師的文章作品入手,強調了“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可以說,這一命題正是作者對文章要求的一個根本法則,既有形式的因素,又包含內容的成分。作者以行云流水為喻,生動而富于形象,大大增強了語言的表現力。云與水不是靜止的,它們時刻都在運行之中;云行水流,雖無一定的樣式,但其或行或止都必符合一定的規律。作者在《自評文》中對這一點另有過闡釋,“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這也就是說,文章之作如同水流一樣,因為事物本身是在不斷流動變化,所以導致了文章的寫作也要不斷變化,不能拘于一格。這才叫作“文理自然”,也只有這樣,才能使文章顯得姿態橫生。作者根據這一命題,引發了以下的各種論述。對孔子的話“言之不文,行而不遠”及“辭達而已矣”的解釋,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擴展,其出發點亦無非是表達了作者的基本思想。但這種表達方法又不限于靜態的描寫,而是予以創造性的發揮。作者雖在說理釋意,但并不滯留于夾角之中,所以從表面上看來,這里講的文辭與達意的關系以及文辭表現之精妙,似乎已超越了文章的基本命題,但實際上卻不然。作者恰巧是從自己的立意出發,但又絲毫不見拖泥帶水,也沒有游離脫節,更看不到經意刻求的成分。而且這番對“辭達”內涵的發微之見,在最后“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處,又悄然回歸,如細細品味,就會感到其與前面所言的“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之說暗暗相合。這一段所表現出的自然,則主要在于作者對于客觀規律的準確把握以及對事物之間的各種關系的清晰認識。這體現了深入內部的自然,表面上的隨意揮灑,實際上卻是把各各不一的事物,歸于一個基本命題,使之體現了統一的主旨。

緊接著的下半部分是蘇軾對具體作家的評說。以揚雄為例,指出“揚雄好為艱深之辭,以文淺易之說,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這是以實例來說明“辭達”。揚雄的失誤主要在于沒有很好地掌握“辭達”這一要領,并不在于運用什么形式,所以諸如其所作的《太玄》、《法言》等,雖從形式上加以變化,但由于沒有與內容相適應,因而,也不免為“雕蟲篆刻”之類。作為反證,蘇軾還羅列了屈原、賈誼、司馬相如等作家,論其優劣,以明“辭達”的深刻內涵。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蘇軾所竭力推崇的自然是一種把對客觀事物本質的充分把握與求得準確精當地表達相結合的“自然”。這一段話較多鋪張,但卻體現了作者的“行于所當行”的思想,雖然僅僅評論具體作家,但在意義上卻是一種與前面相銜接的必然。作者講“因論文偶及之耳”,實則是舉其典型加以說明。最后引用歐陽修的話:“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價,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貴賤也”,終于與前面相呼應,并且含意雙重,耐人尋味。
文章第三部分從“所須惠力法雨堂兩字”直到結束,又回涉謝民師信中所及之事,以此作結,并報告自己的行程。這一部分筆墨簡潔,從整個書信的角度講,也是通篇結構的一個自然不可或缺的部分。至于其間記敘事件的明晰而富有層次,則不失大家手筆。

縱觀全文,信的前、后兩段文字,是談與謝民師的友情,和對有關問題的答復。中間一段,是信的主要部分,用簡潔生動的語言,通過評論謝民師的文章,表述了自己對文章的見解。他指出寫文章要“文理自然”,要如“行云流水。與此相聯系,又主張辭以達意為主,但又不能忽視文采。在蘇軾看來,“辭達”與有文采是完全統一的。要做到“辭達”,首先必須深切體物,對事物作深入的觀察和全面的認識,使之“了然于心”,然后要善于達意,用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文字將它表達出來,使之“了然于口與手”,也就必然具有文采,所以他說:“辭至于能達,則文不可勝用矣。”另一方面,他反對雕琢,反對故作艱深,對揚雄提出了批評。蘇軾的這些見解是很有價值的,這也是他一生創作經驗的總結。這篇文藝書簡,要言不煩,善用比喻和具體事實并引用孔子的話來闡明自己觀點。全文筆勢流動,揮灑自如,很能體現蘇軾文章的特色。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女孩子喜歡的 有關動物的幼 動物的故事1 鬼故事短篇超 動物的童話故 關于神話傳說 古希臘神話故 歷史人物的故 編童話故事2 帝王故事:千
《《答謝民師推官書》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森林動物童話故事300字
第2 章 簡短的民間故事傳說簡短一點
第3 章 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第4 章 古代中國名人小故事文字版【三
第5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帶圖畫
第6 章 童話故事小老虎的故事精選
第7 章 二年級五分鐘寓言故事
第8 章 不講誠信的童話故事3個
第9 章 熊貓童話故事400字
第10 章 道德故事300字精選
第11 章 童話故事星星的故事精選
第12 章 有趣的民間故事文字版
第13 章 小袋鼠的童話故事:肚皮上的搖
第14 章 小動物的幼兒故事【三篇】
第15 章 春節和元宵的傳說故事
第16 章 中華吉祥畫與傳說故事
第17 章 短篇英語童話故事漢語
第18 章 關于神話傳說的故事精選
第19 章 漢朝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
第20 章 窮圖匕見的主人公是誰及典故
第21 章 小學二年級寓言故事大全二年級
第22 章 伊索寓言故事《孔雀和白鶴》
第23 章 民間傳說:大禹終北國奇遇
第24 章 職場勵志小故事文字版
第25 章 小學生二年級童話故事
第26 章 阿耳戈英雄們的故事 在杜利奧
第27 章 哲理故事演講稿三分鐘
第28 章 二年級五分鐘寓言故事
第29 章 經典童話故事300字
第30 章 四字成語故事胯下之辱
第31 章 經典童話畫中人的故事文字版
第32 章 中華吉祥畫與傳說故事
第33 章 最有趣的童話故事大全
第34 章 成語故事大全精選文字版
第35 章 3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
第36 章 董宣嚴懲違法之徒的故事
第37 章 適合兒童聽的睡前故事
第38 章 小兒看的故事大全精選
第39 章 北京的民間傳說故事具有特色
第40 章 關于職場勵志故事文字版
第41 章 動物的童話故事三年級
第42 章 董宣嚴懲違法之徒的故事
第43 章 幼兒經典故事大全文字版
第44 章 動物寓言故事300字左右
第45 章 童話故事英文版ppt素材
第46 章 優秀職場勵志故事【三篇】
第47 章 百花仙子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
第48 章 童話故事小老虎的故事精選
第49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斬蚯蚓
第50 章 四字成語故事義不容辭成語故事
第51 章 成語故事新課標中的故事
第52 章 優孟以歌聲勸誡的故事
第53 章 有關減肥的童話故事:胖刺猬減
第54 章 中國最著名的民間故事
第55 章 幼兒經典故事大全文字版
第56 章 2021民間故事200字文字
第57 章 格林的童話故事有哪些
第58 章 有關百家姓張的傳說故事
第59 章 關于羊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第60 章 2021民間故事200字文字
第61 章 森林里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62 章 歷史經典趣味小故事三則
第63 章 朔縣神頭三大王的傳說
第64 章 關羽敗走麥城的故事三國關羽敗
第65 章 與兩個動物有關的童話故事
第66 章 古代中國名人小故事文字版【三
第67 章 關于中外名人的小故事
第68 章 成語故事大全精選文字版
第69 章 經典幼兒寓言故事精選
第70 章 順天府尹艷畫風波的故
第71 章 簡短的兒童故事文字版大全
第72 章 董宣嚴懲違法之徒的故事
第73 章 格林童話有什么小故事
第74 章 2021民間故事200字文字
第75 章 二年級五分鐘寓言故事
第76 章 北京的民間傳說故事具有特色
第77 章 安徒生童話有哪些故事
第78 章 有關百家姓張的傳說故事
第79 章 漢朝著名人物的歷史故事
第80 章 幼兒經典益智故事文字版
第81 章 關于環保的故事作文:小草
第82 章 優秀職場勵志故事【三篇】
第83 章 中國最著名的民間故事
第84 章 寓言故事大全500字以內
第85 章 世界經典童話故事精選
第86 章 小兒看的故事大全精選
第87 章 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歷史小故事
第88 章 諷刺與幽默故事3分鐘哲理
第89 章 安徒生童話小克勞斯和大克勞斯
第90 章 阿耳戈英雄們的故事 在杜利奧
第91 章 幼兒經典益智故事文字版
第92 章 古希臘神話故事電子書中的故事
第93 章 三年級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94 章 動物寓言故事300字左右
第95 章 董宣嚴懲違法之徒的故事
第96 章 民間的神話傳說故事精選
第97 章 簡短又有趣的童話故事簡單的有
第98 章 上下五千年的內容200字
第99 章 哲理故事演講稿三分鐘
第100 章 四字成語故事爭先恐后成語故事
第101 章 編寫動物童話故事3個
第102 章 3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
第103 章 北京的民間傳說故事具有特色
第104 章 歷史經典趣味小故事三則
第105 章 關于月亮的童話故事月亮的傳說
第106 章 兒童故事文字版【三篇】
第107 章 伊索寓言所有故事精選
第108 章 中國傳統文化故事大全
第109 章 自創的1000字童話故事
第110 章 一字千金的主人公是誰
第111 章 高枕無憂的主人公是誰
第112 章 諷刺與幽默故事3分鐘哲理
第113 章 誠信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114 章 3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
第115 章 媽媽最愛講的經典故事
第116 章 諷刺與幽默故事3分鐘哲理
第117 章 簡單安徒生的童話故事
第118 章 童話故事星星的故事精選
第119 章 關于神話傳說的故事精選
第120 章 諷刺與幽默故事3分鐘哲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软件| 少妇伦子伦精品无码styles|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欧美国产综合欧美视频| 国产性生大片免费观看性| 中文字幕日韩三级片| 看久久久久久A级毛片| 国产香蕉尹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青苹果乐园在线高清| 小爱同学下载二三三乐园|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人与禽交免费网站视频|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在线视频你懂的| 2015天堂网| 日本在线视频WWW鲁啊鲁|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天堂网|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 推拿电影完整未删减版资源|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欧美成视频无需播放器|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看另类| 人与禽交免费网站视频| 年轻帅主玩奴30min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天堂在线www资源在线下载| 久草视频福利资源站| 立川理惠在线播放一区| 国产精品jizz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