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查子
關山魂夢長,生查釋翻魚雁音塵少。關山兩鬢可憐青,魂夢只為相思老。長晏詞注
歸夢碧紗窗,道宋說與人人道。譯賞真個別離難,生查釋翻不似相逢好。關山
作品注釋
1、魂夢生查子:唐教坊曲名,長晏詞注后用為詞調。道宋文人詞始見于晚唐韓偓所作。譯賞《考正白香詞譜》注云:“本名《生楂子》,生查釋翻其后從省筆作‘查’。關山五言八句,魂夢唐時作者,平仄多無定格....至宋以后始奉魏承班一首為律。”此高速異名頗多,有《楚云深》、《陌上郎》、《愁風月》等。
2、關山:泛指關隘和山川。
3、魚雁:指書信。《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三·飲馬長城窟行之一》:“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漢書·蘇武傳》:“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后因以“魚雁”代稱書信。
4、音塵:音信,消息。
5、憐:憐惜。
6、歸夢:歸鄉之夢。
7、碧紗窗:裝有綠色薄紗的窗。
8、人人:對所親近的人的呢稱。
9、真個:確實,真正。
作品譯文
荒漠凄涼的關山,常常令我魂牽夢縈,那遠在塞外的親人難以寄家信回來。可惜我兩鬢秀美的青絲,只因為日日盼望、夜夜相思而漸漸變白了。
到他回來的時候,我要依偎在他懷里,傍著碧綠的紗窗共訴衷腸。我一定要告訴他:“那別離的凄苦真是難耐,哪有團聚在一起好度時光。”
作品鑒賞
詞寫相思懷遠,以淡語道白表現游子在外鄉對家人苦苦思念的愁情和渴望回歸團聚的癡情。
上片直言游子背井離鄉的相思之情。開始兩句寫詞人長途跋涉到關山,感到非常寂寞,對家里的親人魂牽夢繞,無奈路途太遠,想回也回不去。這時,他不禁埋怨關山太長了。詞人用關山的長,暗喻自己對親人的思念之深。緊接著,詞人說見不到親人寫來的書信,于是又埋怨那些送信的鴻雁使者太少,沒有及時把親人給他的信捎給他,使他得到些許的安慰。從表面上看起來,他的埋怨未免有些不講道理,卻是他內心的真實寫照,因而真切感人。“兩鬢”二句描寫詞人閑來無事時照鏡子,看到自己兩鬢青絲,認為自己正是風華正茂的好年紀。像現在這樣遠離家鄉,成天沉浸在思鄉之情中未免太浪費時間了,要知道青春一逝就再也無法挽回了,于是不禁連連感嘆:難道還要繼續過著這樣的生活,讓自己的滿頭青絲為相思而變得霜白嗎?這是一種夸張的說法,詞人故意夸張,卻達到了意外的藝術效果,既有新意又頗感人。
下片借助夢境,抒發渴望歸家的癡情。詞人思鄉心切,但回到家鄉明顯是不可能的事。那該怎么排遣這滿心的思鄉之情呢?恐怕只有在夢中才能和親人相見了。恍然間,他就進入了夢境,竟然真的從碧紗窗里看見了朝思暮想的愛人。他高興極了,急忙向愛人傾訴滿腔的相思之情。他說:“離別是世間最難最苦的事了,不像相逢團聚那樣美好啊。”這是詞人的肺腑之言,乃是真情流露,因而尤其令人感動。這里詞人沒有用大量抒情的語句,而是喃喃低語,道出了自己的心聲,比之大發感慨更為真摯動人。這是本詞的一大特色。
全詞擅長用白描的手法,語言質樸,感情真切,真率傳神,別有風致。
詞牌簡介
生查子,亦稱《楚云深》。原唐教坊曲,后用在詞牌。《詞譜》引《尊前集》入“雙調”。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各家平仄頗有出入,與作仄韻五言絕句詩相仿。多抒怨抑之情。
作品格律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作者爭議
此詞作者是否為晏幾道尚有爭論,一作王觀詞,又作杜安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