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關于故事成語故事,承載著歷史文化的精髓,蘊含著時代文化的精神和靈魂,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關于成語中的名人故事。
項橐(tuo),是名人中國古代的神童。年僅7歲就當了孔子的關于故事老師。《孔子項橐相問書》敘述的成語就是孔子拜項橐為師的有趣故事。
孔子周游列國,名人四處講學,關于故事宣揚儒家思想。成語一天,名人他正在坐車趕路,關于故事發現有三個小孩正在玩,成語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名人這個小孩就是關于故事項橐。
車被城擋住了,成語走不了了。名人可是這個小孩仍然在玩著,興致勃勃,就象沒有看見一樣。孔子下車,微笑著說“你怎么不知道車來了要讓路呢”項橐這才抬起頭來拿起大人的口氣說:“從古至今,只聽說車要繞城而過,那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孔子聽了非常詫異,小孩如此能言善辯,而且象成年人一樣鎮定自若。
孔子對這個孩子產生了興趣,決定要考考他,就問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沒有石頭?什么水中沒有魚?什么門關不上?什么牛沒法生牛犢?什么馬不能生馬駒?什么刀上沒有環?什么活沒有煙?什么樣的男人沒有妻子?什么樣的女人沒有丈夫?什么時候白天短?什么時候白天長?什么樹不長杈?什么樣的城沒有使者?什么人沒有孩子?。。。。。。”孔子一口起提了40多個問題。
項橐認真聽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門,泥牛,木馬,砍刀,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樹,空城,小孩。。。”
這些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現象,家庭倫理道德等方面內容,內容廣泛,項橐都能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連說六個“善哉”
項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人們所尊敬的孔子,就反問了幾個問題,結果孔子一個也答不上來。連嘆到:“后生可畏也”。
孔子又說:“我車中有棋,咱們賭一盤吧。”誰知項橐一本正經地拒絕,振振有辭地說:“我不賭博,天子好賭,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諸侯好賭,就無心思治理國家;官吏好賭,就會耽誤處理文案;農民好賭,就會錯過耕種莊稼的好時機,做學問的好賭,就會忘了詩書禮儀,小孩子好賭博,該挨揍。賭博原來是無聊、無用的事,學它做什么?”
孔子聽了這些話,由贊賞變成了敬佩,他拜項橐為師。七歲的孩子從此名聲遠揚,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恥以孩童為師,其舉動也為天下人稱贊。
關于成語中的名人故事2:不知所云三國時,東吳殺了關羽,占了荊州。在與東吳作戰中蜀主劉備大敗,退回白帝城,又生起重病來,忙派人去成都請來諸葛亮,劉備對他說:“我的兒子如果能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不能輔佐,你可以取而代之。”說完,劉備就去世了。
這時的蜀國內憂外患,困難重重,對外,諸葛亮主動與東吳和好,對內,發展生產,訓練軍隊。幾年后蜀國恢復了元氣,糧食充足,兵強馬壯。當時蜀國南部的彝族首領孟獲反叛,為了后方的安定,220xx年,諸葛亮親征孟獲。他采取“攻心為上”的策略,七次俘虜了孟獲,又七次放了他。
最后孟獲心悅誠服地歸順蜀漢,說:“丞相天威,我再也不反了。”解除了后顧之憂后,諸葛亮便決定出師伐魏。
他給劉禪寫了道奏章,從劉備不幸早逝說起,說自己在軍敗的危難關頭接受任命,到現在已經20xx年了。他向劉禪推薦了一大批文臣武將,再三勸告劉禪要“親賢臣,遠小人”,采納有益的建議。最后他說:“今天我要出師遠征,面對這張奏章淚流滿面,不知該說些什么(不知所云)”。
劉禪看了很感動,勸他說:“丞相剛剛南征回來,又要北伐,還是先休息休息吧。”
諸葛亮說:“先帝把國家大事托付給我,我從不敢懈怠。今天不北伐,要等到什么時候?”
于是諸葛亮開始了第一次北伐。“不知所云”現在指人言語混亂,很難讓別人理解。
關于成語中的名人故事3:李泌賦棋唐朝的李泌從小非常聰敏,喜歡讀書。他有個表哥叫員椒,也非常聰明。兩個經常在一起比試學問。員椒9歲,由于才華出眾,參加童子試,被舉為神童。唐玄宗召見他說:“還有哪個神童能趕上你”員椒說:“我舅舅的兒子李泌,他的才能比我高”
唐玄宗把李泌召進宮,命與自己下過棋的大臣張說考考李泌。張說出了“方圓動靜”的題目并解釋:“方就是棋盤的形狀,圓就是棋子的形狀,動就上一象棋活了,靜就是象棋死了。”
李泌不加思索:“方就是做正義要有原則,圓就是運用學問要靈活變通,動就上一施展自己的才能,靜就是如愿以償后的滿意。”唐玄宗聽后大驚奇。許多大臣對李泌發問,李泌對答如流,當時才7歲。
李泌曾經在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個皇帝執政時期任過高官,至宰相。雖然他常遭人妒忌,但都憑借他的機智避免了災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