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名詞} > 收藏榜單 > 《晁錯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晁錯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

作    者:飛天魚

狀    態:連載中,加入書架,直達底部

最后更新:2025-05-10 18:25:26

最新章節:后記

作品簡介《晁錯論》是晁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篇人物評論文,評論對象為西漢初年景帝時期的論蘇政治改革家晁錯。這篇文章總結了削藩失敗是軾文晃錯被殺的原因。作者認為,言文原文晁錯被殺,注釋首先有七國叛亂給皇帝造成的翻譯壓力和受到政敵中傷的原因,但又提出了另一個觀點,晁錯即晁錯自己也缺乏堅強的論蘇意志和臨危不懼的精神,才給了政敵攻擊他的軾文機會。同時,言文原文作者通過對晁錯改革失敗的注釋嘆惋,表達出自己愿意為國效力但有志難展的翻譯抑郁心情。

作品原文


晁錯1論


天下之患2,晁錯最不可為3者,論蘇名為治平4無事,軾文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5變,而不為之所6,則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7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8。惟9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10為天下犯11大難,以12求成大功;此固13非勉強期月14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15;吾發16之,吾能收17之,然后有辭于天下18。事至而循循焉19欲去20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于我。


昔者晁錯盡忠為漢21,謀弱山東22之諸侯,山東諸侯并起23,以誅錯為名24;而天子不以察,以錯為之說25。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26。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27。昔禹之28治水,鑿龍門29,決大河30而放之海。方31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32;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33得至于成功。


夫34以七國之強,而驟35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36?錯不于此時捐其身,為天下當大難之沖,而制吳楚之命,乃37為自全之計,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38。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39。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40。當此之時,雖41無袁盎,錯亦未免于禍。何者42?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將。以情而言43,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違其議44。是以袁盎之說,得行于其間。使45吳楚反,錯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礪46,東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則天子將恃之以為無恐,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47?


嗟夫48!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49。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50,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51!


作品注釋
1、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潁川今河南禹州人,是西漢文帝時的智囊人物。主張重農貴粟,力倡削弱諸候,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權貴忌恨。漢景帝四年(前154年),吳、楚等七國以“討晁錯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晁錯因此被殺。
2、患:禍患。
3、為:治理,消除。
4、治平:政治清明,社會安定
5、其:代詞,指禍患。
6、所:處所。這里指解決問題的措施。
7、狃(niǔ):習慣。
8、不吾信:不相信我。
9、惟:只有。
10、出身:挺身而出。
11、犯:冒著。
12、以:而,表順接。
13、固:原本。
14、期(jī)月:一個月。這里泛指短時期
15、端:開頭,開始。
16、發:觸發。
17、收:制止。
18、然后有辭于天下:然后才能有力地說服天下人。
19、循循焉:緩慢的樣子。循循,徐徐。焉,……的樣子。
20、去:逃避
21、昔者晁錯盡忠為漢:從前晁錯殫精竭慮效忠漢朝。昔者,從前。
22、山東:指崤山以東。
23、并起:一同起兵叛亂。
24、以誅錯為名:以誅殺晁錯作為名義。以······為,把······作為。
25、而天子不以察,以錯為之說:但漢景帝沒有洞察到起兵的諸侯的用心,把晁錯殺了來說服他們退兵。
26、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天下人都為晁錯因盡忠而遭受殺身之禍而悲痛,卻不明白其中一部分是晁錯自己造成的。以,因為。取,招致。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自古以來能夠成就偉大功績的人,不僅僅要有超凡出眾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28、之:用在主、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
29、龍門:今陜西韓城東北,是黃河奔流最湍急處。
30、大河:指黃河。
31、方:當。
32、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可能也有決堤、漫堤等可怕的禍患。
33、是以:所以,因此。
34、夫:句首發語詞。
35、驟:突然。
36、其為變,豈足怪哉:他們起來叛亂,難道值得奇怪嗎?足,值得。
37、乃:竟然。
38、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想讓皇帝御駕親征平定叛亂,而自己留守京城。
39、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自己想求得這個美名,怎么能逃避這場患難呢?安,怎么。
40、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這是忠臣義士們之所以憤怒不平的原因啊。
41、雖:即使。
42、何者:為什么呢?
43、以情而言:按照情理來說。以,按照。
44、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違其議:皇帝本來已經覺得這是勉為其難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對他的建議。
45、使:假若。
46、淬礪:鍛煉磨礪。引申為沖鋒陷陣,發憤圖強。
47、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即使有一百個袁盎,能有機可乘離間他們君臣嗎?
48、嗟夫:感嘆詞,唉。
49、則無務為自全之計:就不要考慮保全性命的計策。務,從事。
50、隙:空隙,空子。
51、乃其所以自禍歟:正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啊!歟,語氣助詞,表感嘆。

原文

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坐觀其變,而不為之所,則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強為之,則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為能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無故而發大難之端;吾發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辭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責,則天下之禍,必集於我。

昔者晁錯盡忠為漢,謀弱山東之諸侯,山東諸侯并起,以誅錯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錯為之說。天下悲錯之以忠而受禍,不知錯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鑿龍門,決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蓋亦有潰冒沖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當然,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錯不於此時捐其身,為天下當大難之沖,而制吳楚之命,乃為自全之計,欲使天子自將而己居守。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將之至危,與居守至安;己為難首,擇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義士所以憤怨而不平者也。

當此之時,雖無袁盎,錯亦未免於禍。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將。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難之矣,而重違其議。是以袁盎之說,得行於其間。使吳楚反,錯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礪,東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則天子將恃之以為無恐,雖有百盎,可得而間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則無務為自全之計。使錯自將而討吳楚,未必無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悅。奸臣得以乘其隙,錯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禍歟!

白話譯文

天下的禍患,最不能挽回的,莫過于表面上社會安定沒有禍亂,而實際上卻存在著不安定因素。消極地看著禍亂發生卻不去想方設法對付,那么恐怕禍亂就會發展到無可挽回的地步。起來堅決地制止它,又擔心天下人已經習慣于這種安定的表象卻不相信我。只有那些仁人君子、豪杰人物,才能夠挺身而出為國家安定而冒天下之大不韙,以求得成就偉大的功業。這本來就不是能夠在短時間內一蹴而就的,更不是企圖追求名利的人所能做到的。國家安定平靜,無緣無故地觸發巨大的禍患的導火線。我觸發了它,我又能制止它,然后才能有力地說服天下人。禍亂發生卻想躲躲閃閃地避開它,讓別人去承擔平定它的責任,那么天下人的責難,必定要集中到我的身上。

從前晁錯殫精竭慮效忠漢室,建議景帝削弱山東諸侯各國的實力。于是山東諸侯各國共同起兵,借著殺晁錯的名義。可是景帝沒有洞察到他們的用心,就把晁錯殺了來說服他們退兵。天下人都為晁錯因盡忠而遭殺身之禍而痛心,卻不明白其中部分原因卻是晁錯自己造成的。

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的人,不僅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從前大禹治水,鑿開龍門,疏通黃河,使洪水東流入海。當他的整個工程尚未最后完成時,可能也時有決堤、漫堤等可怕的禍患發生,只是他事先就預料到會這樣,禍患發生時就不驚慌失措而能從容地治理它,所以能夠最終取得成功。

七國那樣強大,卻突然想削弱它,他們起來叛亂難道值得奇怪嗎?晁錯不在這個時候豁出自己的性命,為天下人承受抵擋大難從而控制吳、楚等國的命運,卻居然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想讓景帝御駕親征平定叛亂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說那挑起七國之亂的是誰呢?自己想贏得那個美名,又怎么能躲避這場患難呢?拿親自帶兵平定叛亂的極其危險,與留守京城的極其安全相比,自己是個引發禍亂的主謀,選擇最安全的事情去做,卻把最危險的事情留給皇帝去做,這就是讓忠臣義士們憤怒不平的原因啊。在這個時候,即使沒有袁盎,晁錯也不可能免于殺身之禍。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卻叫皇帝御駕親征,按情理來說,皇帝本來已經覺得這是勉為其難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對他的建議,這樣正好給袁盎以進讒言的機會,使他的目的能夠得逞。假若吳、楚等七國叛亂時,晁錯豁出性命承擔這一危險的平叛重擔,夜以繼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訓練軍隊,向東邊嚴陣以待,讓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煩憂,那么皇帝就會充分依靠他而不覺得七國叛亂有什么可怕。縱使有一百個袁盎,能有機可乘離間他們君臣嗎?

唉!世上的君子如果想要建立偉大的功業,那就不要考慮保全性命的計策。假如晁錯自己親自帶兵去討伐吳、楚等七國,不一定就不會成功。只因他一心想保全自身,而惹得皇帝不高興,奸臣正好趁此鉆了空子。晁錯企圖保全自己的性命,正是他招致殺身之禍的原因啊!

晁錯

創作背景

《晁錯論》為蘇軾在宋仁宗嘉佑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寫就并呈與朝廷的文章之一。《晁錯論》的具體寫作時間有兩種說法:其一認為本文寫于宋仁宗嘉佑五年,是在制科考試前所上二十五篇《進論》之一;另一種說法認為該作品寫于嘉祐六年,是蘇軾在制科考試中的一篇應試文章。

其一宋仁宗嘉佑五年,蘇軾被任命為河南福昌縣今河南伊陽西主簿屬正九品。蘇軾未赴任,經歐陽修、楊畋等推薦,寓居懷遠驛,精心準備制科考試。試前,蘇軾上楊畋、富弼等人二十五篇《進策》、二十五篇《進論》。蘇軾所上策、論詞理俱佳,被推薦參加秘閣考試。

其二嘉祐六年八月十七日,蘇軾在制科閣試中合格,得以參加殿試。嘉祐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宋仁宗在崇政殿親試制科應試者,稱為“殿試”。蘇軾首先呈上《中庸論》、《漢高帝論》等二十五篇文章,接著答《策問》,即《御試制科策一道》,舉條而對,作了五千余字,并入三等。

作品鑒賞

蘇軾在其人物史論中寫了大量的翻案文章,立意新穎深刻,高遠幽邃。治國之策,行事之則;愛民之心,嫉惡之恨;他人之思,自我之省,都別出新見,發人之所未見,啟人之所未思。晁錯曾提出“削藩”建議,后被漢景帝所殺。“晁錯之死,人多嘆息”,蘇軾卻翻空出奇,以獨特的視角,一家之言,闡述了晁錯受禍原因,提出了仁人君子、豪杰之士應“出身為天下犯大難,以求成功”的主張。

文章開篇為泛泛概說:“天下之患,最不可為者,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起句看似虛寫,實則卻在暗說漢景帝時國泰民安中隱含著的諸侯之患。接著,作者便圍繞“患”字,從“坐”、“起”兩方面進行分說。“坐觀其變”而不對禍患采取措施,那么禍患便會蔓延得無可救藥;“起而強為之”而不等待時機,則夭F也同樣不能保持治平安定的局面。作者說的“起而強為之”,暗指晃錯的削落。下面,文章又結止上兩句的意思。引出“仁人君子豪杰之行”的作為,以此而暗與晃錯柑比。用“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而茍以求名者之所能也。”概寫出歷史上的失敗者、又具體落實在晁錯身上,暗含著對晃錯失敗原因的評論。這兩句堪稱全篇關鍵之處,是作者論說的中心。在此處,它還有承上啟下的妙用:“此固非勉強期月之間”,上承“起而強為之”;“茍以求名者”,下啟“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后面,“天下治平”幾句,暗寫景帝時的“七國之亂”;“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幾句,又虛寫七國起兵后晁錯的態度。因此,首段雖沒直接點出晃錯,但卻句句在寫晃錯。抽象中有具體,虛寫里含實寫,虛實相生中既使后面的論述高屋建扳,又讓文章排宕開閨,具有一種滔滔的氣勢。

第二段,丈章在前面基礎上較而易舉地由抽象而具體,由隱而顯。由歷史的抽象概說,過渡到具體的史事論述。西漢社會諸侯的割據勢力嚴重威脅著封建的中央集權、晃錯繼賈誼之后,屢次建議景帝“削藩”。他說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嘔,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漢景帝用其策,于是出現了“七國之亂”。后來因讒言晁錯被殺,后代之人多悲嘆晃錯的盡忠而蒙害。但蘇軾這里卻一反傳統老調,認為晃錯獲罪是由于“有以取之也”,從而使文章蹊徑獨辟、不同凡響。

第三段,作者一方面緊扣史事,另一方面卻把筆觸拉開,先提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介的觀點。然后便旁征博引用大禹治水的鑿龍門、決江河和潰冒沖突來舉例論證,提出“事至而不懼”、“徐為之所”才能使大事成功,以此而暗中指責晁錯的臨危而逃。

第四段是全篇的主體,這一段議論變得豐富,行文也變得曲折。這一段通過有力的論說鞭辟近里地闡述了晃錯取禍的原因。“夫以七國之強而驟削之,其為變豈足怪哉!”蘇軾認為“削藩”應該逐步進行,徐為之所”,而不應“驟削之”,驟削則必然導致“七國之亂”,這便是“無故而發大難之端”。仁人君子豪杰卻于此時挺身而出,所以能成大業,但晃錯不在此時捐身,力擋大難,擊潰七國,反而臨危而逃,“使他人任其責”,那么“天下之禍”自然便集中在晁錯身上了。文章至此。所議之事、所立之淪雖與前文相近,但觀點與史事卻逐漸由隱而顯、由暗而明。文章的氣勢也慢慢由弱而強、由平易而近洶涌。緊接著,作者又連用了兩個反問句,把文章的氣勢推向了的頂峰。“且夫發七國之難者,誰乎?”是誰引發出七國之難而又臨危而逃了選擇最安全的處所,把天子陷入至危的境地,這是忠義之士所憤惋之人,既使無袁盎的讒一也不會幸免十禍。這樣的結局的原因是“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將。”這兩個問句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使文覃呈現出汪洋懲肆的特征。然而蘇軾并不就此擱筆,他用兩個條件再從反面假設晁錯,把文章跳起的高浪又推向了深遠廣闊。“使吳、楚反,錯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礪,東向而待之”,這是假設晃錯不臨危而逃;“使不至于家其君。則天子將恃之以為無恐”,這是假設晃錯不使人主自將。那么即使有一百個袁盎也不能使晃錯獲禍。

最后一段,文章的氣勢漸漸平緩,在感嘆歷史之時,再一次指出臨危而逃自固其身是晁錯取禍的原因,從而增重了題旨的作用。

作者生活時代,治平已久,文恬武嬉,積貧積弱,作者思治,故此論實為有感而發。起首議論雄深渾徽,有很強的針對性。全篇文章由虛而實,由實而氣勢滔滔,由氣勢滔滔而漸漸平緩,把舒緩與緊湊有機地融為一體。

人物簡介

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縣)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后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后,任為內史,后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御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御匈奴攻掠;政治上,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于東市。

晁錯的政論文“疏直激切,盡所欲言”,魯迅稱為“西漢鴻文,沾溉后人,其澤甚遠”。代表作有《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賢良對策》等。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年),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蘇軾在詩、文、詞、書、畫等方面,在才俊輩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極的成就。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和藝術天才。

繼續閱讀
推薦閱讀: 寫小動物的童 宋太宗虛心好 中國古代孝順 適合幼兒的經 臥冰求鯉的故 公主童話故事 幼兒園大班故 偵探故事:來 寶寶最喜歡的 寫一篇童話故
《《晁錯論》蘇軾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正文
第1 章 猴子和狐貍的童話故事
第2 章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
第3 章 關于奇貨可居的成語故事
第4 章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是誰及典故
第5 章 有關小狐貍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6 章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獅子的故事系
第7 章 超經典歷史故事《管牛不管人》
第8 章 把回鄉偶書改成故事500字4
第9 章 經典童話故事話劇文字稿本
第10 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第11 章 6歲幼兒簡短易背寓言小故事
第12 章 搜集的幾個名人愛讀書的故事
第13 章 童話故事綿羊的小故事
第14 章 幼兒經典勵志小故事錦集
第15 章 描寫橡皮的精選童話故事
第16 章 四字成語故事行將就木成語故事
第17 章 幼兒園好聽的寓言故事:螳螂法
第18 章 安徒生童話 各得其所
第19 章 搜集的幾個名人愛讀書的故事
第20 章 健康向上的故事勵志積極的經典
第21 章 猴子和狐貍的童話故事
第22 章 狐貍和烏鴉的故事續寫200字
第23 章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是誰及典故
第24 章 關于三顧茅廬的歷史故事
第25 章 適合幼兒看的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26 章 關于偃旗息鼓的成語故事
第27 章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閱讀
第28 章 健康向上的故事勵志積極的經典
第29 章 短篇英文童話故事大全
第30 章 少兒成語小故事400個字
第31 章 關于名人榜樣故事100字
第32 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
第33 章 一千零一夜烏木馬的故事在線閱
第34 章 2000字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
第35 章 動物的故事800字3個
第36 章 漢惠帝劉盈的人生是悲劇
第37 章 格林童話故事全集精選
第38 章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是誰及典故
第39 章 與洛陽有關的成語典故300字
第40 章 關愛他人的故事300字
第41 章 幼兒童話故事網站里的故事
第42 章 簡短童話故事大全精選
第43 章 幼兒園大班故事:顛倒世界
第44 章 公主童話故事大全精選文章
第45 章 親子之間看的童話故事
第46 章 最好聽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47 章 諸葛亮與他妻子的故事諸葛亮和
第48 章 關于成語寓言故事及寓意
第49 章 童話的小故事300字
第50 章 中國古代孝順故事有關中國古代
第51 章 幼兒園大班童話故事:小猴跳繩
第52 章 關于環保童話故事大全精選關于
第53 章 安徒生童話有哪些故事
第54 章 關愛他人的故事300字
第55 章 《二十四孝圖》的故事
第56 章 搜集的幾個名人愛讀書的故事
第57 章 一千零一夜航海家辛巴達的故事
第58 章 宋太宗虛心好學的經典歷史故事
第59 章 天鵝公主童話故事關于天鵝的兒
第60 章 童話小故事400字精選
第61 章 格林童話故事萵苣姑娘
第62 章 寓言故事大全精選英語版
第63 章 少兒成語小故事400個字
第64 章 古代的成語典故和解釋
第65 章 保護環境的童話小故事關于保護
第66 章 大自然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67 章 英語童話故事表演文字稿本
第68 章 兒童童話故事書大全里的故事
第69 章 短篇格林童話故事 有趣的兒童
第70 章 笑話腦筋急轉彎測智商
第71 章 動物寓言故事及寓意300字
第72 章 關于防溺水的童話故事作文:落
第73 章 安徒生童話:沼澤王的女兒故事
第74 章 幼兒園大班童話故事:小猴跳繩
第75 章 小學生關于夢想的故事:未來的
第76 章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獅子的故事系
第77 章 編童話故事200字動物5個
第78 章 四字成語故事不龜手藥成語故事
第79 章 幼兒簡短幽默故事【三篇】
第80 章 笑話腦筋急轉彎測智商
第81 章 安徒生童話 墓中的孩子
第82 章 手不釋卷的主人公是誰
第83 章 關于挫折的諺語名言有哪些
第84 章 幼兒園大班故事:猴子撈月
第85 章 經典格林童話:三種語言
第86 章 兒童寓言故事大全文字版精選
第87 章 寫一篇童話故事300字(范文
第88 章 描寫少兒的簡短幽默故事
第89 章 200字的動物童話故事5篇
第90 章 臥冰求鯉的主人公是誰及典故
第91 章 幼兒園大班童話故事:小猴跳繩
第92 章 關于成語寓言故事及寓意
第93 章 三年級童話故事作文文字素材
第94 章 唐肅宗在“安史之亂”中扮演什
第95 章 幼兒園大班童話故事:小猴跳繩
第96 章 寓言故事大全精選英語版
第97 章 關于動物童話故事大全
第98 章 把回鄉偶書改成故事500字4
第99 章 足球巨星梅西的勵志小故事
第100 章 描寫少兒的簡短幽默故事
第101 章 聰明的猴子童話故事精選
第102 章 中國古代名人故事大全
第103 章 伊索寓言故事大全獅子的故事系
第104 章 大自然的童話故事精選
第105 章 有關于動物的童話故事
第106 章 英語童話故事表演文字稿本
第107 章 足球巨星梅西的勵志小故事
第108 章 四字成語故事困獸猶斗
第109 章 漢朝經典歷史人物的故事
第110 章 編寓言故事50字精選
第111 章 幼兒簡短的數學幽默故事
第112 章 編寓言故事50字精選
第113 章 兒童聽的經典童話故事
第114 章 四字成語故事五馬分尸成語故事
第115 章 幼兒園大班童話故事:小猴跳繩
第116 章 三年級教學寓言故事演講稿素材
第117 章 關于動物短篇童話故事
第118 章 描寫橡皮的精選童話故事
第119 章 成語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第120 章 成語朽木不可雕的故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国产一国产二国产三国产四国产五 | 一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成年人专区| 电梯里吸乳挺进我的身体视频| 国产一卡二卡3卡4卡四卡在线| 日本免费色网站| 国产精品高清2021在线| v电影v亚洲v欧美v国产| 成年人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污污的软件下载|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 被夫上司连续侵犯七天终于 |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 久久人妻内射无码一区三区|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网站男人都懂| 男女深夜爽爽无遮无挡我怕|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视频久re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www国产无套内射com|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高清|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狂野猛交xxxx吃奶| 免费欧洲毛片A级视频无风险|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级片视频|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无码|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8050午夜二级毛片全黄app|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