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是年級文學體裁的一種。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寓言語故事。那么適合二年級學的故事成語寓言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二年級寓言故事的成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年級
晉朝時候,朝廷上有個左將軍叫王敦,故事他的年級長史官是謝輥,他倆常在一塊議論朝廷上的寓言語事情。
有一天,故事王敦對謝輥說:“劉隗這個人,年級奸邪作惡,寓言語危害國家,故事我想把這個惡人從君王身邊除掉,年級以此來報效朝廷。寓言語你看行嗎?故事”
謝鯤想了一想,搖著頭說:“使不得呀,劉隗的確是個壞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貍,恐怕把城墻弄壞;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毀壞了神社廟宇。如今這個劉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貍、社廟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勢力相當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聽了謝輥的話,雖然心里不高興,也只好罷休。
奸臣之所以能夠只手遮天,是因為有強大的后臺,并且在為人處事方面也有自己的手段,所以王敦即便有心除掉這個惡人,也還是不能輕舉妄動。有許多重要和棘手的事情,一定要經過層層商議才能做,不能太沖動。
二年級寓言故事的成語篇二:包藏禍心春秋時期,楚國北面的鄭國國君想把大臣公子段的女兒嫁給楚國的將軍公子圍,用結親的方式同楚國建立友好關系,不料,楚國卻想用公子圍到鄭國迎親的機會,帶兵前往一舉吞并鄭國。
到了迎親那天,公子圍駕起戰車,率領軍隊,浩浩蕩蕩直奔鄭國而來。
鄭國的子產識破了楚國這種迎親的險惡用心,便派子羽出城婉言辭謝,說:“我們鄭國都城很小,你們來迎親的人太多,實在盛不下,就在城外舉行婚禮吧。”
公子圍的代表卻說:“婚禮是件大事,怎能在野外舉行。你們不讓我們進城,豈不是要叫天下人都笑話我們楚國的地位低于你們鄭國嗎?不但如此(不寧唯是),而且還會使我們的公子圍犯下欺騙祖先之罪。公子圍在離開楚國時,還到祖廟恭敬地祭告祖先呢。”
這時,子羽見已經把話說到這分上了,只好直言不諱地說:“我們的國家小,不算錯;但是,如果因為國家小,希望仰賴大國,而自己不加防備,那才是大錯呢。鄭國同你們楚國聯姻,本想依靠你們大國來保護我們小國,可是你們心懷鬼胎暗取我國(包藏禍心以圖之),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
公子圍見陰謀敗露,料想鄭國定有防備,只得放棄偷襲鄭國的打算,但又矢口否認自己有吞食鄭國的意圖,堅持要進城,但表示楚兵一律不帶武器,全部空手。
子產和子羽見公子圍已經承諾不帶武器,就同意了公子圍進城迎親的要求。
公子圍在城中舉行婚禮后,不久便帶著新娘子回到了楚國。
二年級寓言故事的成語篇三:自欺欺人春秋時候,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子,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于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進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鐘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不要以為就你自己聰明,干了壞事別人不知,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不要刻意地去改變別人的看法。做事要先想好,實事求是。小朋友們,我們應該做一個誠實善良的人,不要去貪圖別人的東西。
二年級寓言故事的成語篇四:公而忘私春秋時期,晉國有個大夫,名叫祁黃羊,品德高尚,是晉平公的得力謀臣。晉平公要決定什么大事,都要同他商議。
有一天,晉平公把祁黃羊招進宮,問他說:“南陽縣還缺個縣令誰可以去擔當這個職務?”
祁黃羊想了想說:“解虎去比較合適。”
解虎與祁黃羊之間有矛盾,這晉平公也知道的。他聽到祁黃羊舉薦解虎,有點出乎意料,不解地問:“解虎不是與你有仇嗎?你怎么推薦他去當縣令?”
祁黃羊說:“您問的是誰可以去當南陽縣令,又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
晉平公贊許地點了點頭,說:“好吧。”于是就派解虎去當南陽縣令。解虎到了南陽,把南陽治理得很好,老百姓都很擁戴他。
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在還缺少一個軍尉,你看誰能夠勝任?”
祁黃羊回答說:“祁午可以擔任這個職務。”
晉平公聽了,又吃了一驚。原來祁午是祁黃羊的兒子。當時,推薦自己的親屬當官是很忌諱的事情,因為很容易招來閑話。
晉平公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就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你推薦他去當軍尉,就不怕別人說你徇私情?”
祁黃羊說:“你問的是誰可以當軍尉,又不是問誰是我的兒子。我是誰勝任這個職務就推薦誰,不管他和我有沒有關系,怕什么閑話呢?”
晉平公很贊賞他的坦蕩,就說:“那好,就派祁午去吧。”就又任用了祁午,祁午果真非常稱職。
后來,孔子聽了這件事,就感慨地說:“祁黃羊的話說得太好了。舉薦人才不回避跟自己有仇的人,也不回避自己的親生兒子,真是公而忘私啊。”
故事里的祁黃羊推薦人才完全以一個人的才與德為標準,而不管對方是與自己敵對的人,還是有血緣之親的兒子,就像孔子所說的:公而忘私。而他推薦的人也都很稱職,更是證明了他眼光之犀利。希望小朋友們都能做到公平公正。
二年級寓言故事的成語篇五:膽小如鼠很久以前,刺猬和老鼠是好朋友,他們的體態和性情很相似,刺猬因為全身長有硬刺,當他遇到危險時會蜷成一團,變成有刺的球,所以他受到的危險很小。
善良的刺猬為了自己的好朋友老鼠不受傷害,就把自己身上的刺分一些給老鼠。
老鼠身上有刺以后,發現其他動物都不敢招惹自己,于是就漸漸得意洋洋起來了,感覺自己就是動物大王了。
從此,只要一見到有其他的小動物靠近自己,老鼠就豎起它的刺沖向他們,在他們身上扎幾個小窟窿,然后自己大搖大擺地走了。久而久之,動物們都討厭起老鼠來。
有一天,當老鼠在森林里轉悠時,發現了美麗的孔雀,就想:“如果自己再擁有孔雀一樣漂亮的衣裳,那就更像森林大王了。”
于是,老鼠就對孔雀說:“孔雀,你漂亮的衣服是從哪兒買的?快點告訴我。”
孔雀說:“我可以告訴你。只是告訴你也沒有用,你身上的刺會把衣服扎破的。除非你把身上的刺拔掉。”老鼠就去找螃蟹理發師,把身上的刺都拔掉了。
老鼠高高興興地去找孔雀,可是孔雀一見到他,就飛上了高空,對森林里的動物高聲叫道:“大家快來看呀,老鼠剪刺了,大家可以過安寧日子啦。”
小動物們聽到這一消息,爭先恐后地從家里跑出來觀看。那些受過他欺負的小動物都朝他沖了過去。
正當老鼠要鼓起身上的“刺”準備還擊時,才想起自己上了孔雀的當,現在已經“今非昔比”了,只好抱頭鼠竄,灰溜溜地逃走了。
所以直到現在,老鼠白天也不敢出來,整天鬼鬼祟祟的,出洞時也總是用兩只前爪趴在洞邊,左瞧右看,確感安全方才出洞。
“膽小如鼠”也就是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