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擔負著教育下一代,適合事娛樂下一代并向他們解釋世界的功能,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適合二年級的童話故事。
有一次,一個力大無比的話故巨人要周游印度,并聲稱:
“誰如果用手勢能準確地回答我用手勢表示的適合事問話,誰就會得到我的年級重賞。但是話故,如果回答得不對,適合事我便將他處死。年級”
許許多多的話故人,為了得到重賞,適合事陸陸續(xù)續(xù)地來到巨人面前,年級用手勢回答巨人用手勢提的話故問題。但是適合事,很可惜,年級他們都失敗了。話故他們失敗后,都曾痛哭流涕地向巨人哀求,要巨人大發(fā)慈悲,不要處死他們。但巨人冷若冰霜,毫無憐惜之心,像捏面人似的,把他們一個又一個地捏死在他的手心里。
后來,巨人走進另一個土王所管的領(lǐng)域中來了。這位土王膽小怕事,也怕自己的臣民受害,就想給巨人送些稀世珍物,說些好話,讓巨人離開自己的王國。但那巨人很固執(zhí)。
“一定要叫人來用手勢回答我用手勢提的問題,哪怕有一個人也好。”
巨人說。
土王讓他的大臣們?nèi)フ夷芑卮鹁奕藛栴}的人。那時,老百姓們都知道巨人提的問題難以回答,都知道許多人都死在巨人手里,誰愿意白白死在巨大的魔鬼手里?大臣們問誰誰也不愿意。但是,總得找一個人呀,總不能讓國王送死吧?大臣們都為難了。
正在這時,一個放牛的孩子跑到一位大臣身邊來了。
“我愿意去回答巨人的問題。”孩子用那銀鈴似的聲音說道。
“你去?”大臣說,“你不怕死嗎?”
“不,我不會死的,我能回答巨人的問題。”孩子仰臉看著大臣,笑嘻嘻他說。
大臣對這么小的孩子很是惋惜,但他一時找不到人,交不了差,只好把孩子帶走了。
土王看見帶來的是孩子,心里很難過。
“孩子,你知道嗎?巨人提的問題連大人也回答不了。”土王說。
“陛下,我能回答巨人的問話。”孩子說。
適合二年級的童話故事2:大肚漢、長腿郎和神力眼的故事在很早很早以前,那時候,貓兒穿鞋,青蛙戴帽,騾子蹄上釘馬刺,兔子追得狗兒逃。那時候,某國有一位國王,他有一個聰明美麗的女兒,遠近國家的大公、王子們都紛紛向她來求婚,可是公主對所有來人的求婚統(tǒng)統(tǒng)加以拒絕。到最后終于宣布說:誰能接連三夜守住她,她便嫁給誰。這個消息傳遍了遠近各處,高貴的求婚者們又來到這里守夜,可是誰也沒能把她守住,而且還丟了性命。
這些消息傳到一個名叫馬迪阿什的王子耳里。這個小伙子健美如同壯鹿,機警如同雄鷹,他決定去碰碰運氣。他父親反復勸阻,再三請求,可都白費力氣,小伙子還是我行我素,非去不可。到后來,父親只好放他走。馬迪阿什腰間別了一把利劍,帶足了錢,便出門了。第二天一早在路上遇到一個人,皺著眉頭,艱難地踉踉蹌蹌往前走。馬迪阿什跟他走到了一塊兒。問他去哪兒。路人回答說:“出去見見世面。”
“你會啥手藝啊?”王子問他。
“啥也不會,可是我有一種別人沒有的本領(lǐng):我叫大肚漢,我的肚子可以撐到能裝下一列軍隊。”大肚漢剛一說完,就把肚子鼓得連一條寬寬的公路都盛不下他。馬迪阿什非常喜歡這個大肚漢,“你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愿不愿意跟我一道走?我也是到世界上去碰碰運氣的。”
“我干嗎不去?去。”大肚漢說完,便同王子一道走了。
走了一段路之后,他們碰到了一個又瘦又高、象根棍子的人。“伙計,你上哪兒去?”馬迪阿什問道。“出去見見世面。”“你會啥手藝啊?”“我啥手藝也不會。可是我有一種別人沒有的本領(lǐng):我叫長腿郎,我可以突然長高到云際,一步能跨一英里。”“你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愿不愿意跟我們一道走?”馬迪阿什喊道。“我干嗎不啊?走。”長腿郎回答說,然后跟著他們一道走。
他們走到森林附近,看到一個人正在盯著一堆劈柴瞧。他們走到他跟前,馬迪阿什問他盯著這堆劈柴干嗎。“我是神力眼。我正準備用目光點燃這堆木柴哩。”那人答完話后,繼續(xù)盯著那堆木柴,不一會兒,木柴著了,烈火熊熊。“你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跟我們一塊兒到世界上去碰碰運氣怎么樣?”王子問他。“我干嗎不去?去。”神力眼說著就同大家一道往前走了。
適合二年級的童話故事3:棗核早年間,在山腳下的一個莊里,有一家人家,只是兩口子過日子,成天價盼個小孩,兩口子都說:“俺哪怕有棗核那么大個孩子也好啊。”說了這個話,過了不多日子,生了一個小孩,無巧不成故事,正好像棗核那么點,兩口子歡喜的了不得,給孩子起了個名叫棗核。
一年又一年,棗核一點也不見長,還是像棗核那么點。爹說:“棗核呀。
白叫我歡喜了一場,養(yǎng)活你這樣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說:“棗核呀。你一點不見長,我也真為你愁的慌。”棗核說:“爹娘,都不用愁,別看我人小,一樣能做事情。”
棗核很勤快,天天干活,不但身體練的結(jié)實,還學了很多的本領(lǐng)。他能扶犁,也能趕驢,打柴比別人打的都多,因為別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屋脊那么高。鄰舍百家都夸獎起棗核來,有的埋怨自己的孩子說:“人家棗核那么點,也能做活,你不會做活,還不羞。”棗核的爹娘也高興了起來。
棗核不光勤快,也很精明。有一年旱天,滿坡里的莊稼一粒也沒收,莊戶人都沒有吃的,城里的衙門里還是下來要官糧。莊戶人納不上糧,縣官就吩咐衙役把牛、驢都牽了去。
牽去了牛、驢,沒有了種莊稼的本啦,大伙都愁的了不得。棗核對大伙說:“都不用愁,我有辦法。”有的人卻不相信,說:“我才不信咧,你別小人說大話啦。”棗核也不爭辯,只是說:“不信,你們就看看。”
到了晚上,棗核跑到縣官拴牛、驢的院子外面,一蹦蹦進墻去,等衙役都睡著了,解開韁繩,又一蹦蹦到驢耳朵里,“哦喝。哦喝。”大聲吆喝著趕驢。衙役們從夢里跳了起來,驚慌地喊著:“進來牽驢的啦。進來牽驢的啦。”明刀長槍的,到處搜人。
鬧騰了一陣,什么也沒搜著。剛剛躺下,又聽到“哦喝。哦喝。”又都跳了起來,還是哪里也沒搜到人。才躺下,卻又吆喝起來。到了過半夜,衙役們都瞌睡的了不得,有一個衙役頭說:“不用管它,不知是個什么東西作怪,咱們睡咱們的覺吧。”衙役們困慌了,倒下睡得和泥塊一樣,什么動靜也聽不見了。棗核從驢耳朵里跳了下來,把門開開,趕著牲口回了莊。
牽走了牲口,縣官是不肯罷休的,天一亮,就帶者衙役下去捉拿莊戶人,棗核蹦出來說:“牲口是我牽的,你要怎樣。”
縣官叫著說:“快綁起來。快綁起來。”
衙役拿出鐵鎖來,去綁棗核,“噗。”的一聲,棗核打鐵鎖鏈子縫里蹦了出來,站在那里哈哈的笑。衙役們都急的不知怎么拿好,還是縣官主意多,說:“把他用錢褡①裝著背到大堂去。”
縣官坐了大堂,把驚堂木一拍說:“給我打。”
打這面,棗核蹦到那面去,打那面,棗核蹦到這面來,怎么的也打不著,縣官氣的臉通紅嚷道:“多加幾個人,多加幾條棍。”
棗核這次不往別處蹦,一蹦蹦到了縣官的胡子上,抓著胡子蕩秋千。縣官慌張了,直喊:“快打。快打。”一棍打下去,沒打著棗核,卻打著縣官的下巴骨啦,把縣官的牙都打下來了。滿堂的人都慌了起來,一齊去照顧縣官去了,棗核大搖大擺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