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簡單我國語言的瑰寶更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成語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兒童口語和書面語中的運用十分廣泛。下面是成語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簡單兒童成語故事大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故事
有一年,大全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墨子前往北方的簡單齊國。
途中他遇到一位算命先生,兒童 他對墨子說:“你臉色不好啊,成語不能往北走啊,故事今天天帝在北邊殺黑龍,大全你的簡單皮膚很黑,去北方是兒童不吉利的呀。”
墨子說:“我不相信你的成語話。” 說完,故事他繼續朝北走去。大全
但不久,他又回來了,因為北邊的洪水泛濫,無法渡過河去; 算命先生得意地對墨子說:“呵呵呵.怎么樣?我說你不能往北走吧。遇到麻煩了吧?”
墨子微微一笑,說到:“洪水泛濫,南北兩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行人中有皮膚黝黑的,也有皮膚白的,怎么都過不去呀?”
算命先生聽后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墨子又說:“假如天帝在東方殺了青龍,在南方殺了赤龍,在西方殺了白龍,又在中央殺了黃龍,假如照你的話做,就要禁止天下人上路。豈不是讓全天下的人都動彈不得了嗎?所以,迷信是戰勝不了真理的,拿迷信來否定真理就好比“以卵擊石”,拿雞蛋去碰石頭,把普天下的雞蛋全砸光,石頭還是毀壞不了。”
“以卵擊石”這個成語,比喻強弱懸殊,以極弱攻極強,必然遭到失敗。
簡單兒童成語故事篇二:水滴石穿宋朝時期,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在他任職期間,經常兵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以下犯上的事情發生。
張乖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如果不想辦法阻止的話,之后社會秩序肯定會大亂,于是下決心一定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
張乖崖覺得事情有點蹊蹺,就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
那個小吏支支吾吾了半天,最后才承認這一文錢是從府軍中偷來的。
張乖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審問。
那小吏不但不服氣,還理直氣壯的說到:“一文錢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你不能殺了我。”
張乖崖聽到這樣的話,覺得這個小吏不但不知道悔改,還如此的猖狂,于是大怒說:“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乖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完全可以做出常人難以想像的事來。
簡單兒童成語故事篇三:不寒而栗西漢武帝的時候,有個名叫義縱的人。他姐姐義姁是個醫生。她因醫好了王太后的病,王太后很寵愛她,義縱也因此得到漢武帝的任用。他先在上黨郡一個縣做縣令,后又升為長安縣令。
他在任職期間,能夠依法辦事,不講情面,也不怕得罪有權有勢的人,當地的治安有了很大的改變。漢武帝認為他很有才干,就調任他為河內郡都尉,后又升為南陽太守。
當時,南陽城里居住著一個管理關稅的都尉名叫寧成,這人很殘暴,利用手中的權力橫行霸道,百姓們都很害怕他,甚至連進關、出關的官員都不敢得罪他。人們都說,讓寧成做官,好比是把一群羊交給狼管。
寧成聽說義縱要來南陽任太守,有些不安。等義縱上任那天,帶領全家老小恭恭敬敬地站在路邊迎接義縱。
義縱知道寧成這樣做的目的,對他不理不睬。一上任,義縱就派人調查寧成的家族,凡是查到有罪的,就統統殺掉,最后,寧成也被判了罪。這一來,當地有名的富豪孔氏、暴氏因為也有劣跡,嚇得逃離了南陽。
后來,漢武帝又調義縱任定襄(在今內蒙古)太守,那時,這個地區的治安很混亂。義縱一到定襄,就將監獄中二百多個重罪輕判的犯人重新判處死刑,同時將二百多個私自來監獄探望這些犯人的家屬抓了起來,說他們想要為犯人開脫罪行,也一起判處死刑。
那天,一下子就殺了四百多人。此時雖然天氣不寒冷,可是有些人卻心驚膽戰,渾身發抖。那些過去有過犯罪行為的人,從此之后便老實多了。
后來,人們根據這一故事概括出“不寒而栗”這個成語,形容非常恐懼的心情。栗,戰栗,顫抖。
義縱執法嚴峻,但也存在肆意殘殺的問題,因此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把義縱歸入酷吏一類。
簡單兒童成語故事篇四:甕中捉鱉北宋末年,梁山泊好漢在山東起義,擁戴宋江為起義首領。起義軍紀律嚴明,殺富濟貧,鎮壓土豪劣紳,屢屢挫敗朝廷討伐的軍隊,聲威振天下,老百姓拍手叫好。
在梁山泊大寨不遠的山下,有個杏花莊。莊上有個小酒店,酒店的老漢家中別無他人,只有一個十八歲的女兒,名叫滿堂嬌。
滿堂嬌長得美貌動人,與老漢相依為命。父女倆雖不富裕,日子倒也還過得平靜。
有一天,兩個地痞流氓來酒店吃酒。酒足飯飽后,不但不付酒錢,還對年輕美貌的姑娘起了歹念,強行將她搶走。
老漢剛要阻攔,就被一腳踢翻在地。兩個流氓說:“俺們是梁山好漢宋江和魯智深,你敢不從?這小娘子陪我們兩天就回來,你如聲張出去,小心老命。”說罷揚長而去。
正當老漢悲憤欲絕的時候,梁山好漢李逵路過酒店。聽說宋江和魯智深干下這等傷天害理的事,生性耿直的他怒火中燒,決心上山找宋江和魯智深算帳。
李逵急沖沖趕回山寨,大鬧忠義堂。當他知道錯怪了宋江后,羞愧萬分,命人將自己捆綁起來,向宋江賠罪。
這時,老漢來報告,說那兩個惡漢又來了,被他灌醉后正在店里酣睡。
李逵興奮地說:“來得正好,看老子甕中捉鱉,收拾這兩個壞蛋。”
李逵手提板斧,火速下山,終于除掉了這兩個冒充梁山好漢、敗壞梁山名聲的流氓。
簡單兒童成語故事篇五:舉一反三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中國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稱為孔圣人。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教學時孔子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的思想。
從教學方面而言,孔子反對“填鴨式”、“滿堂灌”的作法。要求學生能夠“舉一反三”,在學生充分進行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進行啟發、開導。
孔子曾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方面,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幾個方面,那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
后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要可以靈活地思考,運用到其他類似的東西上。
舉一反三,列舉出一件事情,進而以此類推知道其他許多事情。比喻從懂得一點,類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推論,能觸類旁通,善于學習,能夠由此知彼。就比如從我們的生活說,如果我們看到枯葉從樹上落下,從而類推得出秋天到了,天氣會轉涼,早晚要加衣服之類的一個過程就算是舉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