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從來都不是成功一步登天,好高騖遠,故事它需要堅韌不拔的成功耐性和毅力。 今天小編在這分享關于走向成功的故事哲理小故事給大家,歡迎大家閱讀。成功
1.簡單事情重復做
一位著名的推銷大師,即將告別他的成功推銷生涯,應行業協會和社會各界的故事邀請,他將在該城中最大的成功體育館,做告別職業生涯的故事演說。
那天,成功會場座無虛席,故事人們在熱切地、成功焦急地等待著那位當代最偉大的故事推銷員作精彩的演講。當大幕徐徐拉開,成功舞臺的正中央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為了這個鐵球,臺上搭起了高大的鐵架。
一位老者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走了出來,站在鐵架的一邊。他穿著一件紅色的運動服,腳下是一雙白色膠鞋。
人們驚奇地望著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舉動。
這時兩位工作人員,抬著一個大鐵錘,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這時對觀眾講:請兩位身體強壯的人,到臺上來。好多年輕人站起來,轉眼間已有兩名動作快的跑到了臺上。
老人告訴他們游戲規則,請他們用這個大鐵錘,去敲打那個吊著的鐵球,直到把它蕩起來。一個年輕人搶著拿起鐵錘,拉開架勢,掄起大錘,全力向那吊著的鐵球砸去,一聲震耳的響聲,吊球動也沒動。他接著用大鐵錘接二連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氣喘吁吁。另一個人也不示弱,接過大鐵錘把吊球打得叮當響,可是鐵球仍舊一動不動。臺下逐漸沒了吶喊聲,觀眾好像認定那是沒用的,就等著老人做出解釋。
會場恢復了平靜,老人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個小鐵錘,然后認真地面對著那個巨大的鐵球敲打起來。
他用小錘對著鐵球“咚”敲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再一次用小錘“咚”地敲一下。人們奇怪地看著,老人就那樣“咚”敲一下,然后停頓一下,就這樣持續地做。
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會場早已開始騷動,有的人干脆叫罵起來,人們用各種聲音和動作發泄著他們的不滿。老人仍然敲一小錘停一下地工作著,他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人們在喊叫什么。人們開始忿然離去,會場上出現了大片大片的空缺。留下來的人們好像也喊累了,會場漸漸地安靜下來。
大概在老人敲打了40分鐘的時候,坐在前面的一個婦女突然尖叫一聲:“球動了。”剎那間會場鴉雀無聲,人們聚精會神地看著那個鐵球。那球以很小的幅度動了起來,不仔細看很難察覺。老人仍舊一小錘一小錘地敲著,吊球在老人一錘一錘的敲打中越蕩越高,它拉動著那個鐵架子“哐哐”作響,它的巨大威力強烈地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終于場上爆發出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掌聲中老人轉過身來,慢慢地把那把小錘揣進兜里。
老人開口講話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如果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來,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對失敗。”
2.把事情做到極致
一家公司想要成為市場上的領導者,首先要有領導者的心態,那就是要堅信你做這件事能比所有人都做得好很多。在這種心態下,把每件事情都做到極致,你就能最終成為領導者。
每當百度公司有部門在匯報項目進展時說“我們這個產品比上一個版本好了多少多少……”的時候,李彥宏總是要問一句,“你這個產品做的是不是比市場上所有的競爭產品都要好,而且明顯的好?”李彥宏的言下之意,就是你有沒有把事情做到極致。
“閃電計劃”是百度將事情做到極致的一個典范。20xx年底的中國互聯網正經歷泡沫破滅的陣痛。當時還只是搜索引擎服務提供商的百度也面臨客戶拖延付款的財務困境。李彥宏思考良久,20xx年春節的鞭炮聲未熄,他便親自掛帥,發動“閃電計劃”,他以一如既往的平靜口吻告訴工程師們,“我們這個小組要在短時間里全面提升技術指標,特別是在一些中文搜索的關鍵指標上要超越市場第一位的競爭對手。”
那時,百度與市場第一名的規模相差幾十倍,而當時百度產品技術團隊只有15個人,要做出對手800個人做出的產品,這樣的超越談何容易?工程師們唯有日夜無休地開發程序閉關苦修。
在最困難的時刻,李彥宏為大伙打氣,“我們必須做出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才能活下去,而且活得比誰都好。你們現在很恨我,但將來你們一定會愛我。”
正是這次只有15個人參與的閃電行動,用了9個月時間,搶占了用戶體驗的至高點,一舉奠定百度在中文搜索領域的龍頭地位,從此,百度的市場占有率節節攀升,路越走越寬。
20xx年的百度,已經擁有7000名員工,占據76%的市場份額。在一次戰略溝通會上,李彥宏通過網上直播再次向全體百度人重申:“我們做事必須有領導者的心態,要best of the best,把每件事做到極致,做得比別人都更好———不是好一點兒,而是好很多。”
在他的心里,這個極致是永無止境的。
3.蝸牛的笑聲
一堵墻擋住了幾只蝸牛的去路。只有翻過它蝸牛才能到達目的地,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蝸牛們發一聲喊,爭先恐后地奮力往墻上爬。
不久,一只蝸牛掉了下來。再不久又一只一只地全掉了下來。
就在蝸牛們躺在墻腳呼赤呼赤地喘著氣、感到十分沮喪的時候,有一只蝸牛卻哈哈地大聲笑了起來。
“你是不是想到什么好辦法了呀?快給我們說說吧。”其它的蝸牛問。
“我哪是想到什么好辦法呀。我是在感謝這堵墻。要是它再矮一點,我又得像平時樣看你們那得意的笑臉,聽你們那成功后的歡呼聲。現在好了,大家都過不去,都是失敗者,這不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情么?我當然要笑呀。”說完,那只蝸牛又哈哈地大笑了起來。
蝸牛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都開心地哈哈大笑了起來說“是呀。都過不去我們為什么要沮喪呢?”
墻上一只正在往上爬的螞蟻聽到這些話后搖了搖頭、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唉。現在我才真正明白:蝸牛爬不快并不是因為沒有能力,而是因為把精力都用在為別人的失敗而高興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