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流傳這很多關于佛教的佛講故事,當中有很多真實的民間故事,下面是真實短篇文章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佛講民間真實的故事,希望能幫到大家。事佛實
烏鎮西柵放生橋南面,昭明書館遺跡西面,故事原來有一座古寺,佛講叫石佛寺,民間又名福田寺。真實寺中供有三尊石佛,事佛實每尊石佛有一丈六尺多高,教民間用大理石雕刻而成,故事鐫鑿工巧,佛講造型生動,民間堪稱石雕藝術佳品。真實古人來此游覽,曾留下這樣的贊美詩句:鼎立同根丈六軀,斫山工匠世應無;不知他日飛來意,較比鴻毛重幾銖。這寺中的石佛從何而來?游人當然“不知他日飛來意。”但烏鎮民間卻有人知道這幾尊石佛的來歷。
據傳,天上的玉皇大帝得知人間有蘇杭二州,風景旖旎,勝似天堂,決定在這兩處各建行宮一座,以便游玩作樂。一天,他從杭州派出四位石佛,前往蘇州實地察看。四位石佛變為四個凡人,乘坐一只從杭州開往蘇州的燒香船。當船搖到烏鎮這個地方的時候,四位石佛從船艙里往外一望,只見這里溪塘交叉,綠樹成行;桃紅柳綠,風光秀麗。四位石佛以為蘇州到了,打算先派一位上岸去看看。船到烏鎮西柵日暉橋邊,一位石佛對搖船的說:“船老大,我要上岸小解,請行個方便,在此停靠片刻。”船夫一口答應,立即扳艄靠船,撐篙搭跳,讓客人上岸。誰知這個客人剛一跨上岸,船上的人只覺得船身如釋重負,徒然向上一升,浮高了好幾寸。船夫驚奇地說:“這位乘客真重,好象個石菩薩。”船夫話音剛落,岸上那位客人就象中了定身法一樣,立在那里一動也不動了。留在船上的那三位,見上岸的石佛真相已被船家點穿,忙推說要去拜訪朋友,也急忙離船登岸,匆匆往南而去。這時燒香船更是浮高了一大截,船上的香客議論紛紛地猜測,說這四個人莫非是神仙,是石菩薩。不久,日暉橋堍的那一位,果然變成了一尊石佛立在那里。其他三位,走到放生橋附近,也顯了原形,變成了三尊石佛。消息傳開后,人們都說,佛落仙地,烏鎮這地方風水好。人們為了保住這塊仙地,就在日暉橋堍給先上岸的那位石佛建了一座小廟堂,又在放生橋南面,給三尊石佛造了座大寺廟,取名“石佛寺”。還在寺內掛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水上浮來”四個大字。
從此每年春天香市季節,總有不少善男信女到寺內頂禮膜拜。
佛講民間真實的故事:濟公活佛濟公活佛是杭州人民千百年來家喻戶曉的一個傳說中的人物。杭州人心目中的濟公形象是頭戴破僧帽,身著破袈裟,手持破蒲扇,外形不僧不俗,非氓非丐,若癡若狂,好詼諧,好戲耍,神通廣大,“專管人間不平事”的一個受人喜愛的瘋和尚。濟公的故事傳說很多,而且大都跟杭州西湖有關。 傳說,濟公是南宋時浙江天臺人,俗名李修緣。18歲來杭州靈隱寺出家,法名道濟。他不守戒律,好喝酒,吃狗肉。后來轉到南山凈慈寺當記室(文書)僧。
一次,凈慈寺失火焚毀了大雄寶殿。他受方丈之托,募化建殿的大木。他在痛飲沉醉三日后,大聲喊道:“大木來了。可從井中去取。果然寺中井底有大木涌出。寺曾們趕緊從井里先后取出七八丈長、五尺多圓徑大木60多根。后來方丈說夠用了,大木就不再涌現,一根剛要出井的大木,也就停止不動了。今天的凈慈寺中的“神運井”(又稱“運木古井”)里,還可看到井水面上的大木端面。一次,濟公預知將有一座小山從西方飛來落在靈隱寺前,為了拯救寺前小村村民的性命,他急中生智地采用了“和尚搶新娘”的辦法,使得村民們都趕快去救新娘子,從而避開了被山峰壓死的厄運。這就是飛來峰的故事。
一次,濟公經過西湖邊,看到不少居民已將螺螄剪掉了尾巴,準備吃食,濟公就向居民乞討了這些螺螄,放生到西湖里,這些沒尾巴螺螄都活了。從此,西湖中生長了不少沒尾巴螺螄。至今,虎跑、西溪一帶的山澗中,仍生長著沒尾巴螺螄,傳說就是當年濟公親手放生的“故物”。今天虎跑寺前的一條小澗,古時常常要枯竭,是濟公手持破蒲扇一扇,口中連連喊:“漲、漲。”澗水立時噴涌,并且從此暢流不歇,永不枯竭。
佛講民間真實的故事:活佛轉世的傳說活佛轉世制度的創始人是噶瑪撥希,他佛法高深,神通非凡,深得元朝皇帝的賞識,曾得忽必列的兄弟阿里不哥所賜黑邊帽,此帽保存至今。噶瑪撥希于1283年在楚布寺圓寂,壽達80。在圓寂之時,告知其弟子鄔堅巴“我死后,在遠方拉堆,肯定會出現一名黑帽派繼承者,密教的傳人……”在涅磐的瞬間,噶瑪撥希前往兜率天,這里是彌勒菩薩的住處。八天后,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弟子們,就重新將自己的“靈魂”歸入體內回到了世上,他看到弟子們為他的過世悲痛嚎叫,心情很不平靜,頓時產生了憐憫之心,決定用“奪舍法”(轉世瑜珈)使自己得以轉世,從而繼續教化眾生。這一日,在拉薩西北部的堆龍撥昌村,一對老夫婦13歲的兒子突然死亡,當噶瑪撥希看到裊裊升起的桑煙后,就趕到那兒,將自己的靈魂移到了尸體內,于是死尸的眼睛閃閃的有了光芒,老夫婦看到了這種奇怪的現象很害怕,認為是魔鬼附體,急忙在灶中抓了些煙灰撒在了兒子的眼睛里,接著又用針把眼睛刺破。
按藏族的風俗,把煙灰朝人身上撒是一種傳統的驅除邪魔纏身的方法,老夫婦以為死了的兒子被魔鬼纏身,想用此灶灰驅邪,但他沒有想到,這一行為卻打亂了噶瑪撥希的轉世,他只好將自己的靈魂從尸體中移出來,另想辦法轉世。最后,將靈魂遷入后藏多吉的母體中,使轉世獲得成功,從此創立了西藏活佛轉世制度。
佛講民間真實的故事:后唐明宗崇佛受騙五代時期,戰亂頻繁,民不聊生。后唐明宗李嗣源以兵變起家,踏著兄弟的尸骨登上寶座。這個雙手沾滿鮮血的人當上皇帝后極度癡迷佛教。當時,民間百姓需要佛法來慰藉心靈,朝廷也需要佛法來鞏固統治,后唐明宗時期便涌現出無數的法師高僧。在眾多法師高僧之中,不乏貨真價實之輩,可更多的是身披佛法外衣欺世盜名的名利之徒。這些人打著宣揚佛法的名義大肆斂財,出入權門,甚至直接被授予官爵。當時,對這些高官和尚,有人鄙視,但更多的人是羨慕。于是,一波又一波的“高僧”在后唐的政壇上粉墨登場。
一天,一個和尚來到皇宮敲響登聞鼓。負責官員詢問,你一個出家人莫非還要告狀?和尚說,不告狀,是有寶物獻上。官員問是什么寶物。和尚說他從西天求取真經而回,帶來如來佛祖佛牙舍利十多枚,乃無價之寶,不敢私藏,特意獻給皇帝。官員聽說和佛教有關,急忙稟告后唐明宗。后唐明宗大喜,放下政務,急召和尚入宮。和尚當場展示十多顆佛牙。每一顆佛牙都有拳頭大小,呈黑黃色,一些地方還有開裂的跡象。一些大臣提出疑問:為何會有裂痕?和尚解釋,佛牙年代久遠,千百年來受人供奉,被煙火熏染,自然變色皸裂。后唐明宗很高興,詢問和尚獻寶之后有何要求,是要當官還是要金銀。和尚故作矜持說,不愿為官,獻寶本不圖利,但自己想要裝飾佛像、修建寺廟,需要一筆布施。后唐明宗當場賞錢萬緡。佛牙一部分留在朝堂之上讓百官瞻仰,一部分迎入后宮讓妃嬪觀賞。后宮妃嬪看到明宗喜歡,也紛紛拿出私房錢布施,和尚又得錢數千緡。有個大臣叫趙鳳,看不慣這種不正之風,就向宰相匯報說,聽說真的佛牙都能禁得起斧頭砍錘子砸,請求讓他試一試。宰相想要阻攔,不料趙鳳早已準備好了小斧頭,一斧頭就把所謂的佛牙敲得稀爛。宰相很生氣也很驚慌,要嚴懲趙鳳。趙鳳卻不慌不忙,讓宰相細看佛牙內部。原來,這佛牙不過是和尚用陶土做成。聽到佛牙是假的消息,后唐明宗大怒,可再要尋找那和尚,卻發現他早已消失無蹤了。
佛牙事件之后,后唐明宗崇佛的興致稍微減弱了一些。一年之后,明宗聽說京城里來了一個高僧洪密大師,在整個中原地區都享有大名,城里的權貴布施了許多錢財。后唐明宗找到幾位心腹大臣,讓他們先去查訪這個洪密大師,看看是不是冒牌貨,免得再次出糗。幾位大臣拜見洪密大師,經過一番交談,發現他精通禪宗佛理,議論精奇,確實是得道高僧。不僅如此,洪密大師還有一項特別的才能,能夠從身上生出許多舍利子。大臣很興奮,請求洪密大師當場展示,可洪密大師卻神神秘秘地說此舉耗費法力,不能輕易展示。大臣把情況向明宗匯報,認為洪密大師并非欺世盜名之輩。一般高僧都是去世火化之后才能得到舍利子,洪密大師竟能以活人之身化出舍利子,乃是千古奇觀。后唐明宗下詔讓洪密大師覲見,當面提出要觀賞身出舍利子。洪密大師面有難色。后唐明宗臉色一沉,問道:“莫非傳聞有假?”洪密大師一看明宗發怒,搞不好就定自己一個欺君之罪,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洪密大師說,身出舍利子,事關重大,需齋戒沐浴、誠心禱告之后才行,請求在半月之后到自己所在寺廟舉行身出舍利子儀式。后唐明宗答應了。到了時間,后唐明宗帶領御林軍來到寺廟,命令御林軍把寺廟圍住,一旦發現有假,就把洪密和尚當即砍了。眾人到達大殿,看到洪密大師高坐法臺念經祈禱,數百和尚共同吟誦。不久之后就見到洪密大師身下出現紅光,隱隱約約看到許多晶瑩發亮的東西,想必就是舍利子了。幾個時辰之后,洪密大師走下法臺,稟奏后唐明宗儀式已經完成,自己耗盡精力,需要靜養幾日。后唐明宗讓洪密大師先去休息,并命人到法臺把舍利子小心取來。隨從一顆一顆拾取,一共獲得100多顆舍利子。后唐明宗把舍利子捧在手心觀賞,贊嘆不已,隨后命令傳示百官。百官都伸長脖子觀看,一些官員附和后唐明宗,贊嘆舍利子如何珍貴;可也有一些官員悄悄議論,說舍利子太輕,看成色有點像魚眼珠磨制的。后唐明宗不信,拔出佩刀親手剖開舍利子,發現果然就是魚眼珠。后唐明宗大怒,派人搜捕洪密和尚,卻發現禪房之中有一條密道直接通往山下。原來,洪密和尚雖然精通佛法,卻沒有名氣,于是想到身出舍利子一招,以博眾人膜拜,成為聞名天下的高僧。可身出舍利子糊弄無知鄉民尚可,朝廷上下多少精明人,根本遮掩不過去。洪密和尚就借口需要齋戒,在半月間新挖了一條密道。在眾人觀看舍利子時,他帶上全部錢財遠走高飛了。
后唐明宗并非一個糊涂君王,他在晉王李克用手下時號稱智勇雙全的一代名將。稱帝之后,后唐明宗推行改革,整頓吏治,大興農桑,朝野上下一片中興氣象。可是,精明的后唐明宗一旦面對癡迷多年的佛法,面對滿口佛理的和尚,智力就急劇下降,變成白癡。如歐陽修所言,“智勇多困于所溺”。
佛講民間真實的故事:范丹問佛從前有個窮叫化子,名叫范丹,他死了父母,孤苦伶仃,只好討飯度日。
日復一日,范丹長到十八歲,看著別人娶妻生子,心想,自己也該有點積蓄,成家立業,于是他開始省吃儉用,每日把討來的米裝在一個大米升里。
可是非常奇怪,他的米升總裝不滿,來來去去只有大半升。
一天半夜,范丹起身解手,看見一只白老鼠,正在他的米升里偷米吃。
范丹怒從心上起,一把撲過去,把白老鼠按在地上。
“吱吱,吱吱。”白老鼠說,“范丹你不要打我,不要打我。你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讓你積滿升。”
“什么?”范丹覺得很奇怪,“你說我命中注定八合米,要一輩子受窮?”
“沒錯,佛爺就這么說的,不信你上西天問他去。”
“我就不信要窮一輩子。你等著,我這就上西天,去向佛爺問問前程,看我范丹啥時候能時來運轉。”
范丹放了白老鼠,穿上破草鞋,出了門,大步朝西天走去。他踏著露水,走了大半夜,天亮時來到蔡家莊,他在一戶大戶人家門前停下來,敲門討早飯吃。
一個啞姑娘打開門,給他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瘦肉粥。吃過粥,范丹把碗還給蔡員外,蔡員外問他:“你叫什么名字?一大早要上哪兒去?”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問佛爺,看啥時候時來運轉。”
蔡員外一聽很高興:“你見著佛爺幫我問一問,我家閨女十六歲了,為什么還不會說話?”
“沒問題,我一定幫你問。”
范丹辭別蔡員外,繼續朝西天走去,走呀走,走到黑風山,天下起大雨。路旁有座土地廟,范丹鉆進廟里躲雨,土地公見有人進來,問他說:“小伙子,你是誰,急匆匆要上哪兒去?”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問佛爺,看啥時候時來運轉。”
“你要上西天真是太好了。見到佛爺記得幫我問一問,我在黑風山當了五百年土地公,什么時候能升官,做城隍?”
“沒問題,我一定幫你問。”
范丹辭別土地公,繼續朝西天走,走呀走,走到通天河。通天河白浪滔天,范丹正發愁無法過河,就看到河里有只大黿。
范丹大聲喊:“大黿大黿,過來馱我過河,可以不可以?”
大黿朝范丹游來,問他說:“你是誰,過河要去哪里呢?”
“我叫范丹,要上西天問佛爺,看什么時候時來運轉。”
大黿一聽很高興:“你見著佛爺記得幫我問一問,我修行了一千五百年,為什么還不能得道成仙、化龍飛升?”
“沒問題,我一定幫你問。”
范丹過了河,繼續往西走,走呀走,終于走到西天,見到佛爺。
佛爺坐在佛臺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見范丹來到面前,問他說:“范丹,你找我什么事?”
范丹恭敬跪下:“范丹來找佛爺打卦問事。”
“好,你問別人的事,還是問自己的事?”
“先問別人的事,通天河有只大黿,它修煉了一千五百年,為什么還不能得道成仙?”
佛爺打了一個卦:“大黿貝殼里藏有二十四顆夜明珠,把仙氣壓住了,你讓它把夜明珠取出來,就能得道成仙了。
范丹謝過佛爺:”還有,黑風山有個土地公,他已經當了五百年土地,什么時候能當上城隍爺?“佛爺又打了一個卦:”黑風山土地左腳踏著一壇金,右腳踏著一壇銀,你讓他把兩壇金銀挖出來送人,就能升官當城隍了。“范丹謝過佛爺:”還有一事,蔡家莊蔡員外有個閨女十六歲了,為什么還不會說話?“佛爺打了第三個卦:”等蔡家閨女見到她的親丈夫,自然就會開口說話了。“范丹謝過佛爺,問起自己的事:”佛爺,白老鼠說我命中注定八合米,不能讓我積滿升——莫非我要一輩子受窮嗎?我范丹什么時候才能時來運轉呢?“”范丹,我十二年只打三個卦,來我這里問事的人,‘問人不問己’,‘問三不問四’。你回去吧。“說完,佛爺低頭微笑,不再說話。
范丹只好辭別佛爺,往來路走,走呀走,走到通天河,大黿游過來問:”范丹,我的事你問了沒有?“”問了,佛爺說你甲殼有24顆夜明珠,壓住了仙氣,取出夜明珠,就能得道成仙。“大黿背范丹渡過通天河,教范丹揭開它的貝殼,從里頭取出24顆碩大的明珠:”范丹,你代我問佛,這一路上辛苦了,這珠子送你吧。“一送出明珠,當即風起云涌,大黿化成飛龍,得道成仙了。
范丹帶著夜明珠繼續往回走,走呀走,走到黑風山,土地公叫住他問:”范丹,我的事你問了沒有?“”問了,佛爺說你左腳踏金右腳踏銀,把腳底下金銀挖出來送人,就能升城隍了。“”原來如此,你代我問佛辛苦了,這兩壇金銀就送給你吧。“土地公從左腳下挖出一壇金子,右腳下挖出一壇銀子,兩壇金銀一塊送給范丹。閻羅王隨即傳來圣旨,封土地公為城隍爺了。
范丹挑起兩壇金銀,繼續往回走,來到蔡家莊,啞閨女看到他,從閣樓走下來說:”爹爹,問佛的人回來了。“蔡員外叫住范丹,問他:”范丹,我的事你問了沒有?“”問了,佛爺說,等啞姑娘見著他的親丈夫,自然就會說話了。“”啊,原來如此。閨女剛才看你回來,當即開口說話,這真是姻緣天注定。范丹,你先住下,我把閨女許配給你。“范丹與蔡姑娘擇日成了親,在蔡員外家住了幾天,夫妻倆便帶著夜明珠,挑著金銀回家了。他們建了大屋,置了田地,幸福地生活了一輩子。
這個故事就叫”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佛爺會賜福給所有心懷善念的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