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和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歷史關系,而成語作為語言中定型化的成語固定短語,形象生動,故事具有更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與一個民族的成語文化傳統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下面是故事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歷史成語故事200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歷史
晉代時,成語車胤從小好學不倦,故事但因家境貧困,歷史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成語學習環境。
為了維持溫飽,故事沒有多余的歷史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成語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故事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孫康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可是有的小朋友卻不認真聽課,不認真學習,仔細想想,和車胤和孫康相比,我們的學習環境那么好,你們會不會覺得很慚愧呢?
歷史成語故事篇二:機不可失唐朝初年,高祖李淵為平定天下,委派將軍李靖攻打蜀郡的蕭銑。李靖的決斷對這一場戰役的成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蕭銑得到李靖大舉進攻的情報,先吃一驚,繼之一笑,與部將道:“深秋蜀地,寒氣逼人,三峽天險,山高路陡,任李靖如何神通廣大,他那幾十萬兵馬難道都能插翅越江?他們不過虛張聲勢罷了,不必多慮。”各部將心中安定,也就放松了警惕。
李靖率三軍經長途跋涉,來到長江邊。九月蜀地的長江,波涌浪急,奔騰咆哮。見此,一位部下建議:“水激山險,將士疲憊,不如稍作休整,待江水退去,再過江不遲。”
秋風襲來,吹動李靖的衣襟。他站在高處,滿目滔滔江水。李靖回轉身來,注視著將領們,語氣堅定地兌:“現在一定要渡江。”
他看著眾位不解的眼神,繼續說道:“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我們的到來很突然。蕭銑尚未察覺;并且以為我們被江水阻隔.不可能立即進攻。我們必須趁江水迅漲的大好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猛攻。這才是用兵的上策。”
良策得到了事實的證明。在李靖指揮下.將士們攻下夷陵,殺敵數萬,擄船四百余艘。然后乘勝占領江陵,直逼蜀郡。在勢如破竹的李靖軍隊面前,蕭銑不得不俯首聽命。
機會是常常在意想不到的時刻到來,而且需要你在平時努力工作,在它來臨時,牢牢抓緊它,以供我們利用的一個能夠幫助我們成功的外在因素。對于我們來說,不僅要有創造機會的能力,還要有等待機會的勇氣喲。
歷史成語故事篇三:八仙過海 各顯神通一次,八仙在蓬萊閣上聚會飲酒,酒至酣時,鐵拐李提議乘興到海上一游。眾仙齊聲附合,并言定各憑道法渡海,不得乘舟。 漢鐘離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遠處漂去。
何仙姑將荷花往水中一拋,頓時紅光萬道,仙姑佇立荷花之上,隨波漂游。隨后,呂洞賓、張果老、曹國舅、鐵拐李、韓湘子、藍采和也紛紛將各自寶物拋入水中,借助寶物大顯神通,游向東海。
八仙的舉動驚動了龍宮,東海龍王率蝦兵蟹將出海觀望,言語間與八仙發生沖突,引起爭斗。東海龍王乘八仙不備,將藍采和擒入龍宮。
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殺,腰斬兩個龍子。蝦兵蟹將抵擋不住,紛紛敗下海去,隱伏水底。八仙則在海上往來叫戰。東海龍王請來南海、北海、西海龍王,合力翻動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濤巨浪,殺奔眾仙而來。
危急時刻,曹國舅的玉板大顯神通,只見他懷抱玉板頭前開路,狂濤巨浪向兩邊退避。眾仙緊隨在后,安然無恙。四海龍王見狀,急忙調動四海兵將,準備決一死戰。
正在這時,恰好南海觀音菩薩經過,喝住雙方,并出面調停,直至東海龍王釋放藍采和,雙方罷戰。
八位仙人拜別觀音菩薩,各持寶物,興波逐浪遨游而去。
歷史成語故事篇四:膽小如鼠很久以前,刺猬和老鼠是好朋友,他們的體態和性情很相似,刺猬因為全身長有硬刺,當他遇到危險時會蜷成一團,變成有刺的球,所以他受到的危險很小。
善良的刺猬為了自己的好朋友老鼠不受傷害,就把自己身上的刺分一些給老鼠。
老鼠身上有刺以后,發現其他動物都不敢招惹自己,于是就漸漸得意洋洋起來了,感覺自己就是動物大王了。
從此,只要一見到有其他的小動物靠近自己,老鼠就豎起它的刺沖向他們,在他們身上扎幾個小窟窿,然后自己大搖大擺地走了。久而久之,動物們都討厭起老鼠來。
有一天,當老鼠在森林里轉悠時,發現了美麗的孔雀,就想:“如果自己再擁有孔雀一樣漂亮的衣裳,那就更像森林大王了。”
于是,老鼠就對孔雀說:“孔雀,你漂亮的衣服是從哪兒買的?快點告訴我。”
孔雀說:“我可以告訴你。只是告訴你也沒有用,你身上的刺會把衣服扎破的。除非你把身上的刺拔掉。”老鼠就去找螃蟹理發師,把身上的刺都拔掉了。
老鼠高高興興地去找孔雀,可是孔雀一見到他,就飛上了高空,對森林里的動物高聲叫道:“大家快來看呀,老鼠剪刺了,大家可以過安寧日子啦。”
小動物們聽到這一消息,爭先恐后地從家里跑出來觀看。那些受過他欺負的小動物都朝他沖了過去。
正當老鼠要鼓起身上的“刺”準備還擊時,才想起自己上了孔雀的當,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只好抱頭鼠竄,灰溜溜地逃走了。
所以直到現在,老鼠白天也不敢出來,整天鬼鬼祟祟的,出洞時也總是用兩只前爪趴在洞邊,左瞧右看,確感安全方才出洞。
歷史成語故事篇五:三心二意有一天,天氣很晴朗,小貓和媽媽一起去河邊釣魚,小貓很高興,他決定和媽媽比賽誰釣的魚多。
來到小河邊,看到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河里的小魚歡快的游著,小貓開心極了,就迫不及待的開始釣魚了。
等了一會兒,魚竿還沒動,小貓有點著急了,他看看媽媽,媽媽一動不動的坐著釣魚。
這時一只蜻蜓飛過來了,在小貓的面前飛來飛去,好像在說:“快來和我做游戲吧。”
小貓把魚竿趕快放下,去捉蜻蜓了,蜻蜓越飛越遠,小貓捉不到蜻蜓,只好回來了。
小貓看到媽媽已經釣了一條大魚,可是自己連一條小魚也沒有釣到,小貓很著急,又開始坐下釣魚。
這時一只蝴蝶飛過來了,小貓一看,蝴蝶真漂亮,飛來飛去,小貓就想捉蝴蝶送給媽媽,想到這兒,小貓又去捉蝴蝶了,最后蝴蝶越飛越遠,小貓還是沒有捉到,就只好回來了。
這時媽媽又釣到一條大魚,小貓覺得很奇怪,就問媽媽:“媽媽,為什么你釣了好多大魚,我連一條小魚也沒有釣到?”
媽媽笑了笑說:“你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怎么會釣到魚呢?釣魚需要耐性,你這樣釣到天黑也掉不到魚。”
小貓聽了媽媽的話,就耐心的坐下釣魚。
小貓一直盯著魚竿,蜻蜓和蝴蝶在他身邊飛來飛去,他就想沒有看見一樣,一心一意的釣魚,最后,小貓終于釣到了一條大魚。
他高興極了,媽媽摸著小貓的頭說:“你真棒。以后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這樣你才能把事情做好。”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做事要一心一意, 不要象小貓一樣三心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