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永久書架 >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9:25:56

最新章節:后記

西登香爐峰,西登香爐析南見瀑布水。峰南出自唐代詩人李白作品《望廬山瀑布二首》,見瀑及賞一為五言古詩,布水一為七言絕句。全詩這兩首詩,意思緊扣題目中的西登香爐析“望”字,都以廬山的峰南香爐峰入筆描寫廬山瀑布之景,都用“掛”字突出瀑布如珠簾垂空,見瀑及賞以高度夸張的布水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全詩然后細致地描寫瀑布的意思具體景象,將飛流直瀉的西登香爐析瀑布描寫得雄偉奇麗,氣象萬千,峰南宛如一幅生動的見瀑及賞山水畫。其中第二首七絕歷來廣為傳誦。其前兩句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奇偉景象,既有朦朧美,又有雄壯美;后兩句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進一步描繪瀑布的形象和氣勢,可謂字字珠璣。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15 11

作品原文

望廬山瀑布二首

李白

其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


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

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

初驚河漢落,半灑云天里。

仰觀勢轉雄,壯哉造化功。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空中亂潈射,左右洗青壁;

飛珠散輕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樂名山,對之心益閑;

無論漱瓊液,還得洗塵顏。

且諧宿所好,永愿辭人間。

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06 18

詞句注釋
⑴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境內,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
⑵香爐峰:廬山香爐峰有四。此指南香爐峰。因煙云聚散,如香爐之狀,故名。關于香爐峰的位置,各注本有多種說法。
⑶南見:一作“南望”。
⑷三百丈:一作“三千匹”。
⑸“噴壑”句:意謂瀑布噴射山谷,一瀉數十里。壑(hè):坑谷。
⑹“欻如”二句:意謂快如閃電而來,隱似白虹而起。此二句化用沈約《八詠詩·被褐守山東》“掣曳寫流電,奔飛似白虹”句意。歘(xū):迅疾貌。飛電:空中閃電。一作“飛練”。隱若:一作“宛若”。白虹:一種出現在霧上的淡白色的虹。
⑺河漢:銀河,又稱天河。一作“銀河”。
⑻“半灑”句:一作“半瀉金潭里”。
⑼造化:自然界的創造者,此指大自然。
⑽“江月”句:意謂瀑布在江月的映照下,顯得更加清澈。江月:一作“山月”。
⑾“空中”二句:意謂瀑布在奔流過程中所激起的水花,四處飛濺,沖刷著左右青色的山壁。潈(zōng):眾水匯在一起。
⑿穹(qióng)石:高大的石頭。
⒀樂:愛好。樂名山:一作“游名山”。
⒁益:更加。閑:寬廣的意思。
⒂無論:不必說。漱:漱洗。瓊液:傳說中仙人的飲料。此指山中清泉。
⒃還得:但得。一作“且得”。塵顏:沾滿風塵的臉。洗塵顏:喻指洗除在塵世中所沾染的污垢。
⒄“且諧”二句:一作“集譜宿所好,永不歸人間”,又一作“愛此腸欲斷,不能歸人間”。諧:諧和。宿:舊。宿所好:素來的愛好。一解為舊友。
⒅“日照”二句:一作“廬山上與星斗連,日照香爐生紫煙”。香爐:指香爐峰。紫煙:指日光透過云霧,遠望如紫色的煙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廬山》:“香爐初上日,瀑布噴成虹。”遙看:從遠處看。掛:懸掛。前川:一作“長川”。川:河流,這里指瀑布。
⒆直:筆直。三千尺:形容山高。這里是夸張的說法,不是實指。
⒇疑:懷疑。銀河:古人指銀河系構成的帶狀星群。九天:極言天高。古人認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層,九重天,即天空最高處。一作“半天”。此句極言瀑布落差之大。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12 32

作品譯文

其一
從西面登上廬山的香爐峰,看見南面瀑布高掛在山前。
瀑布高高懸掛達到三百丈,噴涌出的溪水有數十里長。
瀑布水流迅疾如同閃電般,時隱時現恰如空中升白虹。
初看以為銀河從九天垂落,河水從云天高處半灑而下。
抬頭仰觀那氣勢更加雄偉,大自然造化之功多么壯闊!
海天之風吹不斷瀑布水練,江上明月照來又如同空無。
瀑布水花在空中四濺亂射,沖洗著兩側青色的山石壁。
水珠飛濺猶如輕霞般四散,流淌的水沫在巨石上翻滾。
我平生素來喜愛游覽名山,面臨此瀑布更覺心里閑逸。
不必說可吸飲如瓊液之水,還可以用來洗去途中塵顏。
還是與舊友相攜一道到此,在這里隱居永遠辭別人間。

其二
太陽照耀香爐峰生出裊裊紫煙,遠遠望去瀑布像長河懸掛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飛奔直沖而下,莫非是銀河從九天垂落山崖間。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16 8

創作背景

這兩首詩一般認為是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廬山時所作。吳小如教授認為,李白這兩首詩體裁不一,內容也有一部分重復,疑非一時之作。詹锳先生在《李白詩文系年》中根據任華《雜言寄李白》詩,認為第一首五古為李白于開元年間入長安之前所作。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14 13

作品鑒賞

這兩首詩體裁不一,一首五古,一首七絕,內容也有部分重復。第二首詩流傳很廣,曾被選入小學語文教科書。

第一首詩是五言古詩。此詩共換四次韻,前八句為一韻;中間八句每四句各一韻;末六句為一韻。詩意也可按韻分為四層。前三層基本上是摹寫瀑布的壯觀奇姿,屬景語;只有末一層言志抒懷,屬情語。前三層也各有重點。

第一層八句,其實是平鋪直敘。開頭二句,詩人先點明自己看瀑布的角度以及瀑布的方位。“掛流”二句。運用夸張手法描寫瀑布的縱橫之勢。“欻如”二句,寫瀑布來勢之迅猛如天際白虹,即上面“噴壑數十里”一句的形象化。而“初驚”二句,則又是“掛流三百丈”一句的注腳。這八句四十字,作者在下一首七絕中乃以二十八字復述了一遍。至此,瀑布的主體實景,已從從正面寫完。

第二層四句全是虛寫。“仰觀”句繳足題面的“望”字;而所謂的“勢轉雄”“造化功”,只是抽象的贊語,并無足奇。奇在“海風”二句全從作者幻覺而出,以烘托手法來刻畫瀑布的雄奇壯偉。詩人說這從天而降的瀑布連海上颶風也吹它不斷,假如時值皓月當天,則照在瀑布上便成為一片空明,與月光渾融為一。有此二句,則上文的“雄”“壯”二字就不是概念化的了。這四句用透過一層的寫法以傳瀑布之神,用筆雖虛,卻使瀑布更為形象化了。

第三層四句寫得很細,卻是從側面即從上下四旁來勾勒刻畫。“空中”二句寫水珠在空中四濺,沖洗左右的山壁。“青”字下得十分斟酌。一是說瀑布沖刷石壁,愈洗愈凈,顯得愈加青蒼可愛;二是說山壁之所以“青”,正緣久為瀑布所浸潤,石上可能生長了苔蘚一類的植物。“飛珠”句寫瀑布在日光中飛散,故如輕霞;“流沫”句寫瀑布在穹石上掠滾而下,故著一“沸”字以形容其翻騰之狀。這四句是寫瀑布之動態,而以附近諸物之光彩色澤映襯之,由深寫其神而細寫其形,然后瀑布之形神備矣。

第四層六句抒寫詩人的志趣和愿望,亦非泛說。非“名山”不能得見此奇景,故先言“樂名山”;“對之心益閑”者,面對瀑布乃愈覺內心寧靜悠閑也。“無論”二句一開一合,先縱后擒。意謂服瓊液以求仙畢竟是遙遠的事情;但在山中遇到奇景,足以蕩滌塵俗,這倒是比較現實的。然后歸結到隱居遁世,詩人說這本為自己夙愿;果真能永辭人間,久居林泉之地,固所愿也。收束得自然平易。

五言古詩講究興寄,直抒胸臆,質樸真切,氣象渾成。詩人的感情起伏與詩的節奏同步,由此形成感染人的力量。李白善于樂府和歌行,常以他橫空出世,駿馬絕塵的非凡才力,將樂府、歌行作為表達他飛騰的想象,縱橫的才思,不羈的思想,奔放的情感之最合適的藝術形式,這些詩寫得神識超邁,飄然而來,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勞勞于鏤心刻骨,自有天馬行空,不可羈勒之勢。這首五古《望廬山瀑布》正是如此。李白把廬山瀑布寫得壯美闊大。詩人寄情于山水,從“西登香爐峰”到“流沫沸穹石”都是寫景,而最后三句是抒情之句。“海風吹不斷,江月照江空”中的“空”字更說明詩人尋求的是一種“閑”情,也體現李白的飄逸之風。在廬山美景之下,詩人借景直抒胸臆,語言質樸真切,但仍能感染讀者。第一首雖是古詩,其中卻有不少對仗。古今讀者多謂此首不如第二首絕句寫得好,但也有不少人指出此詩自有妙句,如南宋胡仔、葛立方、韋居安等。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17 6

第二首詩是七言絕句。詩中的香爐,即第一首詩開頭提到的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云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于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才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第一眼形象,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于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第一首詩說,“壯哉造化功!”正是這“造化”才能將這巨物“掛”起來,所以這“掛”字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贊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涌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于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云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云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并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夸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顯示出李白那種“萬里一瀉,末勢猶壯”的藝術風格。

宋人魏慶之說:“七言詩第五字要響。……所謂響者,致力處也。”(《詩人玉屑》)這個看法在這首詩里似乎特別有說服力。比如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隱隱地把山間的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浮游的景象表現出來了。“掛”字前面已經提到了,那個“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很難設想換掉這三個字,這首詩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中唐詩人徐凝也寫了一首《廬山瀑布》。詩云:“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場景雖也不小,但還是給人局促之感,原因大概是它轉來轉去都是瀑布,瀑布,顯得很實,很板,雖是小詩,卻頗有點大賦的氣味。比起李白那種入乎其內,出乎其外,有形有神,奔放空靈,相去實在甚遠。無怪蘇軾說:“帝遣銀河一派垂,古來唯有謫仙詞。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戲徐凝瀑布詩》)話雖不無過激之處,然其基本傾向還是正確的,表現了蘇軾不僅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鑒賞家。

五言古詩因篇幅無限制,所以詩人任意揮灑,寫“海風”,寫“江月”,寫“穹石”,寫得大起大落,大開大闔,轉折如意,揮灑自如,一氣呵成。七言絕句因篇幅較小,詩人用夸張的比喻把景物升騰到更高的境界,達到寫瀑布的極致,極為夸張,但又清新自然,淺顯生動,同時具有動蕩開闊的氣勢,飛動流走的章法,跳躍騰挪,縱橫捭闔,亦有歌行的氣勢和特點。

兩首詩都是李白之作,同是寫廬山瀑布之景,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在廬山秀麗的山水之中,更顯詩人標名之靈氣。其想象豐富,奇思縱橫,氣勢恢宏,感情奔放,似江河奔騰,又自然清新,似云卷風清,其詩歌的審美特征是自然美、率真美和無拘無束的自由美。這兩首詩歌都具有這樣的審美特征。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 22 1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于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繼續閱讀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全詩意思及賞析》正文
第1 章 動物的童話故事300字5個
第2 章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蘇
第3 章 《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宋詞
第4 章 《蝶戀花·六曲闌干偎碧樹》晏
第5 章 自己編的童話故事大全
第6 章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宋詞
第7 章 《清平樂·紅箋小字》晏殊宋詞
第8 章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
第9 章 給女朋友講童話故事給女朋友講
第10 章 《玉樓春·東風又作無情計》晏
第11 章 《六幺令·綠陰春盡》晏幾道宋
第12 章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
第13 章 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故事
第14 章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柳永
第15 章 《紅窗迥·小園東》柳永宋詞注
第16 章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
第17 章 與刺猬有關的童話故事
第18 章 《浣溪沙·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
第19 章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李
第20 章 《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宋
第21 章 編一個童話故事三年級3個
第22 章 《清平樂·留春不住》王安國宋
第23 章 《木蘭花·別后不知君遠近》歐
第24 章 《西江月·梅花》蘇軾宋詞注釋
第25 章 兒童童話故事800字
第26 章 《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歐
第27 章 《浪淘沙·把酒祝東風》歐陽修
第28 章 《桂枝香·金陵懷古》王安石宋
第29 章 最美麗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30 章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李
第31 章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歐
第32 章 《御街行·街南綠樹春饒絮》晏
第33 章 有關古代四大明君的傳說
第34 章 《踏莎行》秦觀宋詞注釋翻譯賞
第35 章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柳永
第36 章 《踏莎行·祖席離歌》晏殊宋詞
第37 章 蝙蝠是鳥類還是獸類的故事
第38 章 《少年游·長安古道馬遲遲》柳
第39 章 《戚氏·晚秋天》柳永宋詞注釋
第40 章 《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晏
第41 章 動物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42 章 《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歐
第43 章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第44 章 《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宋詞
第45 章 編一篇童話故事600字編一篇
第46 章 《戚氏·晚秋天》柳永宋詞注釋
第47 章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柳
第48 章 《踏莎行·小徑紅稀》晏殊宋詞
第49 章 有趣童話故事短篇200字
第50 章 《千秋歲引·別館寒砧》王安石
第51 章 《阮郎歸·舊香殘粉似當初》晏
第52 章 《鳳簫吟·鎖離愁》韓縝宋詞注
第53 章 關于勞動的童話故事簡短的
第54 章 《迷神引·一葉扁舟輕帆卷》柳
第55 章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柳永
第56 章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蘇軾宋
第57 章 與小狐貍有關的童話故事
第58 章 《浪淘沙慢·夢覺》柳永宋詞注
第59 章 《采蓮令·月華收》柳永宋詞注
第60 章 《清平樂·春晚》王安國宋詞注
第61 章 公主的童話故事之小美人魚
第62 章 《訴衷情·清晨簾幕卷輕霜》歐
第63 章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觀宋詞
第64 章 《桂枝香·登臨送目》王安石宋
第65 章 經典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
第66 章 《玉樓春·東風又作無情計》晏
第67 章 《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宋詞
第68 章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第69 章 自編寓言故事500字
第70 章 《采蓮令·月華收》柳永宋詞注
第71 章 《夜半樂·凍云黯淡天氣》柳永
第72 章 《木蘭花·燕鴻過后鶯歸去》晏
第73 章 人與動物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74 章 《清平樂·留人不住》晏幾道宋
第75 章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蘇
第76 章 《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蘇
第77 章 胎教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78 章 《生查子·關山魂夢長》晏幾道
第79 章 《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蘇
第80 章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
第81 章 格林的童話故事有哪些
第82 章 《念奴嬌·大江東去》蘇軾宋詞
第83 章 《洞仙歌·冰肌玉骨》蘇軾宋詞
第84 章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晏幾
第85 章 中國童話半小時爸爸的故事
第86 章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蘇
第87 章 《桂枝香·登臨送目》王安石宋
第88 章 《玉樓春·春恨》晏殊宋詞注釋
第89 章 一千零一夜 撒謊者貝浩圖的故
第90 章 《踏莎行·候館梅殘》歐陽修宋
第91 章 《蝶戀花·面旋落花風蕩漾》歐
第92 章 《清平樂·留人不住》晏幾道宋
第93 章 二年級童話故事演講稿素材
第94 章 《南歌子·鳳髻金泥帶》歐陽修
第95 章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蘇
第96 章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蘇
第97 章 經典格林童話:小海兔的故事
第98 章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
第99 章 《西江月·梅花》蘇軾宋詞注釋
第100 章 《蝶戀花·春景》蘇軾宋詞注釋
第101 章 適合四歲小朋友聽的童話故事
第102 章 《破陣子·春景》晏殊宋詞注釋
第103 章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蘇軾
第104 章 《虞美人·曲闌干外天如水》晏
第105 章 熊貓童話故事400字
第106 章 《南鄉子·何處望神州》辛棄疾
第107 章 《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歐
第108 章 《西江月·梅花》蘇軾宋詞注釋
第109 章 故事大全童話書里的故事
第110 章 《水調歌頭·游覽》黃庭堅宋詞
第111 章 《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宋詞
第112 章 《采桑子·群芳過后西湖好》歐
第113 章 與小狐貍有關的童話故事
第114 章 《清平樂·春晚》王安國宋詞注
第115 章 《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宋
第116 章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晏幾
第117 章 有關小雞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118 章 《永遇樂·彭城夜宿燕子樓》蘇
第119 章 《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
第120 章 《清平樂·留春不住》王安國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国产成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护士激情xxxx| 精品国产三级a∨在线欧美| free性满足hd极品| 亚洲中文无码mv| 台湾佬中文娱乐11|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日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69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免费看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国产国语**毛片高清视频|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日韩高清特级特黄毛片| 男人扒开女人下面狂躁动漫版| 黑人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 √天堂中文www官网| 久久精品国产屋|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久久精品| 国精品在亚洲_欧美| 无人高清影视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成人全部费免网站| 粉嫩国产白浆在线播放| 西西人体免费视频|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99re国产视频| 一卡二卡三卡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做床爱无遮挡免费视频91极品蜜桃臀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好好热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综合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