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名詞} > 歷史軍事 > 《游廬山記》惲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游廬山記》惲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唐家三少

狀    態(tài):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07:49:03

最新章節(jié):后記

作品簡介《游廬山記》是游廬惲敬譯一片收錄于《四部備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惲敬作,山記釋翻記述了作者游歷廬山六天的文言文原文注過程,于路程及登臨的游廬惲敬譯名勝古跡。

作品原文


游廬山記(1)


廬山據(jù)潯陽、山記釋翻彭蠡之會(2),文言文原文注環(huán)三面皆水也。游廬惲敬譯凡大山得水(3),山記釋翻能敵其大以蕩潏之,文言文原文注則靈;而江湖之水,游廬惲敬譯吞吐夷曠(4),山記釋翻與海水異。文言文原文注故并海諸山多壯郁(5),游廬惲敬譯而廬山有娛逸之觀(6)。山記釋翻


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7),文言文原文注敬以事絕宮亭(8),泊左蠡(9)。庚辰(10),艤星子(11),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12),過小三峽,駐獨對亭(13),振鑰頓文會堂(14)。有桃一株,方花(15)。右芭蕉一株,葉方茁(16)。月出后,循貫道溪(17),歷釣臺石、眠鹿場(18),右轉達后山,松杉千萬為一桁(19),橫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20),由三峽澗陟歡喜亭(21)。亭廢,道險甚。求李氏山房遺址不可得(22)。登含鄱嶺(23),大風嘯于嶺背,由隧來風,上攀太乙峰(24)。東南望南昌城(25),迤北望彭澤(26),皆隔湖,湖光湛湛然(27)。頃之(28),地如卷席漸隱(29);復頃之(30),至湖之中;復頃之,至湖壖(31);而山足皆隱矣。始知云之障(32),自遠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33),而大云千萬成陣(34),起山后,相馳逐布空中,勢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窺玉淵潭(35),憩棲賢寺(36)。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37),勢相倚負,返宿于文會堂。


壬午(38),道萬杉寺(39),飲三分池(40)。未抵秀峰寺里所(41),即見瀑布在天中(42)。既及門,因西瞻青玉峽(43),詳睇香爐峰(44),盥于龍井(45),求太白讀書堂不可得(46),返宿秀峰寺。


癸未(47),往瞻云(48),迂道繞白鶴觀(49),旋至寺(50),觀右軍墨池(51)。西行尋栗里臥醉石(52);石大于屋,當澗水途中。訪簡寂觀(53),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頭陀(54)。


甲申(55),吳蘭雪攜廖雪鷺、沙彌朗圓來(56),大笑排闥而入(57),遂同上黃巖(58)。側足逾文殊臺(59),俯玩瀑布下注盡其變(60)。叩黃巖寺(61),跐亂石(62),尋瀑布源(63),溯漢陽峰(64),徑絕而止65)。復返宿秀峰寺。蘭雪往瞻云,一微頭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66),曉望瀑布倍未雨時(67)。出山五里所(68),至神林浦(69),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蒼釅一色(70),巖谷如削平。頃之,香爐峰下,白云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71);復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頃之,則相與為一。山之腰皆弇之(72),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73),山之靈所泄也(74)。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75)。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76),以詒后之好事者焉(77)。


作品注釋
(1)廬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屢見前注。
(2)潯陽:長江流經潯陽(治所在今九江市)境一段的古稱,在今江西九江市北。彭蠡:即今江西鄱陽湖。
(3)“凡大”三句:意謂大凡大山近于水,而那水的氣勢能和大山相稱,在大山周圍涌流激蕩,就很神氣。“敵”,匹敵。“蕩潏(yù)”,水勢大而流速快的樣子。“靈”,形容壯美,猶言“神氣”。
(4)吞吐夷曠:謂湖水流進流出都很順暢。“夷曠”,平坦開闊。
(5)并(bàng)海:近海。“并”,通“傍”,靠近。壯郁:雄奇有力的樣子。
(6)娛逸之觀:謂景象令人愉快而自在。
(7)“嘉慶”句:1813年4月12日(嘉慶十八年農歷三月十二日)。
(8)敬:作者自稱。絕:橫渡。宮亭:宮亭湖,彭蠡湖(即鄱陽湖)的別稱。因廬山下,彭蠡湖邊有宮亭廟而得名。
(9)左蠡:地名,在江西都昌西北。
(10)庚辰:十三日。
(11)艤(yǐ):停船靠岸。星子:縣名,今屬江西。
(12)白鹿洞:在五老峰下。唐德宗貞元年間(785—805),洛陽人李渤隱居廬山讀書,并養(yǎng)了一只白鹿,時稱之“白鹿先生”,住所為“白鹿洞”。后來李渤為江州刺史,便在故地建筑臺榭,命名為白鹿洞。宋時為四大書院之一。五老峰:在廬山東南方,五峰突兀凌霄,有如五老人并肩而立,故名。
(13)駐:停留。獨對亭:在白鹿洞東。
(14)振鑰:謂開門。頓:止宿。文會堂: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始建。
(15)方花:正在開花。
(16)葉方茁:葉子正在壯盛地長出來。
(17)貫道溪:在白鹿洞東。溪水自凌云峰來,流經白鹿洞出峽為貫道溪。
(18)釣臺石、眠鹿場:在白鹿洞西、西南。
(19)“松杉”二句:意謂一條由千萬棵松樹、杉樹形成的綠色林帶,橫亙在五老峰的山腳下。“桁(héng)”,檁(lǐn)子,屋上托住椽(chuán)子的橫木,這里形容由松樹、杉樹形成的林帶。
(20)辛巳:十四日。
(21)三峽澗:在五老峰西。含鄱口東西九十幾條大小川流都注入三峽澗,水勢湍急,洶涌騰躍,險如長江三峽。歡喜亭:在通往五老峰的歡喜嶺上。面當鄱陽湖,地勢優(yōu)越,游憩縱目,令人心曠神怡,故名歡喜亭。
(22)李氏山房:在五老峰下,又稱白石庵,白石僧舍。“李氏”,指李常,字公擇,建昌(治所在今江西南城)人。宋哲宗時累官至御史中丞。少時在廬山讀書,及第后,將所抄書九千卷留在此地,起名李氏山房。
(23)含鄱嶺:在廬山半山腰。嶺南為含鄱口,山勢險峻,其形狀像要吞食鄱陽湖,故名。
(24)太乙峰:在含鄱口西南,是廬山最有名的山峰之一。
(25)南昌城:今江西南昌市。
(26)迤(yǐ)北:斜北。彭澤:指彭澤故城,在今湖口縣彭澤鄉(xiāng)。
(27)湛湛(zhàn)然:波光水色深遠的樣子。
(28)頃之:一會兒。
(29)“地如”句:意謂湖上云霧涌來,像卷起席子一樣,漸漸把南昌、彭澤遮住。
(30)復頃之:又過了一會兒。
(31)湖壖(ruán):湖邊。
(32)云之障:云變得像屏障。
(33)蓬蓬然:形容云霧蓬松往上冒的樣子。
(34)“而大云”四句:意謂大塊云朵成千上萬地擺開戰(zhàn)陣,它們從山后起來,彼此馳騁追逐,布滿天空,看樣子將要下雨。
(35)玉淵潭:在三峽澗下流。諸水合流,平地奔瀉幾十丈,然后下注深潭:接著又平地奔騰幾百步,再下注深潭,這樣連續(xù)共七八處,是廬山三峽澗中最壯觀的地方,也是廬山奇景之一。
(36)棲賢寺:廬山五大寺院之一,在五老峰下,南朝齊參軍張希之建。
(37)“乃夕”二句:意謂夕陽穿過云層,照射在五老峰上,五老峰形態(tài)好像互相靠著、背著似的。“夕陽”,夕陽。“倚(yǐ)”,靠著。
(38)壬午:十五日。
(39)道:取道,路徑。萬杉寺:廬山五大寺院之一,在慶云峰下,舊名慶云庵、慶云院。北宋景德年間(1004—1007),寺僧大超種杉樹萬株。天圣年間(1023—1032)改名萬杉寺。
(40)三分池:在萬杉寺后,又名散珠池。
(41)秀峰寺:廬山五大寺院之一,在廬山東南鶴鳴峰下,南唐中主李璟建,原名開先寺,清代康熙年間(1662—1722)改名秀峰寺。里所:一里左右。
(42)瀑布:即瀑布水,亦叫瀑布泉,在秀峰寺西南。一水自坡頂下注雙劍峰背后深谷中,匯為大龍?zhí)叮缓罄@出雙劍峰東,下注大壑,懸掛數(shù)十百丈,這就是瀑布泉,為秀峰寺周圍奇觀之一。李白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和“掛流三千丈,噴壑數(shù)十里”的描寫。
(43)青玉峽:秀峰寺有二瀑布,其一在東北,叫馬尾水,自鶴鳴、龜背兩峰間瀉出;其二在西南,即瀑布泉。瀑布泉循壑流到雙劍峰東北和馬尾水合流為一水,迸射出于山峽中,下注入于深潭,這就是青玉峽。潭深而紺,石碧而削,水白如練,故名。
(44)詳睇(dì):仔細看。香爐峰:在廬山西北秀峰寺后,峰形圓聳如香爐,常常煙霧繚繞,故名。峰南有一巨石,很像一巨人,所以又叫石人峰。
(45)盥(guàn):洗手。龍井:在青玉峽下。所謂龍井是指和尚循著水道鑿成的許多小石池子。
(46)求:尋找。太白讀書堂:亦叫李太白書堂,或太白書室。在香爐峰下,青玉峽西。相傳李白為避安史之亂曾在此讀書。
(47)癸未:十六日。
(48)瞻云:寺廟名,在廬山金輪峰下。舊名歸宗寺,晉右軍將軍王羲之創(chuàng)建,后成為廬山五大寺院之一。
(49)迂道:繞道。白鶴觀:在五老峰下。683年(唐高宗弘道元年)建,北宋祥符年間(1008—1016)曾賜名“承天白鶴觀”。宋代陳舜俞《廬山記》說:“廬山峰巒之奇秀,巖壑之深邃,林泉之茂美,為江南第一,此觀復為廬山第一。”
(50)旋:隨即。
(51)右軍墨池:在瞻云寺殿前。池水黑色,相傳是晉朝右軍將軍王羲之洗墨的地方。
(52)栗里:古地名,在黃龍山北麓的溫泉北邊,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曾遷居于此。臥醉石:在離栗里柴桑橋一里左右的地方,石高約三四尺,又叫底柱石。據(jù)說當年陶淵明喝醉酒后,常常睡在那里。
(53)簡寂觀:在金雞峰下,舊名太虛觀,南朝宋大明年間(457—464)道士陸修靜住在這里。陸修靜死后謚簡靜,故名。
(54)一微:和尚的法號。頭陀:行腳乞食的僧人,此用作“和尚”的昵稱。
(55)甲申:十七日。
(56)吳蘭雪、廖雪鷺:人名,其人其事不詳。沙彌:尚未接受佛教大戒的和尚,此用作和尚的通稱。朗圓:和尚的法號。
(57)排闥(tà)而入:推開門就進來。
(58)黃巖:在雙劍峰下。
(59)側足:斜側身體行走,這里表示山路窄而難走。文殊臺:在黃巖南。
(60)“俯玩”句:意謂俯身欣賞瀑布下注時那種變化無窮的情狀。
(61)叩:敲門,謂探訪。黃巖寺:在雙劍峰下,唐代僧人智常所建。
(62)跐(cǎi):通“踩”。
(63)源:水的發(fā)源處。
(64)溯(sù):逆水而上。漢陽峰:廬山最高峰。據(jù)說站在漢陽峰峰頂能遠望數(shù)百里,極目江漢,故名。相傳漢武帝曾到達峰頂,所以又有漢武峰之稱。
(65)徑絕:一條小路也沒有了。
(66)乙酉曉:十八日早晨。
(67)倍未雨時:比沒有下雨時大了一倍。
(68)五里所:五里左右。
(69)神林浦:水口名。
(70)沈沈(tán):深邃的樣子。蒼釅(yàn)一色:一派濃郁的深青色。
(71)團團相銜出:云霧一團團接連不斷地彌漫開來。
(72)弇(yǎn):覆蓋。
(73)水之征:是有水的預兆,指雨水降落前先有云。
(74)“山之”句:是山神散發(fā)出來的東西;古人以為云從山出,故稱。
(75)類記之:只作大概的記述。
(76)如是:就像上文記述的這樣。
(77)詒:留給。好事者:指愛好游山玩水的人。

原文

廬山據(jù)潯陽彭蠡之會,環(huán)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敵其大以蕩潏之則靈。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曠,與海水異。故并海諸山多壯郁,而廬山有娛逸之觀。

嘉慶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絕宮亭,泊左蠡。庚辰,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過小三峽,駐獨對亭,振鑰頓文會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葉方茁。月出后,循貫道溪,歷釣臺石、眠鹿場,右轉達后山。松杉千萬為一桁,橫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峽澗,陟歡喜亭。亭廢,道險甚。求李氏出房遺址,不可得。登含鄱嶺,大風嘯于嶺背,由隧來。風止,攀太乙峰。東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澤,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頃之,地如卷席,漸隱;復頃之,至湖之中;復頃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隱矣。始知云之障自遠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萬成陣,起山后,相馳逐布空中,勢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窺玉淵潭,憩棲賢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勢相倚負。返,宿于文會堂。

壬午,道萬杉寺,飲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見瀑布在天中。既及門,因西瞻青玉峽,詳睇香爐峰,盥于龍井。求太白讀書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繞白鶴觀。旋至寺,觀右軍墨池。西行,尋栗里臥醉石。石大于屋,當澗水。途中訪簡寂觀,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頭陀。

甲申,吳蘭雪攜廖雪鷺、沙彌朗園來,大笑,排闥入。遂同上黃巖,側足逾文殊臺,俯玩瀑布下注,盡其變。叩黃巖寺,跐亂石尋瀑布源,溯漢陽峰,徑絕而止。復返宿秀峰寺。蘭雪往瞻云,一微頭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曉望瀑布,倍未雨時。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蒼釅一色,巖谷如削平。頃之,香爐峰下白云一縷起,遂團團相銜出;復頃之,遍山皆團團然;復頃之,則相與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蒼釅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靈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歷,皆類記之,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以詒后之好事者焉。

作品譯文

廬山處于潯陽江和鄱陽湖交會的地方,圍繞著它的三面都是水。凡是大山得到水的襯托,能抵得住它的氣勢,讓它涌蕩騰躍,就稱得上靈氣所鐘。而江和湖的水,吞吐進出,平穩(wěn)寬闊,與海水不一樣。所以靠海的山嶺大多顯得雄壯深沉,而廬山具有清逸動人的景致。

嘉慶十八年三月十二日,我因有事渡過鄱陽湖,泊船左蠡。十三日,船停靠在星子縣境,于是便前去游覽。這一天前往白鹿洞,眺望五老峰,穿過小三峽,停駐于獨對亭,打開鎖,在文會堂止息。那里有一棵桃樹,桃花正開;右邊有一株芭蕉,蕉葉才剛剛抽出。月出以后,沿著貫道溪,經過釣臺石、眠鹿場,轉向右走到后山。成千上萬棵松樹和杉樹象屋上的桁梁那樣,橫貫在五老峰的山腳處。

十四日,經由三峽澗,登上歡喜亭。亭子已經殘壞,道路非常危險。尋求李氏山房的遺址,沒有能夠找到。登上含鄱嶺,大風在嶺后面呼嘯著,沿著通道吹來。風停后,爬上太乙峰。向東南方遙望南昌城,斜北遠眺彭澤縣,都隔著鄱陽湖,湖水清亮亮地閃爍著波光。過了一會兒,地面就象收卷席子那樣,由遠而近漸次隱沒;再過一會兒,暗影已移到湖面中央;再過一會兒,延伸到湖岸,然后連山腳都看不清了。這才知道是云朵遮蔽了天空,由遠而來。這時候四周圍的山峰都一派云氣騰涌的樣子,而大塊的浮云不計其數(shù),成群結隊,從山嶺后涌起,互相奔馳追逐,布滿空中,看樣兒將要下雨。這樣就沒到五老峰而改行下山。觀看玉淵潭,在棲賢寺小歇。回頭望五老峰,只見夕陽透過云層的空隙照射下來,象是跟峰巒互相依靠著似的。回來,在文會堂住宿過夜。

十五日,走過萬杉寺,在三分池喝茶。離秀峰寺還有一里路左右,就望見瀑布懸掛在半空中間。等進了寺門,于是朝西面瞻望青玉峽,仔細地觀望香爐峰,在龍井洗手。尋求李白的讀書堂,未能找見。返回,在秀峰寺內過夜。

十六日,去瞻云峰,迂回取道繞行過白鶴觀。隨即到了歸宗寺,觀賞了王羲之的墨池。再往西去,探訪栗里的陶淵明臥醉石,臥醉石比屋子還高大,正對著澗水。途中尋訪簡寂觀,但沒有前去。返回,住宿在秀峰寺,遇見了一微頭陀。

十七日,吳蘭雪帶著廖雪鷺和小和尚朗園來,大聲喧笑著,推門直入。于是大家一起上黃巖峰,側身踮著腳步越過文殊臺,俯身欣賞瀑布飛流直下,一直望到看不見為止。登門求訪黃巖寺,踩著亂石去探尋瀑步的源頭,迎著漢陽峰向上,到路行不通了才停下腳步。重又返回宿于秀峰寺。吳蘭雪去瞻云峰,而一微頭陀去九江。這天夜里下起了大雨。算來在山中已經五天了。

十八日,早晨望瀑布,比下雨之前大了一倍。出山五里左右,到了神林浦,望瀑布更為清楚。山深沉沉的,一派濃郁的深青色,巖谷象用刀削過一般平直。不一會兒,香爐峰下一縷白云裊裊上升,于是成團的白云互相銜接著出現(xiàn);又一會兒,滿山都見團團的云朵;再一會兒,云團互相匯合成為一體。山的半腰都被云圍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濃重的深青,這是我生平所從未見到過的。

云,是水的象征,是山的靈氣外泄的結果。所以我對于這次游覽所經過的地方,都只大體上記述一下,而唯獨對于云,特地記下它象這樣地變幻奇巧,足以悅人心性、散和情興,以留給以后的感興趣者。

作品賞析

這篇文章記述了作者游歷廬山六天的過程,于路程及登臨的名勝古跡,只作大概敘述,簡括明了;而于“云獨記其詭變足以娛性逸情如是”,重點突出。文中開門見山,首先指出廬山三面環(huán)長江大湖的形勝特點,“有娛逸之觀”。然后在六天記游中,生動描述了含鄱口俯覽鄱陽湖上風云卷來的云障奇觀和神林浦仰望香爐峰下白云團涌的云海幻景。最后以“云為水征,云從山出”的傳統(tǒng)說法為根據(jù),點出廬山形勝最“足以娛性逸情”者為云,與首段相應作結。可見作者在立意謀篇、安排布局上是講究章法、頗為用心的。這一游記章法有可取之處,能夠概括介紹全貌,又能具體突出奇勝之景;作者文筆洗煉生動,善于描寫景物特征,也是該文藝術成功的必要條件。

作者簡介

惲敬(1757—1817),字子居,號簡堂,武進(今江蘇常州市)人。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舉人,以教習官京師,歷富陽、新喻、瑞金等縣令,以廉聲卓異,擢南昌府同知,改署吳城同知。為人負氣,崇尚名節(jié),被忌恨他的人誣告彈劾,以失察為由去官。惲敬致力于古文,其文章得力于韓非、李斯,與蘇洵接近,風格較為自然奔放。與張惠言等創(chuàng)立“陽湖派”。著有《大云山房文稿》。

繼續(xù)閱讀
推薦閱讀: 幼兒園好聽的 梅雪爭春未肯 水滿田疇稻葉 水滿田疇稻葉 故事大全童話 環(huán)玦隨波冷未 愛惜芳心莫輕 愁里高歌梁父 中國熊丫頭的 中原父老莫空
《《游廬山記》惲敬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關于狼和狐貍的童話故事
第2 章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
第3 章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
第4 章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
第5 章 幼兒童話故事幼兒童話故事
第6 章 沙尾風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
第7 章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
第8 章 沙尾風回一棹寒,椒花今日不登
第9 章 給女朋友講童話故事給女朋友講
第10 章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
第11 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
第12 章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
第13 章 關于狐貍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14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
第15 章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
第16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
第17 章 適合幼兒看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18 章 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
第19 章 林鶯啼到無聲處,青草池塘獨聽
第20 章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
第21 章 經典的童話故事簡短的
第22 章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
第23 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
第24 章 笠澤茫茫雁影微,玉峰重疊護云
第25 章 3分鐘有趣的童話故事有趣的童
第26 章 可憐今夜月,不肯下西廂。全詩
第27 章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
第28 章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
第29 章 小學生故事大王比賽稿(童話)
第30 章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
第31 章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
第32 章 亂點莓苔多莫數(shù),偶粘衣袖久猶
第33 章 一千零一夜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34 章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
第35 章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
第36 章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
第37 章 經典格林童話:兩個國王的孩子
第38 章 千門列炬散林鴉,兒女相思未到
第39 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
第40 章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
第41 章 有關減肥的童話故事:胖刺猬減
第42 章 桑間簧火卻宜蠶,風土相傳我未
第43 章 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
第44 章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
第45 章 三年級編的童話故事作文
第46 章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
第47 章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
第48 章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第49 章 幼兒童話故事經典短篇 有趣的
第50 章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
第51 章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
第52 章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
第53 章 格林童話故事書的內容
第54 章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
第55 章 門外無人問落花,綠陰冉冉遍天
第56 章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綠深青一萬
第57 章 兒童經典童話故事書里的故事
第58 章 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
第59 章 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
第60 章 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
第61 章 有關古代四大明君的傳說
第62 章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
第63 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
第64 章 翠葉輕籠豆顆均,胭脂濃抹蠟痕
第65 章 走進天堂的裁縫的故事
第66 章 擲柳遷喬太有情,交交時作弄機
第67 章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
第68 章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
第69 章 小學生寓言故事200字左右
第70 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
第71 章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
第72 章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
第73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74 章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
第75 章 太行直上猶千里,井底殘山枉呼
第76 章 秋送新鴻哀破國,晝行饑虎齧空
第77 章 兒童聽的經典童話故事
第78 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第79 章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
第80 章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
第81 章 小動物的童話故事新編
第82 章 十年勾踐亡吳計,七日包胥哭楚
第83 章 但得明年少行役,只裁白纻作春
第84 章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里柳行
第85 章 安徒生童話故事帶圖畫
第86 章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
第87 章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
第88 章 鄉(xiāng)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
第89 章 幼兒經典童話故事大全
第90 章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
第91 章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
第92 章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
第93 章 格林的童話故事文字版
第94 章 三生定是陸天隨,只向吳松作客
第95 章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
第96 章 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
第97 章 童話故事掉進兔子洞經典閱讀
第98 章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
第99 章 黃鶯也愛新涼好,飛過青山影里
第100 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第101 章 寫一篇童話故事300字左右范
第102 章 湍溪已作風雷惡,更在云山氣象
第103 章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
第104 章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
第105 章 有關城堡的童話故事關于城堡的
第106 章 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
第107 章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
第108 章 桑間簧火卻宜蠶,風土相傳我未
第109 章 經典格林童話:圣母的孩子
第110 章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
第111 章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
第112 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
第113 章 短篇英文童話故事大全
第114 章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
第115 章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
第116 章 百年草草都如此,自琢春詞剪燭
第117 章 安徒生童話 家養(yǎng)公雞和風信公
第118 章 梅花竹里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
第119 章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
第120 章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紧我太爽了再快点视频| 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 热久久中文字幕| 天海翼大乱欲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男人免费桶女人视频| 中国黄色a级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娇小性色xxxx|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国产福利你懂的|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乱理伦片| 国产FREEXXXX性麻豆| 一本久久伊人热热精品中文|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爽视频| 大胸年轻的搜子4理论|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2021人人莫人人擦人人看| 4444在线网站|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小说|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视频| 妇女被猛烈进入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日本高清视频网址|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www.日本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神马伦理电影看我不卡|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美女爽到尿喷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