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游戲競技 > 少兒成語故事精選10則

少兒成語故事精選10則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21:06:28

最新章節:后記

1、少兒懸梁刺股(蘇秦、成語孫敬)

少兒成語故事精選10則

[釋義] 形容刻苦學習。故事

[語出] 西漢?精選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少兒血流至足。成語東漢?故事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精選晨夕不休。少兒及至眠睡疲寢,成語以繩系頭,故事懸屋梁。精選”

[近義] 懸頭刺股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形容刻苦學習

[例句] 清?少兒李漁《比目魚?贈行》:“我~年復年,把銅雀磨穿。成語”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故事后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懸梁”的故事見于《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的政治家。開始由于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鉆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刺股”的故事見于《戰國策?卷三秦一》: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2、沆瀣一氣(崔沆、崔瀣)hàng xiè yī qì

[釋義] 沆瀣:夜間的水氣。這里指唐僖宗時;擔任主考官的崔沆;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開玩笑;將他倆的單名連起來是“沆瀣”兩字。指“沆”、“瀣”兩人連成一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

[語出] 宋?錢易《南部新書》:“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正音] 沆;不能讀作“kēnɡ”或“kànɡ”。

[辨形] 沆;不能寫作“沉”;氣;不能寫作“起”。

[近義] 狼狽為奸同流合污 [反義] 志同道合肝膽相照精成團結

[用法] 含貶義。比喻氣味相投的人結合在一起。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1)日本入侵者和偽軍~;鎮壓抗日英雄。

(2)這兩個人;一個尖酸;一個刻薄;~;到處惹是生非。

[成語故事]

隋唐時,讀書人要做官,都要經過科舉考試。唐僖宗當政期間,在京城長安舉行了一次考試,各地已經取得一定資格的讀書人,來到長安應考。在眾多的考生中,有個叫崔瀣的很有才學,考下來自己感覺也不錯,就等著發榜了。主持這次考試的官員名崔沆。他批閱到崔瀣的卷子,越看越覺得好,就把地錄取了。發榜那天,崔瀣見自己榜上有名,非常高興。按照當時的習俗,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大家都尊稱他為恩師。發榜后,門生要去拜訪恩師。崔瀣自然也不例外。崔沆作為座主,見到崔澀瀣這位與自己同姓的門生;顯得格外高興。也真是巧合,“沆”“瀣”二字合起來是一個詞。表示夜間的水氣、霧露、于是,愛湊趣的把這兩個字合在一起編成兩句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象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一起。

3、江郎才盡(江淹)

[釋義]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歲文思衰;才:才華;盡:完。江淹的文思已經衰竭。后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氣用完了。

[語出] 南北朝?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一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后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郎才盡’。”

[正音] 郎;不能讀作“lǎnɡ”。

[辨形] 郎;不能寫作“朗”。

[近義] 黔驢技窮

[反義] 出類拔萃初露鋒芒

[用法] 多用于書面語。凡文學家作品;比以前的大有進步;可用此語形容。一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果戈理《死魂靈》第二部最終沒能寫成;并非~;而是由于他遠離了俄國社會生活。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有一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江淹年輕的時候很有才氣,會寫文章也能作畫。可是當他年老的時候,總是拿著筆,思考了半天,也寫不出任何東西。因此,當時人們謠傳說:有一天,江淹在涼亭里睡覺,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一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一支筆放在你那里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應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里,果然掏出一支五色筆來,于是他就把筆還給郭璞。從此以后,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

4、七擒七縱(諸葛亮)

[釋義]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語出]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用法] 聯合式;作分句、狀語;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例句] 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你便要一沖一撞,登時間早將你~。(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

[成語故事]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后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

諸葛亮得知,孟獲不但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于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為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松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諳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布置過的軍營,之后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布置得怎么樣?”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現軍營里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并不難。”

諸葛亮也不作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他料定盂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布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后,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布置情況也已經看清楚,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當天夜里,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么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為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他帶領所有人馬退到滬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滬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后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守的上城。后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雖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后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為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絡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在辛苦些,以后就不必再到這里來打仗了。”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后,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但時間一長。營里快斷糧了,他派人向諸葛亮借糧,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獲親自出來,與蜀軍大將一對一比武。孟獲接連打敗了幾名蜀將,但剛到大堆糧食旁,被絆馬索絆倒被擒。蜀將當即傳達請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并把糧食搬走。

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于從心里佩服諸葛亮。為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請來,帶著他們一起上陣。結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打盡。蜀營里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請孟獲作主,究竟怎么辦。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5、毛遂自薦(毛遂)

[釋義] 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的門客;薦:推薦;薦舉。毛遂自己推薦自己。形容自告奮勇去做某事。

[語出]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正音] 遂;不能讀作“suí”。 [辨形] 遂;不能寫作“逐”。

[近義] 自告奮勇 [反義] 自慚形穢

[用法] 作賓語時;一般用在“敢于”、“勇于”、“想”之類的動詞后面。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辨析] ~與“自告奮勇”有別:~有自我推薦的意思;“自告奮勇”則含有自己主動承擔某件事的意思。 [例句] 在競選會上;小明~當班長。

[成語故事]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捕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6、鐵杵成針(李白)

[釋義]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語出]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

[正音] 杵;不能讀作“wǔ”。 [辨形] 杵;不能寫作“許”。

[近義] 持之以恒 [反義] 半途而廢

[用法] 用作褒義。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持之以恒”都形容有恒心;有毅力;但~比“持之以恒”更加形象。

[例句] 王明同學雖然傷殘無手臂;但是他卻能用雙腳書寫;并獲兒童書法獎。他是靠鍥而不舍的努力;才使~的。

[成語故事]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里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繡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么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么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7、莫須有(秦檜)

[釋義] 原意是也許有吧。后指憑空捏造。

[語出] 《宋史?岳飛傳》:“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用法] 緊縮式;作謂語、補語、定語;指憑空捏造誣陷

出自“宋史”岳飛傳,岳飛傳記岳飛被捕,案子將要做成的時候,韓世忠不服,找秦檜質問。秦檜說,岳飛兒子岳云給張憲的反動信,雖然找不到了,可是“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這就是莫須有被人注意的開始。

中國知識人讀古書,搖頭晃腦,做博學狀,其實古書讀得實在不行,因為他們讀書不化,亂讀一氣。以“莫須有”三字為例,大家都解釋做“沒有”的意思,這是根本說不通的。秦檜若悍然說“莫須有”是“沒有”,等于沒有證據就整岳飛、等于公然承認自己胡來,天下哪有這種事?中國知識人人人讀“宋史”岳飛傳,可是人人都不深究這樣解釋如何說不通,真混球。

總算有一二敢提疑問的人出來了。徐乾學在《資治通鑒后編》一里,表示“莫須有”三字是弄錯了,該是“必須有”;畢沅在《資治通鑒考異》里,用《中興記事本末》的旁證,認為也該是“必須有”;朱彝尊說過這樣才對。但是“莫”字改成“必”字,又根據什么呢?“莫”字和“必”字,明明是不同的兩個字啊。俞正燮有鑒于此,他在《癸巳存稿》里,認為“莫須有”三字還是該從字面解釋,認為該標點做“莫,須有”。“莫”表示秦檜的遲疑,“須有”表示必須有。“世忠截其語而合之,以詆檜之妄。”俞正燮這種解釋,雖然不犯私改古書的毛病了,但犯了亂點古書的毛病,還是不通。

其實,“莫須有”三個字,是宋朝人的用法,應該從宋朝人的書里,去找旁證,這樣才是解決問題的正宗。在宋朝人的書里,我發現《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里有“莫須召二三大將來”的話;《曲淆舊聞》里有“莫須待介甫參告否”的話;《鐵圍山叢談》里有“莫須問他否”的話;《寶真齋法書贊》里有“莫須與他明辯”的話;《分類夷堅志》里有“莫須謝尚書否”的話;《思陵錄》里有“莫須批出”的話;《后村大全集》里有“莫須有人”的話。……從這些宋朝口語中,我們歸納出來“莫須”的語義,原來是“難道不”或“難道沒”的意思。“莫須有”三個字,原來是“難道沒有嗎?”的意思。印證“宋史”原文:“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翻成現代話,明明是“岳飛的罪名,難道沒有嗎?”的傲慢語氣。這種語氣,才正是當時針鋒相對的對話,“莫須有”三個字這樣解釋,才說得通。。”

8、桃李滿天下(狄仁杰)

[釋義] 比喻一個人的學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樹和李樹;比喻老師教的學生。

[語出] 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綠野堂種花》:“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辨形] 李;不能寫作“里”。 [近義] 遍布天涯

[用法] 用作褒義。多用歌頌教師或學校。一般作謂語。 [結構] 復句式。

[例句] (1)張老師在教育戰線上奮斗了大半輩子;如今早已是~了。

(2)趙老師辛勤教學三十年;~。

[英譯] have students all over the country

[成語故事]

唐代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一個宰相叫狄仁杰,字懷英,太原(今屬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武則天稱他為“國老”(武則天即位時,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時,武則天也不讓他跪拜,說:見狄公下拜,我渾身都痛。武則天常對其他大臣說:“不是特別重要的軍國大事,你們不要去麻煩狄老。”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采取多種措施,廣羅人才,并讓狄仁杰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后來多成了名臣。有人對狄仁杰說:“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狄仁杰說:“推薦有才能的人為國家效力,不是為私,是我應該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歲的狄仁杰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嘆息說:“老天爺為什么這么早就奪去了我的國老啊。”

9、曲高和寡(宋玉)

[釋義] 曲:樂曲。高:高雅。和:和諧地跟著唱。寡:少。樂曲的格調越高;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原比喻知音難覓。現多用于比喻言行卓越不凡、藝術作品等高雅深奧;很難有人理解或接受。

[語出] 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

[正音] 曲;不能讀作“qū”;和;不能讀作“hé”。

[辨形] 和;不能寫作“合”。

[近義] 陽春白雪

[反義] 下里巴人

[用法] 多含諷刺意味。一般作謂語、定語、分句。

[結構] 聯合式。

[例句] (1)通俗讀物就應該寫通俗些;否則~;看的人就不會多。

(2)老教授這部力作很有學術價值;但~;買的人很少。

[成語故事]

宋玉是戰國時楚國的文學家,在楚襄王手下做事。有一次,楚襄王問他:“先生最近有行為失檢的地方嗎?為什么有人對你有許多不好的議論呢?” 宋玉若無其事地回答說:“喂,是的,有這回事。請大王寬恕我,聽我講個故事:最近,有位客人來到我們郢都唱歌。他開始唱的,是非常通俗的《下里》和《巴人》,城里跟著他唱的有好幾千人。接著,他唱起了還算通俗的《陽阿》和《薤露》,城里跟他唱的要比開始的少多了,但還有好幾百人。后來他唱格調比較高難的《陽春》和《白雪》,城里跟他唱的只有幾十個人了。最后,他唱出格調高雅的商音、羽音,又雜以流利的徵音,城里跟著唱的人更少,只有幾個人了。”說到這里,宋玉對楚王說:“由此可見,唱的曲子格調越是高雅,能跟著唱的也就越少。圣人有奇偉的思想和表現,所以超出常人。一般人又怎能理解我的所作所為呢?” 楚王聽了,說:“哦。我明白了。”

10、開卷有益(宋太宗 )

[釋義] 開卷:打開書本;益:益處;收獲。打開書來看;就會有收獲。

[語出] 宋?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太宗日閱《(太平)御覽》第三卷;因事有闕(缺);暇日追補之;嘗曰:‘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

[正音] 卷;不能讀作“juǎn”。 [辨形] 卷;不能寫作“券”。 [近義] 讀書無用

[用法] 一般多用來指讀內容健康的書籍;就會有好處。一般作賓語、定語、分句。

[例句] ~的說法是正確的;我們歷來提倡多讀書;讀好書。

[成語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命文臣李防等人編寫一部規模宏大的分類百科全書——《太平總類》。

這部書收集摘錄了一千六百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分類歸成五十五門,全書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這部書是宋太平興國年間編成的,故定名為《太平總類》。對于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規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兩、三卷,一年內全部看完,遂更名為《太平御覽》。當宋太宗下定決心花精力翻閱這部巨著時,曾有人覺得皇帝每天要處理那么多國家大事,還要去讀這么部大書,太辛苦了,就去勸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過度勞神。

可是,宋太宗卻回答說:“我很喜歡讀書,從書中常常能得到樂趣,多看些書,總會有益處,況且我并不覺得勞神。”

于是,他仍然堅持每天閱讀三卷,有時因國事忙耽擱了,他也要抽空補上,并常對左右的人說:“只要打開書本,總會有好處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閱讀三卷《太平御覽》,學問十分淵博,處理國家大事也十分得心應手。當時的大臣們見皇帝如此勤奮讀書,也紛紛努力讀書,所以當時讀書的風氣很盛,連平常不讀書的宰相趙普,也孜孜不倦的閱讀《論語》,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謂。后來,“開卷有益”便成了成語,形容只要打開書本讀書,總有益處。

《少兒成語故事精選10則》正文
第1 章 小袋鼠的童話故事:肚皮上的搖
第2 章 《水調歌頭·落日繡簾卷》蘇軾
第3 章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晏
第4 章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宋詞
第5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找床腿
第6 章 《少年游·離多最是》晏幾道宋
第7 章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蘇
第8 章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
第9 章 二年級童話故事演講素材
第10 章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晏
第11 章 《永遇樂·明月如霜》蘇軾宋詞
第12 章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
第13 章 英語童話小故事大全精選
第14 章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宋詞
第15 章 《慶清朝慢·踏青》王觀宋詞注
第16 章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蘇
第17 章 安徒生童話踩面包的姑娘經典故
第18 章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蘇
第19 章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蘇軾宋
第20 章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第21 章 約麗丹和約雷德爾的格林童話
第22 章 《玉樓春·春恨》晏殊宋詞注釋
第23 章 《六幺令·綠陰春盡》晏幾道宋
第24 章 《木蘭花·東城漸覺風光好》宋
第25 章 童話故事英文版ppt素材
第26 章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蘇軾宋
第27 章 《慶清朝慢·調雨為酥》王觀宋
第28 章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歐
第29 章 短篇幼兒童話故事150字
第30 章 《玉樓春·東風又作無情計》晏
第31 章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晏
第32 章 《清平樂·紅箋小字》晏殊宋詞
第33 章 適合三年級看的童話故事
第34 章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歐
第35 章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
第36 章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歐
第37 章 《十二個跳舞的公主》
第38 章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柳永
第39 章 《虞美人·曲闌干外天如水》晏
第40 章 《踏莎行·祖席離歌》晏殊宋詞
第41 章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第42 章 《蘇幕遮·燎沉香》周邦彥宋詞
第43 章 《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宋
第44 章 《慶清朝慢·踏青》王觀宋詞注
第45 章 格林童話故事《小羊羔與小魚兒
第46 章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晏幾道
第47 章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
第48 章 《水調歌頭·游覽》黃庭堅宋詞
第49 章 經典童話故事《蘿卜》
第50 章 《鳳簫吟·鎖離愁》韓縝宋詞注
第51 章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宋詞
第52 章 《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柳永
第53 章 編童話故事250字5個
第54 章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
第55 章 《雨霖鈴》柳永宋詞注釋翻譯賞
第56 章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
第57 章 短有趣的童話故事大全簡短有趣
第58 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
第59 章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辛棄
第60 章 《蝶戀花·春景》蘇軾宋詞注釋
第61 章 短篇格林童話故事 有趣的兒童
第62 章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觀宋詞
第63 章 《蝶戀花·春景》蘇軾宋詞注釋
第64 章 《滿江紅·暮雨初收》柳永宋詞
第65 章 有關小公雞的童話故事
第66 章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蘇
第67 章 《卜算子·缺月掛疏桐》蘇軾宋
第68 章 《木蘭花·池塘水綠風微暖》晏
第69 章 最受歡迎的世界經典童話故事
第70 章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歐陽修
第71 章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晏
第72 章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蘇
第73 章 寶寶最喜歡的童話故事3個
第74 章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第75 章 《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辛棄
第76 章 《聲聲慢》李清照宋詞注釋翻譯
第77 章 最有趣的童話故事大全
第78 章 《踏莎行》秦觀宋詞注釋翻譯賞
第79 章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晏
第80 章 《玉樓春·春恨》晏殊宋詞注釋
第81 章 一千零一夜:蠢漢、驢子與騙子
第82 章 《虞美人·曲闌干外天如水》晏
第83 章 《清平樂·金風細細》晏殊宋詞
第84 章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晏
第85 章 最受歡迎的世界經典童話故事
第86 章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第87 章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晏幾道
第88 章 《慶清朝慢·踏青》王觀宋詞注
第89 章 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90 章 《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宋
第91 章 《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第92 章 《玉樓春·東風又作無情計》晏
第93 章 收視高的童話故事文字稿本
第94 章 《卜算子·詠梅》陸游宋詞注釋
第95 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
第96 章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歐
第97 章 二年級童話故事演講素材
第98 章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第99 章 《玉樓春·春恨》晏殊宋詞注釋
第100 章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辛棄疾
第101 章 描寫文具盒的精選童話故事
第102 章 《西江月·梅花》蘇軾宋詞注釋
第103 章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晏
第104 章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晏
第105 章 公主童話故事大全童話故事中的
第106 章 《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宋詞
第107 章 《慶清朝慢·調雨為酥》王觀宋
第108 章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柳
第109 章 有關小狐貍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110 章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歐陽修
第111 章 《木蘭花·別后不知君遠近》歐
第112 章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李
第113 章 工作中的職場勵志小故事
第114 章 《蘇幕遮·燎沉香》周邦彥宋詞
第115 章 《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柳
第116 章 《曲玉管·隴首云飛》柳永宋詞
第117 章 成長的榜樣童話故事在線閱讀
第118 章 《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宋
第119 章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蘇軾宋
第120 章 《踏莎行》秦觀宋詞注釋翻譯賞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蜜柚|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四虎永久地址4hu2019| 91在线视频一区| 成年人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红颜免费观看动漫完整版|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色综合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www.日本在线视频| 日本一本高清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花堂| 国产剧情麻豆剧果冻传媒视频免费|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成人毛片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色88|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冬月枫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香蕉狠狠再啪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bt天堂在线www最新版资源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免费区|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这里只有精品网|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男人j桶女人j免费视频| 又粗又黑又大的吊av| 视频二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