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是民間信仰的源頭,深蘊著民族文化的精神之根和意識之芽。哈薩克族神話作為哈薩克族璀璨奪目的神話民間文學寶庫中一顆燦爛的明珠,以其豐滿、多姿、傳說神奇的故事特點歷來受到各類讀者的青睞。下面是精選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民間神話傳說故事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民間
從前,神話桃花江畔有一個名叫秀娥的女子,她長得如花似玉。十六歲就到了婆家。傳說婆家有
兩個女兒早已出嫁,故事全家四口,和睦相處,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很甜。精選秀娥夫婦感情很好,民間可是結婚五年還沒有生兒育女,婆媳之間就出現了隔閡。婆婆常用冷言冷語來譏諷秀娥:“人長得是神話乖,像紅漆馬桶,來了五六年,莫說生崽,連癤子都生不出,我今世莫想抱孫子。”
俗話說:冷茶冷飯吃得,傳說冷言冷語聽不得。秀娥見婆婆冷嘲熱諷,故事心如刀割。她不知躲在房里哭了多少次呢,精選有時連枕頭都哭濕一邊。她的公公和丈夫雖沒有明講過,可是哪家的丈夫不想自己的妻子能生兒育女,哪家的公公不想著能抱胖孫孫呢。
那年中秋節,她婆家的兩個姐姐、姐夫帶著他們的兒女來向公婆拜節,秀娥為了順婆婆的意,合家團圓,也不好意思回娘家。婆婆見了那些外孫和外孫女,喜得合不攏嘴。晚上,一輪明月當空,全家人設酒賞月,吃西瓜、月餅,談笑風生。她婆婆望著那些外孫爭食月餅,又是一番冷嘲熱諷:“我嫁出的閨女,能生兒育女,有資格上得人家的神龕,我家的命真苦啊,將來還要絕代呢。”婆婆講個不歇氣,連她的兩個女兒也說她講得過分了。幸喜,她的幾個外孫還要吃西瓜,婆婆對秀娥說道:“屋里沒有瓜了,你到后園摘一個來吧。”
秀娥早就想離開了,她來到屋后的菜園,一時淚如雨下,若不是中秋佳節,她定要放聲大哭一場。于是她雙腳跪在地上,仰望天空:“蒼天啊。早些把我這薄命的女子處死吧。月亮啊。你圓圓的月華總希望人間合家團圓,而在我這苦命人的身上,連找不到一點圓滿的痕跡呢。嫦娥啊。你知道人間不育女子的苦楚嗎?像我這樣可憐的女子,留在世上怎能過呢?”她正準備上吊,一死了之,忽聽得她婆婆在喊快拿瓜來。她連忙摘了一個又大又好看的西瓜,交給婆婆。說也奇怪,中秋節后不久,秀娥懷孕了,頭胎就生了一個男孩。她婆婆高興極了,再也不對她冷嘲熱諷了,秀娥在家里地位也越來越高。
附近一些不生育的婦女,每當來詢問秀娥時,她就會講起中秋節摘西瓜的經過。人們的信仰,瓜是多子的象征。后來,人們知道他們的朋友盼望生兒育女時,就在中秋節晚上,到地里摘瓜,稱為“摸秋”,然后把西瓜用鼓樂鞭炮送到朋友家,預兆多子,故名“送喜瓜”,主家以酒食款待。“摸秋”和 “送瓜”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民間神話傳說故事篇二:中秋節的來歷從前有一戶人家,兄弟兩個,哥哥已經成家,嫂嫂潑辣兇惡。弟弟忠厚老實,哥嫂兩個都討厭他,不讓他吃飽穿暖,重活、累活、臟活都讓他干。
一天,嫂嫂硬說他偷吃東西,哥哥也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弟弟趕出門外。弟弟被他們弄得走投無路,哭哭啼啼走上山路,到了后山,越想越氣,覺得自己孤苦伶仃,不如死了算了。他走到一棵大樹旁邊,正要上吊自盡,有一位老公公從山路上走來,連忙過來問他為什么要自盡?他就把在家里受哥嫂欺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老公公。老公公勸慰他一番,然后告訴他,八月十五夜里戌時是天上開天門的時刻,你準備一只木桶,坐在桶里,等天門一開你就可以飛上天去。弟弟到底是小孩,聽了老公公的話,很是好奇,就打消了自殺的念頭,心想,要到天上看一看,如果好的話,就留在天上。
到了八月十五夜里,他照老公公講的,準備好一只木桶,靜靜地坐在木桶里。時辰一到,刮起了一陣風,真的連人帶桶被帶到空中,騰云駕霧一樣把他送上了天。他一踏上月亮,看見天門敞開,金童玉女請他進了月宮。月宮里只有一棵樹,非常高大,樹葉也非常茂盛。他看得出奇,就停在樹底下,忽然,樹上飄落一片樹葉子,他拾起葉子摸摸,覺得很好玩。
這時候玉女出來了,告訴他:“你回到人間,用這片葉子碰到什么,什么就會變成金子。”于是他把樹葉帶回到人間,從此,他就成了富翁。
嫂嫂看弟弟一下子成了富翁,覺得很奇怪。問弟弟是怎么回事?弟弟就老實告訴她。她聽了要丈夫也照樣到月宮去拿些樹葉來。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哥哥也坐在木桶里,身邊還帶了一把斧頭。時辰一到,哥哥也升到天上去了,天門也敞開著。他看到一棵大樹,就用斧頭狠狠地砍,可是根本砍不動。金童玉女聽到聲音出來,就把他綁在樹上,不許他下凡。從此他娘子只能在每年八月十五夜里,坐木桶上天看望一次月亮樹上的丈夫,夫妻團圓一次。以后人間就把八月十五作為中秋節人們團圓的日子。
民間神話傳說故事篇三:真主衣襟上的紐扣遙遠的拉碼尼諾城曾由一位賢明仁慈的國王統治,國王手下有一個名叫巴迪斯的大臣,足智多謀,無論國王遇到多么棘手的難題,他總能及時化解。
有一年,拉瑪尼諾城遭到外敵侵略。當戰爭進行到第九個月時,國王遇到一個極為頭痛的問題,國庫空虛,無力購買足夠的軍需物資運往前線。他絞盡腦汁也沒能想到應對的良策,于是就找來了巴迪斯,憂心忡忡地說:“親愛的巴迪斯,你有沒有什么辦法在不增加百姓賦稅的前提下,籌集充足的軍需物資呢?”巴迪斯胸有成竹地點了點頭:“陛下,這事就交給我好了,您甭再操心。”
第二天,巴迪斯命人到拉瑪尼諾山上去搬回七塊紅色的石頭。拉瑪尼諾山上寸草不生,但紅色石頭遍地都是。很快,七塊紅色的石頭就被搬到了巴迪斯跟前。巴迪斯又命全城最有名的工匠在每塊石頭上刻上奇異而精美的圖案,然后,石頭被鎖進密室,密室外有數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在把守。
巴迪斯的怪異舉動立即引起了眾人的好奇和猜測。國王忍不住問他:“我叫你籌集資金購買軍需物資,你卻叫人拿來七塊無用的石頭,并且重兵看守,這究竟要干什么?”巴迪斯不緊不慢地回答:“陛下,那七塊石頭就是數萬筐軍糧和數萬支兵械,您就聽我的安排吧。”國王盡管仍不理解巴迪斯的舉動,但由于巴迪斯的過人智慧眾所周知,他決定不再干涉巴迪斯的計劃。
隨后,巴迪斯又叫人在大街小巷貼滿告示:國王在拉瑪尼諾山上發現了七塊異石,這些異石是真主衣襟上的紐扣意外掉落在人間。拉瑪尼諾城一下子沸騰了,真主的“紐扣”在人們口中越傳越奇異——能看到它的人,就會獲得財富、權勢和幸福;能擁有它的人,將能得到真主最直接的眷顧,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
兩周后,巴迪斯突然宣布:根據真主的授意,真主的紐扣將公開拍賣給全城最有智慧的人。拍賣會那天,人山人海。當然,能有幸買走真主紐扣的人并非平民百姓,而是全城最有錢的幾個大富翁。當巴迪斯將數不清的金幣放到國王面前時,國王笑道:“看來,最有智慧的人還是你巴迪斯啊。”
由于有了充足的資金,軍需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前線,將士們打起仗來毫無后顧之憂。不久,就擊退了來犯之敵。
國家安寧了,仁慈的國王卻仍有點不“安心”。有一天,他心懷愧意地對巴迪斯說:“敵人的軍隊擊退了,近期國家也沒有什么大的開支,國庫里現在有不少積蓄。我看我們還是贖回先前賣出去的那幾塊無用的石頭吧,免得讓那幾個無辜的人上當受騙卻還蒙在鼓里竊喜。”巴迪斯點頭稱是。其后,國王命人貼出回收真主紐扣的告示。但一個月時間過去了,卻無人響應,于是國王就又命巴迪斯前去造訪、勸說那些大富翁。
不久,一個更令人意外的消息被巴迪斯捎回宮中,拍走真主紐扣的大富翁集體失蹤。“為什么會這樣?”國王滿臉疑惑地問巴迪斯。巴迪斯笑道:“陛下。當富翁們得知您要收回真主紐扣時,他們都以為您后悔賣出了寶物。這無疑讓他們更堅信那幾塊石頭的價值了,于是便攜帶那些‘價值連城’的石頭全部潛逃,不知去向了。”國王聽后,不禁感慨:“看來,只有當一個人沒有貪念時,他才能得到真主的恩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