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硬的青春全傷疤】
高中畢業以后,我跟著父親做起了木匠。勵志由于沒有考上大學,哲理我的小故情緒十分低落,感到前途渺茫。青春全
一天,勵志我學刨木板,哲理刨子在一個木結處被卡住,小故再使勁也刨不動它。青春全“這木結怎么這么硬?勵志”我不由自言自語道。
“因為它受過傷。哲理”在一旁的小故父親插了一句。
“受過傷?青春全”我不明白父親話里的含義。
“這些木結,勵志都曾是哲理樹受過傷的部位,結疤之后,它們往往會變得最硬。”父親說,“人也一樣,只有受過傷之后,才會變得堅硬起來。”
父親的話讓我心頭一亮。是啊,人生正是因為有了傷痛,才會在傷痛的刺激下變得清醒起來;人生正是因為有了苦難,才會在苦難的磨練下變得堅強起來。
第二天,我放下刨子,繼續回到學校參加了補習,去迎接人生的又一次挑戰。因為我已經開始懂得,挫折練就人生一副堅強的翅膀。
苦難不是壞事,沒有經過苦難的人缺少堅強的品質。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堅強和樂觀,也都是拜這些年來的苦難所賜。因此你不要畏懼苦難,相反,還要有意識地去吃些苦,這樣你才會成長得更堅強、更有力。
小故事大道理:只有受過傷之后,才會變得堅硬起來。
【沒有人可以笑著拿冠軍】
20xx年年初,中國女排搞了一次媒體公開課。公開課之后,我想繼續留下體驗中國女排的訓練生活,于是向陳導申請多留一周。
那天是周六,多球訓練之后,全隊進入了下午訓練的主題——打分隊比賽。
比賽開始了,替補組上來就打得很興奮,而主力組卻失誤頻頻,越打越急躁,很快就輸掉了第一局。陳導很不滿意,走到場地里跟主力組講了講,特別點了點王一梅,然后重新開始比賽。
被教練批評后,主力組總算清醒過來一些,贏了第二局,又贏了第三局,第四局也勝利在望。眼看著就完成任務了,但主力組打贏兩局就掉鏈子,第四局就是拿不下來,陳導很不高興。局間暫停,他先是強調訓練是比賽的鏡子,訓練時連打三局好球這么困難,到比賽時就要被對手逆轉,然后他又給隊員提了要求,讓她們繼續打,什么時候打到連贏三局,什么時候停。
萬幸的是,訓練并沒有被拖到深夜,主力組終于打起精神把加賽的一局拿了下來。看著疲憊的隊員朝場邊走來,我以為訓練結束了,準備收拾東西和她們一起離開。
卻發現她們又換上了跑鞋,一點兒沒有準備下課的意思。正在這時陳導吹哨催了:“馬上到樓下集合,抓緊時間。”
陳導布置任務了:“6圈,3分鐘之內完成,跑兩次,按時間總和算。分兩組,每個組有一個落下的,慢幾秒全隊加罰幾圈。”
現場除了我,沒有人對這樣的要求大驚小怪。
可是陳導卻視而不見,他只看他手中的秒表。
綜合兩次跑的結果,兩個組都超過了三秒,所以要加罰所有的隊員多跑三圈。此時姑娘們已經累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聽到還要加罰,不少人委屈地低聲哭泣。
有人想講情,陳導根本不理,他那讓我們熟悉的笑臉,此時顯得非常冷酷。
姑娘們重新往起跑線上聚了,最后時刻,不知為什么,陳導突然改了主意:“楊昊、亞男、大梅,你們三個人跑吧,跑三圈,你們這次通過了,全隊下課,通不過,全隊受罰。”
大梅聽到陳導的話哭得更兇了,大家紛紛過去安慰她,鼓勵她。陳導仍舊不動惻隱之心:“大梅,你不要再哭了,全隊都看你的成績呢。”
亞男帶頭:“我們跑。”楊昊和大梅跟著沖了出去。剩下的隊員沒有一個停在原地,都飛奔著跟了上去。
于是在操場上,我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全隊十幾個人,四五個人跟一個人,一邊鼓勵她們,一邊推著她們往前跑。
三圈,大梅每一次從我面前跑過,我都感覺她的步子有些踉蹌。她滿臉通紅,氣喘吁吁,一邊跑一邊哭,一邊哭一邊跑,終于到達終點時,她一下子癱倒在地上……
陳導宣布下課時,全隊哭成了一片。
整個過程,我就站在她們旁邊,下課了,我都回不過神來。
看著她們完成任務以后抱頭痛哭的樣子,我的情感受到了強烈的沖擊。我和她們共同經歷了世界杯和奧運會的輝煌,我知道她們為了拿冠軍吃了很多苦,卻不知道她們為了那輝煌的一刻是這樣度過每一天的。
就像是電影情節的安排,恰在此時我無意中回了一下頭,訓練樓一層大堂那幅中國女排站在雅典奧運會領獎臺上的巨幅合影映入眼簾。
照片上女排姑娘們那么開心地笑著,有人忘情地咬著金牌。
苦與樂的對比如此強烈,我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感情,眼淚奪眶而出,我的哭聲甚至驚動了陳導。
我永遠記得那天陳導聽到我的哭聲走過來對我說的話:“馬寅,沒有人可以笑著拿冠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