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嗜酒如命且毒癮甚深,信念有好幾次差點把命都給送了,關于故事就因為在酒吧里看不順眼一位酒保而犯下殺人罪,信念目前被判終身監禁。關于故事
他有兩個兒子,信念年齡相差才一歲,關于故事其中一個跟他老爸一樣有甚重的信念毒癮,靠偷竊和勒索為生,關于故事目前也因犯了殺人罪而坐監。信念
另外一個兒子可不一樣了,關于故事他擔任一家大企業的信念分公司經理,有美滿的關于故事婚姻,養了三個可愛的信念孩子,既不喝酒更未吸毒。關于故事
為什么同出于一個父親,在完全相同的環境下長大,兩個人卻會有不同的命運?在一次個別的私下訪問中,問起造成他們現況的原因,二人竟然是相同的答案:“有這樣的老子,我還能有什么辦法?” 我們經常以為一個人的成就深受環境所影響,有什么樣的遭遇就有什么樣的人生。這實在是再荒謬不過了,影響我們人生的絕不是環境,也絕不是遭遇,而得看我們對這一切是抱持什么樣的信念。
二
有兩位年屆七十歲的老太太,對于未來也因不同的信念而有了不同的人生。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可算是人生的盡頭,于是便開始料理后事;然而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么事不在于年齡的大小,而在于是怎么個想法。
于是她給自己訂下了更高的期許,在七十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隨后的二十五年里她一直冒險攀登高山,其中幾座還是世界上有名的。
就在最近她還以九十五歲的高齡登上了日本的富士山,打破攀登此山年齡最高的紀錄。她就是大大有名的胡達•克魯克斯老太太。 由上述的例子可見,不是環境也不是遭遇能夠決定一個人的一生,而得看他對于這一切賦予什么樣的意義,也就是說他是用什么樣的認知,這不僅會決定他的現在也決定他的未來。
人生到底是喜劇收場還是悲劇落幕,是豐豐富富的還是無聲無息的,就全在于這個人到底抱持的是什么樣信念。
信念何以對我們的人生有這么大的影響?事實上它可算是我們人生中追求快樂、避開痛苦的引導力量。當我們人生中發生任何事情時,腦海里便自然會浮現起兩個問題: 一是這件事對我是快樂還是痛苦(或可說是好還是壞)?二是此刻我得采取什么行動,才能避開痛苦或得到快樂(或趨吉避兇)?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如何,就全得看我們所持的是何種信念。
信念不是自然生成的,乃是我們從過去的經驗中累積而學會的,它是我們生活中行動的指針,指出我們人生的方向、決定我們人生的品質。
不要小看經驗,它可以讓我們辨識出事物的共通性,使我們“有把握”敢去做一件從未做過的事。若欠缺這種把握感,生活中就有很多事我們不敢去做了,可以說經驗能使我們的生活變得簡單,讓我們敢于嘗試。
三
19世紀末,一位窮苦的牧羊人帶著兩個孩子替別人放羊。他們趕著羊群來到一座山坡上,忽然看到了一群大雁從天空飛過,那么自由自在。牧羊人的小兒子問父親:“為什么大雁會飛呢?”牧羊人一開始并不理解孩子的問題,簡單地回答說:“大雁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往南飛,它們要去一個溫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好度過這個寒冷的冬天。”大兒子羨慕地說:“大雁可真厲害,能在那么高的地方飛,如果我們也能飛就好了。”小兒子也贊同地點了點頭。
牧羊人驚呆了一下,才明白孩子們原來是在羨慕大雁呢。他笑著對兩個孩子說:“只要你們想,并為之付出努力,你們也能飛起來。”
兩個孩子牢牢地記住了父親的話,并一直不懈地努力著,長大以后便開始了他們的機械航空試驗。從1920xx年至1920xx年期間,他們除了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之外,還自制了200多個不同的機翼進行了上千次風洞實驗。他們廢寢忘食地工作著,不久便設計出了一種性能優良的發動機和高效率的螺旋槳,然后成功以把各個部件組裝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動力飛機。
這兄弟倆就是美國著名的萊特兄弟。1920xx年,他們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1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布消息。萊特兄弟并不在乎,繼續改進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制造出能乘坐兩個人的飛機,并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
1920xx年9月10日,天氣異常晴朗,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自由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心情,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終于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