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無憂形容做任何事情準備周全,字成枕無感覺很安心、語故憂不用害怕的事高意思。那么這個成語怎么來的字成枕無呢?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高枕無憂的成語故事,希望幫助到你。語故憂
高枕無憂
春秋的事高時候,齊國有一位叫做孟嘗君的字成枕無人,他在家里養了三千個客人,語故憂孟嘗君把這些人分成上、事高中、字成枕無下三種等級。語故憂上等的事高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魚大肉、出門的字成枕無時候還有車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魚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
有一天,語故憂孟嘗君的事高朋友介紹一個叫做馮諼(音:宣)的人到孟嘗君家,孟嘗君問他的朋友:「這個叫馮諼的人有什么專長呀?」朋友想了很久說:「好像沒什么專長耶。」孟嘗君聽了之后,就不怎么理會馮諼,家里的傭人看到孟嘗君不理馮諼,以為主人瞧不起馮諼,通通把馮諼當下等的客人招待。
馮諼心里很不高興,天天發牢騷:「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離開算了。」孟嘗君知道以后,就把馮諼由下等的客人升為上等的客人,還送給馮諼的媽媽吃的和用的東西,馮諼心想:「孟嘗君對我這么好,我一定要找機會報答他。」
有一次,孟嘗君派馮諼到薛地去討債,馮諼就假裝是孟嘗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嘗君錢的人不用還錢,替孟嘗君買了個「義」的好名聲。后來孟嘗君被齊王國君解除了相國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時候,薛地的人民都熱烈地歡迎孟嘗君呢。
過了不久,馮諼又對孟嘗君說:「一只兔子要有三個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獵人獵殺的危險。您現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個洞,是很危險的。萬一齊國的國君對您不滿意要殺您,您連其他躲的地方都沒有呢。所以,您現在還不能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孟嘗君一聽:「那我該怎么辦呢?」馮諼:「這件事就交給我去辦。我會讓您象狡兔一樣,有三個安全的洞藏身。」于是,馮諼就跑去找梁國的國君梁惠王,告訴梁惠王孟嘗君非常能干,梁惠王聽了之后立刻派人帶著一千斤黃金、一百輛馬車去請孟嘗君到梁國做相國。
這個消息傳到了齊國,齊國的國君馬上慌張起來,趕快用隆重的禮節請孟嘗君回去齊國做相國。同時,馮諼又叫孟嘗君在薛地建立宗廟,用來保證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廟建好以后,馮諼就對孟嘗君說:「現在三個洞都已經挖好了,從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頭墊高,安心地睡覺了。」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涌,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于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云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各得其所
出處《易·系辭下》
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漢武帝妹妹隆慮公主的兒子昭平君,是漢武帝的外甥,隆 慮公主知道昭平君倚仗權勢,經常為非作歹,難免要惹出大事。她擔 心自己死后,昭平君會犯死罪無人救他,便在病重時對武帝說:“陛 下,我愿以一千斤黃金和一千萬錢,為昭平君預贖死罪。”
這種事沒 有先例,但漢武帝見她病生得很重,為了安慰她,也就點頭應允了。 隆慮公主死后,昭平君因沒有人管束他,日益驕橫。一次他酒后 殺人,被捕入獄。
武帝非常難過,嘆息道:“我妹妹很晚才生這個兒 子,死前把他托付給了我,現在要判他死罪,我實在不忍心呀。”
左右 的大臣們都說:“公主早已替他贖了死罪,陛下就赦免他一次吧。”
武帝搖搖頭說:“法令是先帝制定的,必須遵守。如果因為我的 親屬而破壞法令,豈不失信于民?”
最后,武帝狠了狠心,還是下詔處死了昭平君。 處死了昭平君,武帝心里很難過。但是,太中大夫東方朔卻向武 帝祝酒說:“賞功不避仇敵,罰罪不考慮骨肉,這兩點陛下都做到了。 四海之內的百姓就會各如其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