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馬與小豬】
有一天,陽光明媚,話故萬里無云。有關于豬小馬從一個賣香蕉的話故地方買了一根香蕉。
買完了,有關于豬小馬準備去買書。話故小馬說干就干,有關于豬于是話故,小馬悠閑地走向書店。有關于豬小馬一邊走一邊吃起又香又甜的話故香蕉來。小馬走啊走,有關于豬走到半路,話故小馬就隨手一扔,有關于豬就把又黃又滑的話故香蕉皮給扔到了地上。
這時,有關于豬一只又肥又胖的小豬剛好經過這兒。忽然,只聽“撲通”的一聲,哎呀,原來小馬把香蕉皮亂丟,丟在了馬路上呀,使小豬摔倒了。
小豬忍著痛,慢悠悠地站了起來,自言自語地說:“誰的香蕉皮呀。害死我了,要是再嚴重一點的話,有可能,屁股會摔成四半花呢。”小豬又說:“誰那么沒有素質呀。”
小馬聽見后面有聲音,就轉了過來。小馬看見了小豬就說:“小豬,你怎么了呀?”小豬說:“剛才誰把香蕉皮扔在地上,結果我踩到了香蕉皮,摔了個四腳朝天。”小馬慚愧地說:“是我把香蕉皮扔到了地上的,對不起,小豬。”小豬說:“沒關系,小馬,你下次不要這樣了,好嗎?”小馬說:“謝謝你,小豬,我知道了。”
最后,小馬終于改掉了亂丟垃圾的壞毛病。
【三只小豬】
有三只小豬,老大叫有名,老二叫滬士,老三叫神兵。有一天狼來了,老大看見了,就喊:“狼來了。”。狼說:“你們交出一只小豬,我就放過你們”。老三很聰明,說:“狼啊,你下午來吃我們吧,下午我們肉長得更多,你就吃得更多。”狼就答應了。老三說,我們都造一座房子吧。老大造了一座草房,老二造了一座木房,老三造了一座石頭房,房頂上還有煙囪。
下午,狼回來了,狼大吃一驚,他們是騙我的。狼嚎叫起來,老大的草房被狼嚎倒了,老大就跑到老二的木房里,狼再嚎叫起來,老二的木房一動不動,狼用鐵錘一打,老二的木房就被*了,老大和老二跑到老三的石頭房里。狼用鐵錘打,老三的石頭房一動都不動,狼大吃一驚,怎么一個比一個厲害,狼爬到煙囪里,幸虧老三早有準備,他在煙囪下面放了一個鍋,里面裝滿火,狼掉在火鍋上,就被燒死了。
【豬狗相爭】
這是發生在膠東沿海的一件趣事。一年春末,大灣島漁村盡東頭的漁民張海順家的大院中,匆匆跑出了一頭大公豬,它像往日一樣徑直向海邊跑去。來到海邊,大公豬熟練地在退潮后的碎礁石中用有力的長嘴巴拱捉下面的海蟹、香螺解饞。
這天,大公豬似乎運氣不佳,接連拱翻了幾塊兒大石頭,結果連一只小螃蟹也沒找到,氣得它甩甩尾巴,一溜煙地向一個叫黑壇子的水灣跑去。黑壇子水灣不大,可很深,大公豬曾在這里吃到過一只2斤多重的八帶蛸。這次它又想來試一試運氣。當大公豬氣喘吁吁地來到灣旁時,它憑著那豐富的經驗,發現水底好像有東西在緩緩游動。它憋足一口氣,把大嘴巴伸進了水中。
大公豬的猜測一點不錯,今天這水灣里果真困住了一條30多斤重的大黑頭魚。這種魚有“大頭鯊”之稱,它不是鯊魚,卻如同鯊魚一般兇狠,腦袋特大,全身呈黑褐色,平時躲在洞中,一旦有魚類從洞前游過,它便如猛虎撲食一般,沖出來張開帶齒的大嘴就是一口。這天,它不留神被潮水留在了黑壇子水灣中,灣中雖有小魚蝦,卻遠填不飽它的肚子。可也巧,正當它瞪起一對暗紅色的大眼四處尋食的時候,忽見有個圓溜溜的東西伸進了水中,便以為是天賜美食了,其實那正是大公豬伸入水中的長嘴巴。大黑頭魚卻毫不知情,攢足了勁兒,竭盡全力地猛沖上去,咔嚓就是一口,一下子把大公豬的長嘴巴咬到了口中。
大公豬又驚又怕又疼,急忙想抬起頭來跳上岸邊,可那大黑頭魚哪里肯松口,憑借水中優勢,將它拼命地向深水里拖。但它力氣再大,也很難將一頭250多斤重的大豬拖下水去。
大公豬拼命地向后挪,一下子倒把大黑頭魚給拖到了岸邊。按說若遇上一般的魚兒,一旦離水也就會松口,可這大黑頭魚卻兇猛異常,它死死地咬住了到口的肥肉絲毫不松。這下子可苦了大公豬,因為它的長嘴巴被咬住后,那豬鼻子也進到了魚嘴中,憋得它十分難受。于是,一場豬魚相斗的有趣場景出現了:一邊是大公豬拼命搖頭并哼哼著,想把30多斤重的大魚甩掉;一邊是大黑頭魚掙扎著,并全力地咬住大公豬的長嘴巴。雙方都是拼死一搏,相持不下……
就在這節骨眼上,突然又出現一條大狗。這狗是漁村村長家的看家犬,雖不是“黑戈”純種,卻也是長得粗壯慓悍。這大狗不食鮮魚,卻喜歡捉魚,捉到后銜回家去討好主人。這時,大狗遠遠看到豬魚相斗的情景,便急忙躥過去觀戰。當看到大公豬甩動著大黑頭魚那有趣的樣子時,它以為是大公豬捉到了一條大魚,就沖上前去一口咬住了魚尾巴,拼命地拽起來。大黑頭魚正專心地與大公豬較勁兒,忽然感到尾巴被咬住,便本能地松了口,被大狗拖出老遠。
再說大公豬正被憋得頭昏眼花的時候,忽然得到了解脫,便大口地喘了幾口氣。可當完全清醒過來時,它發現大狗正拖著大魚跑得好歡,心中不由大怒,沖上前去用頭撞了大狗一下,把大狗撞得趔趄著退出好遠摔倒在地,那大黑頭魚也被甩到了幾米遠的地上。大狗惱羞成怒,爬起來張著大口就沖向了大公豬去咬它的后腿,不料這大公豬也決非等閑之輩,猛地揚起一只后蹄,不偏不歪,正踢中了大狗的下頜,疼得大狗就地蹦起幾尺高,然后“嗚嗚”地尖叫著躲到了一旁。大公豬見大狗退縮了,又試探著去吃大魚。可這次它卻不敢輕易下口了,雖然大黑頭魚已經奄奄一息,可它還是心有余悸,輕輕地用前爪去撥動著大黑頭魚。這時,大狗緩過氣來,又猛地躍起身撲了過去,一口咬中了豬前腿,大公豬疼得張開大口去咬狗鼻子,不知是那副又丑又兇的豬臉,還是大公豬那滿口熏人的臭氣,使得大狗立即松口跳到了一邊,把頭貼近了地面,重新擺出了一副決斗的架式。大公豬也不主動發起攻擊,低垂著腦袋,兩眼緊盯著大狗……
在這豬狗決戰的關鍵時刻,一則“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發生了:村中一個名叫小順子的男孩出現在海邊。他原本是想來撿些海帶的,不想老遠地看到大公豬和大狗在打斗,便湊上來看熱鬧,當發現地上躺著條大黑頭魚,他馬上就明白了這其中的蹊蹺,便毫不猶豫地跑上前去將大魚抱了起來,咧嘴笑著向村里走去。這下子大公豬和大狗都傻了眼,爭斗了半天,大魚讓第三者抱走了,真是冤枉透頂,可它倆又不敢上前去與小順子爭執,無奈,只得一左一右跟在小順子的身后,邊走邊發出一種不滿的低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