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文古跡眾多,杭州西湖及其周邊有大量的說故事和自然及人文景觀遺跡,所以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去,民間有關西湖的風俗傳說也有很多。下面是杭州小編整理的有關于杭州的傳說故事,一起來看看吧。說故事和
西湖斷橋,最早叫段家橋。風俗
很早以前,杭州西湖白沙堤,說故事和從孤山蜿蜿蜒蜒到這里,民間只有一座無名小木橋,風俗與湖岸緊緊相連。杭州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說故事和都要經過這座小木橋,民間日曬雨淋,橋板經常要爛斷,游人十分不便。
橋旁有一間簡陋的茅舍,住著—對姓段的夫婦。兩人心地善良,手腳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魚為生,女的在門口擺個酒攤,賣家釀土酒。因酒味不佳,顧客很少上門,生意清淡。
一天,日落西山,夫婦倆剛要關門,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白發老人,說是遠道而來,身無分文,要求留宿—夜。段家夫婦見他年老可憐,熱情地留他住下,還燒了一條剛從西湖里捕來的鯉魚,打上一碗家釀土酒,款待老人。老人也不客氣,一連飲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第二天早晨白發老人臨別時,說道:“謝謝你們好心款待,我這里有酒藥三顆,可幫助你們釀得好酒。”說罷,取出三顆紅紅的酒藥,告別而去。
段家夫婦將老人的三顆酒藥放在釀酒缸里,釀出來的酒,顏色猩紅,甜醇無比,香氣襲人。從此,天天顧客盈門,段家猩紅酒名揚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興隆。段家夫婦拆了茅舍,蓋起了酒樓。他們為了感謝白發老人,積蓄了一筆錢,準備好好答謝他。
歲月流逝,一晃三年。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發老人冒雪來到段家酒樓。夫婦倆一見恩人來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長住他家。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別。臨別之時,段家夫婦取出三百兩銀子送給老人。老人笑著推辭說:“謝謝你們夫婦—片好心,我這孤單老人,要這么多銀錢何用?你們還是用在最要緊的地方吧。”說罷,便踏雪向小橋走去。段家夫婦站在門口相送,只見老人剛跨上小木橋,腳下一滑,橋板斷啦,老人也跌進了湖里。夫婦倆急忙跑去相救,忽見白發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著向他們揮揮手,漂然而去。
段家夫婦這才知道,白發老人不是凡人。想起老人臨別說的話,使用那筆銀錢在原來的小木橋處,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橋,還在橋頭建了一座亭子。從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橋斷啦。
鄉親父老懷念段家夫婦行善造橋的好事,便把這橋稱為段家橋。后來,因為“段”、“斷”同音,便被稱為斷橋。
杭州的傳說故事二:柳浪和鶯姑娘傳說西湖原來只有九景,有一處風景叫柳浪聞鶯,是后來加上去的,其中有一段故事。
早先,這一帶地方叫柳浦,滿村是密層層的柳,一排排的破院。住在這里的三百來戶人家,都是郡王府的織錦戶。他們家家織得好錦,有一手好手藝;但家家都很窮困,過的是苦日子。有一戶人家母子兩個,兒子名叫柳浪,是個好后生,手藝很高,但因為窮苦,年紀不小了,還沒有娶媳婦。柳浪的心事,也從來不向人透露,只向那柳林里游轉的黃鶯傾訴.這黃鶯也真懂事,天天飛來為柳浪唱歌作伴,陪他織錦。日子一久,竟成了知心的朋友。
有一天,柳林里走出一個十八九歲的姑娘,圓眼睛,瓜子臉,一身金黃衣衫,顯得十分俊秀。她就是黃鶯姑娘。
她偷偷地在窗口看柳浪織錦,想進屋里去,又有點怕羞。這時,正好來了張二嫂。她是個熱心人,喜歡管閑事,看到有姑娘偷偷看柳浪,暗暗地好笑。不料這姑娘一見二嫂,就迎上去叫聲姐姐,還說自已是她的表妹金衣。二嫂揉揉眼睛,想,我哪來的表妹呀。但是經不得鶯姑娘連聲叫喚,有點迷糊了,好像娘家真有個金衣妹妹。鶯姑娘又編了一些家事,最后說是投奔姐姐來的。二嫂聽她這么說,又仔細瞧瞧她模樣,心里有了盤算。就過去高聲地朝屋里喊道:“柳浪,你出來見見我的表妹。”柳浪在屋里織錦,他今天聽不到黃鶯鳴叫,正在納悶哩。聽到喊聲,出門一看鶯姑娘,竟覺得十分面熟,就笑吟吟地望著她。鶯姑娘紅著臉,也不說一句話。二嫂見了,拍著手說:“真是天生的一對。”就進屋去找柳婆婆了。
這樁婚事,經二嫂一撮合,大家都愿意,就定下來了。柳婆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準備為兒子辦喜事。
這一天,剛逢三六九日,是繳錦的日子。柳浪定了這門親事,心里樂滋滋的,就背起錦,興沖沖地跟著鄉鄰到郡王府去了。
那郡王是皇帝的侄兒。這一年正是皇帝六十歲,郡王準備選一匹最精美的錦綢奉獻上去,就將繳來的彩錦挑選起來。可是挑來挑去都不滿意,后來看到柳浪織的那匹綿,才連連說好。但一聽說這錦名叫西湖九景緞,連忙搖頭說:“九字不到頭,不能慶萬壽。”立刻喚進柳浪,要他在一夜之間趕織西湖十景緞,還規定這新添的一景,要有聲有色。
柳浪高高興興去繳錦,卻帶著這災難回家來了。
鶯姑娘在村口等柳浪,見他回來,喊他不應,問他不響,只聽他自言自語地說著:“有聲……聲……”鶯姑娘告訴他,家里米不止一升,有兩升,夠吃三頓了。柳浪又自言自語地說:“有色,色彩……彩……”鴛姑娘再告訴他,二嫂送來一盆鲞,門外挑來一些萊,有葷有素了。柳浪還是焦急地自言自語:“一夜織,織……織……”鶯姑娘又告訴他,婆婆已經在煮飯了,你不要急。
后來,把事情弄清楚了,鶯姑娘說:“有色容易,一夜間織成也不難,只是有聲怎么織呢?”她一邊說,一邊想,后來笑了起來:“有了,有了,你不要急,今晚我夫妻倆同織就是了。”柳浪聽鶯姑娘能織,憂愁丟了一半,又怕媽媽擔憂,要鶯姑娘暫先瞞著。
當晚,柳婆婆聽說他倆要同織一匹夫妻錦,安心去唾了。柳浪整絲上機,就開手織起來。鶯姑娘卻推說要去燒壺滾湯,走出了機房。這有聲有色的一景,到底該怎樣織,鶯姑娘也心中無數。她想找眾姐姐去商量,就趁這月上柳梢的時候,走到堤邊,輕輕地叫了三聲姐姐。
一會兒,畫眉鳥、八哥鳥、百靈鳥、芙蓉鳥都飛來了。她們聽說要織有聲有色的美錦,也想不出好辦法。最后還是畫眉鳥有主意,拉著楊柳條,叫道:“好姐姐,你替我們想想辦法吧。”楊柳笑笑說:“小黃鶯,這有什么難。織上楊柳就有色,織上黃鶯便有聲。”
鶯姑娘送別了姐姐們,急忙回到機房。這時已經三更天了,柳浪心靈手巧,也已織到第五景了。鶯姑娘就接過魚梭,坐上機架,繼續一梭一梭地織下去。柳浪在一邊,看她織好一景又一景,看到開始織第十景,先是一條堤,再是一個舊祠堂,以后是一片成行的楊柳。柳浪看得著急起來,說:“這倒像是我的家,怎么稱得上風景?”
鶯姑娘笑了笑:“你的家為啥稱不上風景呢?”她還是一梭接一梭地織下去,趁柳浪一轉眼,她拔下根羽毛,鋪到錦上又織了幾只小黃鶯。
柳浪越看越急。鶯姑娘卻故意慢吞吞地織好最后一只黃鶯,剪下錦緞卷成了一筒。
“我明朝怎么講呢?這算是什么風景?”
“就叫柳浪聞鶯。”
“這越發不對了。”
“有什么不對?風吹楊柳翻綠浪,枝頭常聞鶯啼唱,這不是柳浪聞鶯是什么?”
“……有聲有色……這聲在哪里?郡王規定要有聲音的啊。”
鶯姑娘再把錦展開,指著楊柳問柳浪,有沒有色,柳浪點點頭;再指著黃鶯叫柳浪細聽,果然一只只黃鶯,一齊“嚦嚦”地鳴唱起來。這一下,柳浪可高興了。從此,西湖九景緞也就改為西湖十景緞。
郡王驗過這匹西湖十景緞,更是如得珍寶,趕快裝上錦盒,派人押送進京,還賞賜柳浪一錠元寶。
有了錢,就好張羅喜事了。鄉鄰們曉得這件事,大家也高高興興來幫忙。不料成親的那一天,郡王府的總管和旗牌上門來了。他們當眾宣讀郡王的旨令,要柳浪的妻子進府去。
柳婆婆急忙上前去講理,旗牌把她推倒了。鄉親們氣咻咻地指責總管,旗牌把他們趕走了。
柳浪死也不肯讓鶯姑娘進府去,旗牌把他綁在樹上。
鶯姑娘這時也真著急,展翅飛吧,怕暴露了自己的秘密;不飛吧,一時又想不出好辦法。正猶豫不決,幾個旗牌上前把她綁進彩轎,抬走了。
原來,郡王打發了柳浪以后,自己也想弄一匹西湖十景美錦,又懷疑不一定是柳浪織的,就派旗牌去打聽。去的人回來報告,柳家有一個天仙般的美女。郡王是個色鬼,立刻下令,騙也好,搶也好,快快派彩轎把她抬來。一面就在偏殿掛燈結彩,準備將鶯姑娘娶作第十位夫人。
就這樣,旗牌搶了鶯姑娘,抬著彩轎進殿來。郡王歡歡喜喜地打開轎簾,哪有什么美女,明明是一頂空轎。郡王大怒,旗牌們也都慌了。正在這時,府門外傳來一陣“咚咚咚”急促的鼓聲。門上人來報,說是柳浪轅門擊鼓。郡王哼了一聲,說:“我正要找他算賬呢。”要旗牌將柳浪帶進來。柳浪一見郡王,據理指責他不該強搶民妻。郡王卻指著空轎破口大罵,說他抗旨欺王。柳浪聽說是空轎,以為鶯姑娘被他們害死了,一面哭喊,一面大罵,更是大叫大鬧。郡王就下令把他綁起來。這時,柳浦的人紛紛趕到,大家哄鬧起來。郡王大怒,連聲說:“斬,斬,斬,把柳浪斬了。”
郡王剛說完,鶯姑娘忽地站在他面前。他一見這俊俏的姑娘,立刻變了一個模樣,呵呵笑著,連聲說:“美人到了,趕快成親。”
鶯姑娘說:“慢。先放了人,再來說話。”郡王放了柳浦的鄉親,卻不肯釋放柳浪。鶯姑娘責問他:“為什么不放柳浪?”郡王說:“罪有大小。要放柳浪不難,只要你我先進洞房。”鶯姑娘咬了咬牙,答應了。一些宮娥使女立即把她擁進新房去了。
當天夜里,郡王府里鬧盈盈,郡王喜洋洋地進了新房。柳浪卻孤零零地綁在花園里的大槐樹下。他迷迷糊糊的,忽然聽見黃鶯的啼聲,又好像有人替自己解繩子,定睛一看,鶯姑娘在他身邊。鶯姑娘替他解了綁,就拉著他穿過假山,走上亭閣,翻出墻去。等到旗牌發覺,追上來,只見兩個人影子一閃不見了。
旗牌們趕快去報告郡王。可是在房門口一連報了幾十聲,都聽不見回應。好容易守到天亮,還是一點動靜也沒有。撬進去一看,郡王竟被幾株枯楊柳壓住了,眨著白眼,嘴里塞滿了泥巴發不出一點聲音來。
鶯姑娘和柳浪回到家里。柳婆婆正在哭泣,見到他們回來了,又是喜,又是愁,說:“逃是逃出來了,郡王追來還不是……”話未說完,又傷心地哭起來。鶯姑娘說:“婆婆不要哭,我有辦法。”她要柳浪將草鞋脫下來,就帶了它奔出村去。大家正在奇怪,只見天上出現了幾百只鶯銜著一只大草鞋,慢慢地向郡王府飛去。飛到郡王府,“砰”的一聲巨響,草鞋變成了山嶺。郡王府從此就不見了。
柳浪和鶯姑娘歡歡喜喜成了親。他們織的柳浪聞鶯一景,后來出了名。西湖邊這一帶地方,楊柳長青,黃鶯常啼,春光也越發好了。
杭州的傳說故事三:飛來峰的傳說故事相傳有一天,靈隱寺的濟公和尚突然心血來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從遠處飛來,那時,靈隱寺前是個村莊,濟公怕飛來的山峰壓死人,就奔進村里勸大家趕快離開。村里人因平時看慣濟公瘋瘋顛顛,愛捉弄人,以為這次又是尋大家的開心,因此誰也沒有聽他的話。眼看山峰就要飛來,濟公急了,就沖進一戶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見和尚搶新娘,就都呼喊著追了出來。人們正追著,忽聽風聲呼呼,天昏地暗,“轟隆隆”一聲,一座山峰飛降靈隱寺前,壓沒了整個村莊。這時,人們才明白濟公搶新娘是為了拯救大家。
濟公生性癲狂,卻好管不平之事,世人戲稱為“濟癲”,既“癲”且“濟”,他扶危濟困、彰善罰惡,深受百姓喜愛和尊崇,成為歷代廣受供奉祭祀的神靈。其成佛后的尊號長達28個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羅漢阿那尊者神功廣濟先師三元贊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稱神化之極。靈隱寺建有道濟禪師殿,香火鼎盛。
杭州的旅游概況
杭州擁有兩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風景名勝區、“兩江兩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湘湖)風景名勝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天目山、清涼峰自然保護區;七個國家森林公園——千島湖、大奇山、午潮山、富春江、青山湖、半山和桐廬瑤琳森林公園;一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全國首個國家級濕地——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杭州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5個、國家級博物館9個。全市擁有年接待1萬人次以上的各類旅游景區、景點120余處。
著名的旅游勝地有瑤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廟、三潭映月、蘇堤、六和塔、宋城、南宋御街、靈隱寺、跨湖橋遺址等。20xx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0xx年旅游總收入達到1886.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其 中旅游外匯收入23.18億美元,增長7.3%。接待入境旅游者326.13萬人次,增長3.2%;接待國內游客10606.43萬人次,增長12.7%。至年末,全市各類旅行社達658家,增長4.1%;星級賓館達到199家,其中五星級酒店22家,四星級酒店46家;a級景區50個,其中5a級景點3個,4a級景點32個。
繼西湖申遺成功后,20xx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它為杭州這座古老城市又添上了一抹濃墨重彩的文化氣息。
杭州的景點西湖
西湖位于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瀲滟,雨天山空蒙。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湖區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美風光著稱。
西溪 三堤十景西溪“三堤”:福堤、祿堤、壽堤;西溪“十景”:秋蘆飛雪、火柿映波、龍舟勝會、蓮灘鷺影、洪園余韻、蒹葭泛月、漁村煙雨、曲水尋梅、高莊宸跡、河渚聽曲。
千島湖 千島湖碧波萬頃,千島競秀,群山疊翠,峽谷幽深,溪澗清秀,洞石奇異,還有種類眾多的生物資源,文物古跡和豐富的土特產品,構成了享譽中外的島湖風景特點。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建設,已形成了品位較高、內涵豐富的羨山、屏峰、梅峰、龍山、動物系列、石林六大景區的14處景點。
拱宸橋
拱宸橋東西橫跨大運河,是京杭大運河到杭州的終點標志。始建于明崇禎四年,清光緒十一年重建,中間幾經興廢。該橋全長92米,為三孔薄墩石拱橋,縱聯分節并列砌筑。橋形巍峨高大,氣魄雄偉,是杭州拱墅區的標志性建筑物。橋東西兩岸分別建有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中國傘博物館、中國扇博物館、中國刀剪劍博物館。
廣濟橋 廣濟橋是京杭大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位于杭州市余杭區塘棲鎮內。廣濟橋又名通濟橋、碧天橋,俗稱長橋,系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由鄞人陳守清募建。附近為水北明清街、乾隆御碑、浙江水利通判廳、郭璞井、水南廟。
富義倉 富義倉是杭州現存唯一的運河航運倉儲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建于光緒六年(1880年),取名“以仁致富、和則義達”之意。當年杭州所用的米糧皆從運河漕運而來,儲于富義倉,與北京的南新倉并稱為“天下糧倉”。
錢塘江
錢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是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河流全長688千米,流域面積5.56萬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2.5億立方米。錢江觀潮的時間按農歷計算,每月的初三和十八日潮勢最大,在此前后則遞減。每天有兩次涌潮,其具體時間會有規律地推移。一年中,又以農歷八月十八日的潮勢最為壯觀,前往觀潮的人也最多。歷史上俗稱這天是“潮神生日”,如今則稱為“觀潮節”。
良渚遺址
良渚遺址距今約5250~4150年,1936年因發現于良渚鎮而得名,經半個多世紀的考古調查和發掘,初步查明遺址分布于太湖地區。在杭州市余杭區良渚、安溪、瓶窯三鎮境內,分布著以莫角山遺址為核心的50余處良渚文化遺址,有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內涵豐富,范圍廣闊,遺址密集。良渚古城,考古人員在良渚文化核心區域發現的這片相當于約400個足球場大小,總面積達290多萬平方米的古城。
湘湖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區東接蕭山城區,西瀕錢塘江,北至浙贛鐵路,南臨杭州繞城高速公路,至西湖僅15公里,湖北岸城山為春秋時越王句踐儲糧囤兵之所,湖西老虎洞則是勾踐臥薪嘗膽之地。湘湖八景是城山懷古、覽亭眺遠、先照晨曦、跨湖夜月、楊岐鐘聲、橫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腳窯煙。目前,湘湖三期已經正式開園。其水域總面積達到6.1平方公里,整體構成了一個“長頸葫蘆狀”的湖面景觀
跨湖橋遺址 跨湖橋遺址位于蕭山城區西南約4公里的城廂街道湘湖村。遺址原有面積數萬平方米,已發掘1030平方米。遺址堆積厚2-3米,碳14測年距今7000-8020xx年。跨湖橋遺址出土的栽培稻實物將浙江的栽培稻歷史提前了1020xx年;出土的獨木舟是迄今中國年代最早的舟。
瑤琳仙境 瑤琳仙境位于桐廬縣境內,距杭州80公里,是華東沿海中部亞熱帶濕潤區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又名瑤琳洞,縱深1公里,總面積達28000平方米,是“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浙江省十大旅游勝地”之一。20xx年躋入國家aaaa級風景旅游景區行列。它以曲折有致的洞勢地貌,瑰麗多姿的群石景觀,被譽為“全國諸洞之冠”。畫家葉淺予夸它是“中國少有,世界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