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萬事俱備歷史的一部分,每一個成語的只欠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經過時間的東風打磨,千萬人的成語口口叮傳,每一句成語又是故事那么深刻雋永、言簡意賅。萬事俱備下面是只欠短篇文章網小編為您整理的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成語故事,東風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成語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東風號臥龍(也作伏龍),成語漢族,故事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于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劉禪追謚其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成語故事的典故三國時代,在赤壁這地方發生了一次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叫“赤壁之戰”。
曹操號稱擁軍百萬,雄居北方,想并吞南方。東吳、西蜀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北魏。 東吳的統帥周瑜和西蜀的軍師諸葛亮在一起研究攻打曹操的方案。他們決定利用曹操狂妄自大的輕敵情緒,采用火攻的作戰方案。周瑜用反間計,讓曹操殺死曹軍中熟悉水戰、可以抵擋他們的將領蔡瑁、張允。周瑜又叫龐統假作獻計,騙曹軍把戰船連在一起。
周瑜又打黃蓋,讓這老將用“苦肉計”去詐降曹操。 實際上,黃蓋在船中裝滿了容易燃燒的物品,準備以詐降的方式沖向曹營,發起火攻。
一切都安排好了,就缺一個很重要的條件――要向北岸曹軍放火,必須依仗著東南風才能辦到。當時正當隆冬季節,天天都刮西北風。周瑜憂急成病,臥床不起。只有軍師諸葛亮心中有數。他自稱有個秘方可以治好周瑜的病。諸葛亮拜訪周瑜,把藥方寫了出來: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四句韻文道破了周瑜的心事。
周瑜急切地請教諸葛亮有什么辦法,可以借東風。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通過氣象觀察,心中就有了辦法。他對周瑜說,自己能呼風喚雨,借三天三夜東南風來幫助周瑜放火。周瑜立即命人筑了一個土臺,叫“七星壇”。諸葛亮在“七星壇”上祈求東南風。
到了預定的日期,果然東南風大作,周瑜就順利地執行他的火攻計劃。東風狂吹,火光沖天,赤壁之役,曹操吃了敗仗,從此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局勢。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成語故事的延伸【拼音】: wàn shì jù bèi zhǐ qiàn dōng 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