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驕傲自大的諷刺寓言故事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具有一定的驕傲教育功能,能夠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言故于諷寓能力與良好品質,下面是事關短篇文章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諷刺驕傲自大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歡。刺驕
山雞天山美麗,渾身都披著五顏六色的故事羽毛,在陽光的諷刺照耀下熠熠生輝、鮮艷奪目,驕傲叫人贊嘆不已。言故于諷寓山雞也很為這身華羽而自豪,事關非常憐惜自己的刺驕美麗。它在山間散步的傲自時候,只要來到水邊,故事瞧見水中自己的諷刺影子,它就會翩翩起舞,一邊跳舞一邊驕傲地欣賞水中倒映出的自己那絕世無雙的舞姿。
魏武帝曹操當政的時候,有人從南方獻給他一只山雞。曹操十分高興,召來了有名的樂工,為他奏起動聽的曲子,好讓山雞跳舞歌唱。樂工賣力地又吹又打,可是山雞卻一點都不買賬,充耳不聞,既不唱也不跳。曹操的手下人拿來美味的食物放在山雞面前,山雞連看都不看,無精打采地耷拉著腦袋走來走去。就這樣,任憑大家想盡了辦法,使盡了手段,始終都沒辦法逗得山雞起舞。
曹操非常掃興,氣惱不已,斥責手下人說:“你們這么多人,連一只山雞都對付不了,還怎么做大事。”
曹操有一位十分鐘愛的小兒子,名字叫作曹沖。曹沖自幼聰明伶俐,又博覽群書、見識淵博。這時候,他動了動腦子,有了主意,于是就走上前對曹操說:
“父王,兒臣聽說山雞一向為自己的羽毛感到驕傲,所以一見到水中有自己的倒影,就會跳起舞來欣賞自己的美麗。何不叫人搬一面大鏡子來放在山雞面前,這樣山雞顧影自憐,就會自動跳起舞來了。”
曹操聽了拍手稱妙,馬上叫人將宮中最大的鏡子抬過來,放在山雞面前。
山雞慢悠悠地踱到鏡子跟前,一眼看到了自己無與倫比的麗影,比在水中看到的還要清晰得多。它先是拍打著翅膀沖著鏡子里的自己激動地鳴叫了半天,然后就扭動身體、舒展步伐,翩翩起舞了。
山雞迷人的舞姿讓曹操看得呆了,連連擊掌,贊嘆不已,也忘了叫人把鏡子抬走。
可憐的山雞,對影自賞,不知疲倦,無休無止地在鏡子前拼命地又唱又跳。最后,它終于耗盡了最后一點力氣,倒在地上死去了。
山雞的確美麗,但它的虛榮心也實在太強了,以致于受人愚弄。我們可不能讓虛榮心、好勝心戰勝了理智,否則就會遭到慘敗。
諷刺驕傲自大的寓言故事篇二東漢靈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大臣名叫蔡邕。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里容不下沙子,對于一些不好的現象,他總是敢于對靈帝直言相諫。這樣,他頂撞靈帝的次數多了,靈帝漸漸討厭起他來。再加上靈帝身邊的宦官也對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有謀反的可能,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于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于琴的選材、制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舍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呵護。
在隱居吳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里,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里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可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燒傷了,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后精雕細刻,一絲不茍,費盡心血,終于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靈帝不識人才,使蔡邕落魄他鄉;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這樣慧眼識良材的音樂專家,終于使一身英華得以展現。這兩件事情形成了鮮明對比,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要愛惜人才、尊重人才,要善于發現別人的才能并合理地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諷刺驕傲自大的寓言故事篇三從前,有個叫陳大卿的人得了疥瘡病,整天癢得他坐臥不安,別人也不大敢接近他。
一天,他的上司碰到了他,見他那副模樣,便笑話他說:“你可真舒服呀。”
陳大卿正兒八經地說:“你別譏笑我。我這病可有五種美德,是其他的病所遠遠趕不上的呢。”
上司說:“哪五種美德?”
陳大卿說:“仁、義、禮、智、信,它都具備。”
上司問:“此話怎講?”
陳大卿不緊不慢地說道:“你看,這疥瘡不生在臉上,它為我保全了面子,這是仁;誰只要一接觸到它,它便毫不吝嗇地給予別人,傳染迅速,這是義呀;它常常奇癢難耐,引得人叉開手指去抓、去撓,這是講禮呀;它不生在別處,專揀關節縫里長,撲朔迷離,不大好捉摸,這可是它的智;每隔一段時間,它便定時發癢,總在那幾個時間來,不偏不離,這便是信。您說,這不正是它的五種美德嗎?”
上司所了陳大卿這些后,也哈哈大笑起來。
陳大卿與上司的對話,其實是對封建統治階級所鼓吹的“仁、義、禮、智、信”的諷刺,認為那不過是像疥瘡一樣的病癥。
諷刺驕傲自大的寓言故事篇四齊國的相國晏子有一次外出時,乘坐的馬車正好經過馬車夫的家門。馬車夫的妻子得到了這一信息后,便在家中打開一條門縫,向外觀望。她本來只是為了目睹一下當朝相國的風采,卻不想同時看到了自己的丈夫在替相國駕車路過家門時,竟是那樣神氣活現地坐在車前的大傘蓋下,洋洋得意地揮舞手中的鞭子,目無行人,昂然前進,好像替相國駕車,自己也成了相國似的。
晚上,馬車夫回到家中,白天那種自我陶醉的情緒還沒有消失呢,妻子就鬧著要與他離婚。這真是一個晴天霹靂,一下子將馬車夫打入了五里霧中,半天摸不著頭腦。他百思不得其解地追問妻子鬧離婚的緣由,妻子余怒未消地說:
“晏子是齊國的當朝相國,學問名望在各國諸侯大臣中間有口皆碑,如雷貫耳。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車上,儀表端莊,態度謙和,思想深沉,令人起敬。而你只不過是給他駕車的一個馬車夫而已,卻在車上趾高氣揚,不可一世,自以為多么了不起,在趕車時竟不把路人百姓放在眼中。像你這樣胸無大志的人,將來怎么會有出息呢?所以,我要與你離婚。”
妻子的一番數落,使馬車夫發現了自己的淺薄和無知,頓感羞愧萬分,無地自容。他從此以后,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態度,不僅勤奮好學,而且謙虛謹慎,終于用實際行動贏得了妻子的諒解。
馬車夫的變化引起了晏子的注意,他好奇地探詢其中的奧秘。馬車夫坦誠地將妻子的批評和自己的決心和盤托出,令晏子十分感動。他不僅欣賞馬車夫的妻子志存高遠、超凡脫俗的境界,而且贊佩馬車夫知錯即改、從善如流的精神。后來,晏子果然在齊國國君的面前,推薦這位馬車夫做了大夫。
馬車夫的故事說明:只有無知無志之人才會盲目驕傲,而勇于正視自身的缺點并能認真加以改正的人,一定會有出息。
諷刺驕傲自大的寓言故事篇五秦漢時代,我國西南地區居住著許多部落。漢初,由于朝廷忙著平定內亂和對付北方匈奴的侵犯,沒有余力顧及到遙遠的西南地區,而西南的這些部落也從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西南地區的這些部落都很小,他們散住在山中、林問。其中有一支名為“夜郎”的部落,就算是很大的了。
夜朗部落有個首領名叫多同。在他眼里,夜郎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了。一天,他騎馬帶著隨從出外巡游,他們來到一片平坦的土地上,多同揚鞭指著前方說:“你們看。這一望無邊的疆土,都是我的,有哪一國能比它大呢?”
跟隨一旁的仆從連忙獻媚說:“大王您說的很對,天下還有哪一國比夜郎更大呢。”多同心里沾沾自喜。
他們又來到一大片高山前,多同仰起頭,看著巍峨的高山說:“天下還找得到比這更高的山嗎?”
隨從連忙應和說:“當然找不到,天下哪有比夜郎的山更高的山呢。”
后來,他們來到一條江邊,多同跳下馬來,指著滔滔江水說:“你們看,這條江又寬又長,這是世界上最長最大的河了。”
隨從們沒有一個不同意的,都齊聲說:“那是肯定的。我們夜郎是天下最大的國家。”
這次出游以后,夜郎國的人更加自大起來。
漢武帝時候,武帝派使者出使印度,經過夜郎國。
夜郎的首領多同從沒去過中原,根本不知道中原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派人將漢朝使者請進部落帳中。多同問漢朝使者說:“漢和夜郎相比,哪個大些?”
漢使者聽了多同的問話,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回答說:“夜郎和漢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漢朝的州郡就有好幾十個,而夜郎的全部地盤還抵不上漢朝一個郡的地盤。你看,哪一個大呢?”
多同一聽,不禁目瞪口呆,滿臉羞愧。
生活中也是這樣,見識越廣的人越懂得謙虛,而見識愈短淺的人反而愈盲目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