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成語人們相沿習(xí)用的意義完整、結(jié)構(gòu)定型、典故表達精練、及解精選含義豐富的成語固定詞組。文化的典故內(nèi)容豐富多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成語又是語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短篇文章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成語典故及解釋的精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及解精選
三國時,蜀主劉備稱帝,典故出兵伐吳。及解精選吳主孫權(quán)派中大夫趙咨出使魏國,成語向魏文帝曹丕求援。典故
曹丕輕視東吳,及解精選接見趙咨時態(tài)度傲慢地問道:“吳王是成語什么樣的國君?吳國怕不怕我們魏國?”
趙咨聽了這種帶有侮辱性的問話,心中很氣憤。典故他作為吳國的及解精選使者,當(dāng)然不能有失國家的尊嚴(yán),便很有分寸地回答道:“吳王是位有雄才大略的人,重用魯肅證明了他的聰慧,選拔呂蒙證明了他的明智,俘虜于禁而不殺證明了他的仁義,取荊州而兵不血刃證明了他的睿智,據(jù)三州虎視四方證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向陛下稱臣證明了他很懂得策略。至于說到怕不怕,盡管大國有征伐的武力,小國也自有抵御的良策,何況我們吳國有雄兵百萬,據(jù)江漢天險,何必怕人家?”
一席從容的對答,使曹丕十分嘆服,不得不改用比較恭敬的口氣問:“像先生這樣有才能的人,東吳有多少?”
趙咨答道:“聰明而有突出才能的,不下八、九十人,像我這樣的,那簡直是用車裝,用斗量,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聽到如此得體的外交辭令,魏國朝廷上下都對趙咨肅然起敬。曹丕也連聲稱贊趙咨說:“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先生當(dāng)之無愧。”
趙咨回到東吳,孫權(quán)嘉獎他不辱使命,封他為騎都尉,對他更加賞識重用。
【解釋】載:裝載。用車載,用斗量。形容數(shù)量很多,不足為奇。
成語典故及解釋的精選篇二:城狐社鼠的故事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將軍叫王敦,他的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一塊議論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奸邪作惡,危害國家,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以此來報效朝廷。你看行嗎?”
謝鯤想了一想,搖著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確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貍,恐怕把城墻弄壞;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dāng)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王敦聽了謝輥的話,雖然心里不高興,也只好罷休。
【解釋】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權(quán)勢作惡,一時難以驅(qū)除的小人。
成語典故及解釋的精選篇三:杯弓蛇影的故事晉朝有一個叫樂廣的人,非常喜歡結(jié)交朋友,并經(jīng)常請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天,樂廣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宴請賓客,大廳中觥籌交錯,異常熱鬧,大家猜拳行令,飲酒作樂。
一位客人正舉杯痛飲,無意中瞥見杯中似有一條游動的小蛇,但礙于眾多客人的情面,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下。后來,他這位朋友沒有說明原因就告辭離開了。這讓樂廣感到很納悶:他為什么突然不喝酒就走了呢?
過了好幾天,樂廣一直沒有見到這位朋友。樂廣很想念他,于是就親自登門去看他。誰知這位朋友已經(jīng)病了好幾天了,而且病得很厲害。樂廣奇怪地問:“前幾天喝酒的時候,你不是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病得這么厲害了呢?”
剛開始這位朋友支支吾吾什么也不說,后來在樂廣的再三追問下,這位朋友才說出實情:“那天你盛情招待我,本來大家喝得很高興。我喝了幾杯以后,突然發(fā)現(xiàn)我的酒杯里有一條蛇,而且還慢慢地蠕動。我當(dāng)時感到很害怕,也覺得很惡心。但你的盛情難卻,所以我勉強喝了那杯酒,然后就離開了。回到家里以后,我感到全身都不舒服,總覺得肚子里有一條小蛇。就這樣,我一病不起了。”
樂廣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終于記起他家墻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說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請到家中,邀朋友舉杯,那人剛舉起杯子,墻上彎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條游動的小蛇,他驚得目瞪口呆,這時,樂廣指著墻上掛著的弓,說:“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這張弓的影子。”隨后,樂廣把弓從墻上取下來,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這位朋友恍然大悟,他開心地說:“噢,原來是這樣啊,杯中的蛇竟然是墻上的弓的影子。”他的這位朋友疑竇頓開,壓在心上的石頭被搬掉,病也隨之而愈。
不管是哪種說法,都意在告訴人們這么一個道理,說明人在很多時候都是疑神疑鬼,自相驚擾的,而由這種懷疑和恐懼所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來解除其恐懼緊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使疾病消除,恢復(fù)健康。
【解釋】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rèn)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懼。
成語典故及解釋的精選篇四:不可救藥的故事周朝有位有名的卿士叫凡伯,凡伯不僅擅長吟詩做畫,而且善于治理國家處理大事。從政不久,凡伯便通過自身的才華獲得了周厲王的青睞。又一段時間時間后,他便開始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并擁有了很高的身份。但是周厲王驕橫跋扈,枉法斷事,荒淫奢侈。奸臣們都百般獻媚討好,而忠臣卻苦眼言相勸,清梳利弊。無奈周厲王荒淫無道,并且聽信奸臣所言,殘害忠臣。
凡伯直言相勸,告訴周厲王國家的急迫。并且還指出諸侯正對周朝虎視眈眈,希望可以讓周朝重新強大。但是奸臣當(dāng)?shù)?,奸臣向周厲王訴說凡伯的種種不是,說凡伯妖言惑眾并且看不起周厲王,它的言論其實是詆毀強盛的周朝,惡意詛咒周王。因此周厲王雖然欣賞凡伯的才華,卻對凡伯非常反感與厭煩,慢慢的對凡伯疏遠,對奸臣們更加信賴。從此以后奸臣頻繁出入宮廷,越來越多的忠臣被陷害入獄或者被殺,而奸臣卻越來越如魚得水。隨著忠臣們一個一個被奸臣陷害,離開國家逃亡異國他鄉(xiāng),凡伯身邊的知己越來越少,奸臣也越來越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看著這個奸臣當(dāng)?shù)赖膰彝纯蘖魈?,十分憤慨,因此凡伯寫了一首抨擊奸臣的詩上交給周厲王,自己則去外出周游列國,這首詩后被詩經(jīng)收錄,詩中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