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與挫折是大道人生的一筆財富,經歷了生活的小故坎坷,定會倍懂珍惜,文章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大道理的小故事的文章。
一個曾經呼風喚雨的商人遭遇了一連串的打擊——生意失敗、妻離子散。小故身心俱疲的文章他向禪師訴苦說:“大師,我現在頭痛欲裂、大道心痛如割、小故腿腳乏力,文章全身上下沒有一個舒服的大道地方……我徹底垮了……”
禪師一邊傾聽一邊組裝不倒翁。突然,小故他舉著手中的文章鋼珠問:“請問,這個鋼珠要安在什么地方?大道”
“當然是底部。”商人肯定地說,小故“我小時候常常玩這玩意兒。文章”
“為什么不能安裝在中部或者頂部呢?”
“鋼珠裝得越高,重心就越不穩,不倒翁也就成必倒翁了。”
“就是啊。”禪師點撥道,“你把壓力都放在腦上、心上,怎么承受得起?要是你像不倒翁一樣把壓力放在腳上,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聽了禪師的話,失意的商人豁然開朗。從此,他化壓力為動力,腳踏實地重新開始奮斗。
大道理的小故事的文章2:點燃最后一盞明燈有這樣一則故事。
在一團漆黑的迷宮里,你迷路了。給你十盞明燈,你點了九盞,九盞燈的燈油都用完了,這時你還沒有找到出路,怎么辦呢?
只剩下一盞明燈了,點還是不點?
甲說,當然要點燃了,只有點燃了,繼續尋找,才能找到出路。
乙說,既然點了九盞都找不到出路,第十盞點了也不一定能找到,又何必再點呢?如果連最后一盞燈的燈油也沒了,這時人肯定十分絕望,再也沒有走出迷宮的執著和勇氣了。留著第十盞明燈,也等于給自己的出路留一分勇氣,保留一分生存的希望。
兩人好像說得都有點道理,那么,你如何選擇呢?
母親也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民,種了不少的稻田,因此每年家里都要留幾擔谷種以備來年耕種所需。有一年天大旱,農民幾乎顆粒無收,家里都揭不開鍋了,家里人就打算碾那谷種作糧食充饑,誰知那農民堅決不肯,告誡家人:“寧愿餓死也不能吃谷種,這是我們今后的希望啊。”結果,那家人全餓死了,那幾擔谷種卻分毫未動。
許多時候,生活中的我們總是瞻前顧后,猶豫不前,我們總覺得自己離成功和光明很遠。每當這個時候,你就應該問問自己:你手中是否還有一些儲備的糧食遲遲不肯動用?點燃你手中所有的明燈了嗎?
與其對遙遠縹緲的未來絞盡腦汁,不如踏踏實實地走好眼前的路。動用那些儲備的糧食,你會好好地活下去;點亮最后一盞明燈,可能你就找到了成功的出路。毫無疑問,無論做什么事情,你都必須全力以赴。
大道理的小故事的文章3:金字塔頂上的蝸牛一支考古隊,到胡夫金字塔考察。他們憑借直升機的力量,用吊繩攀上了金字塔的頂部。不遠處,幾只雄鷹受了驚嚇,落荒而逃。
在人們的意識中,似乎只有雄鷹才能登上巍峨的金字塔。雄鷹有強勁的翅膀,這也不足為奇。但接下來,考古隊員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那就是,在胡夫金字塔的頂部,他們居然發現有不少蝸牛的軀殼。究竟,這些蝸牛是如何從地面來到海拔136。5米,相當于40層樓房之高的金字塔的?有人猜測,或許,是雄鷹從地面叼上來的美味佳肴,但在每一個軀殼里,蝸牛的身體都毫發無損。這確實很難解釋。那么,是粘附在飛機的表面,最終墜落下來的?也不是。因為,按照常理,飛機發動后,那股強大的氣流,足以把蝸牛吹得無影無蹤。后來,陸續有了更多的發現,那就是,在金字塔的中上部不斷發現有蝸牛爬過的痕跡,還有許多粘附在塔體已經干枯掉的蝸牛。原來,這些號稱爬行速度最慢的蝸牛,經過無數次的墜落,一個月、兩個月,最終,竟是自己從塔基,一步一步,爬上了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石頭建筑,也攀上了自己生命的最高峰。
蝸牛,向來是爬行緩慢、效率低下的反面教材。但正是這種看似懶散懈怠的小蟲子,做出了連人類不依靠外力都無法達到的壯舉。那一刻,幾乎所有的考古隊員都有了一種深深的感觸與震撼。
蝸牛之所以能夠攀上金字塔,就是源于堅持。而且,即使在這堅持中,也只有為數不多的蝸牛,能夠巧遇陰雨,蘊蓄充足的水分,才能成功登上塔的頂端。再長的路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走也無法到達。在蝸牛的簡單思維中,只有前進,沒有后退。即使摔得頭破血流,也永不退縮。
很多時候,號稱貴為萬物之靈,并且統治整個地球的人類,倘若單從攀巖的角度和高度來看,其實和蝸牛一樣微不足道。自從能夠制造工具,人類就具有了超級的思維,并且懂得了迂回與退讓。從某種意義而言,這是人的幸運,也是人的不幸。
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期待做一只凌空飛翔的雄鷹。但一種叫做生活的東西,卻往往就是那么殘酷。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像蝸牛一樣,背負著沉重的行囊。沒有雄鷹的天賦,就必須具有蝸牛般的毅力。不要問自己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只要拼搏奮斗、永不停息,終究可以留下一絲令自己感動的痕跡。
不能像雄鷹那樣振翅高飛,那么,就做一只蝸牛吧。但,即使是做一只蝸牛,也要背著沉重的殼,一步一個積累,在生命的長河,留下奮斗的足跡,爬向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