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故事之間有著很強的古代聯系性,故事是歷史的傳播載體,起到了傳承歷史的作用,歷史則是故事的內涵,豐富了故事的內容。那么古代的大傳四大傳奇愛情故事是什么呢?下面是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古代四大傳奇愛情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奇愛情故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古代傳說相連,這是大傳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奇愛情故愛情故事,成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古代
相傳在很早以前,大傳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奇愛情故小伙子,父母早亡,古代只好跟著哥哥嫂子度日,大傳嫂子馬氏為人狠毒,奇愛情故經常虐待他,古代逼他干很多的大傳活,一年秋天,奇愛情故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牛郎無奈只好趕著牛出了村。
牛郎獨自一人趕著牛進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樹下傷心,不知道何時才能趕著十頭牛回家,這時,有位須發皆白的老人出現在他的面前,問他為何傷心,當得知他的遭遇后,笑著對他說:“別難過,在伏牛山里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于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喂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細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白天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傷,晚上依偎在老年身邊睡覺,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對他仍舊不好,曾幾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設法相救,嫂子最后惱羞成怒把牛郎趕出家門,牛郎只要了那頭老牛相隨。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游戲,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后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并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來,強行把織女帶回天上,恩愛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還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騰云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涌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只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鵲橋相會。
后來,每到農歷七月初七,相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能讓自己能象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能有如意稱心的美滿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節。
古代四大傳奇愛情故事篇二:孟姜女哭長城傳說很久以前江蘇松江府有個孟家莊,孟家莊有一老漢善種葫蘆。這一年他種的葫蘆長得非常繁盛,其中一棵竟伸到了鄰居姜家院里。孟、姜兩家非常交好,于是便相約秋后結了葫蘆一家一半。到了秋天,果然結了一個大葫蘆,孟、姜兩家非常高興,把葫蘆摘下來準備分享。忽聽葫蘆里傳出一陣陣小孩的哭聲,孟老漢非常奇怪,便用刀把葫蘆切開一看,呀。有個小女孩端坐在葫蘆中,紅紅的臉蛋,圓嘟嘟的小嘴,很是惹人喜愛。姜家老婆婆一看,喜歡的不得了,一把抱起來說:“這孩子就給我吧。”可是孟老漢也無兒無女,非要不可,兩家爭執起來,一時間不可開交。到后來,只好請村里的長者來斷。長者說:“你們兩家已約定葫蘆一家一半,那么這葫蘆里的孩子就算你們兩家合養吧。”于是小姑娘便成了姜孟兩家的掌上明珠,因孟老漢無兒無女,便住在了孟家,取名孟姜女。 斗轉星移,日月如梭,孟姜女一天天地長大了,她心靈手巧,聰明伶俐,美麗異常,織起布來比織女,唱起歌來賽黃鶯,孟老漢愛如珍寶。 這一天,孟姜女做完針線,到后花園去散心。園中荷花盛開,池水如碧,忽然一對大蝴蝶落在池邊的荷葉上,吸引了她的視線,她便輕手輕腳地走過去,用扇一撲,不想用力過猛,扇子一下掉在水中。孟姜女很是氣惱,便挽起衣袖,探手去撈,忽聽背后有動靜,急忙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年輕公子立在樹下,滿面風塵,精神疲憊。孟姜女急忙找來父母。 孟老漢對年輕人私進后花園,非常生氣,問道:“你是什么人,怎么敢私進我的后花園?”年輕人急忙連連請罪,訴說了原委。 原來這個年輕人名叫范喜良,本姑蘇人氏,自幼讀書,滿腹文章。不想秦始皇修筑長城,到處抓壯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聲載道。范喜良急忙喬裝改扮逃了出來。剛才是因饑渴難耐,故到園中歇息,不想驚動了孟姜女,邊說邊連連告罪。 孟姜女見范喜良知書秉禮,忠厚老實,便芳心暗許。孟老漢對范喜良也很同情,便留他住了下來,孟姜女向爹爹言明心意,孟老漢非常贊成,便急忙來到前廳,對范喜良道:“你現在到處流落,也無定處,我想招你為婿,你意如何呀?”范喜良急忙離座辭道:“我乃逃亡之人,只怕日后連累小姐,婚姻之事萬不敢想。”無奈孟姜女心意已決,非喜良不嫁,最后范喜良終于答應。孟老漢樂得嘴都合不上了,急忙和姜家商議挑選吉日,給他們完婚。 偏巧孟家莊有一無賴,平時垂姜女美色,多次上門求親,孟老漢堅辭不允,他便懷恨在心, 孟姜女哭長城
伺機報復。如今聽說了范喜良之事,便偷偷地到官府去告了密,帶著官兵來抓人。 這時孟家還蒙在鼓里呢,他們剛剛新婚三天,都仍沉浸在喜悅之中,忽然嘩啦啦一聲,大門被撞開了,一群官兵沖進來,不由分說,把范喜良繩捆索綁就要帶走,孟姜女急忙撲上去,被官兵一把推開,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夫君被帶走了。 自此孟姜女日夜思君,茶不思,飯不想,憂傷不已。轉眼冬天來了,大雪紛紛,姜女想丈夫修長城,天寒地凍,無衣御寒,便日夜趕著縫制棉衣,邊做邊唱起了自編的小曲:“月兒彎彎分外明,孟姜女丈夫筑長城,哪怕萬里迢迢路,送御寒衣是濃情。” 一夜之間,做好棉衣,孟姜女千里迢迢,踏上路程。一路上跋山涉水,風餐露宿,不知饑渴,不知勞累,晝夜不停地往前趕,這一日終于來到了長城腳下。 可長城下民夫數以萬計,到哪里去找呢?她逢人便打聽,好心的民夫告訴她,范喜良早就勞累致死,被埋在長城里筑墻了。孟姜女一聽,心如刀絞,便求好心的民工引路來到了范喜良被埋葬的長城下。坐在城下,孟姜女悲憤交加:想自己千里尋夫送寒衣,盡歷千難萬險,到頭來連丈夫的尸骨都找不到,怎不令人痛斷柔腸。愈想愈悲,便向著長城晝夜痛哭,不飲不食,如啼血杜鵑,望月子規。這一哭感天動地,白云為之停步,百鳥為之噤聲。直哭了三天三夜,忽聽轟隆隆一陣山響,一時間地動山搖,飛沙走石,長城崩倒了八百里,這才露出范喜良的尸骨。 長城傾倒八百里,早驚動了官兵,官兵上報秦始皇。秦始皇悖然大怒,下令把孟姜女抓來。等孟姜女被抓,秦始皇一見她生的貌美,便欲納她為正宮娘娘。孟姜女說:“要我作你的娘娘,得先依我三件事:一要造長橋一座,十里長,十里闊;二要十里方山造墳墩;三要萬歲披麻戴孝到我丈夫墳前親自祭奠。”秦始皇想了想便答應了。 不幾日,長橋墳墩已全都造好,秦始皇身穿麻衣,排駕起行,過長城上長橋,過了長橋來到墳前祭奠。祭畢,秦始皇便要孟姜女隨他回宮。孟姜女冷笑一聲道:“你昏庸殘暴,害盡天下黎民,如今又害死我夫,我豈能作你的娘娘,休可妄想。”說完便懷抱丈夫遺骨,跳入了波濤洶涌的大海。一時間,浪潮滾滾,排空擊岸,好像在為孟姜女悲嘆。
古代四大傳奇愛情故事篇三: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一個美麗、凄婉、動人的愛情故事,多少年以來就流傳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傳在俊美的龍山腳下。
東晉時期,浙江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個祝員外之女英臺,美麗聰穎,自幼隨兄習詩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祝員外拒絕了女兒的請求,祝英臺求學心切,偽裝賣卜者,對祝員外說:"按卦而斷,還是讓令愛出門的好。"祝父見女兒喬扮男裝,一無破綻,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強應允。英臺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會稽(今紹興)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梁祝同學三年,情深似海。英臺深愛山伯,但山伯卻始終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沒有特別的感受。祝父思女,催歸甚急,英臺只得倉促回鄉。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臺不斷借物撫意,暗示愛情。山伯忠厚純樸,不解其故。英臺無奈,謊稱家中九妹,品貌與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貧,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時,豈知祝父已將英臺許配給家住貿阝城(今鄞縣)的太守之子馬又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二人樓臺相會,淚眼相向,凄然而別。臨別時,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為鄞縣(今奉化縣)令。然山伯憂郁成疾,不久身亡。遺命葬貿阝城九龍墟。英臺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臺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復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古代四大傳奇愛情故事篇四:白娘子從前有一年春天,西湖四岸積雪消融,水漲船高,燕子銜泥黃鸝唱歌,花開滿枝頭,蝴蝶兒蜜蜂兒都出來采花密。人們紛紛從家里出來,到湖岸邊踏青。
就連在斷橋下修煉的兩個蛇精,也把她們的蛇窩變成花紅柳綠的住宅,把自己變化成年青貌美的姑娘出來游玩。那白蛇叫白素貞,變化成大戶人家的小姐,青蛇叫小青,變做她的丫環。
走著走著,下起小雨,白素貞伸手摘下一枝桃花,桃花隨即變做一把粉紅的桃花傘。小青摘下一條柳枝,柳枝化成碧綠的柳葉傘。白素貞本事大,變的傘也大,小青本事小些,只變了把剛能遮頭的小傘。兩個蛇精撐著傘,在春花春雨間漫步流連。因為是蛇變的女子,她倆腰肢柔軟,走一步笑一笑都有千萬種風情,整個春天所有的花所有的鳥加起來,也沒有她們好看。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涼,西湖的游人漸漸散去了,兩個蛇精走到斷橋邊,見湖里有只小船,便高聲喊道:“哎,給我們搭個便船吧。”
一個相貌清秀的小后生從船艙探出頭來,見兩個姑娘站在岸邊,便對艘公說:“快靠岸,讓她倆上船來。”
白素貞上得船來,連忙向后生道謝,又問后生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的人。
“我叫許仙,父母已經亡故了,寄住在清波門姐姐家里。”
“這可巧了,”白素貞低頭含笑說,“我也和你一樣,無父無母,無依無靠,四處飄零。”
小青見兩人情投意合,就順水推舟說:“這樣說來,你們兩人倒是天生的一對啊。”
白素貞和許仙你喜歡我,我喜歡你,過了幾天,兩人央小青做媒,結成了夫妻。
許仙娶了妻子,不便再借住在姐姐家,夫妻兩人帶小青搬到鎮江,自立門戶過日子。他們開一家藥店,叫“保和堂”。
藥店開起來,白娘子開方配藥,許仙撮藥,配了丸、膏、散、丹各種藥品,又在門前掛個牌子,上頭寫道——“貧病施藥,妙手回春”。
白娘子是個千年蛇精,對草藥性狀十分熟悉,病人無論大病小病,前來求診,回回取得草藥回家,都能藥到病除。過了一段時間,“保和堂”出了名,人人都說保和堂那白娘子真是菩薩下凡,不僅模樣端莊秀美,還樂善好施,濟世救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到了端午節。家家戶戶在門前插菖蒲,掛艾虎,往地上灑雄黃酒驅邪。錢塘江面更是熱鬧,敲鑼打鼓,要賽龍舟。街道上人山人海,個個喜氣洋洋。
一大早,白娘子悄悄把小青叫到跟前:“小青,今朝是五月初五端午節,處處灑滿雄黃酒,你可要小心留神。”
小青說:“姐姐,我知道。”
“午時三刻最難挨,你到山上去避一避呢。”
“我上山去,”小青很擔心:“你怎么辦?”
白娘子說:“我有千年道行,現在食人間煙火,又懷了身孕,料想不礙事。”
小青想想也對,就說:“那我走了,姐姐好好保重。”說完就往窗外一跳,化作一陣青煙,遁到深山去了。
再說許仙,他一早去江邊看龍舟,到街上趁熱鬧,沒想到遇見一個老和尚。那老和尚盯著他看了半天,對他說:“施主,你臉上籠著一團黑氣,我看呀,一定是給妖精纏上了。”
“胡說,你才給妖精纏上呢。”
許仙甩開老和尚,跑回保和堂,沒想到老和尚也跟在他身后,來到了保和堂。老和尚朝保和堂看了看,拉住許仙說:“我告訴你,你娘子是蛇精,她的丫頭也是妖怪。”
許仙說:“呸,你才是妖怪。”
和尚見他不相信,冷笑了一聲:“你不相信?等會兒你給她喝雄黃酒,她馬上會現出原形。到時你再上金山寺找我,我是金山寺方丈,法名叫‘法海’。”
其實呢,這個法海和尚,原本是只烏龜精,它曾經上靈山聽如來佛祖宣講佛法,后來偷走佛祖的紫金缽、青龍禪杖和一件袈裟,變成人形,如今在金山寺修行。
許仙回到家,看著娘子,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看,娘子都不像妖怪。
“官人,你怎么這樣看我?”
“我看你今天臉色十分蒼白。”
白娘子低頭笑道:“我身上不自在,身子發冷,這是因為懷了身孕的緣故。”
許仙還不知道娘子懷孕的事情,這會兒,一聽到自己快要做爸爸,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他親自到廚房去,熱了一糾粽子,燙了一壺老酒,又在酒里和了雄黃,端到樓上來。
他篩下兩盞雄黃酒,遞一盞給白娘子。白娘子接過酒盞,一股雄黃氣味直沖腦門,她被熏得差點暈倒,只得推開酒盞:“我不喝酒,吃兩只粽子過端午就好。”
許仙說:“今日端午,就喝一杯應節嘛。”
“酒里有雄黃,我有身孕,喝不得。”
許仙聽了,哈哈大笑道:“我祖宗三代開藥店,你當我外行了。這雄黃酒能驅惡避邪,定胎安神,你懷了身孕,正要多喝幾盞才合適哩。”
白娘子怕許仙起疑心,又仗著自己有千年修煉的功力,就大著膽子,硬著頭皮,接過雄黃酒喝了。哪曉得,那杯酒一喝落肚,身子翻江倒海難受起來,頭疼腦裂,渾身癱軟,站也站不住,坐也坐不牢。白娘子扶著頭爬到床上,許仙跟著她趕到床前,撩起帳子一看,呀。床上哪有什么娘子,只見一條大白蛇扭來扭去,正痛苦地翻騰,見許仙過來,它張大蛇嘴,吐出蛇信子,“嘶——嘶——嘶”靠過來。
“哇呀。”許仙嚇得大叫一聲,向后一仰,一下子跌倒在地,不省人事了。
再說小青,她躲在深山,只感到心里不安生,心一個勁“怦怦”跳,看看日頭偏過天中央,午時三刻過去了,她就化一陣青煙回家來。上樓一看,天啊。許仙倒在床前,已經沒有氣息了。白蛇現出了原形,躺在床上還沒醒過來。
小青急急推醒白娘子:“姐姐,姐夫死了,這可怎么辦?”
白娘子下得床來,摸摸許仙的心口,還有一絲兒熱氣,忙說:“凡間的藥草救不活他了,你守護他一會,我上昆侖山盜靈芝仙草救他。”
說著,白娘子雙腳一跺,駕起一朵白云,飄出窗戶,向昆侖山飛去。
昆侖山是座仙山,山上長滿了仙樹和仙花,山頂有一個小藥圃,里面栽著幾株紫郁郁的藥草,那便是能起死回生的靈芝仙草。白娘子拆開竹籬笆,正想伸手采摘,云霧中忽然跳出一只神鹿,擋在她面前。白娘子打退了神鹿,云霧中又飛來一只仙鶴,用翅膀護住仙草。等白娘子擊退仙鶴,神鹿又沖了上來。這樣打斗幾個回合,一個白胡須白頭發的仙翁走出來,他就是南極仙翁。
“白素貞,你為什么偷我的仙草?”
白娘子垂下寶劍,落下淚來,向南極仙翁合掌央求:“老仙翁,給我一株仙草,救救我的官人。”
南極仙翁憐憫她,就摘下一株仙草給她:“聽說你開藥店濟世救人,我種這靈芝仙草,本來也是用來救人的——拿去吧。”
白娘子謝過南極仙翁,收起靈芝仙草,駕起白云,回到保和堂。她把靈芝草熬成藥汁,灌許仙喝下,過了一會,許仙活過來了,他一睜開眼,馬上爬起身,轉身朝門外跑。
白娘子忙拉住他:“官人,你要去哪呢?”
“蛇。剛才我見你變成了一條白蛇,好大好大的蛇啊。”
白娘子說:“我好端端一個人,怎么會變成蛇呢?必定是官人眼花看錯了。”
小青連忙過來解圍說:“沒錯,沒錯,今日端午,蒼龍白龍都現形啦,我從街上買花回來時,也看到屋里有一條白龍,我一進門,它就從窗戶飛出去了。”
“原來是這樣啊,那一定是蒼龍白龍都現形了。”許仙松了口氣,再也不敢提起這個話題。
雖然不再說龍蛇現形的事,但許仙整個晚上睡不著,他心里總想著法海和尚的話:“你娘子是個蛇精,那丫頭也是個妖怪。”
第二天一早,法海和尚來找許仙,對他說:“我說你娘子是蛇精,現在你相信了吧?她會害死你,還會吃掉你。你如果想保全性命,馬上跟我上金山寺做和尚,有我的佛法保護,她害不了你。”
法海把許仙帶到金山寺,剃光他的頭發,要他做和尚。
白娘子不見了丈夫,非常焦急,她跟小青四處尋找,很快,也找到金山寺來了。
白娘子用力拍門:“老和尚,老和尚,快把我丈夫還給我。”
許仙聽見了,也想出去見娘子:“法師,我娘子不會害我,就算她是精怪,也不會加害我——娘子現在有了身孕,我怎么能做和尚?”
法海說:“許仙,你娘子看起來像花一樣,其實卻是害人的妖魔,你不能再受迷惑。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你要用功勤修佛法,才能洗凈你的罪孽。”
法海把許仙關起來,在僧房門上鎖了一把十斤重的大鐵鎖。然后他走出寺門,對白娘子說:“白素貞,你是蛇精,不要到人世害人,現在回頭也還不晚,快快回到你的斷橋繼續修煉,不要再癡心妄想。告訴你,許仙已經皈依佛門,出家做了和尚。”
白娘子哀求道:“我和我丈夫生活得好好的,你為什么要他做和尚?你快放他回家,他是我丈夫,是我孩子的父親啊。”
法海關上寺門,任由白娘子再怎么叫喚,怎么哀求,都不再回應。
白娘子憤怒極了,她拔出頭上的金釵,迎風一搖,金釵變成一面令旗,旗上繡著水紋波浪。小青接過令旗搖了三搖,一時間,平地上翻起滔滔巨浪,狂風刮起,黑云涌來,大水越漲越高,很快漲到金山寺門前。海底龍宮的蝦兵蟹將聽到號令,排成整齊的軍隊,跟隨白娘子沖上金山。
法海看著大水漫上金山,連忙脫下身上穿的袈裟,往寺門外一攔。只見一道金光閃過,那件袈裟變成了一道金色長堤,把滔天大水全攔在寺門外面。白娘子呼著風,喚著水,大水不斷上漲。可是,水漲一尺,長堤就高一尺,水漲一丈,長堤就高一丈。任憑波浪多么大,水總漫不過去。
就這樣,水越漲越高,卻無法漫進金山寺。白娘子再也無計可施,她斗不過法海,水漫金山又動了胎氣,她筋疲力盡,只得退了大水,跟小青回到斷橋下勤修苦煉。
再說許仙,他在金山寺住了一段時間,后悔了,他后悔離開溫暖的家,離開懷著身孕的娘子。
有一天,趁法海和尚不注意,許仙偷偷跑出來,回到保和堂,卻見保和堂大門緊鎖,草藥都已蒙上灰塵。許仙抹干眼淚,一個人慢慢走到西湖,來到斷橋邊,見西湖一草一木都還跟從前一樣,許仙想起與白娘子初相見的情景,心里十分難過,禁不住痛哭了起來。
“娘子啊娘子,你到哪里去了?你要出來見我呀。”
聽到許仙的呼喚,白娘子和小青從湖底鉆出來,她順手撈了一片柳樹葉,吹一口氣,變做一只小船。主仆兩人打起雙槳,慢慢劃著,來尋找許仙。
許仙見到小船,十分歡喜,慌忙大喊:“娘子,我頭發長出來了,再不做和尚了,你們跟我一道回家吧。”
夫妻倆又是難過,又是歡喜,抹干了眼淚又流出眼淚,哭哭笑笑不知道怎么才好。
最后,許仙說:“保和堂住不得了,那老和尚肯定還要來找,我們到姐姐家去寄住一陣吧。”
他們搖船打槳,很快來到清波門姐姐家,在姐姐家寄住下來。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過了新年。到了元宵節,白娘子生下一個男孩兒,哭聲雄壯,模樣白白胖胖很可愛,夫妻倆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叫做許仕林。
孩子滿月那天,一家人要做“湯餅會”,擺滿月酒。姐姐忙里忙外張羅,小青一大早抱了孩子去后花園玩。白娘子在內房梳頭發,許仙看著娘子,只覺得娘子越看越好看,他心想:“娘子頭上的金釵上回水漫金山弄丟了,我得給她買一頂金鳳冠。”
許仙走出門去買金鳳冠,見街上遠遠來了個打金的貨郎,那貨郎一邊走,一邊喊:“賣金鳳冠羅,純黃金打的金鳳冠。”
許仙一聽,三腳兩步跑過去,接過那貨郎手里的金鳳冠,一瞧,果然金光閃爍,美麗非凡。
“這金鳳冠配我娘子正合適哩。”
許仙取出銀兩,買下那頂金鳳冠,拿回屋里交給白娘子:“娘子,我給你買來一頂金鳳冠,你戴上看合適不合適。”
白娘子一時歡喜,也沒細看,就讓許仙把那金鳳冠戴到頭上。哪曉得,那鳳冠一戴到頭上,就緊緊箍住她的頭,再脫不下來了。
“啊啊,這可怎么好?”許仙出門去找那貨郎,那貨郎走進來,一抹臉,原來是法海老和尚。
“現在你總算落在我手上了。”原來,戴在白娘子頭上的那個金鳳冠,是老和尚的紫金缽頭變的。法海和尚拿青龍禪杖敲一下紫金缽,那紫金缽立即射出千萬道紫色的金光,把白娘子團團罩住。
霎時間,白娘子變成了一條小白蛇,被吸到紫金缽里頭。
法海和尚收了白蛇,把紫金缽埋在西湖邊,又在埋缽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塔,起名叫雷峰塔。就這樣,法海把白蛇精鎮住了。
從此,白娘子被鎮壓在雷峰塔下,出不來了。直到很多年后,她的兒子許仕林中了狀元,到雷峰塔拜祭,才把她放出來。
如來佛祖聽說這件事,認為法海以佛法的名義拆散人間夫婦,實屬多管閑事。
佛祖來到金山寺,現出真身,朝法海輕輕一招手,青龍禪杖和袈裟兩件寶物便回到佛祖手里。法海和尚失了寶器,又光著身子,沒臉見佛祖,他低頭跑到西湖邊,見腳下有只螃蟹,螃蟹肚臍下有一線縫隙,便一頭鉆了進去。
那螃蟹把肚臍一縮,法海和尚就被嚴嚴實實地關在里面了。
法海和尚被關在螃蟹里,從此再也出不來——原先,螃蟹是直著走路的,自從肚子里鉆進那個霸道的老和尚,就開始橫著爬行。直到今天,人們吃螃蟹,只要揭開背殼,還能在里頭找到個禿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