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名詞} > 閱讀記錄 > 《信陵君救趙》司馬遷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信陵君救趙》司馬遷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我愛西紅柿

狀    態(tài):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20:24:40

最新章節(jié):后記

作品簡介《信陵君救趙》節(jié)選自《史記·魏公子列傳》,信陵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君救始末,表現(xiàn)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趙司謙遜作風(fēng)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

作品原文


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1)公子(2)無忌者,馬遷魏昭王(3)少子,文言文原文注而魏安釐(xī)王(4)異母弟也(5)。釋翻昭王薨(6),信陵安釐王即位(7),君救封(8)公子為信陵君。趙司


公子為人,馬遷仁(9)而下士(10) ,文言文原文注士無(11)賢(12)不肖(13),釋翻皆謙而(14)禮交(15)之(16),信陵不敢以(17)其(18)富貴驕(19)士。君救士以此(20)方數(shù)千里爭(21)往歸(22)之,趙司致(23)食客(24)三千。當(dāng)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25)謀(26)魏十余年。


魏有隱士(27)曰侯贏,年七十,家貧,為大梁(28)夷門(29)監(jiān)者(30)。公子聞之(31),往請,欲厚遺(32)之。不肯受,曰:“臣(33)修身潔行(34)數(shù)十年,終(35)不以(36)監(jiān)門(37)困故(38)而受公子財。”公子于是乃置酒(39),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40),虛左(41),自迎夷門侯生(42)。侯生攝敝衣冠(43),直上(44)載公子上坐(45),不讓,欲以(46)觀(47)公子。公子執(zhí)轡(48)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49)在市屠(50)中,原(51)枉車騎(52)過(53)之。”公子引車(54)入市,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55),故(56)久立與其(57)客語(58),微察(59)公子,公子(60)顏色愈和。當(dāng)是時,魏將相宗室(61)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62);市人皆觀公子執(zhí)轡。從騎皆竊(63)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64)不變,乃(65)謝(66)客就車。至家,公子引(67)侯生坐上坐(68),遍(69)贊(70)賓客,賓客皆驚。酒酣(71),公子起,為壽(72)侯生前。侯生因(73)謂公子曰:“今日贏之(74)為(75)公子亦足矣(76)!贏乃(77)夷門報關(guān)者(78)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79)有所過(80),今公子故(81)過之(82)。贏欲就(83)公子之(84)名,故久立(85)公子車騎市中,過客(86),以(87)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贏為(88)小人,而(89)以公子為長者(90),能下士也(91)。


于是(92)罷酒(93),侯生遂(94)為(95)上客。


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96)屠者(97)朱亥,此子(98)賢者(99),世莫(100)能知(101),故隱(102)屠間耳(103)。”公子往,數(shù)(104)請之(105),朱亥故(106)不復(fù)謝(107)。公子怪之(108)。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109)已破趙長平(110)軍,又進兵圍邯鄲(111)公。子姊為趙惠文王(112)弟平原君(113)夫人,數(shù)(114)遺(115)魏王及公子書,請救語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116)十萬眾(117)救趙。秦王使使者(118)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119)且(120)下(121),而(122)諸侯敢救趙者(123),已(124)拔(125)趙,必移兵(126)先擊之(127)。”魏王恐,使人止晉鄙(128),留(129)軍壁(130)鄴(131),名(132)為救趙,實持兩端(133)以(134)觀望(135)。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136)于魏,讓(137)魏公子曰:“勝(138)所以自附(139)為婚姻(140)者(141),以(142)公子之高義(143),為(144)能急人之困(145)。今(146)邯鄲旦暮降秦而(147)魏救不至,安在(148)公子能急人之困也(149)!且(150)公子縱(151)輕(152)勝,棄之(153)降秦,獨(154)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156),數(shù)(shuò)請魏王,及賓客辨士說(shuì)王萬端。魏王畏秦。終(157)不聽公子。


公子自度(158)終(159)不能得之于王(160),計(161)不獨生(162)而令(163)趙亡,乃(164)請賓客(165),約(166)車騎百余乘(167),欲以(168)客往赴秦軍(169),與趙(170)俱(171)死。行過(172)夷門,見侯生,具(173)告所以(174)欲(175)死秦軍(176)狀(177)。辭(178)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179)!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shù)里,心不快(180),曰:吾所以待侯生(181)者備(182)矣(183),天下莫(184)不聞,今吾且(185)死,而侯生曾(186)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187)有所失(188)哉(189)?”復(fù)引車(190)還,問侯生。侯生笑曰:“臣故(191)知公子之(192)還也。”曰:“公子喜士,名(193)聞(194)天下。今有難,無他端(195),而(196)欲赴秦軍(197),譬若(198)以(199)肉投餒(200)虎,何功之有哉(201)?尚(202)安(203)事(204)客?然公子遇(205)臣厚(206),公子往而(207)臣不送,以是(208)知公子恨之(209)復(fù)返也。”公子再拜(210),因(211)問(212)。侯生乃(213)屏人(214)間語(215)曰:“贏聞晉鄙之兵符(216)常在王臥(217)內(nèi),而(218)如姬(219)最幸(220),出入王臥內(nèi),力(221)能竊(222)之。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223)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224)能得。如姬為(225)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226)欲為公子死,無所(227)辭(228),顧(229)未有路(230)耳(231)。公子誠(232)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233),則(234)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235),此五霸之伐也(236)。”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237)盜兵符與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238)有所不受(239),以便(240)國家。公子即(241)合符,而晉鄙不授(242)公子兵,而復(fù)請(243)之,事必危矣。臣客(244)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246),大善(247);不聽,可使擊(248)之。于是公子泣(249)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zè)宿將(250),往恐不聽,必當(dāng)殺之,是以(251)泣耳,豈畏死哉?”于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252)市井(253)鼓刀(254)屠者,而(255)公子親數(shù)(shuò)存(256)之,所以(257)不報謝者,以為小禮(259)無所用。今公子有急(260),此乃臣效命(261)之秋(262)也。”遂與公子俱。公子過謝(263)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264)數(shù)(265)公子行日(266),以至?xí)x鄙軍之日(267)北鄉(xiāng)(268)自剄(269),以(270)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鄴,矯(271)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272),舉手視(273)公子曰:“今吾擁(274)十萬之眾,屯(275)于境(276)上,國之重任。今單車(277)來代之,何如哉(278)?”欲無(279)聽。朱亥袖(280)四十斤鐵椎椎(281)殺晉鄙。公子遂(282)將(jiàng)晉鄙軍。勒兵(283),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284)。”得選兵(285)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286),遂救邯鄲,存(287)趙。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288)界,平原君負(289)欄矢(290)為公子先引(291)。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292)者也!”當(dāng)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293)。


公子與侯生決(294),至軍,侯生果(295)北鄉(xiāng)自剄。


魏王怒(296)公子之盜其兵符,矯(297)殺晉鄙,公子亦自知(298)也。已卻(299)秦存趙,使將將(300)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


作品注釋
1. 魏:戰(zhàn)國時國名,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北),魏暉王時遷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2. 公子:諸侯的兒子,后來官僚的二子也稱公子。
3. 魏昭王:名遬(古“速”字),在位時間為公元前295~前277年。
4. 安釐王:名圉(yǔ),在位時間為公元前276~前243年。釐:也寫作“僖”。
5. 異母弟:同父不同母的弟弟。者……也:最常見的判斷句式,可譯為“……是……”。
6. 薨(hōng):周代,諸侯死了叫薨;后代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叫薨。
7. 即位:指帝王登位。
8. 封:古代帝王把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
9. 仁:仁愛。
10. 下士:恭謙地對待士人。下:謙讓。
11. 無:不論。
12. 賢:有才德。
13. 不肖:無才德,于賢相對而言。
14. 而:順承連詞,可不譯。
15. 禮交:按一定禮節(jié)與人交往。
16. 之:他們,代“士”。
17. 以:憑仗。
18. 其:他的,代信陵君。
19. 驕:驕傲地對待,形容詞用作動詞。
20. 以此:因此。此:代上句內(nèi)容,甚言區(qū)域之廣。
21. 爭:爭先恐后。
22. 歸:投奔,歸附。
23. 致:招來。
24. 食客:亦稱門客,指古代寄食在貴族官僚家里并為主人效勞的人。
25. 加兵:施加兵力,及發(fā)動戰(zhàn)爭。
26. 謀:圖謀,做侵犯的打算。
27. 隱士:封建時代稱隱居民間不肯做官的人。
28. 大梁:魏國都城(今河南省開封市)。
29. 夷門:大梁城的東門。
30. 監(jiān)者:守門人。
31. 之:他,代侯贏。
32. 厚遺:豐厚地贈送,即贈送豐厚的禮物。遺:贈送。
33. 臣:我,秦漢前表示謙卑的自稱。
34. 潔行:使品德純潔。潔:使……潔,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35. 終:終究。
36. 以:因為。
37. 監(jiān)門:指看守城門。
38. 故:緣故。
39. 置酒:備辦酒席。
40. 從車騎(jì):帶著隨從車馬。從:使……跟從,動詞的使動用法。
41. 虛左:空出尊位。古代乘車以左位為尊。
42. 生:先生的省稱。
43. 攝敝衣冠:撩起破舊的衣服。攝:拉、拽、撩起。敝:破舊。衣冠:衣服。偏義復(fù)詞,冠沒有意義。
44. 直上:徑直上(車)。
45. 載公子上坐:把自己安置在公子左邊的尊位上。載:安置,擱。上坐:尊位,上位。坐,同“座”。?
46. 以:憑借,“以”后省賓語“之”。之,代侯生上述行動。
47. 觀:觀察。
48. 執(zhí)轡:握著馭馬的韁繩(親自駕車)。
49. 客:這里指朋友。
50. 市屠:肉市。
51. 愿:希望。
52. 枉車騎(jì):委屈“您的”車馬隨從。
53. 過:訪問,看望。
54. 引車:帶領(lǐng)車騎。
55. 俾(bì)倪(bì):同“睥睨”,斜著眼睛看,表示旁若無人的傲慢神態(tài)。
56. 故:副詞,故意。
57. 其:他的,代侯生。
58. 語:說話。
59. 微察:偷偷地觀察。察:與上文“觀”互文見義。
60. 顏色:臉色。
61. 宗室:與國君或皇帝同一祖宗的貴族。
62. 舉酒:開宴的意思。
63. 竊:暗地,偷偷地。
64. 終:副詞,始終。
65. 乃:副詞,用于后一分句之首,表示銜接,可譯為“然后”“于是”。
66. 謝:告辭。
67. 引:導(dǎo)引。
68. 上坐:尊位。坐:同“座”,名詞。“上坐”前的“坐”為動詞。“上坐”前省介詞“于”(在)。
69. 遍:周遍,一個一個地。
70. 贊:見(xiàn),這里是介紹的意思。“贊”是使動用法。
71. 酒酣:飲酒興盡暢快。
72. 為壽:也叫上壽,意思是向尊者獻酒,并致辭祝頌。“侯生前”之前省介詞“于”(向)。
73. 因:于是。
74. 之:用于主謂短語的主謂之間,取消短語的獨立性。
75. 為:難為,作難。
76. 足:夠。矣:啦,表示事物的既成狀態(tài),并有加強語氣的作用。
77. 乃:(僅僅)是。
78. 報關(guān)者:名詞性“者”字短語,守城門的人,即負責(zé)開關(guān)城門的人。關(guān):門栓。
79. 不宜:不應(yīng)該。
80. 有所過:有逾越常禮之處。所過:名詞性“所”字短語,作“有”的賓語。過:逾越。
81. 故:特意。
82. 過之:逾越常禮。之:代詞,指向侯生“遍贊賓客”一事。
83. 就:成就。
84. 之:的,用在修飾語和被修飾語之間,表示領(lǐng)屬關(guān)系。
85. 立:使……立,動詞的使動用法。“市中”前省介詞“于”(在)。
86. 過客:訪問朋友。過:訪問。
87. 以:介詞,后省賓語(之)。
88. 以……為……:文言中表示意謂意義的格式。以:是表“譯文”意義的動詞,與“為”字相配,組成兼語式的意動句,表示對人或事的看法或判斷,相當(dāng)于“認為……是……”。
89. 而:連詞,連接兩個句子,表示并列關(guān)系,可不譯出。
90. 長者:有德性的人。
91. 也:表肯定語氣。
92. 于是:承接連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的“于是”。
93. 罷酒:結(jié)束宴會。
94. 遂:就。
95. 為:成為,做了。
96. 所過:名詞性“所”在短語,意即“訪問的”。
97. 屠者:以屠宰牲畜為業(yè)的人,可譯為“屠夫”。
98. 子:古代男子的尊稱。
99. 賢者:有才德的人。
100. 莫:無指代詞,表示“沒有誰”的意思。
101. 知:了解。故:所以。
102. 隱:埋沒,作“隱居”講,也通。
103. 耳:助詞,表示范圍的僅此性,相當(dāng)于“而已”,這里可不必譯出。
104. 數(shù)(shuò):多次。
105. 請:拜訪他,代朱亥。
106. 故:故意。
107. 復(fù)謝:答謝,問訪。
108. 怪之:以之為怪,意即對這種情況感到奇怪,“怪”屬意動用法。之:指代上面兩句的內(nèi)容。
109. 秦昭王:即昭襄王,名則,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06~前251年。秦破趙長平軍,在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命白起為大將軍,在長平大敗趙軍,活埋趙軍降卒四十萬人,趙國大為震驚。
110. 長平,趙地,在今山西省高平縣。
111. 邯鄲:趙國都城,在今河北省邯鄲市。
112. 趙惠文王,趙孝成王的父親。
113. 平原君:趙國公子趙勝的封號,任趙相。公元前259年,秦兵圍邯鄲,他組織力量堅守。
114. 數(shù)(shuò):多次。
115. 遺(wèi):致送。
116. 將(jiàng):統(tǒng)率。
117. 眾:這里指軍隊。
118. 使使者:派遣使者。前一個“使”為動詞,派遣。后一個“使”與“者”結(jié)合,組成名詞性短語,用來指代人,意即“出使的人”(使臣)。
119. 旦暮:早晚間,形容很短時間。
120. 且:副詞,表示動作行為馬上或?qū)⒁l(fā)生,可譯為“就將”,“將要”。
121. 下:動詞,攻下。?
122. 而:這里用為假設(shè)連詞,如果。
123. 者:語助詞,用在表假設(shè)的分句的末尾,可譯為“的話”。
124. 已:時間副詞,可譯為“在……之后”。
125. 拔:攻克,與上文的“下”為近義詞。
126. 移兵:調(diào)動軍隊。
127. 之:它,代“諸侯”。
128. 止晉鄙:叫晉鄙停止前進。止:使……停止。
129. 留:使……停留,都表使動。
130. 壁:原義是營壘,這里是安營駐扎的意思。
131. 鄴:魏地名,靠近趙國,在今河北省臨漳縣。“鄴”前省略介詞“于”(在)。
132. 名:名義上。
133. 持兩端:手握兩頭,比喻對雙方采取兩面手法,不敢得罪或支持哪一方。
134. 以:連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來”。
135. 觀望:懷著猶豫的心情,觀看形勢的變化。
136. 冠蓋相屬:指使者相連續(xù)。冠:帽子,借指禮服。蓋:車蓋,借指華美的車子。冠蓋:指使者。相屬(zhǔ):連續(xù)不斷。
137. 讓:責(zé)備。
138. 勝:平原君(趙勝)自稱,可譯為“我”。
139. 自附:自愿地依附。
140. 婚姻:親戚,因男女婚嫁而結(jié)成親戚。所以……:名詞性短語,可譯為“……的緣故”或“之所以……”。
141. 者:表句中停頓,并提示下文將有所說明。
142. 以:因為。
143. 高義:高尚的道義。
144. 為:是。
145. 急人之困:為別人的困苦焦急操心。急:形容詞用作動詞。
146. 今:如今。
147. 而:然而。
148. 安在:(表現(xiàn))在哪里。安,疑問代詞,表處所,作動詞(在)的賓語,倒置。
149. 也:與(安)配合,表疑問語氣,可譯為“呢”。
150. 且:連詞,況且,表轉(zhuǎn)換話題。
151. 縱:連詞,縱然,即使。
152. 輕:看不起,形容詞用作動詞。
153. 棄:拋棄。之:我,代平原君。
154. 獨:副詞,可譯為“難道”“竟(然)”。
155. 邪:嗎。
156. 患之:為這件事?lián)鷳n。患:憂慮。之:指趙求救而魏王不肯救。
157. 終:始終。
158. 度(duó):估量,推測。
159. 終:終究。
160. 得之于王:從魏王那里得到給趙的援助。之:貸出兵救趙的事。于:從。
161. 計:決計,打算。
162. 不獨生:不獨自活著,即下文“與趙俱死”的意思。
163. 令:使,讓。
164. 乃:副詞,于是,表示前后兩個分句的銜接。
165. 賓客:止門下的食客。
166. 約:準備。
167. 乘(shéng):古時一車四馬叫一乘。
168. 以:率領(lǐng)。
169. 赴秦軍:趕去與秦軍拼命。赴:奔走以從事,這里有舍身投入的意思。
170. 趙:指趙國將士。
171. 俱:副詞,一同。
172. 過:經(jīng)過,與上文“過客”“有所過”等的“過”,含義不同。
173. 具:備,都,完全。
174. 所以:表原因,這里可譯為“之所以”。
175. 欲:將要。
176. 死秦軍:與秦軍拼命,與秦軍同歸于盡。
177. 狀:情況。這是個雙賓語句,省近賓語“之”,“之”代侯生。譯時用“把”字將遠賓語提到謂語“具告”前。
178. 辭決:辭別,告別。辭:告。決:通“訣”。
179. 勉之:努力。之:為湊足一個音節(jié),無義。矣:吧,表祈使語氣。
180. 快:痛快。
181. 所以待侯生:名詞性短語,意即“用以對待侯生的禮節(jié)”。
182. 備:完備,周到。
183. 矣:了,表肯定語氣。
184. 莫:沒有誰,無指代詞。
185. 且:副詞,將要。
186. 曾:副詞,表示事實出人意外或已達到某種極限。竟(然),簡直。
187. 豈:難道。
188. 所失:名詞性“所”字短語,這里用來指代“禮節(jié)不周到的地方”。失:失禮,禮節(jié)不周到,與上句的“備”字相對而言。
189. 哉:與“豈”配合,表反問,可譯為“嗎”。
190. 引車:率領(lǐng)車騎。
191. 故:副詞,早已,本來就。
192. 之:用于主謂短語的主謂之間,取消短語的獨立性。
193. 名:聲名。
194. 聞:傳布。“天下”前省略介詞“于”(到)。
195. 他端:別的辦法。
196. 而:卻,表轉(zhuǎn)折。
197. 赴秦軍:舍身投入秦軍。
198. 譬若:好像。
199. 以:拿。
200. 餒:饑餓。
201. 何功之有:即“有何功”,有什么作用。之:起著把賓語“何功”提前的作用。哉:與“何”配合,表疑問,可譯為“呢”。
202. 尚:副詞,還。
203. 安:為什么,何必。
204. 事:用。
205. 遇:對待。
206. 厚:優(yōu)厚。
207. 而:卻。
208. 以是:因此。
209. 恨之:對我的行為感到遺憾。恨:遺憾。也:表示肯定語氣。
210. 再拜:連拜兩次,表示禮節(jié)隆重,反映求計心切。
211. 因:于是。
212. 問:咨詢,請教。這一句省略的成分比較多,全句的意思是:于是向侯生請教救趙的計策。
213. 乃:就,于是。
214. 屏(bǐng)人:叫旁人走開。屏:使……退避,動詞的使動用法。
215. 間(jiàn)語:密談,私語。
216. 兵符:征調(diào)兵將用的憑證,用銅玉或竹木做成,狀如虎,又成虎符,上刻文字,剖成兩半,彼此相合。一半授給出征將帥,國君有命令,派人持留下的半符前去傳達,兩相吻合,命令才能施行。
217. 臥:臥室,寢宮。
218. 而:順承連詞,可不譯。
219. 如姬:安釐王寵妃。
220. 幸:舊指得帝王寵愛。
221. 力:能力。
222. 竊:竊取,偷到。
223. 資之:為這事懸賞。之,代“如姬父為人所殺”的事。一說,資,做“蓄”解;資之,蓄為父報仇之心。
224. 莫:沒有誰,無指代詞。
225. 為:對,介詞。
226. 之:用于分句的主謂之間,表語意未完。死:這里是獻出聲明的意思。
227. 無所:是表示否定的動賓關(guān)系的習(xí)慣格式,相對于“沒有什么……”。無,是個動詞;所,與后邊的動詞相結(jié)合,作“無”的賓語。
228. 辭:推辭。
229. 顧:只是,但是。
230. 路:途徑。
231. 耳:罷了,表限止語氣。
232. 誠:副詞,果真。
233. 許諾:答應(yīng)。
234. 則:就(會)。
235. 卻秦:使秦軍退卻,意即打退秦軍。卻:使……退去,使動用法。
236. 伐:功業(yè)。
237. 果:果然,真的。
238. 主令:國君(或天子)的命令。
239. 有所不受:有時(可以)不接受。呂昌瑩《經(jīng)傳衍義》:“有所,謂有時也。”以:連詞,所連接的后一部分表示前面動作行為的目的,可譯為“為了”。
240. 便:利。
241. 即:連詞,即使。
242. 授:授給,交給。
243. 請:問,請示。
244. 臣客:我的朋友。
245. 與俱:跟(您)一起去。介詞“與”后省賓語“之”(公子)。俱:與“偕”同義,一路同行。
246. 聽:聽從。
247. 大善:很好。“使”后省兼語“朱亥”。
248. 擊:打死。
249. 泣:流淚,低聲哭。
250. 嚄(huò)唶(zè)宿將:意思是叱咤風(fēng)云很有威望的老將。嚄:大笑。唶:大叫,很有威勢的樣子。宿將:有威望的老將。
251. 是以:因此。
252. 乃:副詞,幫助表判斷。
253. 市井:古代指做買賣的地方。
254. 鼓刀:動刀,操刀。
255. 而:可是。
256. 存:問候。
257. 所以……:相當(dāng)于“……的緣故(原因)”。
258. 報謝:答謝。
259. 小禮:指“所”字短語,意即“用處”。
260. 急:急難之事,形容詞用作名詞。
261. 效命:貢獻生命。
262. 秋:時機。
263. 過謝:登門拜謝。
264. 請:請讓我。
265. 數(shù)(shǔ):計算。
266. 行日:行路的日程,行程。
267. 以至?xí)x鄙軍之日:介賓短語作狀語。以,在。
268. 北鄉(xiāng)(xiàng):是“鄉(xiāng)北”的倒裝,意即面向北方。鄉(xiāng):同“向”。晉鄙軍駐地鄴在大梁北邊,故侯生說“北向”。
269. 自剄:刎頸自盡。
270. 以:送,介詞,以(此)。這里有報答的意思。
271. 矯:假傳,詐稱。
272. 疑之:懷疑這件事。
273. 視:這里指瞪著眼睛仔細觀察。
274. 擁:持,掌握的意思。
275. 屯:駐扎。
276. 境:邊境。鄴,靠近趙國,故說“境上”。
277. 單車:指單單有乘坐的車輛,沒有跟隨的士兵,猶言單車匹馬。
278. 何如哉:(這是)怎么回事呢。何如:表示對情況的詢問。哉:表疑問語氣,也有感嘆的色彩。
279. 無:不。聽:聽從。
280. 袖:藏在袖子里,名詞用作動詞。
281. 椎:通“錘”,是用以擊人的武器。前一個“椎”是名詞,做賓語。后一個是動詞,用椎打,“殺”是它的補語。
282. 遂:于是,就。
283. 勒兵:約束,整頓軍隊。一說,檢閱軍隊。
284. 歸養(yǎng):回家奉養(yǎng)父母。
285. 選兵:經(jīng)過挑選的精兵。
286. 解去:解除包圍,撤離趙國。去:離開。
287. 存:保存。
288. 于:到。
289. 負:背著。
290. 欄矢:簡筒和弓箭。欄:盛簡的器具。
291. 先引:在前引路,是隆重的禮節(jié)。
292. 及:比得上。及公子者:名詞性“者”字短語,意即“比得上公子的人”。
293. 自比于人:拿自己跟別人相比。人:指信陵君。意思是邯鄲被秦軍圍困,平原君自己不能像信陵君那樣早日擊退秦軍,因而自愧不如。
294. 決:同“訣”,話別。
295. 果:果然。
296. 怒:惱恨。
297. 矯:即矯令,假傳(安釐王的)命令。
298. 知:后面省賓語“之”,“之”代上句的內(nèi)容。
299. 卻:使……退卻,使動用法,可譯為“打退……”。
300. 將:前一個是名詞,將軍,后一個是動詞,率領(lǐng)。

原文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shù)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當(dāng)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

魏有隱士曰侯贏,年七十,家貧,為大梁夷門監(jiān)者。公子聞之,往請,欲厚遺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潔行數(shù)十年,終不以監(jiān)門困故而受公子財。”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侯生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公子執(zhí)轡愈恭。侯生又謂公子曰:“臣有客在市屠中,原枉車騎過之。”公子引車入市,侯生下,見其客朱亥,俾倪,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公子顏色愈和。當(dāng)是時,魏將相宗室賓客滿堂,待公子舉酒;市人皆觀公子執(zhí)轡。從騎皆竊罵侯生。侯生視公子色終不變,乃謝客就車。至家,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贊賓客,賓客皆驚。酒酣,公子起,為壽侯生前。侯生因謂公子曰:“今日贏之為公子亦足矣!贏乃夷門報關(guān)者也,而公子親枉車騎自迎嬴,于眾人廣坐之中,不宜有所過,今公子故過之。贏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過客,以觀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贏為小人,而以公子為長者,能下士也。

于是罷酒,侯生遂為上客。

侯生謂公子曰:“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世莫能知,故隱屠間耳。”公子往,數(shù)請之,朱亥故不復(fù)謝。公子怪之。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趙長平軍,又進兵圍邯鄲)公。子姊為趙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數(shù)遺魏王及公子書,請救語魏。魏王使將軍晉鄙將十萬眾救趙。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讓魏公子曰:“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今邯鄲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縱輕勝,棄之降秦,獨不憐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數(shù)請魏王,及賓客辨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于王,計不獨生而令趙亡,乃請賓客,約車騎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行過夷門,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辭決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公子行數(shù)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今吾且死,而侯生曾無一言半辭送我,我豈有所失哉?”復(fù)引車還,問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還也。”曰:“公子喜士,名聞天下。今有難,無他端,而欲赴秦軍,譬若以肉投餒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復(fù)返也。”公子再拜,因問。侯生乃屏人間語曰:“贏聞晉鄙之兵符常在王臥內(nèi),而如姬最幸,出入王臥內(nèi),力能竊之。贏聞如姬父為人所殺,如姬資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如姬為公子泣,公子使客斬其仇頭,敬進如姬。如姬之欲為公子死,無所辭,顧未有路耳。公子誠一開口請如姬,如姬必許諾,則得虎符奪晉鄙軍,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從其計,請如姬。如姬果盜兵符與公子。

公子行,侯生曰:“將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國家。公子即合符,而晉鄙不授公子兵,而復(fù)請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此人力士。晉鄙聽,大善;不聽,可使擊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晉鄙嚄唶宿將,往恐不聽,必當(dāng)殺之,是以泣耳,豈畏死哉?”于是公子請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親數(shù)存之,所以不報謝者,以為小禮無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與公子俱。公子過謝侯生。侯生曰:“臣宜從,老不能,請數(shù)公子行日,以至?xí)x鄙軍之日北鄉(xiāng)自剄,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至鄴,矯魏王令代晉鄙。晉鄙合符,疑之,舉手視公子曰:“今吾擁十萬之眾,屯于境上,國之重任。今單車來代之,何如哉?”欲無聽。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下令軍中曰:“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得選兵八萬人,進兵擊秦軍。秦軍解去,遂救邯鄲,存趙。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平原君負欄矢為公子先引。趙王再拜曰:“自古賢人,未有及公子者也!”當(dāng)此之時,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公子與侯生決,至軍,侯生果北鄉(xiāng)自剄。

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矯殺晉鄙,公子亦自知也。已卻秦存趙,使將將其軍歸魏,而公子獨與客留趙。

原文譯文

魏國公子無忌,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釐王同父異母的弟弟。昭王死后,安釐王登上王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公子為人,待人仁愛,又能謙遜地對待士人。凡是士人,不論德才高低,公子都謙遜地有禮貌地同他們結(jié)交,不敢憑仗自己的富貴對士人驕傲。因此,方圓幾千里以內(nèi)的士人都爭著去歸附他,他招來了食客三千人。在這個時候,各國諸侯因為公子賢能,又有很多門客,有十多年不敢施加武力打魏國的主意。

魏國有位隱士,名叫侯贏,七十歲了,家里貧窮,做大梁夷門的守門人。公子聽說這么個人,就去拜訪他,想送他一份厚禮,侯贏不肯受,說:“我修養(yǎng)品德,保持操行的純潔,已經(jīng)幾十年了,終竟不能因為看守城門窮困的緣故接受公子的財物。”公子于是辦了酒席,大會賓客。(賓客)坐好以后,公子帶著車馬,空出車上左邊的座位,親自去迎接夷門的侯生。侯生撩起破舊的衣服,徑直走上車子,坐在公子的上座,毫不謙讓,想借此觀察公子的態(tài)度。公子握著韁繩,(態(tài)度)更加恭敬。侯生又對公子說:“我有個朋友在肉市里,希望委屈你的車馬去訪問他。”公子就驅(qū)車進入肉市。侯生下了車,會見他的朋友朱亥,斜著眼睛傲視著,故意久久地站著跟他的朋友談話,(一面)暗暗地觀察公子,公子的臉色更加溫和。在這個時候,魏國的將相和貴族以及其他賓客坐滿堂上,等待公子開宴;市上的人都看著公子握著韁繩駕車,公子的隨從都暗地罵侯生。侯生看見公子(溫和的)臉色始終沒有改變,才辭別朱亥登上車子。到了公子家中,公子領(lǐng)侯生坐在上座上,向侯生一個一個地介紹賓客,賓客都很吃驚。酒喝得正痛快的時候,公子站起來,到侯生面前為他舉杯祝壽。侯生于是對公子說:“今天我難為您也算夠了。我不過是夷門的看門人,公子卻親自委屈自己的車馬,親自迎接我。在大庭廣眾之中,不應(yīng)該有逾越常禮之處,但今天公子特意逾越常禮。然而我想要成就公子愛士的美名,(所以)故意讓公子的車馬久久地站在市場中,借訪問朋友來觀察公子,公子卻更加恭敬。街上的人都認為我是小人,認為公子是有德性的人,能夠謙虛地對待士人。”

于是結(jié)束宴會。侯生就成了公子的上客。侯生對公子說:“我訪問的屠夫朱亥,這個人是有才德的人,世上沒有哪個人了解他,因此隱居在屠戶中間。”公子就前往朱亥家,屢次向他問候。朱亥故意不答謝。公子對此感到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經(jīng)打敗了趙國長平的駐軍,又進兵圍攻邯鄲。公子的姐姐是趙惠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送信給魏王和公子,向魏王請求救兵,魏王派將軍晉鄙率領(lǐng)十萬軍隊援救趙國。秦昭王派使臣告訴魏王說:“我進攻趙國(都城),早晚將要攻下來;如果諸侯有敢援救趙國的,我在攻克趙國后,一定調(diào)遣軍隊首先攻打它!”魏王害怕了,派人叫晉鄙停止前進,把軍隊駐扎在鄴,名義上是救趙,實際上是兩面討好,以觀望局勢的變化。

平原君的使臣連續(xù)不斷地來到魏國,責(zé)備魏公子道:“我之所以自愿高攀您結(jié)為姻親,是因為公子義氣高尚,是能夠關(guān)心和解救別人困難的。現(xiàn)在邯鄲早晚就要投降秦國了,魏國的救兵卻還沒有來,公子能關(guān)心和解救別人的困難這一點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況且公子即使看不起我,拋棄我,讓我投降秦國,難道就不可憐公子的姐姐嗎?”公子為此事發(fā)愁,屢次請求魏王發(fā)兵,同時讓自己的門客和辯士用各種理由勸說魏王,魏王害怕秦國,始終不肯聽從公子。

公子自己估計,終究不能從魏王那里得到救兵,決計不獨自活著而使趙國滅亡,于是邀請門客,準備了一百多量車,想率領(lǐng)門客去同秦軍拼命,與趙國人死在一起。走過夷門時,會見侯生,把打算去同秦軍拼命的情況和原因全告訴侯生。告別出發(fā),侯生說:“公子努力吧!我不能跟您一道去。”公子走了幾里路,心理不愉快,說:“我對待侯生的禮節(jié)夠周到了,天下沒有誰不知道;現(xiàn)在我即將去死,可是侯生連一言半語送我的話都沒有,我(對他)難道有禮節(jié)不周到的地方嗎?”便又調(diào)轉(zhuǎn)車子回來問侯生。侯生笑著說:“我本來就知道公子公子會回來的。”接著說:“公子喜愛士人,名稱傳遍天下。現(xiàn)在有危難,沒有別的辦法,卻想趕去同秦軍拼命,這就像拿肉投給餓虎,有什么用處呢?公子還用門客干什么!然而公子待我恩情深厚,公子前去(拼命)而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對此感到遺憾,一定會再回來的。”公子拜了兩拜,說道:“我聽說晉鄙的兵符常放在魏王的臥室里,如姬最受寵愛,經(jīng)常出入魏王的臥室,她有辦法能夠偷到它。我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了,如姬懸賞請人報仇有三年了,從魏王以下,都想辦法替她報殺父之仇,但沒有人能夠做到。如姬對公子哭訴,公子派門客斬下她仇人的頭,恭敬地獻給如姬。如姬愿意為公子(出力,即使)獻出生命,也不會推辭,只是沒有機會罷了。公子果真開口請求如姬,如姬一定答應(yīng),那就可以得到兵符,奪取晉鄙的軍隊,北邊救援趙國,西邊打退秦國,這是五霸那樣的功業(yè)啊。”公子依從他的計策,去請求如姬。如姬果然偷出兵符交給公子。

公子出發(fā)時,侯生說:“將在外,國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為的對國家有利。公子即使合了兵符,如果晉鄙不把軍隊交給公子,再向魏王請求,事情就一定危險了,晉鄙聽從,那很好;不聽從,就可以讓朱亥擊殺他。”于是公子哭起來。侯生說:“公子怕死嗎?為什么哭泣呢?”公子說:“晉鄙是位叱咤風(fēng)云的老將,我去(接他的兵權(quán)),恐怕他不會聽從,必定要殺死他,因此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于是公子去邀請朱亥。朱亥笑著說:“我本是市場上一個操刀宰殺牲畜的人,可是公子多次親自來慰問我,我之所以不回謝,是因為我認為小的禮節(jié)沒有用處。現(xiàn)在公子有急難,這就是我替您貢獻生命的時候了。”于是他就跟公子一同前去。公子又去向侯生辭別,侯生說:“我應(yīng)當(dāng)跟您去,年老了,不能去了,請讓我計算公子走路的日程,在您到達晉鄙軍營的那天,我面向北方自殺,以此來送公子!”

公子于是就出發(fā)了,到了鄴城,假傳魏王的命令代替晉鄙。晉鄙合了兵符,對此感到懷疑,舉起手來注視著公子,說:“現(xiàn)在我統(tǒng)率十萬大軍,駐扎在邊境上,這是國家交給的重任。如今你單車匹馬來接替我,這是怎么回事呢?”想要不聽從(命令)。朱亥拿出袖子里藏著的四十斤重的鐵錘,用錘子打死了晉鄙。

公子于是統(tǒng)率了晉鄙的軍隊。整頓隊伍,給軍中下了命令,說:“父子都在軍中的,父親回去。兄弟都在軍中的,哥哥回去。獨子沒有兄弟的,回家奉養(yǎng)父母。”(這樣,)得到經(jīng)過挑選的精兵八萬人,進兵攻打秦軍,秦軍解圍而去,于是救下了邯鄲,保存了趙國。趙王和平原君親自到城外迎接公子,平原君背著箭筒和弓箭給公子引路。趙王拜了兩拜,說道:“自古以來的賢人,沒有比得上公子的啊!”(在)這時,平原君不敢拿自己和信陵君相比。

公子與侯生分別,到達晉鄙軍中那天,侯生果然面向北方自殺了。

魏王惱恨公子偷了兵符,假傳命令殺了晉鄙,公子自己也知道這些情況。已經(jīng)擊退了秦軍保存了趙國之后,公子派部將率領(lǐng)軍隊回歸魏國,他獨自和門客留在趙國。

寫作背景

信陵君竊符救趙這件事,發(fā)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當(dāng)時屬戰(zhàn)國末期,秦國吞并六國日亟,戰(zhàn)爭進行得頻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長平之戰(zhàn)中,秦國大破趙軍,坑殺趙降卒40萬。秦又乘勝進圍趙國首都邯鄲,企圖一舉滅趙,再進一步吞并韓、魏、楚、燕、齊等國,完成統(tǒng)一中國的計劃。當(dāng)時的形勢十分緊張,特別是趙國首都被圍甚急,諸侯都被秦國的兵威所懾,不敢援助。魏國是趙國的近鄰,又是姻親之國,所以趙國只得向魏國求援。就魏國來說,唇亡齒寒,救鄰即自救,存趙就是存魏,趙亡魏也將隨之滅亡。信陵君認識了這一點,才不惜冒險犯難,竊符救趙,抗擊秦兵;終于,信陵君挫敗了敵人的圖謀,保障了兩國的安全。

作品賞析

文章以一連串的生動情節(jié),描寫信陵君與他的門客的事跡,充分表現(xiàn)了信陵君“下士”與“不敢以其富貴驕士”的高尚品格。宴請夷門抱關(guān)者侯嬴以及侯嬴為信陵君策劃“竊符救趙”是信陵君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所以作者把此事作為中心事件來寫,寫得極為詳盡,也極為精彩。侯生年老家貧,是一個地位卑下的“夷門監(jiān)者”,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中,這樣的人是為世俗所不齒的。然而,信陵君聽說他是個賢者,就“往請,欲厚遺之”,侯生“修身潔行”不肯受。信陵君就專為他“置酒大會賓客”,并親自趕車去迎接他,還為他趕車到屠戶中拜訪朋友朱亥,而侯生見朱亥后,卻“俾倪,故久立與客語”。這時,“從騎皆竊罵侯生”,而“公子色終不變”。到家后,信陵君又引侯生“遍贊賓客”,并且“為壽侯生前”,待侯生為上賓。這一系列的行動,沒有絲毫勉強。侯生對信陵君多方試探,信陵君表現(xiàn)出來的只是“執(zhí)轡愈恭”“顏色愈和”“色終不變”。信陵君這種禮賢下士的真誠態(tài)度,深深感動了侯生,侯生終于把信陵君當(dāng)成了知己,愿為他謀劃,并為他獻身。

這篇作品的情節(jié)是十分生動而感人的,作者對材料的處理頗費匠心,結(jié)構(gòu)很完整,又不平鋪直敘,而是曲折回環(huán),波浪起伏。如宴請侯生一段,公子為侯生“置酒大會賓客”,當(dāng)公侯將相已“坐定”后,公子卻親自趕車去迎接地位卑微的“夷門侯生”,情節(jié)頓生波折;侯生坐車赴宴途中,又要求“枉車騎過之”去看朱亥,又是一折;在見朱亥后又故意“久立、與其客語”,真有些使人等得心急。再如“竊符救趙”一段中,邯鄲被圍,趙王求救于魏,魏王派晉鄙領(lǐng)兵救趙。然而,秦王又告魏王說:“諸侯有敢救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于是魏王“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使文章再生波折。公子力勸魏王救趙,“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公子無奈,決心“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這等于以卵擊石,人們不能不為公子擔(dān)心。公子“行過夷門,見侯生”,“辭決而行”,侯生出人意料地只說:“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從。”情節(jié)發(fā)展到這里為之一頓。公子“行數(shù)里,心不快”,以為“我豈有所失哉?”于是“復(fù)引車還,問侯生”,文章又一波折,這一波折,引出了侯生為公子策劃“竊符救趙”,并推薦朱亥同行。人們預(yù)感到情節(jié)發(fā)展的前景:為了救趙存魏,屢立戰(zhàn)功、受人崇敬的老將軍晉鄙不得不被殺,真是驚心動魄,不能不使人為之心動。

司馬遷的《史記》是忠實于歷史真實的。他的作品“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他對信陵君這個歷史人物是十分敬佩的,他是滿懷敬意為信陵君作傳的。但作者并沒有把他筆下的人物神化,而是寫成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成功、也有失誤的活生生的人物。當(dāng)矯殺晉鄙救趙后,趙王“以五城封公子”時,信陵君“意驕矜而有自功之色”。這時有門客勸告他“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于是他“立自責(zé)”“似若無所容者。”當(dāng)他留趙十年,“秦聞公子在趙,日夜出兵東伐魏”,魏王派人請他回國時,他下令門下:“有敢為魏王使通者,死”。為此事毛公、薛公二人去責(zé)備他,“語未及卒”,他“立變色”,“告車趣駕歸救魏”。這些描寫,一方面表現(xiàn)了信陵君的一些弱點,另一方面也表現(xiàn)了他從善如流、勇于改過的精神。這些描寫,無損于人物形象,相反,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了,而且也進一步深化了主題思想。

寫作技巧

一、精心處理詳略,對能夠表現(xiàn)人物主要特征的事件詳加記敘,反之,便加以摒棄或略寫。作者為了突出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詳細地記敘了他禮遇侯生的種種情況,其中自迎侯生一節(jié),記敘尤為詳細。既做了正面描述,也寫了有關(guān)人物的反映。對竊符救趙的另一重要人物朱亥也是在這一情節(jié)中由侯生介紹出來的。與寫侯生相比,對他只是略寫。至于侯生“為上客”后與信陵君的一般交往,則只字不提。記竊符救趙這一主要事件,也有詳有略,其中著重寫了侯生獻策:侯生介紹兵符所在;再分析如姬能竊取兵符;再分析如姬一定能為信陵君竊得兵符;末了指出有了兵符,就能奪晉鄙軍救趙。接著又具體寫了侯生推薦朱亥與信陵君同去和朱亥慷慨應(yīng)命的情節(jié)。這些內(nèi)容之所以詳寫,是因為它不僅是救趙成功的關(guān)鍵,更重要的是它充分體地說明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至于竊取兵符以后領(lǐng)兵進擊秦軍的具體軍事行動,因非表現(xiàn)人物才德所必需,只為了介紹事件首尾,便只一筆帶過。

二、用烘托首發(fā)表現(xiàn)主要人物的性,寫信陵君的“仁而下士”,除了正面記述他的有關(guān)言行,還通過有關(guān)人物的反應(yīng)加以烘托。在記他自迎侯生時,具體寫了侯生毫不謙讓地“直上載公子上坐”,又要信陵君跟他一同去市場訪問屠者朱亥,而且裝出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故久立與其客語”,一面偷偷地觀察信陵君對他的態(tài)度。總之,將侯生倨傲的行動、表情及所以如此的心理,都淋漓盡致地描繪出來,將它與信陵君的“執(zhí)轡愈恭”“顏色愈和”“色終不變”相互襯托。寫侯生的傲視王侯,正所以反襯信陵君的禮賢下士。不僅如此,作者還寫了“市人皆觀公子執(zhí)轡”“從騎皆竊罵侯生”。這樣,從側(cè)面反映出侯生倨傲的令人難忍,更加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誠和難能可貴。記“公子引侯生上坐,遍贊賓客”時,又拿出“賓客皆驚”對照來寫,同樣起到烘托的作用。此外,寫魏王不敢出兵救趙所表現(xiàn)的怯懦、自私,反襯信陵君積極救趙所表現(xiàn)的急人之困的“高義”;寫平原君的“不敢自比于人”,是用以烘托信陵君因卻秦救趙而獲得的崇高信譽。

藝術(shù)形象

在這篇作品中,司馬遷不僅滿懷喜愛與敬佩之情塑造了信陵君這個人物形象,并以很高的熱情描寫了侯生、朱亥等人物。

作品不僅表現(xiàn)了信陵君的禮賢下士,而且還描寫了信陵君急人之難、救人之危、愛民如子的仁愛思想。信陵君的“仁”是貫穿全篇的。當(dāng)秦圍邯鄲,趙求救于魏,而魏王畏秦不救時,信陵君“計不獨生而令趙亡”,決心“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當(dāng)侯生為他策劃“竊符救趙”,估計晉鄙老將軍“往恐不聽,必當(dāng)殺之”時,信陵君難過地掉下了眼淚;矯殺晉鄙后,他下令:“父子俱在軍中,父歸;兄弟俱在軍中,兄歸;獨子無兄弟,歸養(yǎng)。”這些都充分表現(xiàn)了信陵君的仁愛。

在作者筆下,侯生也刻畫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當(dāng)他還不深知公子的為人時,故作倨傲,對公子進行了一系列的試探,“攝敝衣冠,直上載公子上坐,不讓,欲以觀公子”,“故久立,與其客語,微察公子”,這些似乎不近人情的舉動,都表現(xiàn)了他過人的機智;當(dāng)他深知公子的為人以后,就與公子真誠相待,為公子策劃“竊符救趙”,表現(xiàn)了他出眾的才智;公子臨行,他推薦朱亥同行,以助公子成功,表現(xiàn)了他考慮問題的周全;最后,他“北鄉(xiāng)自剄”,表現(xiàn)了他“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對不得已而殺晉鄙的自責(zé),“自剄以附魏國”的義士氣質(zhì)。

作品對朱亥、毛公、薛公等都采用了略寫的手法。寫朱亥著墨不多,但是一個豪爽、俠義、曠達的人物形象已突現(xiàn)在讀者面前,使人讀后難以忘懷。

就連沒有正面出場的如姬,司馬遷也通過旁人的敘述,從側(cè)面為我們塑造出一個有膽有識、見義勇為的“絕代佳人”的藝術(shù)形象。正如郭沫若在《虎符》的《寫作緣起》中說的:“司馬遷替我們留傳了一位值得贊美的女性──如姬。凡是稍有歷史常識的人,提到信陵君,沒有不知道如姬的。”如姬為了救趙存魏,也為了報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冒死幫助信陵君盜出了兵符,完成了救趙也即自救的偉業(yè)。但是,事后如姬的結(jié)局如何呢?作品沒有寫。這就給人留下了一個懸念,同時也給了讀者想象與再創(chuàng)造的廣闊天地。

作品除塑造了以上這些正面人物外,還通過“魏王恐,使人止晉鄙,留軍壁鄴,名為救趙,實持兩端以觀望”、“數(shù)請魏王,及賓客辨士說王萬端。魏王畏秦。終不聽公子”、“魏王怒公子之盜其兵符”寥寥數(shù)句,以簡練的筆觸寫了剛愎自用、忌賢妒能的魏王的形象。

名家點評

唐順之:此傳不襲《國策》,是太史公得意之文。公子為人一段,一篇綱領(lǐng),而“賢”、“多客”三字又此段之綱領(lǐng)。二十年,公子卻秦存趙;三十年公子破秦存魏,存趙正所以存魏,存趙后存魏,而燕韓齊楚相繼而獲俱存矣,此天下之大機也,故史公特筆大書安王某年某年,正見公子之系乎天下安危,非淺鮮也。(《精選批點史記》卷三)

作者簡介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約前87年),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繼續(xù)閱讀
推薦閱讀: 編一個童話故 短篇童話寓言 關(guān)于螳螂的寓 自編寓言故事 12個跳舞公 帶寓言故事的 兒童寓言故事 韓非子的寓言 關(guān)于夏天的童 伊索寓言故事
《《信陵君救趙》司馬遷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中國童話黛翎公主的故事
第2 章 來自動物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
第3 章 幼兒寓言故事大全精選講述
第4 章 寓言故事:慚愧的老虎及寓意
第5 章 夸父逐日的故事是怎樣的
第6 章 編寫寓言故事300字精選
第7 章 寓言故事大全500字數(shù)
第8 章 關(guān)于螳螂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9 章 編寫童話作文800字3個
第10 章 三分鐘經(jīng)典寓言故事精選
第11 章 能明白道理的寓言故事
第12 章 動物寓言故事精選100字
第13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帶圖畫
第14 章 10篇英語超短寓言故事
第15 章 自編寓言故事300字
第16 章 自編動物的寓言故事文字版
第17 章 關(guān)于愛的童話小故事大全精選
第18 章 自編寓言故事300字
第19 章 給小朋友看的動物寓言故事30
第20 章 含有動物的寓言故事500字
第21 章 關(guān)于月亮的童話故事月亮的傳說
第22 章 伊索寓言故事《白嘴鴉與烏鴉》
第23 章 關(guān)于講道理的寓言故事400字
第24 章 寓言故事練習(xí)題里的故事
第25 章 媽媽講的經(jīng)典童話故事
第26 章 四年級小學(xué)生看的寓言故事
第27 章 能明白道理的寓言故事
第28 章 伊索寓言故事集精選伊索寓言故
第29 章 關(guān)于影子的童話故事影子
第30 章 伊索寓言故事《金槍魚與海豚》
第31 章 給小朋友看的動物寓言故事30
第32 章 關(guān)于螳螂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33 章 自己編的童話故事大全
第34 章 韓非子的寓言故事原文
第35 章 300字寓言故事大全故事精選
第36 章 有優(yōu)美的詞的中國寓言故事
第37 章 蜜蜂與蝴蝶的童話故事
第38 章 適合小學(xué)生的寓言故事
第39 章 適合小學(xué)生的寓言故事
第40 章 有道理的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第41 章 安徒生童話:胡蘿卜罐頭的故事
第42 章 經(jīng)典兒童勵志寓言故事
第43 章 精選動物寓言故事文字版
第44 章 關(guān)于動物寓言的故事300字
第45 章 六年級童話故事800字
第46 章 自編動物的寓言故事文字版
第47 章 動物寓言故事400字
第48 章 5個關(guān)于羊的寓言故事
第49 章 200字的簡短童話故事
第50 章 300字寓言故事大全故事精選
第51 章 300字寓言故事大全故事精選
第52 章 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ppt素材適合
第53 章 400字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54 章 精選動物寓言故事400字
第55 章 三分鐘經(jīng)典寓言故事精選
第56 章 經(jīng)典寓言故事有哪些故事
第57 章 3500字兒童童話故事:兔毛
第58 章 寓言故事及寓意簡短寓言故事及
第59 章 韓非子的寓言故事原文
第60 章 短篇童話寓言故事寓言小故事及
第61 章 中國童話剪刀大俠的故事
第62 章 韓非子的寓言故事原文
第63 章 有道理的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第64 章 播音短篇寓言故事3個
第65 章 看格林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66 章 編動物寓言故事300字
第67 章 表演專業(yè)寓言故事素材
第68 章 56歲寓言故事3個在線閱讀
第69 章 胎教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70 章 3篇關(guān)于學(xué)習(xí)的寓言小故事
第71 章 關(guān)于動物寓言的故事300字
第72 章 三分鐘經(jīng)典寓言故事精選
第73 章 小學(xué)生的童話寓言故事
第74 章 伊索寓言故事《白嘴鴉與烏鴉》
第75 章 一年級寓言故事演講稿素材
第76 章 有感悟的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第77 章 著名童話故事有哪些世界著名童
第78 章 毛遂自薦的故事典故毛遂自薦的
第79 章 啟發(fā)孩子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精選
第80 章 300字寓言故事5個
第81 章 經(jīng)典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第82 章 300字寓言故事5個
第83 章 有道理的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第84 章 來自動物的經(jīng)典寓言故事
第85 章 蜜蜂與蝴蝶的童話故事
第86 章 來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語
第87 章 兒童寓言故事及寓言精選
第88 章 關(guān)于講道理的寓言故事400字
第89 章 關(guān)于兒童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90 章 關(guān)于棕熊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91 章 掉進井里的驢子的故事寓言寓意
第92 章 有感悟的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第93 章 關(guān)于皮皮魯?shù)娘L(fēng)箏的故事
第94 章 英語寓言故事簡短翻譯
第95 章 掉進井里的驢子的故事寓言寓意
第96 章 伊索寓言故事《金槍魚與海豚》
第97 章 森林里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98 章 講給小學(xué)生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99 章 關(guān)于蕩秋千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100 章 簡短的寓言故事大全里的故事短
第101 章 格林童話故事《魔草》
第102 章 有感悟的小學(xué)生寓言故事
第103 章 關(guān)于動物的寓言故事350字
第104 章 播音短篇寓言故事3個
第105 章 關(guān)于動物短篇童話故事
第106 章 含有智慧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107 章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狼的故事系列
第108 章 寓言三則故事100字
第109 章 優(yōu)秀童話故事短篇 經(jīng)典童話有
第110 章 5個關(guān)于羊的寓言故事
第111 章 三分鐘經(jīng)典寓言故事精選
第112 章 關(guān)于幸福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113 章 童話故事小獅子的故事
第114 章 56歲寓言故事3個在線閱讀
第115 章 簡單有意義的寓言故事
第116 章 關(guān)于幸福的寓言故事精選
第117 章 中國熊丫頭的玫瑰紅裙子的故事
第118 章 簡短的寓言故事大全里的故事短
第119 章 中國寓言故事大全三年級
第120 章 幼兒寓言故事大全精選講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久一品道精品免费看| 亚洲一级生活片| 菠萝蜜亏亏带痛声的视频| 在线观看你的意思我明白|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污污动漫在线看| 四虎成年永久免费网站| 日本xxxxbbbb| 大学生男男澡堂69gaysex|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观看不卡| 欧美性xxxx极品|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蝌蚪蚪窝视频在线视频手机|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成人av在线影院| 91久久国产精品| 好爽~好大~不要| 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极品欧美jiizzhd欧美| 亚洲视频第一页| 绝世名器np嗯嗯哦哦粗| 国产喷水女王在线播放| 真实男女xx00动态图视频| 天天舔天天干天天操|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丝袜|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男人天堂网在线观看| 四虎影院最新域名|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卡二卡三卡|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最近最好最新2018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欧美另类日韩|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