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是簡單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有趣言故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事字下面是簡單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簡單有趣的寓言故事400字,歡迎閱讀參考。有趣言故
齊國遭饑荒,陳臻對孟子說:“百姓都認為先生您會再次勸齊王打開糧倉來賑濟災民,簡單大概您不會再這樣做了吧?有趣言故”先前齊國曾經鬧饑荒,孟子勸齊王打開棠地的事字糧倉,來賑濟貧窮的簡單災民。到這次又鬧饑荒,有趣言故所以陳臻這樣詢問孟子說,事字齊國百姓盼望孟子再次勸齊王發放棠糧。簡單但是有趣言故陳臻自己也說恐怕不行了。孟子說:“再這樣做,事字我就成了馮婦了。晉國有個人叫馮婦的,善于打虎,后來成了善人,(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著山勢險阻的地方抵抗,沒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遠遠望見馮婦來了,都跑過去迎接他。馮婦就又挽袖伸臂地走下車來(要去打虎)。大家都感到很高興,這種行為卻被有見識的士人們譏笑了。”
東甌的人把“火”叫作“虎”,他們發“火”和“虎”的字音沒有區別。他們的國家沒有磚瓦,而蓋屋頂子全用茅草,所以多火災,國人都吃過它的苦頭。靠海邊的地方,有一個商人到了晉國,聽說晉國有個叫馮婦的人善于同虎搏斗,馮婦所到的地方就沒有老虎。商人回來把這件事告訴了東甌國君。東甌國君聽了高興,用馬四十匹、白玉兩雙、文錦十匹作禮物,命令商人做使者,到晉國聘請馮婦。馮婦應邀到來,東甌君命駕車,虛左(以左為貴),親自在國門外迎接他,又一起乘車進入賓館,把他當做國中的上賓款待。第二天,市中起火,國人奔告馮婦,馮婦捋袖伸臂跟隨國人跑出來,找老虎搏斗,卻沒有找到。這時大火迫向宮殿店鋪,國人簇擁著馮婦就奔向大火,馮婦被燒灼而死。于是那個商人因為說假話獲罪,但馮婦卻至死也沒搞清是怎么回事。
簡單有趣的寓言故事篇二:磨刀不誤砍柴工的故事從前,有一個老農民,他有兩個兒子。
有一天,他叫來了兩個兒子,對他們說:“我已經老了,咳,體力也不支了,也該退休了,咳咳,門后有許多柴刀 自己選,咳咳咳,選一把上山去砍柴吧。”
大兒子對父親說:“爹,你在家里好好歇歇吧,我和弟弟會去砍柴的,對吧?”
“對,我和哥哥能做好的”小兒子在一邊附和道。
事不宜遲,大兒子邊上山邊想:我一定要早點上山,多砍點柴來,讓父親高興高興,還能成為小弟的榜樣。
小兒子卻想:這刀破了好幾個口,還生了銹,我應該先磨磨刀。
于是,小兒子便敲開了鄰居大娘家的門,輕輕地問:“王大娘,能把您家的磨刀石借我用用嗎?”
王大娘客氣地回答:“好好,磨刀石在墻邊靠著呢,自己去拿吧。”,“謝謝”。小兒子說完便匆匆地走了。
大兒子這時正坐在田埂上休息呢,他自言自語道:“這小子,還不來砍柴,等著挨罵吧”
等小兒子磨好刀子,已經下午了,他便說:“看來我得快點了,大哥都可能砍了一大堆了。”
于是小兒子開始干了起來,磨了一上午的刀,能不快嗎,不一會兒,小兒子便砍了滿滿兩擔柴了,而大兒子只砍了一小擔柴。大兒子滿頭大汗挑著柴回家了,大兒子剛回家一會,小兒子便回來了。
父親奇怪地問小兒子:“你比大哥遲上山,為啥你砍的柴比大哥多呢?”
“如果刀沒磨快,怎么能夠砍又快又多呢?’’小兒子自豪地回答道。
父親聽了,臉上露了欣慰地笑容,語重心長地說:“對對對,只要準備好工具,掌握了方法,做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簡單有趣的寓言故事篇三: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故事阿豺見到兒子們這種互不相容的情況,很是擔心,他明白敵人很容易利用這種不睦的局面來各個擊破,那樣一來國家的安危就懸于一線了。阿豺常常利用各種機會和場合來苦口婆心地教導兒子們停止互相攻擊、傾軋,要相互團結友愛。可是兒子們對父親的話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表面上裝作遵從教誨,實際上并沒放在心上,還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紀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會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后,兒子們怎么辦呢?再沒有人能教誨他們、調解他們之間的矛盾了,那國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嗎?究竟用什么辦法才能讓他們懂得要團結起來呢?阿豺越來越憂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預感到死神就要降臨了,他也終于有了主意。他把兒子們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們說:“你們每個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兒子們不知何故,但還是照辦了。阿豺又叫過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說:“你隨便拾一支箭折斷它。”慕利延順手撿起身邊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斷了。
阿豺又說:“現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來,把它們捆在一起,再試著折斷。”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咬牙彎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騰得滿頭大汗,始終也沒能將箭捆折斷。
阿豺緩緩地轉向兒子們,語重心長地開口說道:“你們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輕輕一折就斷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怎么也折不斷。你們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氣,單獨行動,很容易遭到失敗,只有20個人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才會產生無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戰勝一切,保障國家的安全。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啊。”
兒子們終于領悟了父親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為,都悔恨地流著淚說:“父親,我們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見兒子們真的懂了,欣慰地點了下頭.閉上眼睛安然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