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關于智慧結晶與文化價值,所以掌握好漢語成語也成為外國學習者成功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要點和難點。下面是名人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名人的簡短成語故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簡短成
據傳說,周穆王有八匹駿馬,關于日行千里,名人深受寵愛。簡短成他非常喜歡游玩,語故曾經接受西王母的關于邀請,參加過瑤池盛會。名人
一天,簡短成周穆王從昆山返回合山,語故途中聽說有個叫偃師的關于人,手藝精巧,名人制作的簡短成動物能叫會跑。他有些不大相信,立即召見偃師,問:“聽說你能造出各種精巧的玩意,拿出一件,讓我看看。”
第二天,偃師帶上木頭雕成的假人拜見穆王。穆王看這些假人的五官齊全,眉毛胡子像真人一模一樣,覺得很吃驚。
穆王問偃師:“你雕的這些人都能動嗎?
偃師說:“不但能動,而且能唱歌,跳舞。就像真人一樣。”
穆王說:“讓他們表演起來,我看比真人差多少。”
偃師用鼓聲指揮木頭人開始動作。木頭人按著鼓聲的節奏,別開陣勢,進行攻守,但見木頭人手執刀槍劍棍攻殺、防守,進退有序,一會排成一字長蛇陣,忽然又變成十面埋伏,繼而化作九宮八封陣、六花陣、七星陣、八門陣,陣勢千變萬化,把穆王看得眼花繚亂,非常高興。他覺得如此新奇的玩意不讓妃子欣賞一番,實在有些遺憾,于是命令宮女請妃子一同觀看。
關于名人的簡短成語故事篇二:要言不煩三國時的魏國有個叫管輅(lù)的人,非常精通占卜之術。他有一個好朋友叫何晏,是個玄學家,精通《老子》《莊子》與《周易》,喜談玄理,是魏晉時清談之士的領袖人物。西晉人陳壽在《三國志.管輅傳》里記載了他們之間發生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次,管輅邀請何晏到家中做客,一起談論《易經》義理,談得非常通透明曉,簡直成了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何晏不由得贊嘆說:“談論陰陽之道,恐怕這世上沒有第二個人能比得過你。”
當時還有個叫鄧飏(yáng)的人也坐在旁邊,他在這方面顯然還是個未入門的人,他此時還是糊里糊涂的,就向管輅問道:“人人都說您精通《易經》,但您剛才談論的時候,卻絲毫沒有涉及《易經》的辭義,這是什么緣故呢?”
話音未落,管輅便應聲答道:“真正精通《易經》的人,是不隨便談論《易經》的。”
聽了這機敏又深奧的話,何晏含著笑說:“這等答復真是太妙了,要言不煩,越是精要的話越不會煩瑣難懂呀。”
關于名人的簡短成語故事篇三:死灰復燃西漢時期,朝中有個大臣名叫韓安國,因為觸犯了法律,被關進了監獄。 在獄中,有一個名叫田甲的獄卒經常侮辱他,韓安國對他說:“你以為熄滅的炭火就再也不能燃燒起來了嗎?”(原文是:“死灰獨不復燃乎?”)他想警告對方不要做得太過分,不要以為自己現在坐牢,以后就永遠沒有出頭的日子。田甲聽后,冷笑一聲,不以為然地說:“如果能再燃燒起來,我就撒泡尿澆滅它。”
說來也巧,沒過多久韓安國便被釋放出獄,并被任命做了高官。侮辱過他的田甲得知這個消息后,怕受到報復,就趕緊逃跑了。韓安國揚言說:“如果田甲不馬上回來,我就殺了他全家。”田甲沒別的辦法,只好跑回來,光著身子去向韓安國請罪。韓安國見他這副德行,笑著諷刺道:“你不是說熄滅的炭火再燃燒起來后你要撒泡尿澆滅它嗎?”田甲嚇得渾身發抖,連忙磕頭求饒。最后,韓安還是原諒了他。
成語“死灰復燃”由“死灰獨不復燃乎”縮略而來,人們常用它來比喻人失敗了以后又重新振作起來;現在,多比喻已經失敗的惡勢力又重新活動起來。死灰,燒完火后剩余的灰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