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廬三顧不容辭,有關何況雕蟲老畫師。徐悲海上清風明月滿,名人杖藤扶夢訪徐熙。故事
這是齊白石為贈與徐悲鴻的《月下尋歸圖》的題詩,由衷感激徐悲鴻“草廬三顧”的悲鴻白石識拔之恩。
一九二九年秋,清齊近代畫家,有關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徐悲出任北京藝術學院院長。名人他深信只有優(yōu)秀的故事師資,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字徐學生,為此用心物色遴選教授,悲鴻白石意向聘請的清齊第一人,便是有關齊白石。
齊白石少年習畫,經半個世紀刻苦精勤不懈努力,終于躋身畫壇大家之列,于一九二零年定居北京,專業(yè)賣畫刻印。徐悲鴻一向十分贊賞他的人品畫技,稱他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九月初的一天,徐悲鴻來到西單跨車胡同齊白石的寓所。問候過后,道明來意:“先生是揚名遐邇的畫壇大師,想請您來藝術學院任教。”齊白石婉言辭謝:“承蒙徐院長看重,只是老朽年逾花甲,耳欠聰,目欠明,恕難應命,但只心領了。”
“高等院校的教授中,古稀之年還不少呢,齊先生老馬識途,點撥指導,誰能及得上?正是大有用武之時。”徐悲鴻挽請說。
齊白石還是不答應:“教授責任重大,還是另請高明的為好,以免誤人子弟。”
兩天以后,徐悲鴻再次登門拜訪,又是盛情邀請,齊白石又以年老為由推辭。冒雨三顧金石開
求賢若渴的徐悲鴻不愿就此放棄。百忙中三顧齊宅,而且是頂風冒雨而來,再次表敬愛之心,誠懇迫切相邀。齊白石感動之余,解釋了“恕難應命”的真實原因:“年老體衰而外,是因為老朽木工出身,并未進過學堂,登臺教授缺少經驗,恐引教師非議,又恐頑皮學生搗蛋,連課都上不成。”
“齊先生的顧慮不無道理,但似可不必。”徐悲鴻情真意切道:“教授的資格,在于真才實學,不計出身如何。有些留過洋的不也是徒有虛名?齊先生融合傳統(tǒng)寫意和民間繪畫的表現技巧,藝術風格獨特。不但能教學生,也可教我徐悲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