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王孫
萋萋芳草憶王孫。憶王柳外樓高空斷魂。孫春宋詞賞析
杜宇聲聲不忍聞。詞李欲黃昏。重元注釋雨打梨花深閉門。翻譯
作品注釋
①萋萋:形容春草茂盛的憶王樣子。
②王孫:這里指游子,孫春宋詞賞析行人。詞李
③杜宇:即杜鵑鳥,重元注釋鳴聲凄厲,翻譯好象在勸說行人“不如歸去”。憶王
作品譯文
茂密青草使我想起王孫,孫春宋詞賞析柳畔的詞李高樓上憑欄凝望,杜鵑蹄聲哀切令人神傷。重元注釋眼看著又到了黃昏時分,翻譯雨打梨花深閉門。
作品鑒賞
李重元的《憶王孫》是一首描繪閨中少婦思念丈夫的“閨情”詞。
詞的首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是化用劉安《招隱士》賦中的“王孫游兮不歸,芳草生兮萋萋”之語,寫出這是在芳草萋萋的暮春時節,點明了時間、季節。
“柳外樓高空斷魂”謂登上高樓,憑窗遠眺,盼望日夜思念的丈夫能出現在眼前,只是仍不見丈夫身影,不覺悲從中來,益覺傷悲。“杜宇聲聲不忍聞”言杜鵑鳴聲凄厲,更能引起思念親人的悲凄之情。“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時將黃昏,天又降雨,拍打梨花落地,傷情離緒更進一層。少婦思夫的孤寂心情,伴隨凄風厲雨,更加魂消腸斷。不忍再看落地梨花,遂關掩門戶,不再見人。給人以無窮遐思,悲苦難以盡言。
全詩一句一層渲染,層層推進,直至最后“深閉門”打住,大有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讀來令人為之心慟。
小令如絕句,易成而難工,最重神韻。此詞利用傳統意象,將芳草、煙柳、杜鵑、春雨、梨花諸物與所抒離恨別緒結合在一起,使之情景交融,所以意境深遠而韻味悠長。
相關閱讀
憶王孫·夏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沈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憶王孫·秋
颼颼風冷荻花秋,明月斜侵獨倚樓。十二珠簾不上鉤。黯凝眸,一點漁燈古渡頭。
憶王孫·冬
彤云風掃雪初晴,天外孤鴻三兩聲。獨擁寒衾不忍聽。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詞牌簡介
憶王孫,詞牌名。或名《念王孫》。此調創自宋人秦觀,取詞句“萋萋芳草憶王孫”末三字為調名。據清人毛先舒《填詞解》云:《北里志》載天水光遠題楊菜兒室有“萋萋芳草憶王孫”句,蓋秦詞襲用此旬。秦觀創此調后,宋元人多照此填詞。《梅苑》詞名《獨腳令》;謝克家詞名《憶君王》:呂渭老調名《豆葉黃》陸游詞有“畫得娥眉歸舊時“旬故名《畫娥眉》;張輯詞有“幾曲闌干萬里心”句,故名《闌干萬里心》;另有名《怨王孫》者,雙調54字,見于《復雅歌詞》,與以上單調者絕然不同。
作品格律
⊙○⊙●●○△,⊙●○○⊙●△。
⊙●○○⊙●△,●○△,⊙●○○⊙●△。
符號:○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