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女媧補天》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這則神話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先民與大自然抗爭的補天不屈不撓的精神:女媧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文言文原文注高尚,這源自人類渴望征服自然、釋翻創造美好生活的女媧愿望。
作品原文
女媧補天
往古之時,補天四極①廢②,文言文原文注九州③裂④;天不兼覆⑤,釋翻地不周載⑥;火爁(làn)焱(yàn)⑦而不滅,女媧水浩洋⑧而不息;猛獸食顓(zhuān)民⑨,補天鷙(zhì)鳥⑩攫(jué)?老弱。文言文原文注于是釋翻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áo)?足以立四極,女媧殺黑龍?以濟?冀(jì)州?,補天積蘆灰以止淫水?。文言文原文注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jiáo)蟲?死,顓(zhuān)民生。
作品注釋
①、四極:天的四邊。遠古的人認為在天的四邊都有柱子支撐著。
②、廢:壞
③、九州:泛指中國。
④、裂:指土地崩裂。
⑤、天不兼覆:天不能完整地覆蓋大地。
⑥、地不周載:地也不能周全地承受萬物。
⑦、爁焱:大火延燒的樣子。
⑧、浩洋:大水泛濫。
⑨、顓民:善良的人民。
⑩、鷙鳥:兇猛的鳥。
?、攫:抓;奪。
?、鰲:海里的大龜。
?、黑龍:水怪,發洪水危害人民;有人說即指水神共工。
?、濟:救濟
?、冀州:古九州之一,此處泛指黃河流域中原地區。
?、淫水:泛濫的洪水。
?、涸:水干枯。
?、狡蟲:惡禽猛獸。
原文
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作品譯文
在遠古的時候,支撐天的四根柱子壞了,中國土地崩裂,天不能完整覆蓋大地,地也不能周全地承載萬物;大火延燒而不熄滅,大水泛濫而不停止; 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人民,兇猛的鳥抓取老人孩童。于是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 砍斷海里的大龜的四只腳作為天的四根柱子,殺死水怪來救濟冀州,積起蘆灰來堵泛濫的洪水。天空得到了修補,四根天柱得到了擺正,泛濫的洪水消退了,冀州得到了平定;惡禽猛獸死去了,善良的人民存活了下來。
精神
這則著名的神話故事反映了古代勞動先民與大自然抗爭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女媧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的高尚,這源自人類渴望征服自然、創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何理解女媧補天的做法?
當有限的人力、物力解決不力了人與自然的矛盾,人們便用想象創造了無所不能的神和英雌,來完成自己無法完成的征服自然、駕馭自然的任務。可以說,用想象來表達與自然抗爭的精神是這則故事的主題,也是世界各民族神話傳說中經久不衰的主旋律,而之所以產生這種想象,是由于原始社會底下的生產力——因為能力有限、希望無限,所以要用想象來填補、來發揮、來創造。
成語
女媧補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偉氣魄和大無畏的斗爭精神。出自西漢·劉安《淮南子·覽冥訓》:“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
女媧,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神。她是人類之母,早于文字記載的中國仰韶文化中的蛙紋器皿作證伊是創世神和始母神。又稱媧皇、女陰娘娘,史記女媧氏,是華夏民族人文先始,與先圣伏羲共同生活在昆侖山,是福佑社稷之正神。相傳女媧造人,一日中七十化變,以黃泥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人類社會并建立婚姻制度;后因世間天塌地陷,于是熔彩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留下了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女媧不但是補天救世的英雌和摶土造人的女神,還是一個創造萬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她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母神。
典故
遠古時代,四根擎天大柱傾倒,九州大地裂毀,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無法承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洪水泛濫不止,兇猛的野獸吃掉善良的百姓,兇猛的禽鳥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在這種情況下,女媧冶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砍斷海中巨鰲的腳來做撐起四方的天柱,殺死黑龍來拯救冀州,用蘆灰堆積起來堵塞住了洪水。天空被修補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豎立了起來,洪水退去,中原大地上恢復了平靜;兇猛的鳥獸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來。女媧背靠大地、懷抱青天,讓春天溫暖,夏天熾熱,秋天肅殺,冬天寒冷。她頭枕著方尺、身躺著準繩,當陰陽之氣阻塞不通時,便給予疏理貫通;當逆氣傷物危害百姓積聚財物時,便給予禁止消除。從此天地就永久牢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