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是少見事人我國文化的一個魁寶,那些發生在神話故事中的話故人物你還記得嗎?下面是短篇文章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很少見的神話故事人物,希望大家喜歡。少見事人
很久以前,在七峰山住著一位孤苦伶仃的少見事人姑娘,惟一陪伴著她的話故是一只雪白的小羊羔。
無論是少見事人上山打柴,還是話故下地種田,小羊羔都寸步不離地跟在姑娘的少見事人后面。由于姑娘長得非常美麗,話故人人都稱贊她,少見事人就連城里的話故王爺也知道了。
王爺是少見事人個兇暴陰險的家伙,他整天除了吃喝玩樂,話故就是少見事人想方設法坑害百姓。他一聽說姑娘很美麗,又有一只出色的小羊羔,就動了邪念。
這一天,王爺帶著人馬來到了七峰山,要把姑娘搶走。可是,姑娘帶著羊羔到山上打柴去了。王爺見家里沒人,立即帶著人馬追上山去。他們追呀追呀,眼看就要追上了。忽然晴朗的天氣突然北風怒吼,雪花亂舞,連山泉也給凍住了。王爺和他的人馬被風雪裹住,不一會兒就全被凍死了。
那位姑娘呢?當風起雪飛時,她急忙躲進了一個山洞中。她把小羊羔抱在懷里,用自己的心溫暖著它。誰知這只平日非常溫順的羊羔,忽然從她的懷中掙脫出來,轉眼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受到山野的風雪,又失去了心愛的羊羔,姑娘雙手捂著臉,傷心地哭了起來。
忽然,她聽見一個低沉而關切的聲音:“受驚了吧,受凍了吧?姑娘。”她抬頭一看,只見小羊羔領來了一位白胡子老爺爺。她驚喜萬分,一下子抱起小羊羔。那位老爺爺含笑地看著她說:“你真是個好姑娘,來,給你。”說著,把一件東西遞到了姑娘的手中。姑娘接過來一看,原來是一塊黑亮亮的石頭。
不想剛把石頭拿在手里,姑娘立刻就感到渾身暖烘烘的了,不再冷得發抖了。“這是什么寶貝呢?”姑娘驚呼起來,剛想要問一問老爺爺,但一抬頭,老爺爺不見了。
此時,山洞外面,風雪已經停了。姑娘帶著羊羔走出山洞,踏著厚厚的積雪回家去。她雖然穿得非常單薄,但在雪地里一點兒也不冷,因為身上有了那塊黑色的寶貝。
看到那滿山的積雪,好心的姑娘馬上想到了窮苦的鄉親們,他們既沒有遮寒的衣服,又缺少生火的木柴,在這樣的大雪天里,一定都凍得不行了。想到這時,她顧不得回家,就直接跑到村里的鄉親們家里去了。
到了第一家,只見一家老小正凍得縮成一團。姑娘忙拿出老爺爺給她的黑石頭,分下一塊給這家,這家立即暖烘烘的,寒冷被趕跑了。她又去了第二家、第三家……一直把老爺爺給她的那塊黑石頭分完,把所有窮苦的鄉親們都從嚴寒中解救出來后,她才回家。
打這以后,一遇到冷天,姑娘和鄉親們就到山洞中去取黑石頭取暖。原來,黑石頭就是煤,那個白胡子老爺爺就是煤窯神。
很少見的神話故事人物篇二每年的農歷六月初二,是仫佬族人民的傳統吃蟲節。每到這一天,仫佬族各家的餐桌上,都要備下幾碟別具風味的佳肴油炸蝗蟲、腌酸螞蚱、甜炒蝶蛹,還有蚜米泥鰍等等。全家人圍住餐桌,真是垂涎欲滴,單等家長一聲令下:“吃。”隨即,全家人齊動筷,一會兒,這些蟲兒便統統下肚了。
相傳古時候,仫佬山鄉蟲災連年,鋪天蓋地的各種蟲兒蜂擁而來,眼看一茬茬綠油油的莊稼,頃刻之間便被吃得一點不剩,鄉親們的心中都疼得流出了血。沒有收成,人們生活可就苦啦,甚至連草根樹皮都吃不上了。
人們面對蟲災真是又恨又怕,可是又無能為力。最后,山寨的老人們經過計議,決定懸重賞請治蟲的能人。誰若能除掉蟲害,賞給肥豬三頭。
紅榜一貼出,首先是公雞前來揭榜。公雞信心十足地來到田里,誰想還沒有吃下幾只蟲,便被露水打濕了羽毛,凍得渾身直抖,就紅著臉敗下陣來了。隨后,鴨子又來揭紅榜,可是,鴨子是水里的動物,它在水田里游,害蟲在禾苗上飛,它盡管把脖子伸得長長的,卻也抓不住幾只蟲。它也沒有辦法了。最后,又有一位道士來揭榜。道士坐上法壇,做起法來,但害蟲根本不聽道士的那一套,道士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眼看著一年的收成又要被害蟲吃掉了,人們心急如焚。但說來也巧,這一天卻有一個名叫甲娘的窮苦婦女帶著孩子回娘家探親。由于家窮,再加上幾年的蟲災,使她實在拿不出丁點兒東西送給父母了。此時走在路上,她心中難過極了。她一邊走一邊想,在路上能撿點什么東西送給父母作禮物呢?當她快走到父母家時,竟愁得邁不動腳步了,就坐在田埂上休息。幾個孩子看到媽媽不走了,便到田地里去捉蟲玩,不一會兒就捉了幾大包。甲娘見了,心里突然閃出了一個念頭:就用這幾包蟲作為送給父母的禮物吧。
于是,甲娘領著孩子,帶著幾包蟲來到了父母家。她拿出這些蟲,放到鍋里便炒了起來。隨著噼噼啪啪的響聲,一陣陣的香味也飄了出來。全家人因為實在沒有什么可吃了,于是便圍坐在一起吃炒蟲。這炒熟的蟲吃在口中竟是格外的清香可口,而且還很有營養。甲娘家吃蟲的事,一下子傳開了。左鄰右舍聽說后,大家都到田里捉蟲來吃。一家傳十家,十家傳百家,人們都爭先恐后地到田地里捉蟲來炒著吃,炸著吃。這樣,人們不但有了可下鍋的東西,而且使害蟲大大減少,這一年莊稼還獲得了大豐收。寨里于是獎給甲娘三口大肥豬,但甲娘謝絕不受,她把豬殺了用來回敬鄉親們。后來甲娘去世了,人們便在田間修了一座廟,以作紀念,這座廟人們稱為“吃蟲廟”。
甲娘回娘家的這一天,正是農歷六月初二,于是又把這個日子定為“吃蟲節”。
很少見的神話故事人物篇三大禹為根除水患,大半生東奔西走,見到過許許多多的奇人異事。據說,一直幫助他治水的助手伯益,曾經把經歷過的種種怪異的人和事,還有神,以及山川地理、礦產醫藥等記載了下來,這就是流傳到今天的《山海經》。
這可真是一部非常有趣的書,它保存了我國許多古代的原始神話,其中有一個大人國的故事。
大人國在哪里呢?據說是在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一座叫“大言”的大山,那里是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的地方。這座高聳入云的大言山方圓有幾千里,在離它不遠的地方有一座波谷山,這波谷山便住著大人國的國民。
波谷山上有個叫大人堂的地方,這里是專供大人們討論國家大事、作出重大決策的地方。在這里,每天都有一個大人安安穩穩地蹲著,他不時地張開長長的手臂,把落在大人堂上的枯枝敗葉和吹來的亂草掃下堂去。
這些大人真是奇怪,他們不像一般的人那樣,只在媽媽的肚里呆十個月,他們卻要在媽媽的肚里呆上整整三十六個月,而他們剛出生的時候頭發還是白色的。
你可知道,這些大人們一生下來就是個巍峨雄奇的巨人,他們根本不用學什么走路,因為他們的腳一沾地便會騰云駕霧了。據說他們屬于龍的子孫后代,所以就具有這種本領。
像這樣的大人國的傳說還有許許多多。據說在昆侖山以北的地方,有個龍伯國,那里住著的巨人身高有三十丈,他們住的房子有六十丈高,要做件衣服,就用尺量啊量的好半天。這些大人的壽命可真長,據說他們一般都能活一萬八千歲。
大人們吃些什么呢?當然是山珍海味了。有一次大人到海中去釣魚,沒曾想一桿釣出了六個馱著仙山的大神龜。因為這些神龜馱著仙山餓了好長時間,所以一釣便被釣了上來,他們把六個神龜帶走了,竟使三座仙山沉沒了,可見他們的能耐了。因為吃了神龜惹怒了天帝,便將他們的身材縮短,可是縮到最后還有三丈高。
還有比龍伯國人更大的巨人。在西北方的海外有一種巨人,身長二千里,站在地上,兩只腳相距千里,腹圍一千六百里。他們雖然這么高大,卻不吃五谷魚肉什么的,每天只喝五斗酒。
在北方還有一種巨人,臥在荒野之中就像一座綿延起伏的高山,他們一跺腳,平地就會變成山谷,橫著躺下去就能攔斷大江大河。
大禹在會稽山的群神大會上曾誅殺了一個叫防風氏的巨人,他的一根骨頭就要用一輛大車來載。那么他有多高呢?據說他躺下來要占九畝地,這可真是一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