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名詞} > 永久書架 > 《班超傳》范曄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班超傳》范曄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萬族之劫

狀    態(tài):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dá)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6:35:03

最新章節(jié):后記

作品簡介《班超傳》由南朝宋著名史學(xué)家范曄創(chuàng)作。班超《后漢書》中這篇著名的傳范人物傳記既詳盡而又生動地記述了班超在西域戎馬倥傯、浴血奮戰(zhàn)的曄文言文原文一生。文字雅潔,注釋敘事流利,翻譯頭緒雖多而脈絡(luò)不亂。班超人物形象鮮明,傳范寫來有聲有色。曄文言文原文

作品原文


班超傳?(節(jié)選)


班超字仲升,注釋扶風(fēng)平陵人(1),翻譯徐令彪之少子也(2)。班超為人有大志,傳范不修細(xì)節(jié)。曄文言文原文然內(nèi)孝謹(jǐn),注釋居家常執(zhí)勤苦,翻譯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


永平五年(3),兄固被召詣校書郎(4),超與母隨至洛陽(5)。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6)。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7),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8)?”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后行詣相者,曰:“祭酒(9),布衣諸生耳,而當(dāng)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10),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久之,顯宗問固(11):“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12)。”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13)。后坐事免官。


十六年(14),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15),以超為假司馬(16),將兵別擊伊吾(17),戰(zhàn)于蒲類海(18),多斬首虜而還。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19)。超到鄯善(20),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后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21),狐疑未知所從故也(22)。明者睹未萌,況已著耶?”乃詔侍胡詐之曰(23):“匈奴使來數(shù)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24)。超乃閉侍胡(25),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與我俱在絕域(26),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虜使到裁數(shù)日(27),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今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28)。為之奈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dāng)今之計,獨(dú)有因夜以火攻虜使(29),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30)。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當(dāng)與從事議之。”超怒曰:“吉兇決于今日。從事文俗吏(31),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眾曰:“善。”


初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會天大風(fēng),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后。約曰:“見火然(32),皆當(dāng)鳴鼓大呼。”余人悉持兵弩夾門而伏(33),超乃順風(fēng)縱火,前后鼓噪。虜眾驚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余級,余眾百許人悉燒死。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34),班超何心獨(dú)擅之乎(35)?”恂乃悅。超于是召鄯善王廣,以虜使首示之,一國震怖。超曉告撫慰,遂納子為質(zhì)(36)。還奏于竇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選使使西域。帝壯超節(jié)(37),詔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選乎?今以超為軍司馬(38),令遂前功(39)。”


超復(fù)受使,固欲益其兵(40),超曰:“愿將本所從三十余人足矣,如有不虞(41),多益為累。”是時于闐王廣德新攻破莎車(42),遂雄張南道(43),而匈奴遣使監(jiān)護(hù)其國。超既西,先至于闐,廣德禮意甚疏,且其俗信巫(44),巫言:“神怒,何故欲向漢?漢使有騧馬(45),急求取以祠我。”廣德乃遣使就超請馬。超密知其狀,報許之,而令巫自來取馬。有頃巫至,超即斬其首,以送廣德,因辭讓之(46)。廣德素聞超在鄯善誅滅虜使,大惶恐,即令攻殺匈奴使者而降超。超重賜其王以下,因鎮(zhèn)撫焉。


時龜茲王建為匈奴所立(47),倚恃虜威,據(jù)有北道,攻破疏勒(48),殺其王,而立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超從間道至疏勒,去兜題所居盤橐城九十里(49),逆遣使田慮先往降之(50)。敕慮曰(51):“兜題本非疏勒種,國人必不用命,若不即降,便可執(zhí)之。”慮既到,兜題見慮輕弱,殊無降意。慮因其無備,遂前劫縛兜題。左右出其不意,皆驚懼奔走。慮馳報超,超即赴之,悉召疏勒將吏,說以龜茲無道之狀,因立其故王兄子忠為王,國人大悅。忠及官屬皆請殺兜題,超不聽,欲示以威信,釋而遣之。疏勒由是與龜茲結(jié)怨。


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國大喪(52),遂攻沒都護(hù)陳睦(53)。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數(shù)發(fā)兵攻疏勒(54)。超守盤橐城,與忠為首尾,士吏單少,拒守歲余。肅宗初即位(55),以陳睦新沒,恐超單危,不能自立,下詔征超。超發(fā)還,疏勒舉國憂恐,其都尉黎弇曰(56):“漢使棄我,我必復(fù)為龜茲所滅耳。誠不忍見漢使去。”因以刀自剄(57)。超還至于闐,王侯以下皆號泣曰:“依漢使如父母,誠不可去。”互抱超馬腳,不得行。超恐于闐終不聽其東,又欲遂本志,乃更還疏勒。疏勒兩城自超去后,復(fù)降龜茲,而與尉頭連兵(58)。超捕斬反者,擊破尉頭,殺六百余人,疏勒復(fù)安。


建初三年(59),超率疏勒、康居、于闐、拘彌兵一萬人(60),攻占墨石城,破之,斬首七百級。超欲因此叵平諸國(61),乃上疏請兵曰:“臣竊見先帝欲開西域(62),故北擊匈奴(63),西使外國(64),鄯善、于闐,即時向化。今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復(fù)愿歸附(65),欲共并力,破滅龜茲,平通漢道。若得龜茲,則西域未服者百分之一耳。臣伏自惟念(66),卒伍小吏,實(shí)愿從谷吉效命絕域(67),庶幾張騫棄身曠野(68)。昔魏絳列國大夫(69),尚能和輯諸戎,況臣奉大漢之威,而無鉛刀一割之用乎(70)?前世議者皆曰取三十六國,號為斷匈奴右臂(71)。今西域諸國,自日之所入(72),莫不向化(73),大小欣欣,貢奉不絕,唯焉耆、龜茲獨(dú)未服從。臣前與官屬三十六人奉使絕域,備遭艱厄,自孤守疏勒,于今五載,胡夷情數(shù)(74),臣頗識之。問其城廓小大,皆言依漢與倚天等。以是效之(75),則蔥領(lǐng)可通(76);蔥領(lǐng)通,則龜茲可伐。今宜拜龜茲侍子白霸為其國王(77),以步騎數(shù)百送之,與諸國連兵。歲月之間,龜茲可禽(78)。以夷狄攻夷狄(79),計之善者也。臣見莎車、疏勒田地肥廣,草牧饒衍(80),不比敦煌、鄯善間也(81)。兵可不費(fèi)中國,而糧食自足。且姑墨、溫宿二王特為龜茲所置(82),既非其種,更相厭苦,其勢必有降反,若二國來降,則龜茲自破。愿下臣章,參考行事,誠有萬分,死復(fù)何恨?臣超區(qū)區(qū),特蒙神靈(83),竊冀未便僵仆(84),目見西域平定、陛下舉萬年之觴(85),薦勛祖廟(86),布大喜于天下。”


書奏,帝知其功可成,議欲給兵。平陵人徐干素與超同志(87),上疏愿奮身佐超。五年,遂以干為假司馬,將弛刑及義從千人就超(88)。先是莎車以為漢兵不出,遂降于龜茲,而疏勒都尉番辰亦復(fù)反叛(89),會徐干適至,超遂與干擊番辰,大破之,斬首千余級。多獲生口。超既破番辰,欲進(jìn)攻龜茲,以烏孫兵強(qiáng),宜因其力(90),乃上言:“烏孫大國,控弦十萬(91),故武帝妻以公主(92),至孝宣皇帝卒得其用(93)。今可遣使招慰,與共合力。”帝納之。八年,拜超為將兵長使(94),假鼓吹幢麾(95),以徐干為軍司馬,別遣衛(wèi)侯李邑護(hù)送烏孫使者(96),賜大小昆彌以下錦帛(97)。


李邑始到于闐,而值龜茲攻疏勒,恐懼不敢前,因上書陳西域之功不可成,又盛毀超擁愛妻(98),抱愛子,安樂外國,無內(nèi)顧心。超聞之嘆曰:“身非曾參,而有三至之讒(99),恐見疑于當(dāng)時矣。”遂去其妻。帝知超忠,乃切責(zé)邑曰:“縱超擁愛妻,抱愛子,思?xì)w之士千余人,何能盡與超同心乎?”令邑詣超受節(jié)度(100)。詔超:若邑任在外者,便留與從事(101)。超即遣邑將烏孫侍子還京師。徐干謂超曰:“邑前親毀君,欲敗西域(102)。今何不緣詔書留之(103),更遣他吏送侍子乎?”超曰:“是何言之陋也,以邑毀超,故今遣之,內(nèi)省不疚,何恤人言(104)?快意留之,非忠臣也。”


復(fù)遣假司馬和恭等四人將兵八百詣超,超因發(fā)疏勒、于闐兵擊莎車。莎車陰通使疏勒王忠,啖以重利(105),忠遂反,從之西保烏即城。超乃更立其府丞成大為疏勒王(106),悉發(fā)其不反者以攻忠,積半歲而康居遣精兵救之,超不能下。是時月氏新與康居婚,相親,超乃使使多赍金帛遺月氏王(107),令曉示康居王。康居王乃罷兵,執(zhí)忠以歸其國,烏即城遂降于超。后三年,忠說康居王借兵,還居損中(108),密與龜茲謀,遣使詐降于超,超內(nèi)知其奸,而外偽許之。忠大喜,即從輕騎詣超。超密勒兵待之(109),為供張設(shè)樂(110)。酒行,乃叱吏縛忠斬之,因擊破其眾,殺七百余人,南道于是遂通。


超發(fā)于闐諸國兵二萬五千人,復(fù)擊莎車,而龜茲王遣左將軍發(fā)溫宿、姑墨、尉頭合五萬人救之。超召將校及于闐王議曰:“今兵少不敵,其計莫若各散去,于闐從是而東,長史亦于此西歸,可須夜鼓聲而發(fā)(111)。”陰緩所得生口(112)。龜茲王聞之,大喜,自以萬騎于西界遮超(113),溫宿王將八千騎于東界徼于闐(114)。超知二虜已出,密召諸部勒兵,雞鳴,馳赴莎車營,胡大驚亂奔走,追斬五千余級,大獲其馬畜財物,莎車遂降。龜茲等因各退散。自是威震西域。


(出自《后漢書》,段落為節(jié)選。)


作品注釋
(1)扶風(fēng):漢郡名,轄區(qū)相當(dāng)于今咸陽、興平、扶風(fēng)、乾縣一帶。
平陵:扶風(fēng)下屬縣名,故城在今陜西咸陽市東北。據(jù)《后漢書·班彪傳》,班超應(yīng)為安陵(故城在今河南舞陽縣北)人。
(2)徐令:徐縣縣令。徐縣,漢朝縣名,當(dāng)時屬臨淮郡,在今安徽泗縣西北部。
彪:即班彪,班固和班超的父親,史學(xué)家。性“沉重好古”,漢光武帝時舉茂才,任徐縣縣令。后因病去職,專心撰寫史籍。《漢書》是從他開始編寫的。
(3)永平五年:62年。永平,東漢明帝劉莊的年號(58年—75年)。
(4)固:班固,字孟堅,博貫載籍,曾歷時二十余年,著《漢書》一百二十卷(其中“八表”及《天文志》為班昭續(xù)作)。92年(永元四年),因竇憲被控“圖謀弒逆”案,牽連入獄,并死于獄中。
詣(yì):到。這里指赴任。
校書郎:管理書籍的官。
(5)洛陽:東漢首都。
(6)為官傭書:受官府雇用抄寫書籍。
(7)傅介子:漢代義渠人,年幼好學(xué),曾棄筆而嘆說:“大丈夫當(dāng)立功絕域,何能坐事散儒!”于是從軍。漢昭帝時奉命出使西域,因樓蘭(即下文提到的“鄯善”)幫助匈奴反對漢朝,他“愿往刺之”,殺樓蘭王而還,被封為義陽侯。
張騫:西漢漢中人,曾應(yīng)募出使月氏,經(jīng)匈奴時被留居十余年,逃歸后拜大中大夫,隨大將軍衛(wèi)青擊匈奴,封博望侯,是武帝時代首先打通西域的探險家。
(8)久事筆研:以舞文弄墨為生。研,同“硯”。
(9)祭酒:指先輩。古代酹酒祭神,每由坐中尊長率先舉酒以祭,后來就稱位尊或年長者為祭酒。
(10)燕頷虎頸:下巴頦像燕子,頭頸像老虎一般肥碩粗健。這是相士的迷信說法。
(11)顯宗:東漢明帝的廟號。漢代皇帝有的在謚號外另有廟號,如明帝全稱是“顯宗孝明皇帝”,其中“顯宗”是廟號,“孝明皇帝”是謚號。
(12)直:同“值”,報酬。
(13)除:任命。
蘭臺:皇室藏珍秘圖書的地方。
令史:官名,掌報表文書事。據(jù)《續(xù)漢志》:“蘭臺令史六人,秩百石,掌書劾奏及印主文書。”
(14)十六年:指永平十六年,即73年。
(15)奉車都尉:官名,掌管皇帝御乘輿車,是皇帝的高級侍從。
竇固:字孟孫,竇融之侄,漢光武帝之婿。好覽書傳,尤其喜好兵法,封顯親侯,明帝時拜奉車都尉。竇固與班超是同鄉(xiāng),竇氏家族因班彪勸導(dǎo)而歸附漢光武帝,故二人交好。
(16)假司馬:次于軍司馬的官職。漢制,大將軍營共五部,每部設(shè)校尉、軍司馬各一人,又有軍假司馬一人為副。
(17)伊吾:西域地名,故址在今新疆哈密市一帶,漢代取此以通西域。
(18)蒲類海:湖泊名。即今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的巴里坤湖。
(19)從事:幕僚一類的文職官員。
(20)鄯善:西域國名,西漢稱之為“樓蘭”,前77年(昭帝元鳳四年)改稱鄯善。故地在今新疆婼羌縣。
(21)北虜:指匈奴。
(22)狐疑:猶豫不決。
(23)侍胡:服侍漢使的胡人。
(24)具服其狀:把實(shí)情都招供了。服,通“伏”,有“伏罪”之意。
(25)閉:指關(guān)押。
(26)卿曹:你們。曹,輩。
絕域:離中原極遠(yuǎn)的地方。
(27)裁:同“才”。
(28)長:永遠(yuǎn)。
(29)因:趁著。
(30)殄(tiǎn):滅絕。
(31)文俗吏:平庸的文官。
(32)然:同“燃”。
(33)弩:用機(jī)關(guān)放射的弓。這里泛指弓箭。
(34)掾(yuàn):古代官府屬員的通稱,這里指從事。
(35)獨(dú)擅:此指獨(dú)占(功勞)。
(36)納:派遣。
質(zhì):人質(zhì)。古代外國為表示臣服,往往遣其子弟到中國來作人質(zhì)抵押,表示不會背叛漢朝。
(37)壯:稱贊,嘉許。
節(jié):此指為人行事。
(38)軍司馬:漢代大將軍下屬部將,率部卒三千。
(39)遂:完成。
前功:指通西域。
(40)益:增加。
(41)不虞:不測,意料不到的情況。
(42)于闐(tián):西域國名,即今新疆和田縣。于闐國在鄯善國以西、當(dāng)時較強(qiáng)大,有十三個小國服從它。其北是大沙漠,不易行走。
莎車:西域國名,即今新疆莎車縣。
(43)雄張:謂聲威大振。
南道:據(jù)《漢書·西域傳》載:“西域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出玉門關(guān)向西,由鄯善傍南山沿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由車師前王庭(治交河城,騧今新疆吐魯番縣西)隨北山傍河西行至疏勒則為北道。”
(44)巫(wū):為人祈禱求神的人。
(45)騧(guā)馬:嘴黑的黃馬。
(46)讓:責(zé)備。
(47)龜茲(qiū cí):西域國名,故地在今新疆庫車、沙雅兩縣間。
(48)疏勒:西域國名,故地即今新疆疏勒縣。與莎車國相鄰,居“絲綢之路”要沖。
(49)盤橐(tuó)城:即《后漢書·西域傳》所記之“盤槀城”,其址未詳。
(50)逆:預(yù)先。
(51)敕(chì):命令。
(52)焉耆(qí):西域國名,位于龜茲以東,故地在大裕勒都斯河中央,即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縣。
(53)都護(hù):漢朝駐西域負(fù)責(zé)監(jiān)督保護(hù)西域國家和東西交通的最高行政和軍事長官。始置于西漢宣帝時期,并保護(hù)南北道使者,故稱都護(hù)。陳睦為都護(hù)時,郭恂為副校尉,陳睦駐地被攻陷,戰(zhàn)死;郭恂亦被殺。
(54)姑墨:西域國名,故地即今新疆拜城縣。
數(shù)(shuò朔):屢次。
(55)肅宗:東漢章帝劉炟的廟號。
(56)都尉:西域官名,其職次于將軍。
(57)自剄(jǐng):割頸自殺。
(58)尉頭:西域國名,故地在今新疆烏什縣西。
(59)建初:漢章帝劉炟年號(76年—83年)。
(60)康居:古國名,故地相當(dāng)于今新疆北部一帶及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不屬漢都護(hù)所轄范圍。
拘彌:一稱“扦彌”,西域國名,故地在今新疆于闐縣克勒底雅以東地區(qū)。
(61)叵(pǒ):遂;就。
(62)先帝:指漢明帝劉莊,在位十九年(57年—75年)。
(63)北擊匈奴:指竇固擊匈奴事。
(64)西使外國:即遣班超與郭恂出使西域。
(65)月氏(ròu zhì):古國名,世居甘肅西部,西漢時為匈奴所擊,西走阿母河(中亞細(xì)亞一帶),號大月氏。余部留住今甘肅、青海二地,為小月氏。
烏孫:西域國名,故地相當(dāng)今新疆阿克蘇縣以北伊寧市以南一帶。
(66)伏:俯伏。作者自謙之詞。
惟念:思量。
(67)谷吉:西漢谷永之父,長安人。漢元帝時為衛(wèi)司馬,曾奉命出使西域,為匈奴郅支單于所殺。
(68)庶幾:近似;差不多。表示希望。
(69)魏絳:春秋時晉國大夫。據(jù)《左傳》載,晉悼公時,山戎曾使孟樂至?xí)x國,因魏絳獻(xiàn)上虎豹之皮請求和山戎各派議和,晉悼公于是讓魏絳與各派結(jié)盟,從而使晉國免遭戎族國家的侵犯騷擾。
(70)鉛刀一割:鉛制之刀,利不如寶劍,一割即失其鋒。這里是班超自喻才力微薄的自謙之詞。
(71)取:聯(lián)合。三十六國,指西域諸國,均位于匈奴之西,烏孫之南,后逐漸分裂為五十五國,乃至百余國。匈奴在中國北方,坐北朝南向,西域處其右,它經(jīng)常脅迫、利用西域,視為己之右臂。
(72)日之所入:指日落之處的國家,極言其西、其遠(yuǎn)。《后漢書·西域傳》:“自條支國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
(73)向化:傾向歸化漢朝。
(74)情數(shù):情況。
(75)效:檢驗(yàn)。
(76)蔥領(lǐng):天山、昆侖之發(fā)源處,在今新疆西南部。據(jù)《西河舊事》:“蔥領(lǐng)山,其上多蔥,因以為名。”領(lǐng),同“嶺”。
(77)侍子:為表示臣服而派往漢朝作人質(zhì)的外國王子。
(78)禽:同“擒”。
(79)夷:古代東部少數(shù)民族;狄:亦作“翟”,北方少數(shù)民族。夷狄,對邊地民族的通稱。
(80)草牧饒衍:水草豐茂,牧業(yè)興旺。衍,蕃衍。
(81)敦煌:郡名,漢代設(shè)置。今屬甘肅。
(82)溫宿:西域國名,故地在今新疆阿克蘇縣。
特:只是,不過是。
(83)特蒙神靈:恭維的話語,意思是只不過托天子的洪福罷了。
(84)未便:還不至于。
僵仆:死亡。
(85)舉萬年之觴:意謂舉杯祝賀天下長治久安。觴,酒杯。
(86)薦勛:進(jìn)獻(xiàn)功勞。
(87)平陵:古縣名,在今咸陽市西北。西漢五陵之一,漢昭帝劉弗陵筑陵置縣,死后即葬于此地。
徐干:字伯張,擅長書法,與班超友善。
(88)弛(shǐ)刑:減刑的罪犯。
義從:自愿從軍者。
(89)番(pān)辰:疏勒都尉名。
(90)宜:理應(yīng)。
因:借助。
(91)控弦:引弓待發(fā),這里指強(qiáng)健的兵卒。
(92)公主:名細(xì)君,漢景帝孫,江都王劉建之女。武帝以她為公主,遠(yuǎn)嫁烏孫,贈送對方豐厚的物品,烏孫封她為右夫人。
(93)孝宣皇帝:即漢宣帝劉詢,武帝曾孫,在位二十六年(前74年—前49年)。
卒:終于。
用:功效。前71年(漢宣帝本始三年),漢朝曾連兵烏孫大敗匈奴。
(94)將兵長(zhǎng)史:漢代特置的駐防邊郡的統(tǒng)兵長官。
(95)鼓吹:軍樂。《古今樂錄》:“橫吹,胡樂也。張騫入西域,傳其法于長安,唯得《摩訶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后漢以給邊將,萬人將軍得之。”
幢(chuáng)麾:旗幟一類儀仗,其上飾以鳥羽。這都是大將所擁有的儀式,班超不是統(tǒng)兵萬人的大將,所以說“假”,即特準(zhǔn)借用的意思。
(96)衛(wèi)侯:官名,禁衛(wèi)軍中級軍職。
(97)昆彌:烏孫稱王為昆彌。老昆彌死,其子孫爭王位,漢宣帝時令烏孫立大小兩昆彌,各賜印綬。
(98)盛毀:竭力詆毀。
(99)曾參:孔子弟子,字子輿,事親孝,有德行。
三至之讒:據(jù)《戰(zhàn)國策·秦策》載:有與曾參同姓名的人在外殺人,別人告訴曾參的母親,她不相信,像平常一樣織布。不一會兒,又一人來告訴曾參的母親,她仍然照常織布。一會兒,又有第三個人來告訴她曾參殺人,她終于誤信傳聞,嚇得放下織機(jī)翻墻逃走了。
(100)受節(jié)度:接受(班超)指揮。
(101)“若邑”二句:意思是如果李邑在外面還能任職,便留他在那里共事(否則即遣送回國)。
(102)欲敗西域:要破壞打通西域的謀劃。
(103)緣:依據(jù)。
(104)內(nèi)省(xǐng):自我檢查。
疚:病。原本出自《論語·顏淵》:“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恤:顧慮,憂患。
(105)啖(dàn):這里指引誘。
(106)府丞:西域各國王室之行政官長。
(107)赍(jī):攜帶。
遺(wèi):贈送。
(108)損中:或作“頓中”、“楨中”。《后漢書·西域傳》載:170年(漢靈帝建寧三年),涼州刺史孟佗曾發(fā)兵三萬人,“攻楨中城”。
(109)勒兵:布置軍隊(duì)。勒,拉緊韁繩令馬前行。
(110)供張:陳設(shè)營帳。張,通“帳”。
(111)須:等到。
夜鼓聲:《司馬法》記載:“軍中夜間擊鼓凡三次。昏黑之鼓四通,夜半三通,旦明五通也。”
(112)陰緩:暗中放松。
(113)遮:阻擊,攔擊。
(114)徼(yāo):半路上截?fù)簟?/p>

作品譯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fēng)郡平陵縣人,是徐縣縣令班彪的小兒子。他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節(jié),但品德很好,在家中每每從事辛勤勞苦的粗活,一點(diǎn)不感到難為情。班超很有口才,廣泛閱覽了許多書籍。

漢明帝永平五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前往擔(dān)任校書郎,他便和母親一起隨從哥哥來到洛陽。因?yàn)榧抑胸毢3J芄俑鸵猿瓡鴣碇\生糊口,天長日久,非常辛苦。他曾經(jīng)停止工作,將筆扔置一旁嘆息道:“身為大丈夫,雖沒有什么突出的計謀才略,總應(yīng)該學(xué)學(xué)在國外建功立業(yè)的傅介子和張騫,以封侯晉爵,怎么能夠老是干這筆墨營生呢?”周圍的同事們聽了這話都笑他。班超便說道:“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懷呢?”后來,他去見一個看相先生,這人對他說:“尊敬的長者,你雖是一個平常的讀書人,但日后定當(dāng)封侯于萬里之外。”班超想問個究竟。這算命的指著他說:“你有燕子一般的下巴,老虎一樣的頭頸,燕子會飛,虎要食肉,這是個萬里封侯的命相。”過了好久,明帝有一次問起班固:“你弟弟現(xiàn)在在哪里?”班固回答說:“在幫官府抄書,以此所得來供養(yǎng)老母。”于是明帝任命班超為蘭臺令史,后來因犯了過失而被免官。

永平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帶兵去與匈奴作戰(zhàn),任命班超為假司馬,讓他率領(lǐng)一支軍隊(duì)去攻打伊吾,雙方交戰(zhàn)于蒲類海,班超殺死了很多敵人回來。竇固認(rèn)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隨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國,國王廣接待他們禮節(jié)非常恭敬周到,但不久突然變得疏忽怠慢起來。班超對他的隨從人員說:“你們難道沒覺察鄯善王廣的態(tài)度變得淡漠了么?這一定是北匈奴有使者來到這里,使他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服從誰好的緣故。頭腦清醒的人能夠預(yù)見到還未發(fā)生的事情,何況現(xiàn)在已明擺著呢?!”于是班超找來一個服侍漢使的鄯善人,誑騙他說:“我知道北匈奴的使者來了好些天了,現(xiàn)在住在哪里?”這侍者一慌張害怕,就將實(shí)情全都招認(rèn)了。班超便關(guān)押了這個侍從,將一起出使的三十六個人全部召集,與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時候,順勢用話煽動他們說:“你們諸位與我都身處邊地異域,要想通過立功來求得富貴榮華。但現(xiàn)在北匈奴的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王廣對我們便不以禮相待了。如果一旦鄯善王把我們縛送到北匈奴去,我們不都成了豺狼口中的食物了么?你們看這怎么辦呢?”大家都齊聲說道:“我們現(xiàn)在已處于危亡的境地,是生是死,就由你司馬決定吧。”班超便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xiàn)在的辦法,只有乘今晚用火進(jìn)攻匈奴使者了,他們不知我們究竟有多少人,一定會感到很害怕,我們正好可趁機(jī)消滅他們。只要消滅了他們,鄯善王廣就會嚇破肝膽,我們大功就告成了。”眾人提議道:“應(yīng)當(dāng)和郭從事商量一下。”班超激動地說:“是兇是吉,在于今日一舉。郭從事是個平庸的文官,他聽到這事必定會因?yàn)楹ε露┞段覀兊男袆佑媱潱覀儽銜装姿退蓝湎虏缓玫拿暎@就稱不上是壯士了。”大家說:“好”。

天一黑,班超就帶領(lǐng)兵士奔襲北匈奴使者的住地。當(dāng)晚正好刮起大風(fēng),班超吩咐十個人拿了軍鼓,隱藏在屋子后面。相約:“一見大火燒起,就立刻擂鼓吶喊。”其余人都帶上刀劍弓箭,埋伏在門的兩旁。于是班超親自順風(fēng)點(diǎn)火,前后左右的人便一起擂鼓呼喊。匈奴人一片驚慌。班超親手擊殺了三人,部下亦斬得北匈奴使者及隨從人員三十多人,還有一百多人統(tǒng)統(tǒng)被燒死在里面。第二天一早,班超才回去告訴了郭恂。郭恂一聽大驚失色,但一會兒臉色又轉(zhuǎn)變了,班超看透了他的心思,舉手對他說:“你雖未一起行動,但我班超又怎么忍心獨(dú)占這份功勞呢?”郭恂這才高興起來。接著,班超就把鄯善王廣請來,將北匈奴使者的頭髗給他看,鄯善舉國震恐。班超趁勢對鄯善王曉之以理,又安撫寬慰了他一番,于是接受鄯善王的兒子作為人質(zhì)。班超回去向竇固匯報,竇固十分高興,上書朝廷詳細(xì)報告班超的功勞,并請求另行選派使者出使西域。漢明帝很贊賞班超的膽識,就下達(dá)指令與竇固:“像班超這樣得力的使臣,為什么不派遣他,而要另選別人呢?可以提拔班超作軍司馬,讓他繼續(xù)完成出使的任務(wù)。”

班超再次接受了使命,竇固想叫他多帶些人馬,他說道:“我只要帶領(lǐng)原來跟從我的三十余人就足夠了,如果發(fā)生意外,人多了反而更增加累贅。”當(dāng)時,于闐王廣德剛剛打敗了莎車國,于是聲威大振,雄霸南道,而北匈奴又派了使者來監(jiān)護(hù)他。班超西行,首先到達(dá)于闐國,廣德王態(tài)度禮節(jié)十分冷淡,而且這個國家的風(fēng)俗很迷信神巫。神巫散布空氣說:“天神發(fā)怒了,你們?yōu)槭裁聪肴w順漢朝?漢使有一匹嘴黑毛黃的好馬,你們趕快把它弄來給我祭祀天神!”于闐王廣德聽了就差人向班超索取那匹騧馬。班超暗中已得知這一陰謀,但仍滿口答應(yīng)獻(xiàn)出此馬,只不過提出要讓神巫親自來索取才行。不一會神巫來到,班超立即砍下他的腦袋,親自去送給于闐王廣德,并就此事責(zé)備他。廣德早就聽說班超在鄯善國誅滅匈奴使者的事,因而非常惶恐不安,便下令攻殺北匈奴的使者而歸降班超。班超重重賜賞了廣德及其臣下,于闐國就這樣安撫鎮(zhèn)定了。

那時,龜茲國王建是在北匈奴支持下上臺的,他依仗著北匈奴的勢力,占據(jù)西域北道,攻破疏勒國,殺死國王,另立了龜茲人兜題為疏勒王。第二年春天,班超帶領(lǐng)部下取道小路,來到疏勒國,離兜題所居住的盤橐城只有九十里,預(yù)先派部下田慮去勸告兜題降漢。還告訴田慮說:“兜題本非疏勒人,疏勒國民一定不會為他盡忠效命的,他如果不肯投降,就將他扣押起來。”田慮到達(dá)那里,兜題看到他孤單力微,一點(diǎn)也沒有歸降的意思。田慮乘他不提防,就突然上去擒獲他并捆綁起來。兜題手下的人大出意外,都嚇得逃走了。田慮派人飛馬馳報班超,班超馬上開赴城中,召齊疏勒文官武將,歷數(shù)龜茲王兜題的條條罪狀,另立原來國王的侄子忠做疏勒國王,疏勒人都興高采烈。新國王忠和他的下屬官員都請求殺掉兜題,班超不同意,為了顯示威信于西域,反把他釋放送走了。疏勒國因此與龜茲國結(jié)下了怨仇。

永平十八年,漢明帝去世。焉耆國借中國國喪機(jī)會,便攻陷了西域都護(hù)陳睦的駐地。班超孤立無援,而龜茲、姑墨兩國又屢屢發(fā)兵攻打疏勒國。班超固守盤橐城,與疏勒王忠互為首尾,但兵少勢單,一直堅守了一年多。漢章帝當(dāng)時剛剛登基,考慮到陳睦全軍覆沒,恐怕班超勢孤力單,難以立足下去,就下詔召回班超。班超出發(fā)回國時,疏勒全國上下都感到擔(dān)心害怕,一個名叫黎弇的都尉說道:“漢使若離開我們,我們必定會再次被龜茲滅亡。我實(shí)在不忍心看到漢使離去。”說罷就拔刀自殺了。班超回國途中來到于闐國,國王以下的人全都悲號痛哭說:“我們依靠漢使,就好比小孩依靠父母一樣,你們千萬不能回去。”而且還緊緊抱住班超坐馬的腳,使馬無法前行。班超看到于闐國民堅決不讓他東行歸漢,又想實(shí)現(xiàn)自己最初的壯志,于是改變主意返回疏勒。疏勒國中有二座城池自從班超離去,又重新投降了龜茲國,而與尉頭國聯(lián)兵叛漢。班超捕殺了叛降者,又擊破尉頭國,攻殺六百余人,疏勒國重新安定下來。

章帝建初三年,班超率領(lǐng)疏勒、康居、于闐和拘彌等四國軍隊(duì)一萬多人,攻占了姑墨的石城,殺敵七百余人。班超想要就此平定西域諸國,于是上奏朝廷,請求派兵說:“臣下曾經(jīng)看到先帝想打通西域,因而向北進(jìn)擊匈奴,向西域派出使者,鄯善國和于闐國當(dāng)即歸附漢朝。現(xiàn)在拘彌、莎車、疏勒、月氏、烏孫、康居等國又愿意歸順漢朝,共同出力,攻滅龜茲,開辟通往漢朝的道路。如果我們攻下了龜茲,那末西域尚未歸服的國家就屈指可數(shù)了。臣下心中獨(dú)自思量,我雖然原是個軍中小吏,卻很想象谷吉那樣在遠(yuǎn)方為國效命,象張騫那樣在曠野捐軀。從前魏絳只是一小國的大夫,還能與諸戎訂立和盟,何況我今天仰承大漢的聲威,難道不能竭盡鉛刀一割的作用嗎?前漢議論西域形勢的人都說只有聯(lián)合了三十六個國家,就稱得上折斷了匈奴的右臂。現(xiàn)在,西域的各個國家,那怕是極邊遠(yuǎn)的小國,沒有不愿意歸附漢朝的,大小國家都十分高興,自愿進(jìn)貢的絡(luò)繹不絕,只有焉耆、龜茲二國不服從我們。臣下先前曾和三十六個部下奉命出使西域,歷盡艱難危困,自從孤守疏勒以來,至今亦已五年,對于西域的情況,我較為熟悉。曾經(jīng)問過大小城廓的人,都認(rèn)為依漢與依天一樣可靠。由此看來,蔥領(lǐng)的道路是可以打通的;蔥領(lǐng)一通,那么就可以攻伐龜茲了。現(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封龜茲國的侍子白霸為龜茲國王,派幾百名步騎兵護(hù)送他回來,與其它各國軍隊(duì)聯(lián)合作戰(zhàn)。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擒獲現(xiàn)在的龜茲王。以夷狄攻夷狄,這是最好的計策啊。臣下看到莎車、疏勒兩國田地肥廣,草茂畜繁,不同于敦煌、鄯善兩地。在那里駐軍糧食可以自給自足,不須耗費(fèi)國家的財力物力。而且,姑墨、溫宿二國國王又全是龜茲國所冊立的,既不是那兩國的人,就會進(jìn)一步相互對立和厭棄,這種情況必定會導(dǎo)致反叛和出降,如果這兩國歸降我們,那么龜茲自然可以攻破了。我希望朝廷發(fā)下臣的奏章,看能否參照辦理,如果萬一獲得成功,我就是死了又何恨之有?臣下區(qū)區(qū)之身,承蒙上天保祐,暗中希望不至于馬上就死,能夠親眼看到西域平定、陛下舉起預(yù)祝萬壽無疆的酒杯,向祖廟報功,向天下宣布特大喜訊的日子。”

奏章上達(dá)以后,漢章帝覺得這事情可以成功,就商議要派兵支援班超。平陵人徐干一向與班超志同道合,他上書給皇上,自告奮勇前去幫助班超。建初五年,章帝就封徐干為假司馬,讓他率領(lǐng)減刑的罪犯和自愿出塞的兵士一千人趕赴班超駐地。起先,莎車國以為漢兵不會到來,便投降了龜茲國,而疏勒國的都尉番辰亦因此反叛,正好這時徐干率軍趕到,班超就與他一起先打擊番辰,大獲全勝,殺敵一千余人,活捉了很多俘虜。班超攻破番辰之后,想乘勝進(jìn)攻龜茲國,但考慮到烏孫兵力強(qiáng)大,理應(yīng)借助他的力量,于是又上書朝廷道:“烏孫是西域大國,擁有十萬軍隊(duì),因此武帝時曾將細(xì)君公主遠(yuǎn)嫁和親,后來終于在宣帝朝得到過烏孫兵的援助。如今還需要朝廷派遣使者去招撫慰問,以使烏孫國能與我們同心協(xié)力,攻打龜茲。”章帝采納了這個建議。建初八年,晉升班超為將兵長使,并破格使用鼓吹幢麾,又晉升徐干為軍司馬,另外派遣衛(wèi)侯李邑護(hù)送烏孫使者回國,攜帶去贈送給大小烏孫王及其部屬的許多禮物。

李邑剛行至于闐國,正碰上龜茲在攻打疏勒國,他嚇得不敢繼續(xù)前進(jìn),就上書說開通西域的事業(yè)難以成功,又竭力誹謗班超,說他擁愛妻、抱愛子,在西域享樂,根本無意為國效忠。班超知道這事之后,慨嘆地說:“我本非德行高尚的曾參,如今又有接二連三的謗言,恐怕難免被朝廷上下懷疑了。”于是,便舍棄了愛妻。章帝知道班超一向忠誠,所以嚴(yán)厲地責(zé)備李邑道:“縱然班超擁愛妻、抱愛子是真的,但一千多思鄉(xiāng)念土的部下,為什么都能與他同心同德呢?”并命令李邑到班超屬下,聽從班超的指揮調(diào)遷。還另有文書通知班超:若李邑能在西域任職,便留他共事,不行便遣送回國。班超得令就派李邑帶領(lǐng)烏孫國的侍子還歸京城。徐干見了對班超說:“李邑在于闐時曾親口說你的壞話,想要敗壞溝通西域的大業(yè)。如今你何不依照皇上命令把他留在這里,而另外派人護(hù)送烏孫國侍子回洛陽去呢?”班超回答說:“你怎么講這樣淺陋的話呢?正因?yàn)槔钜貧еr過我班超,所以今天才讓他回去。只要我問心無愧,為什么害怕人家的壞話呢?如果為了泄憤而留住他,就不是忠臣了。”

第二年,朝廷又派遣假司馬和恭等四人率領(lǐng)八百兵士前去協(xié)助班超,班超便發(fā)動疏勒、于闐兵攻打莎車王。莎車王暗底里派使者串通疏勒王忠,以重利誘惑他,疏勒王忠便決定反叛,勾結(jié)莎車王西逃,固守烏即城。班超于是另立疏勒王室的府丞成大為疏勒王,將不愿謀反的人全部調(diào)動起來攻打叛王忠,雙方相持了半年,因?yàn)榭稻油跖删龋喑y以攻取烏即城。這時,月氏王與康居王聯(lián)姻不久,關(guān)系很親密,班超就派人贈送很多金銀錦帛給月氏王,讓他勸止康居王。康居王便撤了兵,還生俘了叛王忠,把他押回疏勒國,烏即城便只好向班超投降。又過了三年,忠去游說康居王,向他借兵回國,占領(lǐng)了損中,并暗中與龜茲勾結(jié),派人向班超假投降,班超心里知道他們的陰謀,但表面上假裝答應(yīng)接受投降。忠一聽大喜,馬上帶領(lǐng)輕騎來見班超。班超暗中埋伏下軍隊(duì)等候著,設(shè)下營帳,奏樂接待,酒過一巡之后,就高聲喝令部下將忠捆起來斬首,并就勢擊潰忠的隨從,殲敵七百余人。西域南道就此暢通無阻。

第二年,班超征發(fā)了于闐等國的軍隊(duì)二萬五千人,再次攻打莎車,但龜茲王派左將軍糾合了溫宿、姑墨、尉頭等國五萬軍隊(duì)去援救莎車王。班超就召集了將校和于闐王商議道:“眼下我們寡不敵眾,唯一的辦法不如表面上各自散去,于闐軍從這里向東而去,我軍就從這里向西運(yùn)動,可以等到昏黑鼓響后分頭出發(fā)。”并暗中放松對俘虜?shù)目垂堋}斊澩醮蛱降綕h軍動向十分高興,親自率領(lǐng)一萬騎兵趕到西邊去攔截班超,另叫溫宿王帶領(lǐng)八千騎兵趕到東邊去狙擊于闐軍。班超得悉兩支敵軍已經(jīng)分兵而出,便秘密地把各部兵力召集攏來,在雞叫時分飛馳奔襲莎車軍營,莎車軍一片驚亂,四方奔逃,班超追擊殲敵五千多人,繳獲了大量的牲畜財物,莎車王于是只有投降。龜茲等國只好各自撤退。班超從此威震西域。

相關(guān)背景

西北方匈奴的不斷入侵中原,是漢代四百多年來在邊境上一直存在的隱患。如何正確處理這個問題,關(guān)系到漢代政治經(jīng)濟(jì)的發(fā)展和與西域各國的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因此為歷朝統(tǒng)治者所重視。班超(32年—102年)正是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出現(xiàn)的一位杰出將領(lǐng)。他以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在西域的三十一年中,正確地執(zhí)行了漢王朝“斷匈奴右臂”的政策,自始至終立足于爭取多數(shù),分化、瓦解和驅(qū)逐匈奴勢力,因而戰(zhàn)必勝,攻必取。不僅維護(hù)了祖國的安全,而且加強(qiáng)了與西域各族的聯(lián)系,為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鞏固和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xiàn)。

作品賞析

《后漢書》中這篇著名的人物傳記既詳盡而又生動地記述了班超在西域戎馬倥傯、浴血奮戰(zhàn)的一生。文字雅潔,敘事流利,頭緒雖多而脈絡(luò)不亂。人物形象鮮明,寫來有聲有色。

作者簡介

范曄(398~445),字尉宗,南朝宋順陽人,南北朝時期著名史學(xué)家。范曄早年曾任鼓城王劉義康的參軍,后官至尚書吏部郎,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因事觸怒劉義康,左遷為宣城郡(郡治在今安徽宣城)太守。后來他又幾次升遷,官于左衛(wèi)將軍、太子詹事。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因有人告發(fā)他密謀擁立劉義康,于是以謀反的罪名被處以死刑。范曄一生對社會的最大貢獻(xiàn)則是撰寫了被后人稱之為前四史之一的《后漢書》。范曄以《東觀漢記》為藍(lán)本,對其它各家撰著博采眾長,斟酌取舍,并自定體例,訂偽考異,刪繁補(bǔ)略,寫成《后漢書》。由于他的“后漢書”文約事詳,逐漸取代了前人的著作。《后漢書》繼承了《史記》、《漢書》的紀(jì)傳體例,敘事簡明而周詳,記事有重點(diǎn)而不遺漏。其敘事的特點(diǎn)是以類相從而不記年代的先后。有些篇目的內(nèi)容頗有增益,如《東夷列傳》就較詳細(xì)的記述了當(dāng)時朝鮮半島諸國和日本(當(dāng)時稱倭國)的情況,又《南蠻傳》也為前所未載。《后漢書》又新立了一些類傳,如《逸民》、《列女傳》等。

繼續(xù)閱讀
推薦閱讀: 寶寶最喜歡的 陽春布德澤, 還顧望舊鄉(xiāng), 愿得常巧笑, 自編童話故事 音響一何悲! 春蠶不應(yīng)老, 兔從狗竇入, 寫一篇童話故 采之欲遺誰,
《《班超傳》范曄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故事大全童話書里的故事
第2 章 故鄉(xiāng)籬下菊,今日幾花開?全詩
第3 章 涼風(fēng)率已厲,游子寒無衣。全詩
第4 章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全詩
第5 章 細(xì)節(jié)決定成敗的小故事
第6 章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
第7 章 獨(dú)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全詩
第8 章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全詩
第9 章 一年級感恩童話小故事
第10 章 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全詩
第11 章 擔(dān)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全詩
第12 章 獨(dú)下千行淚,開君萬里書。全詩
第13 章 適合兩歲至三歲孩子聽的簡短童
第14 章 錦衾遺洛浦,同袍與我違。全詩
第15 章 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全詩
第16 章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全詩
第17 章 二年級的童話故事閱讀
第18 章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全詩
第19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20 章 擔(dān)鞍逐馬走,何見得馬騎。全詩
第21 章 最容易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22 章 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
第23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24 章 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全詩
第25 章 人與動物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26 章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全詩
第27 章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全詩
第28 章 舂谷持作飯,采葵持作羹。全詩
第29 章 編幼兒童話故事(范文3篇)
第30 章 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
第31 章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全詩
第32 章 隴頭流水,鳴聲幽咽。遙望秦川
第33 章 編寫動物童話故事3個
第34 章 關(guān)山三五月,客子憶秦川。全詩
第35 章 思婦高樓上,當(dāng)窗應(yīng)未眠。全詩
第36 章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全詩
第37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鼓手的故事
第38 章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全詩
第39 章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全詩
第40 章 思婦高樓上,當(dāng)窗應(yīng)未眠。全詩
第41 章 我要看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42 章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全詩
第43 章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全詩
第44 章 愿得常巧笑,攜手同車歸。全詩
第45 章 寫小動物的童話故事300字
第46 章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全詩
第47 章 玉關(guān)道路遠(yuǎn),金陵信使疏。全詩
第48 章 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全詩
第49 章 關(guān)于動物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50 章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全詩
第51 章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全詩
第52 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全詩
第53 章 時代廣場的蟋蟀的主要內(nèi)容時代
第54 章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全詩
第55 章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全詩
第56 章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全詩
第57 章 長著驢耳朵的國王的故事
第58 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全詩
第59 章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全詩
第60 章 蹕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全詩
第61 章 格林童話故事大全書里的故事
第62 章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全詩
第63 章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全詩
第64 章 盛衰各有時,立身苦不早。全詩
第65 章 國外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66 章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全詩
第67 章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全詩
第68 章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全詩
第69 章 有關(guān)于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70 章 我是虜家兒,不解漢兒歌。全詩
第71 章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全詩
第72 章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全詩
第73 章 親子之間看的童話故事
第74 章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全詩
第75 章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全詩
第76 章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全詩
第77 章 森林動物童話故事300字
第78 章 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端綺。全詩
第79 章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jié)不解。全詩
第80 章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全詩
第81 章 經(jīng)典格林童話忠實(shí)的約翰在線閱
第82 章 相去萬余里,故人心尚爾!全詩
第83 章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全詩
第84 章 玉關(guān)道路遠(yuǎn),金陵信使疏。全詩
第85 章 適合三年級看的童話故事
第86 章 既來不須臾,又不處重闈。全詩
第87 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全詩
第88 章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全詩
第89 章 工作中的職場勵志小故事
第90 章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全詩
第91 章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全詩
第92 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全詩
第93 章 中國最經(jīng)典童話故事 三歲小孩
第94 章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全詩
第95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96 章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全詩
第97 章 有關(guān)小麻雀的童話故事
第98 章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全詩
第99 章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全詩
第100 章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jié)束?全詩
第101 章 世界經(jīng)典童話故事精選
第102 章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全詩
第103 章 亮無展風(fēng)翼,焉能凌風(fēng)飛?全詩
第104 章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全詩
第105 章 關(guān)于人魚公主與人魚王子的長篇
第106 章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全詩
第107 章 眄睞以適意,引領(lǐng)遙相睎。全詩
第108 章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全詩
第109 章 簡單童話故事300字
第110 章 獨(dú)宿累長夜,夢想見容輝。全詩
第111 章 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全詩
第112 章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全詩
第113 章 三年級童話故事作文文字素材
第114 章 蹕跋黃塵下,然后別雄雌。全詩
第115 章 良人惟古歡,枉駕惠前綏。全詩
第116 章 回風(fēng)動地起,秋草萋已綠。全詩
第117 章 簡單的中國的童話故事
第118 章 馳情整中帶,沈吟聊躑躅。全詩
第119 章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全詩
第120 章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全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年福利片120秒体验区| 欧美乱大交xxxxx|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仙踪林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成人做受120视频试看|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综合网|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带疼痛|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7878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香港三的极不| 亚洲精品电影网| 金牛汇app最新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热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看夜| 91啦中文成人| 成人美女黄网站视频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福利院|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最近2019年中文字幕国语大全| 免费一级特黄欧美大片勹久久网|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在线a亚洲视频播放在线观看|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8| 欧美三级在线看中文字幕|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天堂av影院| 两个人看的日本高清电影|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老少另类性欧美杂交| 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