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女生耽美 > 《核舟記》魏學洢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核舟記》魏學洢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唐家三少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21:59:34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核舟記》是核舟魏學洢(約1596~約1625)所寫的說明文言文。出自清代張潮編輯的記魏《虞初新志》。本文使用從中間到兩頭,學洢先整體后局部,文言文原文注從正面到背面的釋翻空間順序和總-分-總的敘述順序介紹了“核舟”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核舟贊美和對民間藝術的贊揚。反映了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的記魏偉大成就。作者用生動簡潔的學洢語言描繪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點,贊美了刻舟者的文言文原文注精巧技藝也同時也高度贊揚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因而被選入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23課課文,釋翻也被選入上海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本七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十九課課文、核舟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十三課課文、記魏魯教版七年級上冊二十七課課文。學洢人教版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二十三課課文。文言文原文注

原作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釋翻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身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者五,為窗者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者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魏子詳矚既畢,詫曰:嘻!技亦靈怪矣哉!莊、列所載,稱驚猶鬼神者良多,然誰有游削于不寸之質,而須麋了然者?假有人焉,舉我言以復于我,我必疑其誑。乃今親睹之。繇斯以觀,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為母猴也。嘻!技亦靈怪矣哉!

教材課文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篛(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詞句注釋
1. 奇巧人:技藝奇妙精巧的人.奇,奇特.
2. 王叔遠:名毅,字叔遠.明代民間微雕藝人.
3. 徑寸之木:直徑一寸的木頭.徑,直徑.
4. 為:做,這里指雕刻.
5.器皿:指器具.盤,碗一類的東西.
6.以至:以及.
7. 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都能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罔:無,沒有.罔不:無不,全都.因:順著,就著.象:模仿.這里指雕刻.各:各自.具:具有.情態:神態.
8. 嘗:曾經.
9. 貽:贈.
10. 余:我.
11. 蓋大蘇泛赤壁云:刻的是蘇軾乘船游赤壁的故事. 蓋:表示推測的句首語氣詞.泛,泛舟,坐船游覽.云:句尾語助詞.
12. 約:大約.
13. 有(yòu)奇(jī):多一點 .有:通“又”,用來連接整數和零數.奇:零數.
14. 高可二黍許:大約有二個黃米粒那樣高.可,大約. 黍:又叫黍子,去皮后叫黃米.一說,古代一百粒排列起來的長度是一尺,因此一個黍粒的長度是一分.許,上下.
15. 中軒敞(chǎng)者為艙:中間高起開敞的部分是船艙. 軒:高起. 敞:敞開.為:是.
16. 箬篷: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篛的異形字是“箬”.
17. 雕欄相望焉: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 望:對著,面對著.
18.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蘇軾《后赤壁賦》里的文句.
19.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蘇軾《赤壁賦》里的文句. 清:清涼. 徐:緩緩地,慢慢地.興:起.
20. 石青糝(sǎn)之:用石青涂在刻著字的凹處. 石青:一種青綠色顏料. 糝:涂.
21. 峨冠:高高的帽子.
22. 髯(rǎn):兩腮的胡須.這里泛指胡須.
23.居:位于。
24.佛印:人名,是個和尚,蘇軾的朋友.
25.魯直:宋代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字魯直.他也是蘇軾的朋友.
26.執:拿著.
27. 手卷:橫幅的書畫卷子.
28. 卷端:指畫卷的右端.
29. 卷末:指畫卷的左端.
30. 如有所語:好像在說什么話似的.語,說話.
31. 微側:略微側轉(身子).
32. 其兩膝相比者: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膝(蘇東坡的左膝和黃庭堅的右膝).比,靠近.
33. 各隱卷底衣褶中: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意思說,從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兩膝).
34. 絕類彌勒: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類,像.
35. 矯首昂視:抬頭仰望.矯,舉.
36. 不屬(zhǔ):不相類似.
37. 臥右膝:臥倒右膝.
38.詘:同“屈”,彎曲.
39. 念珠:信佛教的人念佛時用以計數的成串珠子.
40.倚之:(左臂)靠在左膝上.
41. 歷歷數也:清清楚楚地數出來.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
42. 楫:船槳.
43. 舟子:撐船的人,船夫.
44. 椎髻:梳成椎形發髻,屬于詞類活用.
45. 衡:通“橫”,橫著.
46.攀:扳著.
47.嘯呼:大聲呼叫.
48. 其人視端容寂:那個人,眼睛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
49. 若聽茶聲然:好像在聽茶水開了沒有的樣子.若……然:相當于“好像……的樣子”.
50. 船背稍夷:船的背面稍平.背,這里指船底.夷,平.
50. 天啟壬戌:天啟壬戌年,就是一六二二年.天啟,明熹宗朱由校年號.
51. 虞山王毅叔遠甫:常熟人王毅字叔遠.虞山,現在江蘇省常熟縣西北,這里用來代替常熟.甫:通“父”,古代對男子的美稱,多附于字之后.
52.鉤:鉤的形狀.
53.了了:清清楚楚.
54. 墨:這里的意思是黑.
55.篆章:篆字圖章.
56.丹:朱紅色.
57. 為:刻有.
58. 曾不盈寸:竟然不滿一寸.盈,滿.
59. 簡:挑選.同“揀”,挑選.
60. 修狹:長而窄.
61.技亦靈怪矣哉:技藝也真神奇啊!矣和哉連用有加重驚嘆語氣的作用.
62.游削:揮動、運用刻刀 。
63.須:胡須眉毛,此處指極小、極細、極短等等。
64.繇-:通“由”。
65.棘刺之端,未必不可為母猴:即棘刺母猴,先秦典故。句意為:荊棘的末端的尖刺,未必不可以刻一個母猴啊。

通假釋義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有—— 通“又”,用在整數和零數之間。)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橫”,與豎相對。)

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簡——通“揀”,挑揀。)

白話文翻譯

明朝(有一個)有特殊技藝(技藝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用直徑一寸的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還有飛鳥、走獸、樹木、石頭,全部是按照材料原來的形狀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態。(他)曾經送給我一個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應當是蘇軾游赤壁(的情形)。

船頭到船尾大約長八分多一點,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么高。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船篷刻得好像箬竹葉一樣。旁邊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著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一副對聯,)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八個字),用石青涂在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胡須濃密的人是蘇東坡,佛印位于右邊,魯直位于左邊。蘇東坡、黃庭堅共同看著一幅書畫長卷。蘇東坡右手拿著卷的右端,左手輕撫魯直的背。魯直左手拿著卷的左端,右手指著手卷,好像在說什么似的。蘇東坡露出右腳,魯直露出左腳,(身子都)略微側斜,他們互相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佛印極像(佛教的)彌勒(菩薩),袒著胸脯,露出乳頭,抬頭仰望,神情和蘇東坡、魯直不相類似。佛印臥倒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豎著他的左膝,左臂上掛著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名撐船的人。位于右邊的撐船的人梳著椎形發髻,仰著臉,左手倚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腳趾頭,好像在大聲呼喊的樣子。位于左邊的撐船的人右手拿著一把蒲葵扇,左手輕按著火爐,爐上有一把水壺,那個人的眼光正視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有沒有燒開似的。

船的背面較平,作者在上面題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筆畫像蚊子的腳一樣細小,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一枚篆書圖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刻了五個人,八扇窗戶;箬竹葉做的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各一件;對聯、題名和篆文,刻的字共計三十四個。可是計算它的長度,還(竟然,尚且)不滿一寸。原來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我(魏學洢)仔細看過后,驚詫道:哈哈!技藝也真是神奇啊!《莊》、《列》所記載,稱為如同鬼斧神工的器物也有很多,然而誰能在不到一寸的材質上運用刻刀,而極小的細節(胡須眉毛)也能刻得清楚明了的呢?假如有一個人,拿我(以上所說的)的話來告訴我,我一定會懷疑他在說假話。于是今天親眼看到。由此看來,荊棘的末端的尖刺,未必不可以刻一個母猴啊。哈哈!技藝也真是神奇啊!

課文朗讀斷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 、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嘗/貽余/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云。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中/軒敞者/為艙,箬篷/覆之。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石青/糝之。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舟尾/橫臥/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嘯呼/狀。居左者/右手/執/蒲葵扇,左手/撫/爐,爐上/有壺,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

其/船背/稍夷,則/題名/其上,文曰/“天啟/壬戌/ 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計/一舟,為/人五;為/窗八;為/箬篷,為/楫,為/爐,為/壺,為/手卷,為/念珠/各一;對聯、題名/并篆文,為字/共三十有四;而/計其長∕曾不/盈寸。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嘻,技/亦靈怪/矣哉!

作品鑒賞

整體把握

本文所寫的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動的表現了歷史上一個著名的文學故事。舟上五人,須眉比見,其他如箬篷、窗、楫、壺、爐等,無不應有盡有;還有三十四個字,勾畫了了,真可謂巧奪天工。本文就是對這件藝術品的文字說明。閱讀時,要善于運用想象力再造出這件藝術品的形象,并仔細品味雕刻家的藝術構思。

本文所寫的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卻生動地再現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典故——“大蘇泛赤壁”。它構思精巧,形象逼真,顯示了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本文作者經過細致的觀察,準確地把握了這件雕刻品的各個細節,然后按一定的空間順序描寫了船的4個部分,分別為,船艙。船頭,船尾和船背。 本文題目末字“記”,系指文體而言。“記”這種體裁出現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記人和事,可以記山川名勝,可以記器物建筑,故又稱“雜記”。在寫法上大多以記述為主而兼有議論、抒情成分。本文原作在介紹完核舟之后,還有一段議論(見“有關資料”),課文刪去它的絕大部分,只保留了最后一句,也是全文中心,即“嘻,技亦靈怪矣哉”。因此,現在看來,它跟我們常見的說明文可算是很相似了。

全文寫了作者對核舟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家王叔遠技藝高超的贊嘆以及對中國古代民間藝術的贊美之情。

結構模式

文中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

開頭是總說:介紹王叔遠在雕刻技術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說明所用的原材料體積很小,而表現的范圍極廣,可見他有多方面的成就;“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說明他構思精巧,技術高超。在這樣的概括介紹之后,接著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題:“大蘇泛赤壁”。這就明顯地表示了本文的意圖,即以具體作品來證明作者對王叔遠技藝的評價是合乎實際的。

中間是分說:詳細介紹“核舟”的結構、舟上的人物和題名。可分兩層:

第一層(第2至第4段)介紹舟的正面,這是顯示雕刻家巧妙構思和精湛技藝的主要部分。又可分為三小層:

第一小層(第2段)先介紹“核舟”的體積,接著寫舟的中間部分即船艙。其中,重點是介紹艙旁的小窗,它不僅可以開關,而且上面刻了對聯,共十六個字,可見雕工的精細;“啟窗而觀”,還有“雕欄相望”,更顯出雕刻家構思的巧妙。

第二小層(第3段)介紹船頭部分,寫舟上游覽者——蘇軾、魯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這一層對表現雕品的主題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的介紹也最為詳細。除了細致地寫出人物的衣著、姿勢而外,還著意描述了蘇、黃二人泛舟時的心情。從“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語”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他們在這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記了現實的煩惱,而陶醉在畫卷的美好意境里,這是何等豁達、放曠的胸襟!至于佛印的“矯首昂視”,則又給人一種灑脫不群的感覺。這就自然成為蘇、黃二人神情的陪襯,使畫面顯得不單調。

第三小層(第4段)介紹船尾部分,寫舟子的表情和動作。兩個舟子的神情也“不屬”:一個“若嘯呼狀”,很悠閑自在;一個“視端容寂”,是很專注的樣子。這樣來塑造舟子的形象,更有力地突出了“泛舟”的主題,也渲染了舟中輕松、愉悅的氣氛,跟船頭的情景互相呼應。

第二層(第5段)介紹舟的頂部。這一層是略寫,只介紹了題名和篆章,以“細若蚊足,鉤畫了了”再次顯示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藝。題名用黑色,篆章用紅色,對照鮮明,于此可見雕刻家的細心。

最后總括全文,通計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數量和刻字的總數,又以“計其長曾不盈寸”呼應開頭,用以強調材料體積之小和雕刻的容量之大,然后用“嘻,技亦靈怪矣哉”作結。

本文語言平實、洗練,特別是摹寫舟中人物情狀,句句都出自作者審視所得,毫無夸飾,逼真而又生動,讀罷令人有如同親見“大蘇泛赤壁”之感。

此文體類似于現代說明文。

語言分析

本文語言平實、洗練,特別是摹寫舟中人物情狀,畫相結合的寫法,不只貌似,而且傳神。例如:寫蘇東坡與黃右手執卷端,左手扶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這令人不只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段,又是極細膩的文筆。寫佛印是“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突出了這個出家人形象的特征,與讀書人蘇、黃神情不屬。

這些描地感到核舟雕刻技藝的精妙,使讀者深為贊嘆。

開頭,概述雕刻家王叔遠的精湛技藝,點出“核舟”所雕刻的內容。第一句就介紹這位“奇巧人”及其“奇巧”的所在——在很小的木頭上能雕出各色各樣的景物,而且形神畢肖,第二句點明“核舟”所雕刻的內容是“大蘇泛赤壁”,為下文張本。

文中人物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赤壁賦》等。

黃庭堅(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

佛印禪師(1032~1098) 宋代云門宗僧。為蘇東坡之方外知交。法號了元,字覺老。俗姓林,饒州(江西省)浮梁人。自幼學《論語》等典籍,后禮寶積寺日用為師,學習禪法。曾登臨廬山參訪開先善暹,復參圓通居訥。二十八歲,嗣善暹之法,住江州(江西省)承天寺。后歷住淮山斗方,廬山開先、歸宗,丹陽(江蘇省)金山、焦山,江西大仰山等剎。嘗四度住云居;與蘇東坡相交頗深;并整編白蓮社流派,擔任青松社社主,對于凈土思想甚為關心。元符元年一月四日示寂,享年六十七歲,法臘五十二,朝廷賜號佛印禪師。

作者簡介

魏學洢(yī)(約1596—約1625),字子敬,號茅檐,明末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人,著名散文家。是當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長子,其一生短暫,未做過官,好學善文,著有《茅檐集》。《核舟記》是其代表作,被清代人張潮編志的《虞初新志》收錄。《核舟記》生動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絕倫的微雕工藝品和雕刻人的高超境界。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小學生演講童 兩分鐘左右的 關于智愚的少 初中生寫動物 精彩的安徒生 小學歷史故事 短篇小學生寓 關于堯舜禪位 童話故事小星 成語故事書籍
《《核舟記》魏學洢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螳螂法
第2 章 溫馨童話故事300字【三篇】
第3 章 關于三國演義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第4 章 少兒經典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5 章 有關河馬經典的童話故事
第6 章 中華成語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7 章 溫馨童話故事300字【三篇】
第8 章 動物寓言故事500字
第9 章 聰明的小兔子童話故事:白雪遇
第10 章 短篇小學生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第11 章 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故事
第12 章 經典成語故事:前倨后恭
第13 章 最容易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14 章 幽默故事:尋狗啟示來征婚
第15 章 魯肅替諸葛亮保密的故事
第16 章 比較短的兒童寓言故事
第17 章 《十二個跳舞的公主》
第18 章 鄉村系列小說:心是蘆花情是根
第19 章 編童話故事300字動物5個
第20 章 溫馨童話故事300字大全
第21 章 短篇格林童話故事 有趣的兒童
第22 章 少兒成語小故事【三篇】
第23 章 朱元璋從和尚變成元帥
第24 章 伊索寓言故事《病人與醫生》
第25 章 小螞蟻童話故事關于小螞蟻的有
第26 章 小學生寓言故事及道理
第27 章 經典成語故事:前倨后恭
第28 章 四字成語故事后來居上成語故事
第29 章 有關于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30 章 出自史記的成語的典故精選
第31 章 小學生寓言故事作文五百字
第32 章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典故
第33 章 小學生童話故事手抄報素材
第34 章 編童話故事300字動物5個
第35 章 經典童話故事400字
第36 章 安徒生童話 筆和墨水壺
第37 章 奇妙的數學王國數學童話故事
第38 章 最新勇怯篇寓言故事【精選】
第39 章 兩只小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40 章 名人故事:中國雷神陳代榮
第41 章 有關小青蛙的童話故事
第42 章 歷史典故:諸葛亮的空城計
第43 章 關于尊嚴的小故事精選
第44 章 歷史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第45 章 聽媽媽講的經典童話故事
第46 章 四字成語故事優哉游哉成語故事
第47 章 適合少兒看的最新寓言小故事【
第48 章 適合少兒看的最新寓言小故事【
第49 章 安徒生童話小鬼和小商人的故事
第50 章 歷史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第51 章 歷史典故: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第52 章 來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語大全
第53 章 小螞蟻童話故事關于小螞蟻的有
第54 章 帶一的成語故事一枕黃粱
第55 章 關于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故事
第56 章 兩分鐘左右的寓言故事文字版
第57 章 一千零一夜:蠢漢、驢子與騙子
第58 章 幼兒故事500字:愛讀書的小
第59 章 四字成語故事后來居上成語故事
第60 章 關于三國演義的小故事大全精選
第61 章 森林小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62 章 經典童話故事《聰明勇敢的兔子
第63 章 經典成語故事:前倨后恭
第64 章 名人故事:蘇格拉底的習慣
第65 章 適合幼兒的經典童話故事
第66 章 名人故事:中國雷神陳代榮
第67 章 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全集電子版
第68 章 動物寓言故事500字
第69 章 簡短童話故事50字簡短童話小
第70 章 小學生寓言故事課件素材
第71 章 200字童話故事大全童話故事
第72 章 動物寓言故事500字
第73 章 外婆講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74 章 伊索寓言故事及寓意 赫耳墨斯
第75 章 名人愛國的故事精選:劉羅鍋智
第76 章 小學生寓言故事及道理
第77 章 中國童話黛翎公主的故事
第78 章 安徒生童話 筆和墨水壺
第79 章 適合少兒看的最新寓言小故事【
第80 章 老虎臉上的斑點的故事
第81 章 兒童經典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82 章 帶一的成語故事一枕黃粱
第83 章 二年級簡短童話故事適合小學二
第84 章 關于母愛的故事300字精選
第85 章 最簡短的童話故事大全簡短的童
第86 章 寓言故事大全3500字
第87 章 歷史典故:四面楚歌聲
第88 章 朱元璋從和尚變成元帥
第89 章 好聽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90 章 關于貪小失大的成語故事
第91 章 歷史典故:鶩蚌相爭,漁人得利
第92 章 少兒經典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93 章 白新娘和黑新娘的故事
第94 章 動物寓言故事作文600字
第95 章 啟發教育的哲理寓言故事
第96 章 兩只小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97 章 與動物小青蛙有關的童話故事
第98 章 兩只小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99 章 老虎臉上的斑點的故事
第100 章 短篇幽默笑話故事搞笑大全精選
第101 章 兒童簡短童話故事大全
第102 章 名人故事:鄭板橋幫助落魄畫師
第103 章 來自動物經典的寓言故事大全
第104 章 安徒生童話 筆和墨水壺
第105 章 猴子和狐貍的童話故事
第106 章 名人故事:中國雷神陳代榮
第107 章 鄉村系列小說:心是蘆花情是根
第108 章 簡短的成語小故事大全精選
第109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螳螂法
第110 章 朱元璋從和尚變成元帥
第111 章 歷史成語故事手抄報素材
第112 章 魯肅替諸葛亮保密的故事
第113 章 有關小雞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114 章 有關愛國的小故事200字:陸
第115 章 少兒經典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116 章 最新勇怯篇寓言故事【精選】
第117 章 關于白面書生的成語故事
第118 章 關于小兔子的成語典故
第119 章 魯肅替諸葛亮保密的故事
第120 章 關于得人心者得天下的歷史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777奇米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成人网|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特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a一级| 菠萝蜜视频入口| 黑人巨大两根69gv| 131美女爱做免费毛片|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李丽莎1分37钞视频最大尺度| 免费成人在线观看|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片天天看片| www.av毛片| 日本japanese丰满护士|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狼人大香伊蕉国产WWW亚洲| 国产一级αv片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激情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视频| 三级精品在线观看|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男人j捅进女人p| 可知子与野鸟君日文| 黄色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第1页| a级**毛片看久久| 恸哭の女教师大桥未久|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欧美片免费观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