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哲理字左那些讓我們心靈為之震撼的哲理故事。這些故事雖平淡卻感人,故事內容雖平凡,哲理字左思想卻深刻。故事每一個故事背后都有一段讓我們難以忘記的哲理字左情懷,讓我們用心靈去感知人世間最初的故事溫暖與光明,去品味康乃馨的哲理字左芬芳。下面是故事短篇文章網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哲理故事400字左右,希望大家喜歡。哲理字左
那年我去一家公司應聘。故事公司正在招聘兩個崗位,哲理字左一個是故事經理助理,另一個則是哲理字左普通業務員。
像我這樣從一流大學畢業的故事學生,目標自然是哲理字左第一個崗位,這是最起碼的,否則哪能對得起我這文憑?結果又是排隊又是面試,過五關斬六將,不料到了最后環節,原本自信滿滿的我卻在殘酷的競爭中出局了。
走出公司的時候,我經過普通業務員的應聘室,里面空空如也。也不奇怪,自持有點文憑的年輕人,誰愿意去做個普通業務員呢?走出大門,已快到下班高峰期,路上的車流開始擁擠,擠公交車或坐地鐵我都需要轉車,應聘失敗的我準備用打車回家來慰藉下自己,碰巧這時有輛出租車從一個小巷里駛出來,忙伸手攔下,上車后,我告訴司機要去沂源新村,司機沒有馬上開車,扭頭問我:“你想走最短的路還是走最快的路?”
“最短的路難道不是最快的路?”我奇怪地問。
“當然不是。現在是車流高蜂,最短的路也是最擁擠的路,如果遇上堵車,可能會耗上一兩小時,所以我建議繞道走遠路,從體育場路過去,雖然遠,但卻能快點到。”
“那就繞一下路。”我不假思索地回答。
司機一踩油門往前駛去。街道兩邊的樹木和店鋪飛速往我的腦后奔去,但我的心思卻因司機的話聯想開了。很顯然,經理助理這個崗位就是一條“直路”,是應聘者們的直接目標,也正因此,才有很多人擠到這條路上來,形成了激烈而殘酷的競爭,我也是一心盯著這條直路的人,結果卻失敗了。如果是這樣子,那么普通業務員對我來說無疑就是一條彎路,但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從低層做起,積累更多的經驗,可能對自己將來的工作反而更有好處。既然如此,我為什么不能繞個道,選擇這條彎路呢?
想到這里,我馬上叫司機調頭重新回到那家公司,走進了那個無人問津的普通業務員應聘室……10分鐘后,我被告知從明天開始就可以正式上班了。就這樣,我成了這家公司的一個普通業務員,經過一年的磨煉后,我被提拔為組長;第二年,我又被破格提拔為主任……五年后的今天,我憑借著優秀的工作表現,成為了銷售部的經理。話說當初那個在應聘經理助理一職時脫穎而出的優勝者,現在依舊是經理助理,也就是我的助理。
雖然一個經理之職也算不得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但對我個人而言,卻也是一種階段性或者一定程度上的成功,假設當初沒有選擇應聘普通業務員這條彎路,當然或許我會在別處另有發展,但我相信我一定不會在這家公司里面出現,更不會成為這家公司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銷售部經理。
感謝那個不知名的出租車司機,是他使我領略到,彎路的距離,有時候反而是真正最近的距離。
哲理故事400字左右篇二在抬起一只腳和落下另一只腳之間的短短幾秒鐘里享受人生。
初到西點軍校的時候,我只有22歲,是系里最年輕的講師。當時二戰已經結束,美國經濟蒸蒸日上。我覺得人生就像一場盛宴剛開始,美味佳肴會不斷出現,錯過一兩道菜也沒關系,后面肯定還有更好的。但拉爾夫中尉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系主任派我去機場接一位應邀來做演講的二戰英雄——拉爾夫中尉。他曾在二戰中奮不顧身地救護戰友,并因此獲得了銅星獎章。拉爾夫中尉只比我大幾歲,跟我一樣喜歡棒球和搖滾樂。相互介紹后,我陪拉爾夫去機場大廳取他的行李。從登機口到大廳只要5分鐘的路,但我們卻走了至少20分鐘,因為中尉走幾步就會對我說“請稍等”。
第一次說“稍等”是因為一個老婆婆的行李從手推車上掉了下來,拉爾夫過去幫她放好;第二次“稍等”的時候,他把兩個小孩子分別舉起來,好讓他們看到窗外跑道上準備起飛的飛機;第三次和第四次是為了拉我去欣賞墻上的兩幅印象派油畫;第五次是停下來跟一個風趣的機場清潔員聊幾句……而每次“稍等”之后,拉爾夫的臉上都會露出甜甜的微笑,好像剛剛吃了最美味的巧克力蛋糕一樣。
說實話,我不止一次來過軍校附近的斯圖爾特機場,但每次都匆匆而過。印象中這是一個簡陋擁擠的機場。我甚至不知道通道兩邊的墻上掛滿了名家捐贈的油畫。跟著拉爾夫,我第一次發現周圍有那么多需要幫助的人,第一次注意到周圍有那么多有趣的事。我好奇地問中尉:“你從小就是這樣的嗎?”
“你問我是不是很早就懂得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拉爾夫搖搖頭,“不,入伍之前我也覺得人生長著呢,即使錯過什么,以后也總有機會彌補。但戰爭教給我另外一種態度。”接著中尉解釋說,他所在的小分隊負責清除地雷,很多次他親眼看見剛剛還走在身邊的戰友被炸得面目全非。
“那時候,我們的生命是用一步的長度來丈量的,每一腳都有可能踏進死神的領地。慢慢地,我學會了在抬起一只腳和落下另一只腳之間的短短幾秒鐘里享受人生,我學會了在邁出下一步之前認真端詳周圍的世界,因為這一步說不定就是我生命的最后一步。只要你愿意,每一步都是新生活的開始,都會帶來一個新世界。”
哲理故事400字左右篇三很喜歡查理芒格說的兩句話。
芒格是誰?伯克夏哈撒韋公司的二當家,此公司的大當家愛出風頭,言辭幽默、不想得罪人、喜歡媒體、又特別有錢、還是大慈善家,所以全世界都知道他: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的一位孩子說芒格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用這個例子或可驗證,芒格說服了年輕的巴菲特,不應只投資那些被低估的廉價公司,好的公司是值錢的(即使被低估了,看起來也很貴)。
芒格好靜,可能也過于嚴厲,不想讓人知道他。有人曾埋怨他是個傲慢的闊人。熟知他的人于是發表了辯護詞:他不是闊了才變的,他一直目中無人。
這可以引出芒格讓我喜歡的第一句話:不要和豬摔跤,你們兩個都會被泥弄臟,而豬卻會樂在其中。
無理由顯示芒格罵過別人是豬,不過這可以解釋他有時候為什么會目中無人。
第二句話更刻薄,意思也類似,我更喜歡一些。他說:把奶酪和大便攪拌在一起,你得到的還是大便。
當律師的芒格到了40歲,覺得這職業沒辦法賺到大錢,于是轉行投資。
這個決定,對錯各半。錯的是,他一離開,美國的律師業就很賺錢了。對的是芒格成為了成功的投資大師。為了不引人注目,他曾經小心翼翼地在《福布斯》排名榜上不靠得太前——當然這由不得他,他曾排在喬布斯前面。
這種40歲的中年轉型,我想,可能就是自我珍惜的奶酪應該具有的優點吧。
有時候,我們明知和豬在摔跤,卻執著起來:連豬都贏不了,臉往哪里擱?有時候,我們聞到了身邊那坨大便慣用的香水味,卻總覺得,也許投入再多一點,就可稀釋它,所以不停地加奶酪,后來還是下不了口。
改變,是所有新生活的開始。有些東西跟我們太久,所以無法割舍。我總覺得這種想法不太安全,病太久,你也想治。一個人的生活是有安全邊際的。就本篇文章的讀者來看,可能溫飽毫無問題,這點就略過不談,此外,還應有足夠的休息、適度的悠閑,略有剩余的收入。和芒格的遠大志向比,這只是最低人權吧?
但這些生活的安全要素,似乎并不容易得到。套用芒格的突然轉身法,去追求人的最不可或缺是什么?巨大的財富不是人人可得的,也未必是人人必需的,而睡眠是。想要的生活,從這點切入吧,如果一個人需要在床上呆足8小時,那么一份工作不足以保證這8小時(偶爾加班可以忍受,但必須可以補覺),本質上就是大便,不值得奶酪稍稍停留。
在這個睡眠不足的時代,地球自轉并未加快,那么,誰錯了呢?
20歲、30歲、40歲,在新的一年里,自己這塊奶酪,敢不敢為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甚至是一宿美夢,從而離開大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