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職場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成長的路。下面是理故短篇文章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職場的哲理故事與感悟,歡迎閱讀與借鑒。事感
一天,正在看韓劇的理故表妹突然哭得稀里嘩啦,稍稍平靜之后,事感向我感慨:她多幸福啊,職場雖然頻頻因為完不成業務被炒魷魚,理故可人家嫁了個有能力的事感好老公,總是職場不露痕跡地在背地里托人情找關系,讓人家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再度就業……
末了,理故表妹長嘆一聲:唉,事感可惜我沒這等好福氣,職場戰戰兢兢地干工作,理故唯恐哪個細小的事感環節出了什么錯,被老板不留情面地打入事業的冷宮,弄得薪斷吃喝愁……
在就業上,表弟倒是沒有表妹的顧慮。表弟是幾個合資公司爭搶的人才,是公司的中流砥柱,若是哪家炒了他的魷魚,其他公司立馬就會爭先恐后地伸出橄欖枝。
也難怪,無論將表弟放到哪一塊,哪一塊立馬就會有起色。一開始,表弟所在公司的產品合格率老是停留在96%,瞧著那些“殘次品”帶來的損耗,老板傷透了腦筋,曾根據一個老技術員的建議,更換了一個機器部件,倒騰了幾天,結果是徒費功夫;還曾換了幾個生產部的負責人,他們在上任時無不都信誓旦旦地立下保證書,可最后什么起色都沒有。
最后,老板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將做后勤管理的表弟調了過去,沒想到,仨月不到,產品合格率上升到了99%。
表弟立下汗馬功勞后,老板就像遇到了福星一般,又將他調到了銷售部。那會兒,周邊幾個地區競相上了幾個同樣的生產項目,雖然公司在第一時間看到了問題,出臺了挺好的銷售鼓勵措施,可公司的銷售業績還是逐月下滑,銷售部負責人無計可施,眼瞅著就要影響整個公司的資金運轉了,老板情急之下,就將賭注壓在了表弟身上。
沒想到,沒干過銷售的表弟很快摸清了里面的門道,上任第二個月,公司的業績就有所提升,之后逐月都有所改善,半年下來,公司的銷售業績就已經讓老板高枕無憂了。
漸漸地,表弟靠實力在業界有了名氣,后來,簡直成了神話一般的人物,不時有公司的老總三顧表弟的茅廬想挖墻角,讓表妹看得好生羨慕。
我自然也是羨慕的。
表弟笑:“表妹羨慕,是因為她在就業上有擔憂,你就算被炒了魷魚,靠寫稿、畫畫的收入,也能將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你羨慕啥?。”
我愣了一下,明媚地笑了。
我想到了前些日子在微信中讀到的一句話:一只站在樹上的鳥兒,從來不會害怕樹枝斷裂,因為她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她自己的翅膀。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對翅膀,很多時候我們患得患失,害怕錯過某次創業機會、擔心會與某次失職正面爭鋒,正是因為我們的翅膀不夠硬實,無法帶我們飛出困境。若有了強硬的翅膀,還怕嗎?
職場的哲理故事與感悟篇二:各自朝著相反的方向努力在我才入行的時候,公司同時招了三個實習生,我,阿米和老朱。
我們三人作為助理,各自參與其中一個不是很重要的項目,每天所做的事情,不過是接接電話、傳達下工作單、開會時旁聽并記錄會議紀要而已。
我們三人常常在一起抱怨工作的無聊、生活的艱辛,偶爾也會聊聊理想。是啊,作為獨自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如果沒有理想支撐,如何能熬過最初的艱難歲月呢?
幾個月之后,老朱服務的項目炒掉了我們公司,公司將重要的人員進行了重組分配,將不是很重要的人員如老朱等辭退。
我們三個人一起吃了飯,老朱說,就算公司不炒他,他也打算走了。因為在這樣朝不保夕的小公司,沒前途。
老朱的話我聽了進去。我仔細“算計”了收入和支出,發現繼續待在這家公司,兩年內無法改變現有狀態,于是在來年的春天辭職,跳到了一家以加班為特色的大公司。
阿米還留在原來的那家公司,只是從策劃轉到了銷售崗位。
之后的兩年,我經歷了一個人單獨做七個項目,一周上七天班、七天都在加班的狀態,我的專業能力和薪水節節攀升,也過上了住好房子、吃好東西、月薪略有盈余的日子。
然而,無休止的加班帶來的最嚴重后果是,我的身體出現了狀況,頭暈耳鳴,并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幻聽。
有一天太過疲倦,我從樓梯上摔了下來,雖然沒什么大事,但也在病床上躺了整整一周。
我以為我可以休息一下了,哪知我的領導說:項目是你跟的,別人一時也接不了手。你現在摔壞的是腿,不是手,只要還能坐起來,就把筆記本帶到醫院,堅持做。
我自然不肯,還為此委屈地哭過。領導想了想,決定再給我加兩千薪水。為了那兩千塊,我當時從了。
從醫院出來之后,我想了很多,想得最多的是,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我第一次仔細地思考了我所從事的行業。這個行業,想要做得好,就只能付出比別人多十倍的努力。我是一個傳統的女人,婚前可以以工作為重,但婚后必然會將大部分時間給予家庭。繼續從事這個行業,家庭將無法兼顧。這不是我想要的,而且,這個行業不是我的唯一。也就是說,我需要給自己更多的選擇。
辭職后,我找到一家業內排名中上的公司,憑借著之前的工作經驗做了主管,其后又逐步升到了項目經理、部門經理。
在這幾年的時間里,我學了心理學,考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并陸續經朋友介紹承接一些業務。空余時間,也會寫寫稿,幫朋友的雜志寫幾篇專欄、跟編劇合作寫劇本。
可以說幾條線同時在發展,時間均勻分配,雖做得不是很好,可也算游刃有余。在這樣的努力下,我越發有底氣,不再迷茫,并認為自己在現階段已經尋找到了我想要的生活——憑著自己的努力,在人生的特定階段做特定的事情,不盲目求快,不貪多,不緊不慢,一步步許給自己一個未來。
在這幾年的時間里,阿米嫁了人,房子在上海、老公在身邊、寶寶即將出生。老朱成了一家公司的總監。
再打電話,阿米會跟我抱怨老公工作太辛苦,讓她好不擔心。老朱會跟我抱怨現在根本就是90后的天下,這群人經常溝通不力。
然而除了抱怨之外,我們談得更多的是房子、車子和壓力。
我從來沒問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經歷了些什么。我知道,要想得到,必然得付出十倍的努力,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的艱辛,不會比我少。
或許有的人會說,我已經很努力了,但是距想要的結果還太遙遠。我只能說要么是你定的目標不對,要么是你努力的姿勢不對,要么是你根本不夠努力。
“我們要多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這個過程中的艱辛,只有努力過的人才知道。而只有你爬到了山頂,整座山才會依托你。
職場的哲理故事與感悟篇三:戰勝對手從微笑開始我有段時間心情不好,不自覺地把不良情緒帶到了工作中。
有一天,上司給我布置了一項任務,和我的工作職能不怎么沾邊,我當著同事的面推辭說沒時間,以后這樣的工作別推給我。
這讓上司很沒面子,但是當時他沒有說什么,不但臉上沒有任何不悅的表情,反而很坦誠地對著我微笑。我很不自然地走出他的辦公室。
第二天早上上班時我發現我的桌子上多了一束插在玻璃飲料瓶中的小花,小小的花苞藏在綠葉之間,宛如一縷從陰霾中漏出來的陽光,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每當工作疲勞時我就近距離觀察這束花,心情慢慢的隨之明朗起來,不再急躁,不再郁悶。
我問同事,是誰放的花,他們都說不知道,這讓我心里暖暖的。也許工作壓力有點大,個別同事有時也和上司發生爭執,鬧別扭,令工作氛圍很沉悶。
但我發現如果哪個同事前一天和上司鬧了不愉快,第二天他的桌子上就會多一束花。過不了幾天,辦公室里所發生的不快就煙消云散了,大家工作都很投入,業績也很明顯。
看著那一天天綻放的花,我心存感激。時間長了我認識到自己的過錯,主動給上司發了個短信息,請他原諒我的沖動和年輕氣盛。
他給我回了條信息:生氣就是和自己過不去,生氣前請你先到衛生間盯著鏡子微笑一分鐘,然后再來和我生氣,我什么都可以原諒。上司的寬宏大量讓我倍感慚愧。
從那以后每當工作或者生活中和周圍的人發生誤會和爭執時,即便他們是錯誤的,我是正確的,我都不和他們爭執辯解,并且讓自己始終保持微笑,然后看著他們因為急著為自己辯解臉漲得通紅的樣子,我再提醒他們:請你先保持微笑,我們臉對著臉,比比看誰在不出聲的情況下微笑的時間長,就算誰贏。
結果,沒有理或者存在過錯的一方先我出聲,且微笑的時間沒有我長。最后我們和好如初。
這讓我想起美國總統林肯的一件軼事。當一次戰役中俘獲敵軍時,他的下屬要求嚴懲敵軍,林肯卻不同意,他不但豁免了敵軍的一切罪行,反而像對待自己人一樣對待敵軍。
有的下屬不解地問:他們是敵人啊,消滅后患嚴懲敵人才是最好的辦法。林肯笑著說:“你錯了,連敵人都變成我們的朋友了,我們還有什么戰勝不了的?”
軍事家的智慧并不在于戰術,反而體現在一些細微的事情上。結合自己以前的過錯,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高明,我越來越欽佩我的上司潤物細無聲的教化。
如果不能改變別人的過錯,那我們先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比如,從微笑開始,盡管微笑有時很微不足道,但它如同穿石的水滴、大堤的蟻穴,總有一天會擊穿石頭,使大堤倒塌。
做人做事,一拼力量,二拼智慧,如果力量、智慧不足以戰勝對手,那么我們就從微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