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鶴仙
臉霞紅印枕,瑞鶴睡覺來、仙臉霞紅冠兒還是印枕不整。屏間麝煤冷,陸淞但眉峰壓翠,宋詞賞析淚珠彈粉。注釋堂深晝永,翻譯燕交飛、瑞鶴風簾露井。仙臉霞紅恨無人說與,印枕相思近日,陸淞帶圍寬盡。宋詞賞析
重省,注釋殘燈朱幌,翻譯淡月紗窗,瑞鶴那時風景。陽臺路迥,云雨夢,便無準。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細問。問因循過了青春,怎生意穩?
作品注釋
1、臉霞:面上的紅潤光澤。溫庭筠《南歌子》:“臉上金霞細,眉間翠鈿深。”
2、覺:醒來。
3、麝煤:制墨的原料,后又以為墨的別稱。詞里指水墨畫。
4、壓翠:指雙眉緊皺,如同擠壓在一起的青翠遠山。
5、晝永:白日漫長。
6、交飛:交翅并飛。
7、露井:沒有蓋的井。賀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從來露井傍。”王昌齡《春宮曲》中有“昨夜風開露井桃。”
8、帶圍寬盡:指形體日漸消瘦。
9、朱幌:床上的紅色帷幔。
10、風景:情景。
11、陽臺:隱指男女歡會之地。用宋玉《高唐賦》中楚襄王夢會神女故事。
12、迥:遙遠。
13、云雨夢:本指神女與楚王歡會之夢,引指男女歡會。
14、心期:內心期愿。
15、因循:輕易、隨便。王舅《倦尋芳》:“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用同義。
16、意穩:心安。
作品譯文
紅霞般的臉蛋印著枕痕,一覺剛剛醒來,衣冠零亂也懶得去整。彩屏內水墨丹青透著冷意,但見麗人緊鎖眉頭,盈盈淚珠打濕臉上脂粉。白晝漫長庭院深深,燕兒雙飛嬉戲在風簾露井。可恨身邊沒有一個人,能陪她訴說相思深情,近來衣帶寬松得叫人驚心。
一再地回想當年的幽會,殘燈映照朱紅帷慢,淡淡月光從紗窗透進,那時情景多么纏綿迷人。如今,通向他的路那么遙遠,縱然想在夢中歡會,也一樣沒有定準。等到他歸來時,要先讓他去看敗落的花枝,再把心中期盼之情細細盤問。問他為何怠惰耽誤了青春,怎么會那樣忍心?
創作背景
關于此詞的背景,宋人陳鵠在《耆舊續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南渡初,南班宗子寓居會稽,為近屬,士子最盛。園亭甲于浙東,一時座客皆騷人墨士,陸子逸嘗與焉。士有侍姬盼盼者,色藝殊絕,公每屬意焉。一日宴客,偶睡,不預捧觴之列。陸因問之,士即呼至,其枕痕猶在臉。公為賦《瑞鶴仙》,有‘臉霞紅印枕’之句,一時盛傳,逮今為雅唱,后盼盼亦歸陸氏。”
作品鑒賞
這是一首閨怨詞,把思婦的心理刻畫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
“臉霞紅印枕,睡覺來,冠兒還是不整。”女主人公剛剛睡醒起來,慵慵懶懶,云髻微偏,花冠不整,那紅紅的臉頰上還印著幾道枕痕。這兩句明顯脫自白居易《長恨歌》中“云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之句子,說佳人猶如當年的楊妃一樣嬌弱嫵媚,“臉霞紅印枕”句為詞人的創意,清新別致,富有生活情趣。
“屏間麝煤冷,但眉峰翠壓,淚珠彈粉。”唐·韓僵《橫塘》詩中有“蜀紙麝煤添筆媚,越甌犀液發茶香”之句。抬頭看到屏風上情郎親筆繪制的那幅水墨畫,女主人公翠眉緊鎖,眼淚簌簌地從粉臉上流下來。這三句描寫了美人觸景傷懷的黯然銷魂狀,表現了其相思之苦,意境幽美。
“堂深晝永,燕交飛、風簾露井。恨無人,讜與相思,近日帶圍寬盡。”更進一層寫周圍的一切使她由冷漠而產生悵恨的感情。“深”與“永”是從空間與時間上表現出她空虛的感觸。廳堂幽深寂靜,白日漫長難挨,獨坐窗前,望著那雙紫燕親親熱熱地翩飛呢喃,不時地從簾下掠過,盤旋在水井旁邊,不禁愈發傷感起女主人公的孤寂來。女主人公縱有千種風情,萬般相思,卻無人可以訴說。終日飽受著相思之苦,眼看著自己日澌消瘦,那腰間的衣帶已寬松到了極點。這一切都刺激她產生孤寂失望情緒,而“恨無人與說相思”。作者運用這種反襯手法在加深了對少女內心痛苦情感的描寫之后,又進而從形體的變化寫她相思之深。“帶圍寬盡”四個字不僅發揮夸張的效果,加深對少女被病折磨的印象,而且將抽象思維具體化,讓讀者能從衣帶寬大去想象她曾經是體態豐滿、柳眉桃腮、笑容可掬的模樣,與現在的瘦削的形象作對比,更產生了對她因病重而弱不禁風的樣子的憐惜與哀嘆。
“重省,殘燈朱幌,淡月紗窗,那時風景。此情此景不由讓女主人公回想起舊日一起歡聚的情景,靜謐的夜里,朱紅的帷帳內燈燭幽暗,淡淡的月光照在綺麗的紗窗上,那正是你我良宵共度時。“殘”與“淡”給“燈”與“月”抹上一層傷別的色彩,景中有情,表現了少女對這難忘的時刻的回憶是痛苦的。這幾句寫佳人對美好往事的懷念,過片“重省”轉入對女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刻畫。
“陽臺路迥,云雨夢,便無準。”陽臺、云雨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如今與愛人遠隔萬里,只能期望在夢中相見,希望能像楚襄王會亞山神女一樣,但夢中之事又沒個定準。這三句由回憶轉到夢想,寫盡其幽思的無限。
“待歸來,先指花梢教看,卻把心期細問。問因循、趕了青春,怎生意穩?”等他回來后,女主人公心想一定要先指著枝頭的花朵讓他看,讓他明白“花無百日紅”的道理,然后再仔細詢問他在分別后到底是怎么想的,為何遲遲不歸。還要質問他,為什么就這樣讓大好的青春時光白白浪費。這幾句心理描寫細膩生動,表現了女主人公愛恨交加的心理狀態,設問機靈,俗中有雅,動人心魄。
這首詞組細致入地展現了一位思婦因景傷懷——回憶往事——夢想——設想將來的心理發展軌跡,生動感人。全詞語句華美、脈絡清晰,是一首閨怨題材的佳作。
詞牌簡介
瑞鶴仙,詞牌名之一,始見于周邦彥詞。王明清《玉照新志二》說,其父王铚云:“美成以待制提舉南京(今河南商丘)鴻慶宮(宣和二年,1120年),自杭徙居睦州(今浙江桐蘆),夢中作長短句《瑞鶴仙》一闋”,并說詞中應驗了當年方臘起義、美成避亂及逝世等事,語涉怪誕,不足往信。但周邦彥與王铚系故交,至商丘后又以此詞寄王,寫作年代應無誤。《清真集》、《夢窗詞集》并入“高平調”。瑞鶴仙有16體,雙調,有100字、101字、102、103字之別,前后段句數不等,押韻句不一。各家句豆出入頗多,茲列周邦彥、辛棄疾、張樞三格。一百零二字,前片七仄韻,后片六仄韻。第一格起句及結句倒數第二句,皆上一、下四句式。第三格后片增一字。
作品格律
格一
仄平平仄仄(韻),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平仄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仄仄平、平仄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韻)。
格二
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仄仄(韻),仄平平、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韻)。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平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
格三
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韻)。
平平仄平仄(韻)。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平仄(韻),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
平平仄仄(韻),平平仄、平仄平仄(韻)。
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