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的短篇語言不同于其他文學體裁,夸張但又獨具幽默諷刺意味,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短篇有道理的寓言小故事。
小狐貍涉世未深,很想學到知識。小故聽說森林中大象閱歷廣學問淵博,短篇于是有道寓虛心向大象求教。
小狐貍請教大象:“在森林百獸中誰最強大呀?小故”
“最強大的莫過于老鼠了,它永遠是短篇不可戰勝的,”大象心有余悸:“喏,有道寓別說見到,小故就是短篇提起它,我的有道寓心還直發怵呢。”
“怎么會呢?小故那么個小玩意兒,誰都說它最沒本事,短篇只懂得小偷小竊呀。有道寓”小狐貍驚訝地睜大眼睛。小故
“切不可聽人胡言,他們不知天高地厚,”大象神情嚴肅地告訴說:“雖然老鼠個兒小,可厲害無比,這就叫人不可貌相。那次它鉆進我鼻孔幾乎要了我的命。切記以后看見躲遠些——那小祖宗實在惹不起。”
“可怎么大家都說獅子最強大呢?”小狐貍滿臉狐疑。
“這是愚蠢的偏見,”大象輕蔑地哼著鼻子:“那家伙最無能,雖然聲音洪亮模樣兇狠,卻是真正的外強中干,鬼才怕它呢,還稱什么百獸之王,被我碰見,不一腳把它踹爛才怪事。”
原來如此。小狐貍高興弄懂了長期被人們歪曲的事實。
不久,小狐貍在野外遇見老鼠迎面走來,不禁膽戰心驚。
“不好,老鼠來了,快避開它,”小狐貍記起大象的話,連忙躲進草叢中,連大氣也不敢喘,驚呆呆地望著老鼠從眼前走過。
小狐貍正慶幸躲過一劫,對面又走來一只獅子。它記起大象的話,于是大搖大擺朝著獅子走去,絲毫不把獅子放在眼里。
“站住,”隨著獅子怒吼聲,小狐貍已經輕易地落入獅子手中:“你好大的膽子,見到我也不回避,看我吃了你。”
“混帳東西,你敢吃我,”爪子下的小狐貍毫不畏懼:“大象告訴我,你是森林中最無能的,只有鬼才怕你呢。”
“你也想和大象相提并論?真是蠢到極點,”獅子冷笑起來:“你連自已的身份也忘得一干二凈,看來想讓你變聰明就只能吃掉你了。”
“可是,可是……。”小狐貍還想繼續申辯,獅子已經把它撕成兩片。
小狐貍至死也沒弄明白:為什么被大象認為最無能的獅子,今天竟然如此兇狠令人可怕呢?
短篇有道理的寓言小故事2:猴子鉆羅網猴子經常結伙下山踐踏田里的農作物,掰玉米、刨地瓜、拔花生、摘蜜桃無所不為。農人們不堪其擾,于是設法在猴子經常出沒的地方布下羅網,網內放置許多猴子喜歡的各種食物,等待這些搗蛋鬼自投落網。
食物引來了眾多猴子,他們知道是沒安好心的農人們設下的陷阱,所以盡管饞涎欲滴,急得搔首撓耳蹦前跳后的,也只能站在遠處瞪眼觀望指指點點,誰也不敢貿然先鉆進網內取食。
食物同樣引來饞嘴的田鼠,只見它若無其事地鉆進了網里。猴子們不禁驚叫起來——這尖嘴巴的家伙今天死定了,大家等著瞧吧。
可是出乎意料,田鼠在網內各種食物里東挑西揀,痛痛快快地飽餐了一頓,末了還帶上一段香腸從碗口大的網眼鉆了出來,不慌不忙大搖大擺地離去,居然毫發未損。
猴子們眼紅了,也一下子放下心來,原來羅網只是虛設而已,沒什么可怕的。于是它們再也忍耐不住,一個個爭先恐后沖入網內搶吃食物。正當吃得痛快之際,農人們出現在它們面前。猴子們頓時驚慌失措,個個手忙腳亂找洞子鉆,卻怎么也鉆不出來,最后束手就擒,成了農人們的俘虜。
猴子們始終弄不明白,同樣是網眼,為什么老鼠能輕而易舉地鉆出去,而自己則不能呢?
關鍵是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如果看見別人辦成了一件事就認為事情很簡單,而不考慮自身條件如何也跟著依樣畫瓢的話,很難會得到令人滿意的辦事結果。
短篇有道理的寓言小故事3:蜜峰和蒼蠅蜜蜂初遇蒼蠅,一下子就被它那花花綠綠的華麗外衣和紳士般的翩翩風度所吸引,主動提出要和它交朋友,蒼蠅滿口應承。
于是它們飛到一起,邊飛邊談。
“你住在哪兒,怎么平時沒見到你呀?”蜜蜂詢問著。
“這不奇怪,我平時忙著呢,”蒼蠅得意地回答:“若要說到我的住處,定會使你羨慕不已。我有一個繁榮熱鬧的家族,鄰居多朋友多,兄弟姐妹就更多;說到物質的享受豐富至極五花八門,而且每天花樣更新,吃也吃不完……,如果你愿意,我帶你去玩玩如何?我的親朋好友一定會熱情款待你。”
蜜蜂心動了。于是蒼蠅興致勃勃地前頭引路,蜜蜂跟隨其后,一路上飛飛停停,很快就來到了蒼蠅的住所。
“到了,多好的場所呀。”蒼蠅高興地叫了起來:“看見了吧,多繁華的天地,多醇香的美味,這樣的好住所哪里還能找得到呀。”
蜜蜂循聲音望去,果真是熱鬧非凡,大大小小的蒼蠅亂轟轟地飛舞著,蟑螂在爬行,蛆蟲在蠕動;地面上烏七糟八的東西更是應有盡有,臟土廢紙菜根爛葉,還有不少魚骨肉渣——原來是一個兼收并蓄的大垃圾場,這就是蒼蠅吹崇備至的居處。
蜜蜂大失所望。當蒼蠅還在喋喋不休地夸耀它所神往的住所時,蜜蜂連一刻也呆不下去了。它不愿再搭理蒼蠅,迫不及待地撲扇著雙翼飛離這個地方。
“唉,怪我沒眼力,怎么會被它華麗的裝飾所迷惑了呢?”蜜蜂感到十分懊悔,邊飛邊地自言自語地說:“今天總算讓我明白一個道理:認識一個人內心世界,不能只看它的外表;如果別人所唾棄的廢物被它視為珍品,那么它的精神境界肯定高尚不到哪里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