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羅馬人中流行著一句話:“過去曾經有過一個國王——安提柯大王。帝王”這句話里面的故事“安提柯大王”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亞歷山大死后,他所建立的安提橫跨歐、亞、傳奇非的帝王大帝國隨之瓦解,他的故事部將爭權奪利,紛紛另立山頭,安提各自稱王。傳奇其中塞留古家族占據了敘利亞、帝王伊拉克及小亞細亞的故事一些地區,并建立了王朝。安提
到第六任國王安提柯時,傳奇他不滿足于僅僅占據在亞細亞的帝王土地了。安提柯勇力過人,故事生就一副帝王尊容。安提他時常夢想達到祖先的功業,因而連年征戰,崇尚武功。他輕而易舉地占領了米提亞、帕提亞等小亞細亞地區的國家,掠奪了許多領土,因而獲得“大王”稱號。但安提柯天個狂妄自大而又自私多疑的人,他沒有意識到這些弱點會釀成災難,他的野心大了,他把目光盯住了歐羅巴。
安提柯明白,日益強大的羅馬人是唯一能夠阻止他擴張勢力的敵人。為了同羅馬人決戰,他開始有條不紊地工作。他首先占領了希臘北部的色雷斯,在刻索尼蘇斯設防,企圖以此為進攻歐洲的據點。為了安定這一地區,他將因戰亂而逃出的公民召回,把那些已經賣為奴隸的人贖回,同時向色雷斯移民,供給他們牲畜和鐵鏵,以從事農業。安提柯又一度想吞并埃及,以獲取海上據點。但埃及國王托勒密對他早有防范,暗中準備與羅馬人結盟以抵御來犯之敵,于是安提柯更弦改轍,采取軟的一手,將女兒克婁巴特拉嫁給托勒密,把過去從托勒密手中奪取的西利——敘利亞作為陪嫁,送還給托勒密。他的意圖很明白,討好這位埃及國王,是為了一旦與羅馬人開戰,托勒密能站在自己一邊,至少也保持中立。接著,安提柯如法炮制,又把他的女兒安提阿基斯嫁給卡巴多西亞國王阿里阿累西斯,剩下的一個女兒他想嫁給柏加瑪國王攸美尼斯,但是攸美尼斯知道安提柯將要與羅馬人作戰,他拒絕了。有人認為和安提柯這樣聲名顯赫的國王結成婚姻關系值得榮耀,也有利于安全,可攸美尼斯說:“將來戰爭一旦爆發,結果難以預料。如果安提柯勝利的話,那么我們將失去一切;但如果羅馬人取勝的話,我的王位還是高枕無憂的。”
安提柯所做的另一件事是假裝與羅馬人談判。羅馬人為了探知安提柯的陰謀,便派使考到安提柯那里去,雙方舉行了萊西馬基亞會議。羅馬使團首領尼阿斯要求安提柯讓亞細亞諸城市自主,安提柯笑著拒絕了。尼阿斯詰問道:“大王從米提亞帶著這樣一支大軍侵入色雷斯,構筑防線,如果這不是為了準備戰爭的話,是為了什么?”安提柯傲慢地回答說:“色雷斯是屬于我祖先的,它好比是一只羊皮口袋,以前打開扎口它溜掉了,現在我只不過是重新將扎口封住。至于亞細亞的希臘城市,誰想獨立讓他們自己來跟我談。可是我倒要問一句,我還沒有干涉意大利,羅馬人憑什么權利來干涉亞細亞?”
萊西馬基亞會議除了互相威脅外,沒有達成任何諒解,與此同時,雙方部在加緊備戰。安提柯想首先侵入由羅馬人控制的希臘城市。然后在希臘同羅馬人決戰。他向著名的迦太基將軍漢尼拔問計,把他的如意算盤告訴了漢尼拔。漢尼拔說:“你很難在希臘戰勝羅馬人,因為他們在那里有充足的物品和糧食供給。最好的辦法是把戰火引向意大利本土,占據意大利某些地方,作為根據地。這樣勢必引起意大利國內的驚恐和饑荒,從而使得羅馬人國內和國外的勢力都受到削弱。”安提柯并未虛心向漢尼拔請教,他固執地說:“為什么不先去占領希臘的城邦呢?同希臘結成同盟,然后打擊羅馬人,豈不是更好?”漢尼拔搖搖頭,重申道:“當你大軍到了的時候,務必要向意大利本土進軍,使他們因國內所遭到的災難而分散力量;你應該讓你的優勢海軍劫掠意大利沿海,而你自己帶著陸軍駐扎在希臘靠近意大利的某個地方,佯作要侵入意大利。而一旦時機成熟,你就真的侵入意大利。”漢尼拔還向安提柯指出了戰時同盟的利害關系:這些個同盟都是建立在自身利益基礎之上的,并不可靠,關鍵是不讓他們倒向敵人一邊。
安提柯雖然覺得漢尼拔的話不無道理,但他生性多疑,嫉妒漢尼拔的才華,擔心這些武功最終會落在漢尼拔頭上。安提柯并沒有采納漢尼拔的意見,他的狂妄自大使他沒有把羅馬人放在眼里,他派波利塞奈達到亞細亞去調集軍隊,但不等大軍到達,他自己帶著1萬人馬乘船前往優卑亞島。波斯軍隊迅速占領了全島,接著,安提柯的軍隊進攻第力安(阿波羅的圣地,向羅馬守軍開戰,俘虜了島上全部羅馬人。安提柯同羅馬帝國的戰爭拉開了序幕。
這時是公元前191年。羅馬人聽到安提柯侵入希臘,在圣地第力安殺害并俘虜了羅馬人的時候,立即宣布同波斯人開戰。對于安提柯的入侵,起初在帝國上下引起了不小的驚恐。安提柯的領土廣大,是小亞細亞許多強大民族和整個沿海一帶(只有少數例外)的統治者,他的聲望和顯赫武功使得羅馬人憂心忡忡。整個意大利引起了巨大的驚慌,調兵遣將,在要塞設防,又派艦隊在沿海巡邏。同時,他們從國內的盟友中征集了6萬人,由曼尼阿斯將軍率領,倉卒越過亞得里亞海,準備應戰。本來,安提柯應該集中兵力打羅馬軍隊一個措手不及,可是他好像沒有把羅馬人放在眼里,并不積極備戰。羅馬人渡海后稍作休整,立即前往解救被波斯人圍困的城市。羅馬人遭遇到一小股波斯軍隊的阻擋,他們立即大兵壓上,獲得勝利,還俘虜了安提柯的一些人馬。這一前哨仗,安提柯損失并不大,但對意大利人來說卻意義重大。羅馬軍隊信心大增,在曼尼阿斯率領下繼續挺兵前進。而安提柯這時也收攏部隊,帶著1萬步兵和500騎兵,占據德摩比利,想在這個險峻的峽谷伏擊羅馬軍隊。
第二天清晨,薄霧未盡,德摩比利戰役開始了。安提柯的輕裝部隊首先向曼尼阿斯進攻。羅馬人兵分兩路。一路正面迎擊敵人,一路去襲擊安提柯的軍營。安提柯的士兵擔心自己軍營的安全,紛紛逃回軍營,想保衛軍營,但羅馬人緊追其后,和他們一起跑進了軍營。
安提柯的軍隊大敗,在這次戰役中,安提柯損失了1萬人,他自己一看勢頭不對,無心戀戰,帶著500騎兵,頭也不回地逃跑了。
安提柯似乎并沒有意識到這兩次敗仗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他重新集結軍隊,讓波利塞奈達指揮的大軍同自己會師,并且派海軍從小亞細亞向希臘進軍。這時羅馬人軍威大振,以打敗迎太基人聞名的西庇阿兄弟取代了曼阿尼斯,擔任司令官。兩軍對壘,戰爭進入相持階段。這期間,安提柯和羅馬人互有勝負。安提柯出色地指揮了一次海戰,他采用波利塞奈達的詐降計,俘獲羅馬海軍20條戰艦,并且擊斃了艦隊司令。而羅馬人也還以顏色,盛夏里在邁昂尼蘇斯又同波斯軍隊打了一場海仗。羅馬人用火船進攻,從安提柯的陣線中部沖過去,將其包圍,使安提柯喪失了29條船艦,而自己僅損失兩條。
但是,當安提柯的兒子塞留古在陸地被打敗時,安提柯立即從自尊自大走到另一個極端,變得極度沮喪和驚慌。他一個人在帳營中悶悶不樂,向神禱告道:“我們的海軍強大無比,但卻打不過野蠻的羅馬人;主啊,是不是你在懲罰我?”
安提柯喪失了勇氣,無緣無故地放棄了刻索尼蘇斯要塞,既沒有帶走,沒有焚毀他儲藏在那里的大量食物、武器和軍事器械,所有這些東西全部留給了敵人。安提柯撤到阿卑多斯,他本該在此設防阻止羅馬人渡過海峽,可是沒過多久,他又朝內地逃跑。
西庇阿兄弟聽到安提柯撤退的消息,迅速進軍,并渡過了無人守衛的赫勒斯滂海峽,搶在安提柯之先到了薩第斯。安提柯還不知道羅馬人渡過了海峽,他派使臣向西庇阿兄弟求和,遭到拒絕,雙方的決戰已勢所難免。
決戰前夕,安提柯送回了俘獲的西庇阿的兒子,以求得西庇阿的諒解。西庇阿兄弟還之以禮,后撤30里,讓波斯大軍從容地建筑一條堅固的城墻,以防衛自己。
6天以后,兩軍都在最后一更的黎明之前開出軍營,展開決戰。
安提柯本來就無心應戰,現在見羅馬人大軍壓境,更是潰不成軍。這一仗,羅馬人大獲全勝。安提柯退回到敘利亞。聚集殘兵,并派出使行向羅馬軍隊求和。
公元前189年,安提柯和西庇阿之間達成了和議,安提柯放棄領土要求,交出20名人質,并賠償一切戰爭損失。安提柯還擁有一支羅馬人規定規模的軍隊和艦隊,實際上已淪為羅馬的附庸。不久他因病去世,結束了志大才疏的一生。因此,在羅馬人中便有了一句流行的話:“過去曾經有過一個國王——安提柯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