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鉤雙語燕,玉鉤燕寶寶甃楊花轉。雙語思及賞析出自宋代詞人陳克的甃楊詞作《菩薩蠻·綠蕪墻繞青苔院》。這首詞描繪暮春景色,花轉表現閑適心情。全詩上片寫庭院春色。詞意苔深蕉卷,玉鉤燕寶蝶飛簾垂。雙語思及賞析下片寫“綠窗夢輕”,甃楊因而聽到玉鉤燕語,花轉幾處簸錢。全詩此詞是詞意以倒裝逆挽的章法描寫了一場春夢,借春夢寄托閑適自得情趣。玉鉤燕寶通篇寫景,雙語思及賞析而人物的甃楊內心活動即妙合于景物描繪中,詞中所寫庭院的幽靜自然,與詞人的閑適心情兩相融合,韻味頗為雋永。
作品原文
菩薩蠻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作品注釋
1、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菩薩蠻》為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下片后二句與上片后二句字數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為兩仄韻,兩平韻。
2、蕪:叢生之草。
3、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4、烘簾:暖簾,用以擋風的布簾。
5、玉鉤:喻新月。
6、寶甓(zhòu):華美的井、池。甓:井壁。
7、簸錢:唐、宋問流行的一種賭博游戲,玩者持錢在手,兩手相扣,來回顛簸,然后依次攤開,讓人猜其反正,以中否決勝負,賭輸贏。王建《宮詞》:“暫向玉華階上坐,簸錢贏得兩三籌。”
作品譯文
綠草叢生的圍墻,環繞著長滿青苔的庭院。庭院中日色融融芭蕉葉兒卷。蝴蝶在臺階上翩翩起飛,帷簾在微風里自在飄垂。
白玉的簾鉤上一雙燕兒低語呢喃,井垣的四周楊花柳絮飄旋飛轉。幾處傳出簸錢為戲的嬉鬧聲,綠窗里正做著淡淡的春夢。
創作背景
陳克親歷兩宋之交的戰亂,其詞雖對時世有所反應,但詞還是承"花間"和北宋的婉麗之風,以描寫粉融香潤的生活和閑適之情見長。此詞就體現了他的這種詞風。
作品鑒賞
上闋寫睡前簾內所見,由遠而近,心情妙合于景物描寫之中。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借用白居易《陵園妾》成句,寫小園的幽深。院是長滿“青苔”之院,四周是長滿“綠蕪”的墻,已給人一種清幽靜寂之感。再用一“繞”字將小園同外界隔絕開來,更覺得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深幽。接著寫庭景“中庭日淡”,點明時間已近午。“淡”字形象地寫出春日的光線不似夏天那樣耀眼,為后文描寫“春睡”張本。庭中芭蕉葉微卷,此句暗示了是早春天氣。
“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蝴蝶在院中翩翩起舞,這從側面暗示庭院中不僅植著芭蕉,還種了花兒。蝶兒飛舞,甚至毫不在意地飛進走廊,足見不僅院中無人,廊上也無人。“烘簾”指房間的簾幕,簾幕低垂,說明人在房內,午睡未醒。至此,詞人仍未直接描寫春睡情景,而是通過景物進行側面烘托。“自在”二字,既寫簾幕隨意垂下的樣子,也點出詞人愜意閑適的心境。
下闋寫淺睡簾內聽聞,以動寫靜。
“玉鉤雙語燕”承接“烘簾自在垂”。幾只燕子落在簾鉤上低聲細語,細軟柔和又凸顯寂靜,為春日的庭院風景增添了動態的一筆。 楊花轉”寫楊花簌簌地落下,飄然旋轉于井壁四周,將庭院春景多姿多彩的表現出來。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兩句,筆鋒一轉,由寫景轉入寫人。遠處少女們簸錢戲耍的聲音,不斷傳人簾內還睡眼蒙嚨的閨婦。“綠窗春睡輕”由晏幾道《更漏子》“綠窗春睡濃”化來,“睡”下著一“輕”字,使全詞俱靈,將閨婦似醒非醒、迷離朦朧、閑適自得的意態刻畫得具體形象,境界煥然一新。
此詞寫景動靜結合,將幽深寂靜的庭院美景描繪得逼真細膩。全詞洋溢著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
詞牌簡介
菩薩蠻,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間,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發髻,號稱菩薩蠻隊,當時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薩蠻曲》,于是后來《菩薩蠻》成了詞牌名。雙調四十四字,前后闋均兩仄韻轉兩平韻。另有《菩薩蠻引》、《菩薩蠻慢》。《菩薩蠻》也是曲牌名,屬北曲正宮。字句格律與詞牌前半闋同,用在套曲中。許多文人騷客都寫過以《菩薩蠻》為詞牌(曲牌)的詩詞,其中以溫庭筠《菩薩蠻》十四首最有名。
作品格律
中平中仄平平仄(韻),中平中仄平平仄(韻)。
綠蕪墻繞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蝴蝶上階飛,烘簾自在垂。
中平平仄仄(韻),中仄平平仄(韻)。
玉鉤雙語燕,寶甃楊花轉。
中仄仄平平(韻),中平平仄平(韻)。
幾處簸錢聲,綠窗春睡輕。
作者簡介
陳克(1081—1137),北宋末南宋初詞人。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臨海(今屬浙江)人。少時隨父宦學四方,后僑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紹興(宋高宗年號,公元1131—1162年)中為敕令所刪定官,呂祉知建康府時,辟為右承事郎都督府準備差遣。為撰《東南防守利便》,上之朝廷,力主抗金。后呂祉遇害,克亦坐貶。其詞語言工麗,頗具花間詞韻味,風格近溫庭筠、韋莊。有《天臺集》,已佚,今存《赤城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